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專家學者支招:中國電影走出去要勇於「破圈」

2020-11-12 成都日報錦觀

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已突破150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4億,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復甦最成功、最迅速的電影市場,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票房前五的電影中,《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奪冠》多次摘得全球周末票房冠軍。毫無疑問,中國市場目前是全球票房的核心產區,而且將在未來較長時間作為全球電影行業的焦點。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多部中國影片也走出國門,在海外引發了關注和熱議。

今日,「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舉行的電影分論壇上,業內著名出品人、製片人、編劇、學者齊聚,共同探討「講好中國故事 贏得價值認同——中國電影國際傳播之道」,就中國電影「走出去」分享真知灼見。

中國電影想在海外成功

有這三個「方法」

曾擔任中影一把手,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的喇培康長期致力於中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和中外電影交流,他擔任出品人的《建軍大業》《流浪地球》等電影深受觀眾歡迎。他說:「我個人認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分兩種形態,一個是商業性,一個是非商業性,所謂的非商業性就是中國電影參加國外的電影節,在國外放映;商業性就是你要賣版權,你的影片直接進入對方的院線,跟他分帳。」

那麼中國電影目前在海外的實際情況是什麼呢?「目前全世界電影市場80%以上的份額被美國電影所佔據,剩下的不到20%的份額是其他國家的電影,比如印度、法國、義大利、日韓、中國電影,也就是說中國電影要想在全世界市場中不到20%的份額裡站穩腳跟,並且逐漸擴大屬於自己的份額,這需要中國電影人付出巨大的努力。」

喇培康坦言,目前中國電影在海外票房冠軍依然是20年前李安的《臥虎藏龍》。從兩億美金的《臥虎藏龍》,接近兩億美金的張藝謀《英雄》,票房近1億美金的《功夫》,再到近年來的《狼圖騰》《流浪地球》《戰狼2》,通過分析這些在海外市場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國電影,喇培康認為其具備了三個條件。「首先,必須講一個精彩的、能夠讓外國觀眾接受的中國故事;其次,有足夠數量的商業元素,比如大片、特效,有非常壯觀的場面,它的敘事、拍攝手法是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最後,還要有品牌影響力。」喇培康表示,並不是所有挺進國際市場的中國影片都能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但想走向海外,最起碼得具備第一個條件,就是講好中國故事,要把精彩的故事講得非常有中國味道。才能符合海外觀眾對中國文化的文化渴求、審美需求、知識需求。」

中國電影要走出去

歸根到底是中國文化走出去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著名學者饒曙光曾承接中國電影國家課題,在研究了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所有情況和數據之後,他曾提出了三個建議,「第一,要把中國電影走出去變成中國電影國際傳播工程,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因為走出去可能是一個企業行為,一個技術層面的行為,我們要有更高的國際傳播戰略研究,有頂層設計,現在國家已經出臺相關指導政策了。第二,我們要做一些戰略性的調整,不一定要把走出去和國際傳播定義為英語國家或者北美主流市場,因為北美主流市場對中國市場需求不大,而且美國市場94%都是英語片市場,所有的非英語片都作為藝術片,包括韓國、日本、義大利只有6%的份額,這個份額其實非常小。第三,傳播戰略上把東南亞作為國際傳播重點努力的方向,首先要在華人文化圈取得成功。」

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曾帶著《戰狼2》《流浪地球》去美國跑路演,在電影走出去上,「對我來說,國際市場至少有兩個戰略分級。首當其中就是海外華人市場,因為文明的趨同和社交媒體的高度發展,讓我們非常清晰地看到,海外華語觀眾對內容的消費與國內是高度趨同的,所以從《戰狼2》開始,我們的《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我和我的家鄉》都在第一時間走向了海外的華語群體。第二類就是更高一級的海外市場,這就是『破圈』,是一個長期和艱辛的攻堅戰了,但是應不應該做呢?我覺得應該做。」

張苗還能清晰地回憶起2004年第一次非常完整地看到華語影片走出去,這個片子叫《功夫》,他看到了一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所以,2017年他和吳京帶著《戰狼2》走出去的時候,照搬所有奧斯卡影片競賽的流程,但他覺得很吃力。「吃力的原因,我想是我們面對巨大的語言障礙,我們的表達手法、文化獨特性,以及價值觀,還處於非常不熟悉的狀態。」《戰狼2》就像一個破冰的過程,等到《流浪地球》走出去,張苗決定按照自己片子的特點以及華人觀眾的消費習慣,像國內一樣,和郭帆導演在美國跑路演,到影院去見所有的觀眾,「雖然文化求異,但文明是趨同的,這個學習告訴我們,走出去這條路還很漫長,必須一部影片一部影片扎紮實實做下去,去聽一下海外觀眾的反饋,他們的掌聲,看一下他們閃動的淚光。」

