《挪威的森林》從歌到小說

2021-02-19 美H美H

   

    最愛聽的歌曲中一直有這一首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開始是覺得節奏好聽,再看歌詞充滿悽美溫暖的感覺,確實人與人之間,就算是再親密,但心裡也永遠有一個別人永遠也無法走進的森林,那裡是每個人心靈深處的一片淨土,所以歌詞寫到「只是心中枷鎖該如何才能解脫」,這首歌也是伍佰在讀了村上春樹的小說後得到的靈感,所以我也是仿佛要看到一個寶貝一樣期待的心情看了這部小說,又看了改編的電影,感受了日本那個國度裡不一樣的青春和戀愛。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用現實的語言娓娓講述已逝的青春,相比我們國內小說描述的轟轟烈烈追求,吵吵鬧鬧在一起的青春戀愛時代,這部小說呈現出的是孤獨寂寞,悽迷哀婉而有些壓抑和沉重,但同時也包含了幾乎所有的青春元素:熱鬧與孤獨,開朗與感傷,追求與失落,堅定與彷徨,充實與寂寞,純情與放蕩,時尚與鄉愁,奔走與守望,無柰與救贖,懺悔與迷惘,青春離不開愛。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你因為一首歌或路人的一個仿佛熟悉的背影,而想起了曾經的某個人。它活在你的回憶,或許不曾消失,但在被生活推著走的時光裡,你卻有意無意地把它隱藏了。那段回憶,曾是那麼銘心刻骨,當時的你以為,那份感覺會一直鮮活不變地伴隨你以後的人生,但它著實經不起歲月的磨蝕。

    小說中最初的三人行:渡邊、木月、直子。木月是絕無僅有的朋友。他是孤獨的,三人的相處裡,他談吐自若,好不瀟灑。但除此之外他卻無其他朋友,獨自看書聽音樂。這類人現實中還是有許多的,方有在自我感覺安全的圈子裡才可肆無忌憚地體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除此之外,處處設防,怕受傷。社會關係處理不好,親人關係也處理不好。唯有與直子這個青梅竹馬的女朋友以及渡邊這個談得來的朋友相處時,才是活出自己的靈魂。是否人死前都會有一段時間迴光返照呢?前一秒還與你談笑風生地打桌球,轉眼便自行了斷在自家的車庫。沒有半句遺言。大抵總有他的原因,讓他絕望到冰冷的原因。孤獨培養出了抑鬱,抑鬱繁衍出了死亡。木月是個脆弱的人。他反覆遊行於自信與自卑兩個端點。只有在直子面前他才敢真正顯示自己的脆弱。反反覆覆地累了,心裡的痛苦愈積愈多,直到有一天,承受不了了,也許死才是一種解脫。

    木月死後,三人行成了兩人行。渡邊和直子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渡邊愛直子,很愛很愛。即使直子因木月的死受了打擊住進了療養院,他仍表示會等到她康復那天,然後一起生活。直子對渡邊君說:「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曾這樣存在過。」或許直子也曾試著,去和渡邊在一起。但卻遲遲擺脫不了木月已逝去的陰影。在沒有真愛的基礎上,只會對渡邊不公平。直子在死前也迴光返照過。臨死前她選擇與玲子見面,選擇燒毀渡邊寫給她的所有信以及與他的所有回憶。大概也是在接受治療時承受太多太多的折磨。其實她的病根本就治不好。她與木月是與周邊的世界格格不入的兩個人,他們互相依靠。渡邊是把他們同外部世界連接的鏈條。他們嘗試過融入外界,卻是失敗。但直子比木月堅強,她付出的努力要比木月多得多。她不斷地懷疑自己,不斷糾結不得解。她是最痛苦最可憐的人兒。

    玲子在直子與渡邊之間充當另一連接鏈條。在療養院裡,玲子是直子唯一難得的知心朋友,是她的依靠。玲子本身也是歷經坎坷,但她活得很自在,因為她放得下。面對女學生的抹黑,她選擇容忍,雖然心裡也承擔這巨大的壓力。當承受的那發條斷了,她果斷地跟丈夫提出離婚。直子死後,她特意跑去找了渡邊,奉勸他不要忽略了身邊的幸福,成熟起來,與綠子共創未來。對於音樂,她是難得的才女。此外,她講過一段話:「我已成為過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過是我往日的記憶殘片。我心目中最寶貴的東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壽終正寢。我只是按照過去的記憶坐臥行止。」心的某部分,被扼殺了,不復存在了。

