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博山火車站丨珍貴的影像記錄

2021-03-02 博山大集

臨淄書畫攝影收藏家、雲志藝術館館長劉雲志,收藏的大量上世紀初的老照片。他在朋友圈上發出了這一張日本人在博山拍的照片和他的"尋問"——博山市區一條主要街道遠望,請問是現在的哪個位置?


從這張圖上看,場景與現在的博山火車站內景極為相似,站內舊的鐵軌布局與今天的布局無異,應當是博山火車站。

理由如下:

一是拍攝位置的這個制高點,是博山火車站北邊的白虎山。往南看的視野裡,是沒有什麼高度的博山老城區。越過老城區,遠處是東西走向的鳳凰山。從拍攝點到山影的直線距離,大概兩公裡左右。

二是往右手引出的,是通往雙山煤礦和鋁土礦的鐵路。在這條鐵路旁,比照片晚的時期,建有散裝貨料條狀裝卸塔樓,有鐵路借右邊的臺地引入到塔內,運輸所用的車輛可能是小型翻鬥料車。此塔現仍存在,為磚混結構。

三是往左手引出的是通往八陡站的鐵路,修有高臺路基,引向孝婦河鐵路大橋。從這張圖上看,有左轉線路引出,說明此時鐵路大橋已經建成。四是在博山,很少有博山站有這麼大的面積,能整齊地容納多條線路並行,並且在終端處不再前行延伸。五是照片左邊的建築布局,是車站貨場倉儲建築的位置,以及南邊的候車室與行李房。

這種分析的理由,源自我前幾年對博山火車站的一次徒步訪問、實地觀察,以及對這個站的童年回憶。訪問時間是2012年10月14日。


那天,參加在博山鳳凰山腳下的三十周年同學聚會。我決定對自己熟悉的這座出生地城市,來一次陌生的訪問。從張店乘公交到博山,先到我與兒子小時都經常遊玩的博山公園;聚會後再經過公園,沿孝婦河步行至車站;自車站孝婦河鐵路大橋進入車站,看故舊的景物。

對於這座車站的印象和記憶,1970年學齡年前後比較清楚:到站內看裝卸糧食,隨母親到張店親戚家,然後是乘車到張店借讀小學。六七歲時,已能獨立乘車來回。

再早的印象,已經像這張黑白的照片,淡化掉了色彩。三十年前離開這座城市到張店工作,雖不間斷地回去,但火車站——這座博山過去最現代化的城市建築設施,已隨著公路交通的便捷化,淡出了我關注的視野。偶然一次進去,恍若是隔世的陌生訪問,異度空間的對接。