喇培康還表示,中國電影要走出去,歸根到底是中國文化走出去。」

梁靜擔任製片人的《八佰》和《金剛川》在今年大放異彩,她說,這兩部片子有很多中國元素,「越是民族化,大家越覺得新鮮,接受起來越沒有門檻,所以只要你掌握好分寸,達到一種共情,就可以做到中國文化的輸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陳蕙茹 供圖 主辦方 編輯 李旻 校對 楊華春

相關焦點

  • 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專家學者支招:中國電影走出去要勇於「破圈」
    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已突破150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4億,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復甦最成功、最迅速的電影市場,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票房前五的電影中,《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奪冠》多次摘得全球周末票房冠軍。毫無疑問,中國市場目前是全球票房的核心產區,而且將在未來較長時間作為全球電影行業的焦點。
  • 中國電影要走出去 就要講好中國故事
    市場票房已突破150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4億,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復甦最成功、最迅速的電影市場,登頂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票房前五的電影中,《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奪冠》多次摘得全球周末票房冠軍。毫無疑問,中國市場目前是全球票房的核心產區,而且將在未來較長時間作為全球電影行業的焦點。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多部中國影片也走出國門,在海外引發了關注和熱議。
  •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要把「走出去」變為中國電影國際傳播...
    11月12日,在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電影分論壇上,業內著名出品人、製片人、編劇、學者齊聚,共同探討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電影在國際上贏得更多認同。「中國電影走出去真的很不容易。」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著名學者饒曙光在論壇現場表示,世界電影傳播秩序已經形式,不要跟著美國思路走,應該堅持中國思路。
  • 中國成今年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喜寶》總票房破億,成為今年第二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愛情電影。從7月20日至10月27日,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復工100天,電影的拍攝、製作與放映都在逐漸回到正軌。如今,電影市場恢復到了什麼水平?未來的賀歲檔和春節檔,又會出現哪些新特點?
  • 204.17億成全球第一大,中國電影市場「快速反應」價值凸顯
    200億「全球第一大市場」的背後,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反應是最大的驚喜今年,對於全球電影市場來說都是堪稱災難性的一年。在最極端的遭遇下,中國電影市場最終還是如願突破了200億總票房,達到了204.17億。根據燈塔研究院和微博電影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來看,中國電影市場約合31億美元的總票房也遠超北美電影市場的21億美元,成功登頂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
  • 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一起為山西藥茶技術創新支招
    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一起為山西藥茶技術創新支招 2020-12-17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八佰》登頂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軍
    在影院剛開始回暖的時機,它卻一舉奪下了亮眼的成績,最新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近期,電影《八佰》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宣布該片累計全國票房達28.83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這也是華語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冠軍。
  • 國產電影搶佔市場 成全球電影市場最大票倉
    2020年臨近收官,只打了「半場」的中國電影市場即將迎來它的最終得分。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12月28日16時,本年度全國票房為195.24億,正向著200億的目標作最後衝刺。在疫情持續影響全球電影市場的背景下,國內電影院線卻顯現出了強勁的恢復力。早在兩個月前,中國電影票房已超過北美同期成績,歷史上首次奪得全球票房冠軍。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也是在同一天,《流浪地球》亦憑藉38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超越了《紅海行動》36.51億人民幣總票房,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排行第二的影片,同時成為2019年首部全球票房破5億美元的電影。同時,《流浪地球》也成為內地首部單片IMAX票房破3億的影片。近兩年,國內電影市場踩下油門,尤其是隨著《戰狼2》在全球範圍內的打響,華語片的海外發行市場也肉眼可見的有所提升,今年春節檔,作為在外媒眼中代表中國「加入太空競賽」的《流浪地球》,更是在上映前後引發國內外主流媒體的自發性關注與報導。
  • 中國成今年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最大電影市場!據燈塔專業票房數據統計,截至15日0時,中國2020年累計票房已達到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正式超過北美(19.2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中美兩國票房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但中國7月重開影院後票房迅速復甦,如今已誕生《八佰》(30.9億)、《我和我的家鄉》(22.8億)等多部賣座片,國產片票房佔比達到85%。