    綠子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活潑調皮,也是孝順的孩子。從朋友到戀人,她和渡邊走過。明知渡邊心中永遠把直子放在第一位,仍不奢望什麼。但在渡邊因思念直子而滿腹心事時她也會調皮地吃醋:「你總是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裡,而我卻一個勁兒『咚咚』敲門,一個勁兒叫你。於是你稍稍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復原狀。」愛情是何等捉弄人呀!沒在更早的時間遇上,於是成為不了他心中的「至愛」,卻仍一心一意,願他感受得到,願他快樂。祈盼他有一天回過頭來,可以對他說一聲:「我一直都在呢。」

   永澤是另一個特殊人物。他與渡邊讀相同的書,都為外人所不解的書。他們有共同語言。但自然他是比不上木月的地位的。永澤是瀟灑而近乎冷酷的人兒了,他又是幸運到極致的人兒,他的身旁有位不離不棄的女友——初美。明知和永澤走到多遠他也沒有要結婚的意思(他容不得被束縛住),初美仍心甘情願。叫上渡邊的那頓慶功宴,永澤的著實是在委婉奉勸初美離開他,連渡邊在過後也對初美坦白說,希望她離開永澤,找個地道的人過一輩子得好。初美最終照做了,然而婚後兩年便自殺了。至此後,渡邊再沒理會過永澤。或許吧!傷害了多可惜的一位女子呢,只為了自己的自由,自私得可怕!渡邊如此重情義的人,怎可容許?

   談及作品中悲劇性的人物,直子和初美,雖然通往悲劇的路途,一個折騰一個平坦,但其根蒂都在於對愛情有太完美的憧憬,想得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又不可能,終於導致悲劇。而綠子則很幸運的擁有接受不完美愛情的能力,更加堅強和果敢的性格給她帶來了看似較完美的結局。有更多的時候,幸福要依靠自己去爭取。

    人的一生,身邊的人來來往往,真正留步的有幾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病態的一面,有他人無法理解的痛苦。有些人能很輕易地把它忽視了,有些人卻被它束縛了。在繁雜荒涼的世間,請承認自己的孤獨,與自我和解。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書中這兩句話,久久在腦海中紮下了根,心靈受到了震顫。人生的必修課是接受無常,人生的選修課是放下執著,人生在世,每個人都要經歷那些最傻、最笨,甚至有點偏執的時光,最終才能慢慢走向成熟。我們最應該擁有的能力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每個階段中面對孤獨的自渡,願你我都能守護好自己的這一片森林。

附:書中經典名句:

1、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2、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4、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5、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6、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幹的勾當。

7、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

9、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並不等於接近事實。

10、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於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讀於2020年11月

 