以上為孝婦河大橋


見證人

夕陽下的內燃機。


這方式有點原始,興許高鐵上的人不會這活路。

紅磚地站臺路,幾十年前的樣子,高鐵它老爺爺輩的。


老候車廳的窗口,用了一些非常刺眼的鋁合金窗戶。一種文化的粗糙。

行李房和票房。當年的乘客都是從這裡檢票跑向綠皮火車的,但從各個方向進入車站的地方很多。

德式水樓。要特別保護好。


西出口的地磅。

這就是裝料塔。

從火車站料塔,眺望車站內景。


白虎山路。火車站料塔的西側。


新汽車客站,時尚新異。從四周山上看,象一塊切片的麵包。


看到那三個字了嗎?博山原來確實很牛。


博山火車站孝婦河鐵路大橋。是我們百年工業城市的工業文物。

要像保護地下文物一樣保護他。它是城市的記憶標誌。

【本文來自洛父的博客,淄博二三事整理,特此致謝!】


↓↓↓↓

相關焦點

  • 日諜島崎役治的博山行
    其拍攝的這幾幅博山老照片,儘管是日本執行對華殖民政策的產物,但其記錄了當時博山的歷史面貌,尤其是一張照片配一張印有日文說明的標籤,上有題名、拍攝地點、情況簡介等,這種文字說明與照片相結合,更加突顯了影像較高的史料價值。我們嘗試用島崎役治的《尋訪古齊遺蹟》中,關於博山之行的文字記錄,來發現博山在九十多年前的樣子。1929年2月9日晚上九點半,我到達了博山站。
  • 美國《LIFE》雜誌記錄的珍貴抗日影像
    《LIFE》攝影師拍攝的中國抗戰的珍貴照片,是中國抗戰期間最重要的影像資料之一。《LIFE》記錄中國軍民艱苦抗日 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後,8月28日正午,日軍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炸死了正在車站等車的市民200多人,傷者不計其數。一位渾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轟炸過的鐵軌上嚎陶大哭著。
  • 博山版「聊齋志異」再現孝婦河傳說
    《博山歷史編圖錄》百篇珍貴史料尋跡山城歷史   11月1日,《博山歷史編圖錄》發行儀式在淄博市博山區姚家峪老顏神街舉行。李福源告訴記者,在該書第58頁,還有一幅攝於1929年的「博山孝婦河早春」照片,上面還有博山老城城牆,三張照片對比,可以較全面地看出當時永濟橋周圍的原貌。  刊載於1933年《交大季刊》的《山東博山玻璃工業概況》一文,作者為謝惠,記述了博山料器(琉璃)行業製作的方方面面,非常珍貴。其中,不但繪製了當時做玻璃的各種工具,還將所有工具進行詳細描述。
  • 博山景點復工開放
    需要博山的故事替你吆喝買賣的請點擊: 博山商戶有福了!大優惠!如月湖溼地公園景區,國寶大熊貓、環尾狐猴、獼猴等珍貴動物棲息於此。
  • 發現新「齊跡」丨冬日窯火下,博山琉璃的時與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原雪見習記者胡允鵬年末的博山,已是滴水成冰的寒冬。16日晚上8點,記者一行人驅車穿過時空隧道,結束了「齊跡」之旅在博山的最後一站。同一時刻,三個月前的紅葉柿巖理想村也是這樣的燈火通明,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合伙人曾匯聚在一起進行了一場不打領帶的對話,標誌著專屬於博山的文旅IP啟動,博山宣告世界,正式發出了邀請函。然而,一場博山的陶琉文化復興之旅,直到現在依然在繼續前行。
  • 秦嶺再次發現野生金錢豹 紅外相機記錄珍貴影像
    近日,在我省漢中市佛坪縣境內的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龍草坪林業局區域,紅外相機首次拍到野生金錢豹出沒的珍貴影像。近日,在我省漢中市佛坪縣境內的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龍草坪林業局區域,紅外相機首次拍到野生金錢豹出沒的珍貴影像。
  • 壹點直擊丨博山風景委夏豔華:文旅助博山轉型,重點打造七大IP
    對於2020年的博山而言,9月2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日,來自國內文旅界的17位這名人士在一眾媒體的見證下與以博山區委書記劉忠遠為首的當地政界人士齊聚,夜話博山文旅發展。在此期間,身為博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夏豔華以《光幻陶琉美,千年古山城》為題,圍繞博山文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表了近3000字的感言。夏豔華說,博山的文明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作為歷史上齊魯兩國的分界線,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在博山境內長達78公裡,是保存最完整、穿境最長的一段。
  •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80年代的綠皮火車,滿滿的感動和回憶
    影像是文明的手印。 照片是影像的一種表現形式。 那些記錄現實的老照片更是珍貴無比。 時光可以流逝,記憶永不磨滅。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領略.80年代的珍貴火車影像北京-成都(直快163次)木製的水牌,明顯的拼音字母,全是年代的記憶綠皮火車在拐彎,當時的鐵路沿線還沒有封閉,電氣化的路段還很少鐵路沿線的居民以及散養的豬仔,那個年代的建築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鐵路沿線的河流/水塔/電線,充滿綠意的田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鐵路沿線的房屋和居民,簡單的建築,溫暖的家
