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的"海外推手"任仲倫:中國電影應提高全球影響力

2020-12-27 人民網娛樂頻道

「電影不是一個本土產業,而是一個國際性的產業,中國電影要從『大國』變成『強國』的根基,就是開放。」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任仲倫說,中國電影應該抓住歷史機遇,努力發展,提高全球影響力,通過影片把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

在剛剛落幕的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榮譽之夜」上,65歲的任仲倫獲得「2020中國電影海外貢獻榮譽」。

「他曾掌舵一個如此大型的國企,又經歷中國電影產業化迅猛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可以說,他們這一代人引領了艱難的中國電影市場化的進程,同時也推動中國電影向更多元的角度發展。」中國導演賈樟柯如此評價曾執掌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影」)17年之久的任仲倫。

在回顧自己的製片生涯時,任仲倫將其分為兩個階段,「坐在導演前面」和「站在導演背後」。「那時我們意識到需要人才,需要資金。尤其是一個國有電影企業,只有把大門打開,吸納各種資源,用開放倒逼改革。」2003年,任仲倫執掌上影后,「與國際接軌」成為其重要的發展戰略。

「我們最早引進了超大銀幕,最早投資了外國電影,最早引進了美國的一些特技特效技術。」任仲倫表示,所有的布局只為一個出發點,即讓中國成為一個電影強國做點企業應該做的最初的部署和探尋。

長期以來,任仲倫一直奔走在「把中國電影帶向世界」的路上。上影也成為與海外合作最廣泛、在國際獲獎最多的中國電影企業。「我們去學習和借鑑海外的市場營銷經驗、製作經驗,慢慢提升我們的能力。」任仲倫說。

任仲倫表示,上影在與國際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比較早,獲得了許多好的經驗。回望中國電影近年來的發展,與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是完全分不開的。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只有改革開放才能鍛造強大的中國電影,這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實踐。

「我特別看重導演通過影片把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讓世界聽得懂中國故事。」任仲倫認為,中國新一代的導演和作品能在國際獲獎,也代表中國電影在國際的影響力。在世界格局中,中國電影應該抓住歷史時機,努力發展,提高中國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

在評價平遙國際電影展時,任仲倫說,平遙國際電影展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年輕人推到中國電影重要的位置,在五年、十年後,這些「生力軍」將變成「主力軍」。「今後中國電影的C位應該是年輕人。」

「我相信電影,相信中國電影。中國電影會越來越好,中國人熱愛電影。熱愛電影的傳統在,中國電影的生命就在。」任仲倫說。(楊傑英 胡健)

(責編:郭冠華、丁濤)

