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14年,吳宇森再次執導動作片《追捕》。從《英雄本色》到《喋血雙雄》《縱橫四海》,再到如今的《追捕》,吳宇森一直在風格美學上開拓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吳宇森成為了作者電影的代表,與「暴力美學」緊緊綁在一起,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導演獎《赤壁》
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獎《辣手神探 》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獎《喋血街頭》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喋血雙雄》
第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英雄本色》
吳宇森不僅僅在國內被尊稱為大師,在國際上也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作為一代電影大師,吳宇森除了業務能力超群之外,更難得是社會責任感,在闖蕩好萊塢後依然選擇回到國內,帶領國外團隊與國內技術人員合作了《赤壁》,用西方手法講東方故事,在推廣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在培養中國下一代電影人。
我們也趁此契機專訪了吳宇森導演,與他聊了聊新作、動作電影格局、國內市場等話題,收益頗多。
再遇《追捕》,跨越時間的情懷致敬
《追捕》是典型的動作片,時隔14年,再遇吳宇森執導動作片。這次的吳宇森不僅僅在作者,在表達,其中多的一份是情懷,是對追捕1978版《追捕》的致敬。
在一起拍電影(yiqipaidianying)問到吳宇森導演是什麼樣的契機下想到要翻拍《追捕》這類經典電影的時候,吳宇森導演展示出了「迷弟」的特質。吳宇森表示翻拍《追捕》,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向日本知名演員「高倉健」致敬。
其實不難想像,作為樣板戲結束後第一批被引進國內的影片,在當時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而高倉健這樣的演員已經成為了那個年代的「國民偶像」,當時年輕的吳宇森導演應該也是極為欣賞和敬佩這位演員的。追星當如吳宇森,在若干年後,拍出一部誠意之作向偶像致敬。
翻拍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在有原作的基礎上,知名度,觀眾緣都有了保障;另一方面,翻拍作品難免要被拿來與原作比較,要求也會更高。
當然,這就不可避免的將會聊到兩版《追捕》之間的差別與創新,以及如何面對被比較這個問題。吳宇森導演一一詳盡的回答。
首先,在二者的差異比較上,因為版權問題,《追捕》並不是翻拍了影視作品1976《追捕》,而是根據原著小說《涉過憤怒的河》改編。在創作上彈性更大,人物關係,故事構架上都有不小的變化。
舉例來說,因為原著小說到底都是60年代的小說,有很多情節,很多人物、故事上都不一樣了,所以所有情節都改得更現代化。雖然是同樣的主題,但是用不一樣的手法去表現,尤其在動作設計方面,就全部都是按照導演風格去拍。
另外人物設計方面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說男主角張涵予他演的是中國的律師,他飾演的硬漢,但同時也是感性的。警探角色跟以往不一樣,以往的《追捕》甚至小說裡面,它形容警探內心像蛇蠍一樣的心腸,非常冷酷的一個警探,在電影裡面表現也是這樣的。他雖然有一份正義感,但是這份正義感並不是溫暖的。這次《追捕》中,這個人物(福山雅治)來演,把他塑造成一個剛柔並重,注重人情世故的警探,是人性的,溫暖的。
關於創新層面,最大的驚喜應該是導演融入了自己的美學風格,「雙雄」的結構模式決定了《追捕》將可能繼續走《喋血雙雄》的路線,將人性、暴力美學多個帶有作者標籤的元素融入其中。當然也會有戚薇,河智苑等感情戲份出現,在男性視角上加入了更多元的思維。
優秀動作電影離不開人性,已經有很多比我拍的好的動作片
優秀動作電影離不開人性,已經有很多比我拍的好的動作片
《追捕》國內定檔11月24日,其實早在9月8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進行全球首映,此外還入圍了多倫多電影節。得到國際電影節肯定的《追捕》,其實是近年來國產動作電影迅猛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
國產動作片的進步有目共睹,從《戰狼2》《功夫瑜伽》《湄公河行動》《殺破狼》等等一系列高票房電影不難看出。觀眾也正在接受這種進步,並且在未來,動作類型片將會有更多的新鮮元素出現,接下來也將會有《紅海行動》《封神》《英雄本色2018》等影片,不難想像,動作片將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
聊到吳宇森,直接聯想到的就是「白鴿子」「暴力美學」兩個場景。
這次闊別14年後,吳宇森帶著動作片《追捕》回歸,為國產動作片助力。
吳宇森是國產電影中最早一代作者風格導演,對於動作片更是有著突破性的意義,地位已不必多說。
一起拍電影(yiqipaidianying):您認為什麼樣的動作片是合格的,甚至是優秀?