  • 《北平以北》首次曝光從日方繳獲的珍貴歷史影像
    《北平以北》首次曝光從日方繳獲的珍貴歷史影像 日軍佔領據點後的群拍今日,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中共北京市延慶區委聯合攝製的大型抗日題材紀錄電影《北平以北》,首次曝光了從日方繳獲的珍貴歷史影像。
  • 職業人故事丨珍貴的東西必須是要靠鏡頭記錄下來才有意義的
    「珍貴的東西必須是要靠鏡頭記錄下來才有意義的」,本草用他慣有的幽默語氣說出口,聲音中帶有肯定,和自信 。文丨葉子編輯丨葉子凌晨四點,本草已經開始收拾裝備出門了,今天他有一場婚禮拍攝。成都的凌晨四點,沒有早餐鋪。一條寂靜的馬路,昏黃的燈光和還未甦醒的城市。
  • 珍貴 上世紀彩色中國影像首度公開 你能認得出幾處?
    △視頻:外交官鏡頭記錄上世紀中國 老北京珍貴影像曝光  在新中國成立66周年之際,一些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珍貴無聲影像也得以首度公開
  • 博山炸廣東肉 【高緒剛講博山菜系列之四】
    點擊上方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第一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博山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風景委副主任夏豔華:打造博山八大文旅IP
    用文化旅遊破題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打造博山八大文旅IP(博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 夏豔華)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博山,共話數字文旅,齊繪發展藍圖。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博山,悅讀博山。
  • 博山美食盛宴·過陰天
    這就是博山男人。在輿論的推波助瀾和當事者的半推半就之間,博山男人儼然都是「半把刀」。這是一個奇妙的現象,起碼直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聽說過哪個城市有類似這樣的情況。是博山人格外聰明嗎?是博山人天生有這項智能嗎?非也。我知道這其中大有文章,但在所有場合,當朋友們問我,為什麼博山男人都這麼會做菜時,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他們一個字:「饞!」
  • 開國大典全彩珍貴影像首次曝光 俄羅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紀錄片截圖)「該紀錄片使用珍貴資料,以彩色影像為主,堪稱非常轟動之事,許多鏡頭皆獨一無二、質量上乘。」全俄國家廣播電視公司歷史頻道總編輯、紀錄片導演阿列克謝·傑尼索夫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這部紀錄片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俄中建交70周年而製作。
  • 「雙角犀鳥雛鳥」出巢的珍貴影像被捕捉到
    新華社昆明7月8日電(記者姚兵)經過一個多月蹲守,雲南省德宏州的生態攝影師近日拍攝到雙角犀鳥雛鳥破洞出巢的珍貴影像。出巢後的雙角犀鳥雛鳥一家停留在樹枝上(7月6日攝)。「能拍攝到雙角犀鳥雛鳥出巢的影像,我非常激動。」何海燕說,長時間的蹲守拍攝十分辛苦,希望通過這些珍貴、美好的影像讓更多人了解自然、保護自然。雙角犀鳥「夫婦」停留在巢穴附近的樹枝上(7月4日攝)。
  • 博山商會創建人——​首屆會長石冠英先生
    後來,由於石綿堂的引薦,又去湖南省中軍傅子元處任職,兩年後,石冠英被任命為桃源縣把總。那時,湘勇經常鬧事,石日夜防範,桃源治安穩定。湖南省府傳令嘉獎,賜銀質獎章,五品頂戴,記名千總銜。從湖南回歸故裡後,即集股開設炭棧,買街房一所,土地八九畝,成為一位中層商業家,他聯絡工商業界組建博山商會,並擔任了博山縣商會的會長。
  • 影易 - 華辰影像2015年成交記錄TOP10
    作品簡介:為自1842年創刊至1886年及1915年至1937年間的《倫敦新聞畫報》合訂本,內收版畫萬餘張,含西方媒體對中國的鴉片戰爭、天平天國運動、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事件的記錄。品相保存尚可,內容完整,體量巨大,為反映世界近代發展歷程的重要影像史料,堪稱國家博物館、圖書館級的珍貴藏品。TOP 3
  • 秦嶺南坡40年來首次發現金錢豹 相機記錄珍貴畫面!
    秦嶺南坡40年來首次發現金錢豹 相機記錄珍貴畫面!時間:2020-10-24 2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嶺南坡40年來首次發現金錢豹 相機記錄珍貴畫面!
  • 百年歷史影像中的徐匯濱江典藏!《徐匯濱江百年掠影》珍貴鏡頭首發
    瑞士記者沃爾特·博斯哈德曾在20世紀40年代後半期拍攝了一段影像,記錄下龍華塔、龍華寺的建築風貌以及龍華寺內景、寺內的和尚生活與周邊的擺攤小販等商業活動等,這些彌足珍貴的鏡頭是迄今關於徐匯龍華地區最早的彩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