  • 中國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第一,《八佰》28億登頂全球年度冠軍
    導語:中國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第一,《八佰》28億登頂全球年度冠軍電影《八佰》上映至今已經快一個月了,這部優秀的歷史軍事題材電影可以說刷爆了,口碑票房雙豐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無數人在電影院感動落淚而根據最新消息,電影《八佰》已經達到了4.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居今年電影票房的第一,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
  • 功夫電影:走出去的先鋒 海外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
    專家們認為,電影《臥虎藏龍》的成功不是功夫的成功作為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先鋒,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在海外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在海外有影響力的華語明星也多數因其功夫片代表作而聞名。華語電影走出去的先鋒功夫電影享譽全球始於李小龍,他融合詠春拳和西方拳擊創造的截拳道,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功夫熱潮,「功夫」甚至被收進了英語詞彙中而廣為流傳。回顧半個世紀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歷程,直到今天,功夫片依然是中國電影在海外的一面旗幟。
  • 影聯傳媒:打開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一道門
    而在今年,「小朋友」又將觸角伸向國際方向,準備發展成擁有健全機制、專業能力、國際化視野、能夠充分整合運用資源的國際化電影發行公司。  2014年,全球電影票房達到375億美元,美國佔27%的市場份額,中國以13%的份額穩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但中影南方新幹線副總經理謝維嘉認為,中國電影從大國向強國邁進,不能簡單看市場份額的擴大。
  • 頭條 電影如何「走出去」: 整體布局電影對外傳播
    可見,相較於進口片的強勢地位,中國國產片仍面臨不小的挑戰;而相對於國內市場的突飛猛進,中國電影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依然不太理想。  遭遇瓶頸,中國電影「走出去」面臨系列難題合拍片,打開了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一道門。
  • 4個月破150億 中國電影市場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
    生活報訊(記者 王雪瑩)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在《八佰》《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電影的助力下,僅僅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中國也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記者從中影中數國際影城獲悉,《八佰》以31.09億票房位列第一。
  • 中國電影如何在份額不足20%的世界市場站穩腳跟?喇培康、饒曙光等大咖這樣說
    在世界舞臺上,中國電影人又該怎樣講好中國故事?論壇現場,喇培康與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著名學者饒曙光,知名編劇、導演、北京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束煥,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戰狼2》《流浪地球》《我和我的家鄉》製片人、發行人張苗等人圍繞「講好中國故事贏得價值認同——中國電影國際傳播之道」展開深入探討,解碼中國電影如何「走出去」,並在國際上贏得更多認同。
  • 專家談應對好萊塢:中國電影有「走出去」焦慮症
    這個協議的達成實際上為了國家整體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作出了一定的犧牲。中美電影新協議會給中國電影帶來什麼樣的衝擊,雖然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但如何評估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分歧。 我一直在反覆強調一個觀點:鞏固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是當前中國電影的主要矛盾,是當前中國電影產業的主要矛盾。國產電影的市場競爭力與好萊塢電影、尤其是好萊塢大片相比確實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 中國電影票房「逆風」登頂
    2020年,經歷了178天「休克期」的中國電影逆風翻盤,票房遠超北美電影市場,成功登頂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這一年來,中國電影進行了市場、主體、內容等近乎全元素的變革。不論是轉網發行,還是打擊偷漏瞞報,或是在票房分帳上尋求更多的可能性,這都可以看作是電影行業在市場環境下的自我調節。據統計,2020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約合31億美元,遠超北美電影市場的21億美元。目前,疫情防控已轉為常態化,地方按自身實際對影視文化產業提供相應支持。
  • 專訪吳宇森| 中國電影市場讓我更放心,想回歸國內市場,再帶著中國電影走出國門
    如果只是純粹動作的,不會受到那麼廣泛的歡迎,也很難打動人心,現在有一些電影破了高的記錄,有它的原因,有它的能夠撼動人心的地方,更高的票房紀錄,不是偶然的,不是單一的,不是打得好看,有它的別的因素在裡面,所以一個好的動作戲離不開人性。 一起拍電影(yiqipaidianying):我們國內的動作片市場,您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去突破的?
  • 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2020年國產電影市場份額超80%
    年國產電影市場份額超過80%,成為近10年來國產影片達到的最高份額。  該報告由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共同發布,從市場、口碑、產業三個維度,對2020中國電影的整體表現進行全方位分析,並對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進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