相關焦點

  • ...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中國出版海外傳播有何新變? - 中國出版網
    9月24日,《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2020年版)》發布。中國的哪些出版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哪些圖書的傳播範圍最廣?哪些國家的圖書館在收藏中國的圖書?基於全世界圖書館的書目數據發現,我國的中文圖書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全球圖書館網絡,通過海外圖書館的再次傳播,覆蓋全世界的人群數量不可低估。
  • 2017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全球調研 北美觀眾最愛戰爭片和動作片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近日發布「2017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全球調研(北美地區)——中國電影與國家形象傳播」調研數據。調查顯示,中國電影整體上反映著正面的中國形象,觀看中國電影有助於提升受訪者對中國形象的評價,中國電影的海外傳播正推動著中國國家形象的不斷進步。在各種類型片中,戰爭片和動作片最受北美觀眾歡迎,功夫片的影響力大幅下滑。
  • 全球四大洲將同步上映這部中國電影
    這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策劃指導、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和華獅電影公司執行的「普天同映」中國電影海外推廣計劃啟動的第一步。  今後,每月將有至少1部國產影片在這些城市主流院線與國內同步上映,越來越多的外國城市也將加入進來,身處這些地區的觀眾將與身在中國內地的觀眾一起,觀看到更多優秀的中國電影。
  • 功夫電影:海外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
    作為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先鋒,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在海外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在海外有影響力的華語明星也多數因其功夫片代表作而聞名。
  • 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榮獲「2020中國年度影響力電影院線運營商」
    11月3日,在上海靜安香格裡拉大酒店隆重舉行的「2020觀點商業年會」,觀點指數研究院獨家發布2020年度中國商業地產TOP100暨商業表現獎榜單。頒獎典禮現場,在全行業見證下,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憑藉優異表現,榮獲「2020中國年度影響力電影院線運營商」。
  • 衝頂·中國高度丨電影《攀登者》上海舉行全球首映禮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70周年,《攀登者》正是上海電影人獻給祖國和人民的時代答卷。9月27日晚,由上影集團出品的電影《攀登者》在上海舉行「衝頂·中國高度」全球首映禮。活動開始數小時前,首映禮的舉辦地點——新華路上的SFC上海影城已是人山人海。這部即將在國慶檔上映的影片(9月30日)回到它的出品「大本營」上海。
  • 【影視】功夫電影:海外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
    作為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先鋒,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在海外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在海外有影響力的華語明星也多數因其功夫片代表作而聞名。
  • 中國電影海外生存堪憂:進口需求超越本土出口
    2010年,美國國內票房總收入106億美元,幾乎全部來自美國電影;而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為15億美元,44%來自美國電影。2011年共有17部引進片票房過億,全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獲得超過38億元的收入,佔據中國國內票房總數的29.06%。今年上半年,僅一部炒冷飯的3D版《鐵達尼號》就輕鬆從中國內地影市捲走了10億元人民幣,中國市場正在逐漸取代日本成為好萊塢的全球第一大海外市場。
  • 賈樟柯 & 任仲倫|一代電影製片家:不要把導演擋住,應該站在一個梯隊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期間,「電影人」系列學術活動邀請到平遙影展的創始人、著名導演賈樟柯,以及出品人、製片人任仲倫開設大師班。任仲倫見證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歷程。曾與華語片多位重要導演進行合作,支持並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藝術想法。這一次,站在導演背後的人坐到了臺前。
  • 中國文化強國論壇舉行 於冬談中國電影海外出口
    著名影評人、製片人魏君子回顧了當年中國香港電影風靡亞洲、影響好萊塢的輝煌歷程,認為值得我們在建設文化強國過程中借鑑和學習,但後來好萊塢學會了香港電影的技巧(如動作指導)後,融為自己的新技術,就不再請香港電影人,這一點令李連杰等中國電影人警醒;完美影視董事長兼CEO廉潔在發言中透露,如今在全世界任何角落,任何華人想看中文電視劇是隨手可得,Youtube和奈飛上都有很多中國劇集,在這一領域我們取得了很大進展
  • 票房增速放緩,產業亟待供給側改革 業內人士:中國電影告別粗放式票房增長,突圍靠真正優質的電影
    作者:吳桐 來源:解放日報在去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人人都在預測:中國電影票房將何時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2016年過去了,中國電影票房約為45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僅3.73%,陷入疲軟境地。要知道,前幾年,中國電影票房年增長率動輒30%。這意味著,上一波城鎮化紅利、網際網路票補紅利已告一個段落。下一個十年,中國電影必須提高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昨天,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和「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話題都圍繞「供給側改革」展開。票房雖然沒有超過美國,但在2016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了全球擁有銀幕數最多的國家。
  • 黑龍江科技出版社再次榮登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排行榜100強
    2019年8月19日,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發布禮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隆重召開。會上,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對外發布,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以55名的成績再次榮登排行榜百強,此次是黑龍江科技出版社第四次進入100強行列,2018年共有93種圖書進入世界圖書館系統。報告顯示,新進入百強的出版社機構,以地方出版社最為突出。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出版機構的排名大幅提升,成績亮眼,成為全國地方出版社中的領跑者。
  • 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專家學者支招:中國電影走出去要勇於「破圈」
    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已突破150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4億,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復甦最成功、最迅速的電影市場,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票房前五的電影中,《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奪冠》多次摘得全球周末票房冠軍。毫無疑問,中國市場目前是全球票房的核心產區,而且將在未來較長時間作為全球電影行業的焦點。
  • 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專家學者支招:中國電影走出去要勇於「破圈」
    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已突破150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4億,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復甦最成功、最迅速的電影市場,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票房前五的電影中,《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奪冠》多次摘得全球周末票房冠軍。
  • 功夫電影:走出去的先鋒 海外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
    專家們認為,電影《臥虎藏龍》的成功不是功夫的成功作為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先鋒,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在海外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在海外有影響力的華語明星也多數因其功夫片代表作而聞名。華語電影走出去的先鋒功夫電影享譽全球始於李小龍,他融合詠春拳和西方拳擊創造的截拳道,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功夫熱潮,「功夫」甚至被收進了英語詞彙中而廣為流傳。回顧半個世紀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歷程,直到今天,功夫片依然是中國電影在海外的一面旗幟。
  • 面向全球觀眾的市場定位—好萊塢電影究竟是如何佔領海外市場的?
    從「一戰」結束之後,好萊塢便一直主導著世界電影業,源源不斷地將電影輸出到全球各地市場,在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其本土電影都敵不過好萊塢電影在當地的影響力。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全球各地的文化在此匯聚,同時資本主義利潤至上的追求,促使好萊塢電影在發展早期階段便呈現了「世界電影」的傾向,即「最大限度地減輕讓觀眾認為自己是外國人的感覺,去除盎格魯·撒克遜和好萊塢的電影,最終製作出一個跨國的模型」,以此拓展海外市場。據統計,到1925年時,好萊塢電影的海外收入平均已佔到總收入的一半。
  • 奈飛購入《徵途》電影海外播放權,全球同步網播
    7月14日,《徵途》電影出品方今日確認,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已購入該電影的海外播放權,負責該影片的全球發行。這意味著,《徵途》將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首部實現全球同步上線的華語電影。《徵途》將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首部實現全球同步上線的華語電影《徵途》電影由巨人網絡同名經典遊戲IP改編,是一部奇幻動作冒險電影。
  • 奈飛購入《徵途》電影海外播放權,全球同步網播
    7月14日,《徵途》電影出品方今日確認,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已購入該電影的海外播放權,負責該影片的全球發行。這意味著,《徵途》將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首部實現全球同步上線的華語電影。
  • 泡泡瑪特再拓海外市場 提升中國品牌國際影響力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的深入,對於不少國內企業來說,廣闊的海外市場已經成為角逐的重點和共識,開始通過有計劃地在全球範圍內部署開設海外分公司等方式開闢「新大陸」。對於POP MART泡泡瑪特而言,想要成功「出海」,離不開生產力的提高、產業鏈的完善、成型的供應鏈基礎等關鍵因素,而實現這些,又離不開兩個武器。在POP MART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看來,改革開放這40年,給了中國企業兩個武器,一個是中國製造,一個是中國市場,POP MART泡泡瑪特相當於用這兩個武器在孵化藝術家與IP並推向全球。
  • 國際電影合作論壇舉行 產業專家共話全球化新策略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孫蘇發表致辭。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任仲倫,1905電影網董事長、總經理李瑋,製片人苗曉天,美國華納中國區總裁趙方,IMAX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周美惠,以及海南電影學院創辦者馬小鋼齊聚,從電影產業的技術、製作、發行、宣傳、教育等環節,共話後疫情時代下,國際電影合作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