相關焦點

  •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提起《挪威的森林》,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他的意思,反正我搞了好久都不知道啥意思。我們知道,「挪威」是北歐的一個小王國,與1954年與中國建交,也是我國的一個友好國家了。「挪威的森林」字面意思,肯定是挪威這個國家的森林了。
  • 小說推薦:《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
  • 走進挪威的森林
    從人物到故事,從文化到風俗,甚至連一個道具場景,這部小說都與挪威風馬牛不相及。 村上春樹的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充滿陰鬱和死亡氣息的性愛故事,兩男三女都處在生猛而生澀的青春期——木月和直子是青梅竹馬的戀人,兩人與渡邊常在一起遊玩。某天,木月突然在車內自殺。懷著好友自殺身亡的陰影,渡邊高中畢業後進了東京的大學,在陌生的城市展開新的生活。後來,渡邊偶然與直子重逢。
  • 《挪威的森林》讀後
    很多人把Norwegian Wood翻譯成挪威的森林,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把Norwegian Wood直譯成挪威的森林作為自己的小說名,臺灣歌手伍佰讀完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之後感動的寫了一首同名歌曲《挪威的森林》,在許多人心中挪威一直都有一片令人魂牽夢繞的神秘森林。
  • 重訪挪威的森林
    但那時候我也是第一次從書店的漫畫區走進小說文學區,因為一個早熟的同學推薦我去找一本叫《挪威的森林》的小說。當年第一次在書店看的那一版,是有這麼一張格外「引人」的封面我不知道對於大部分80後來說,是否知道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都要早於伍佰的《挪威的森林》,但對於出生於小城鎮的我來說,確實是因為那首火遍街頭巷尾的歌,才發現了那本「很好看」的書。
  • 影片推薦——《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2010年日本上映的一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挪威的森林》,陳英雄任導演,村上春樹親自擔任編劇。
  • 伍佰《挪威的森林》經典之作!
    讓你平靜的心再起漣漪只是愛你的心超出了界限我想擁有你所有一切應該是 我不該問不該讓你再將往事重提只是心中枷鎖該如何才能解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也許是伍佰是受到了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影響,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歌,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名字,就直接用了書籍的名字《挪威的森林》。  歌曲出自伍佰《愛情的盡頭》專輯裡,整張專輯都是訴出一種離愛情遠去的情感,所以,這首歌曲所要表達的迷離情感,是伍佰對於愛情的一種態度,人與人之間,就算是再親密,但心裡也會有一個別人永遠也無法走進的森林,那裡是每個人心靈最深處的一片淨土。
  • 綠光閃耀在挪威的森林
    一位印尼華人,為了探索他心目中的挪威的森林,也來到了挪威特羅姆瑟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最初是甲殼蟲樂隊的一首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以挪威的森林為名,寫了著名的長篇愛情小說;而伍佰的成名曲挪威的森林更是深深印在我們心中
  • 《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淚橋》,聽過伍佰這些歌的人舉手
    No1:《挪威的森林》歌曲創作靈感來源於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因為一時想不出好的歌名,伍佰後來乾脆就取了和小說同樣的名字。悽美的歌曲中同時也糅合了溫暖人心的撫慰,闡述了一種迷離的情感態度,再親密的兩個人,內心仍有觸不可及的地方。No2:《突然的自我》這首歌的原唱其實是黃小琥,但把它唱紅的卻是伍佰。
  • 【電影推薦】挪威的森林
    綠子請渡邊來家裡吃飯,兩人自然而然地吻在了一起,那是一個溫柔平和卻不知何去何從的吻。 不久後,渡邊收到了來自直子的信。他前往療養院探望直子。直子的同屋人玲子正在用吉他彈奏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這是直子最愛的歌。 "聽到這首歌,感覺自己仿佛在密林裡迷了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只覺我孤單一人、又冷又暗,沒人來救我……但是這確確實實是我最喜歡的歌。"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列儂唱了一個憂傷的撩妹的故事,而有了吉他伴奏的輕搖滾樂——《挪威的森林》;喜歡披頭四和列儂的村上春樹因為聽了這首歌曲而產生靈感,創作出了深受眾多青年男女喜歡的愛情小說;伍佰在後來被問起為什麼創作《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也說自己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這本小說,由此受啟發,寫出了這首歌曲。從英倫三島到臺灣,挪威森林的風靡由音樂始,由音樂終,然而它被賦予的情感和意味早已經改變。
  • 夜半歌聲丨挪威的森林
    今晚聽一聽森林。這裡說的不是村上的小說,而是真正的挪威山林。非常寂靜,實則萬物有聲。蒼苔翠綠,潮溼柔軟;湖水幽邃無色,惟見山巒倒影。山間的天氣多變,終年雲霧繚繞。直到今日,半數以上的挪威人依然相信地精和巨怪的真實存在。它們生活在山林間巨石下,與野獸和亡靈並存,旅人步入山間很可能與它們偶遇。
  • 林少華與他的《挪威的森林》
    據了解,《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問世7年後,也就是到2004年,該書的上、下冊印刷發行就達到826萬冊,至2009年即已超過1000萬冊,創日本小說單行本印刷發行紀錄。而當年在日本留學的林少華卻未曾留意這本書。因為當時林少華正專心為他所承擔的「中日古代風物詩意境比較研究」項目搜集資料,計劃寫兩三本磚頭般的學術專著。
  • 書薦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這是一部動人心弦的、平緩舒雅的、略帶感傷的戀愛小說。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裡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
  • 《挪威的森林》主題歌曝光 選自披頭四同名歌曲
    《挪威的森林》主題歌曝光 選自披頭四同名歌曲 時間:2010.07.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挪威的森林》熱拍 「收音頭」吉他手為其配樂
    電影《挪威的森林》劇照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即將由曾執導《三輪車夫》的法籍越南導演陳英雄搬上大銀幕。近日,英國搖滾樂隊「收音頭」(Radiohead)的吉他手強尼·格林伍德宣布將為這部電影創作配樂。
  • 挪威的森林裡究竟有啥?
    沒多少人知道挪威在地球儀的哪頭,但大伙兒都愛挪威的森林。小時候,挪威的森林是一本寂寞的小黃書,男孩在這頭,紙巾在那頭。青年時,挪威的森林是搖滾樂的黃金年代,他在外頭,列儂在裡頭。長大後,挪威的森林是KTV酒後必點曲目,伍佰在這頭,那頭的微醺男子,走調走成了二佰伍。挪威的森林裡究竟有啥玩意兒,把文藝青年迷得七葷八素?
  • 每個人都會找到你的挪威森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 挪威的森林-伍佰&china blue
    (滾石唱片;1996) 這首歌說起來也是很好玩。村上春樹聽了Beatles樂隊的《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創作了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伍佰看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創作了這首歌,一時間不知道起什麼名字,就叫《挪威的森林》吧。
  • 看罷《挪威的森林》,合上書,把玩孤獨
    《挪威的森林》簡單介紹一下:《挪威的森林》是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寫於1987年。本書講述了20歲左右的主角渡邊君,在如神一般供著卻患有精神病史的直子與開朗活潑真實立體的綠子之間徘徊又糾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