吳宇森:優秀的動作片離不開人文主義精神,一個人性化的動作往往是更能夠,有更多市場的好電影,我幾個電影都有不錯的口碑與票房,比如說我在美國拍的《變臉》,在好萊塢來講是第一次把動作片拍得很人性化的,結果很成功,在各地都很成功,本來是一個科幻片,我把它人性化了、現代化了,讓蠻多人感覺有趣、感動。
如果只是純粹動作的,不會受到那麼廣泛的歡迎,也很難打動人心,現在有一些電影破了高的記錄,有它的原因,有它的能夠撼動人心的地方,更高的票房紀錄,不是偶然的,不是單一的,不是打得好看,有它的別的因素在裡面,所以一個好的動作戲離不開人性。
一起拍電影(yiqipaidianying):我們國內的動作片市場,您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去突破的?
吳宇森:已經有很多拍的比我好的,很多動作片票房表現都很棒,這種類型化的商業電影有它成功的地方,別的電影有別的電影成功的地方,大家應該朝著自己的方向去拍,觀眾不管是哪個年代,年輕的還是年老的,都喜愛看好電影,好電影不限於一種。
好的標準可以是非常文藝的,非常人性的,非常藝術的,也可以是很社會性、很寫實的,都應該受到重視。
想回歸國內市場,再帶著中國電影走出國門
從《英雄本色》《喋血雙雄》走到好萊塢,憑著《斷箭》《奪面雙雄》《碟中諜2》《風語者》等作品成為為數不多被好萊塢承認的華人導演。在好萊塢發展過了一個階段過後,初心不忘,2009年又回到了國內執導《赤壁》,2015年執導了《太平輪》。今年《追捕》將映。
在好萊塢發展前景良好,最後依然選擇回國,吳宇森導演介紹了回到國內拍攝《赤壁》《太平輪》的主要的原因。
吳宇森:其實最先回來拍《赤壁》是因為有一些電影圈的朋友,希望我回來能夠幫助一下中國電影的市場,能夠幫中國電影打開更多國際的市場。
另外一方面,我的內心想用好萊塢拍片的方式來拍《赤壁》,就想讓大陸的年輕人有機會學習怎麼樣去拍好萊塢大片,讓他們知道一個好萊塢大片是怎麼完成的,所以我用一半的美國人一半的中國的團隊跟他們一起做,哪個部門都是一起做,主要是給他們學習經驗。
有眼疾的吳宇森導演在《追捕》每天高負荷的通告和強光下 一直流淚
另外就是拍一個中國的歷史的題材,能夠打開國際市場,主攻是賣日本、韓國,那個時候他們對中國的歷史片不那麼感興趣,同時也希望能夠賣到歐美,所以為什麼我那個時候拍沒有完全根據《三國演義》,因為外國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三國演義》,我當一個獨立的電影故事來拍攝,主要是讓他們帶來一些新的經驗,結果蠻成功,票房也比較好,在日本也破了很多高額記錄,也讓很多日本年輕人爭相去學習《三國》。
一起拍電影(yiqipaidianying):從《赤壁》到《太平輪》,再到如今的《追捕》,中國的電影市場有什麼變化?
吳宇森:後來拍《太平輪》的時候,已經看到電影圈很多都非常進步,每一個技術部門都不需要依靠外來支持。
當然是在創作上對我來講,讓我更放心,我可以在大陸上拍,因為有這麼多好的人才,我覺得可以拍更多不一樣的故事,但是對我原本創作的風格一點都沒有影響,其實我的電影不管拍什麼題材,我都很注重人性問題,沒有感情,所以現在拍《追捕》還是沒有改變,還是不受影響,一樣用我喜愛的方式來拍電影,而且很多人看著感覺好久沒有看這樣興奮的電影。
一起拍電影(yiqipaidianying):《太平輪》與這次的《追捕》都是用了中日韓三國的演員,這樣的選角安排對電影有什麼影響嗎?
吳宇森:片場發生了許多趣事,有將近10個翻譯在現場,有日語翻譯、英語翻譯、韓語翻譯,福山雅治、河智苑、以及國內的張涵予、戚薇、吳飛霞等演員表現的都特別好。當然選用多個國家的演員也有讓中國電影走出國門,打開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市場的考量。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點此穿越~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一點資訊等渠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