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女性導演,每人8分鐘的時長,1個共通的主題:「映照自己性存在(sexuality)或性別(gender)動搖的瞬間。」
關於性存在與性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性、理解與表達,而相同的女性身份則化作一條「命運的紅線」將這些個性鮮明的創作者們溫柔維繫,鬆散卻不曾斷絕。
15名導演中除卻同時擔任策劃、製作與導演的發起人山戶結希之外,其中受邀的13人都已經在業界嶄露頭角,她們之中有科班出身的竹內裡紗與井樫彩等、有自學成才的枝優花與首藤凜等、有同時具有女優身份的松本花奈與夏都愛未、有橫跨電影與文學的Fukudamomoko、有偏重於設計與美術指導的東佳苗、也有插畫家玉川櫻……
而在這些業內人士之外,唯一尚未踏入這個領域的金子由裡奈,便成為了那個被選中的幸運兒,同時也成為無數想舉起攝像機卻不曾提起勇氣,又或者持續拍攝卻還未被人看到的女性創作者們的《投影》(原題《Projection》,金子由裡奈導演)。
就這樣,15名主創的背景構成一幅清晰的構圖,即:14名已經在各自領域綻放光芒的女性,向著一位彷徨迷茫又滿懷表達欲望的新人伸出手,引誘她跨出那叛逆而大膽的關鍵一步。這並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封熱情奔放的邀請函,同時也是一道暗含挑逗的戰書:女性的時代已經來臨,而你,準備好閃耀了嗎?
「女」、「女性」、「女子」……日語中用來形容女性的詞彙不計其數,而山戶結希則偏偏在「21世紀」這一時間詞定語之後,選擇為這封影像情書的收信人冠上「女の子」這一稱呼。官方漢語標題的直譯「女子」無法翻譯出日語「女の子」之中的雙關含義(注一):既是「女孩子」,又是「女性的孩子」。
如果說「女孩子」一詞帶有明顯的年齡與性別的限定,那麼「女性的孩子」則打破了所有的界限,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女性的孩子。
這也不禁讓我們聯想到《21世紀女子》的首與尾,《旋轉ten子與dream母親》(山中瑤子導演)中圍著一個不停旋轉的女孩喋喋不休的母親們,與《離散的花兒們》(山戶結希導演)用緊湊到令人窒息的言語自相矛盾、互相辯駁、又達成共鳴的少女之間形成巧合又故意的呼應,電影最終刻在我們雙眼的是片尾女孩子絢麗的容姿,但三原色交融之後,在我們腦中喚起的卻是片首所有「女性的孩子」的樣子。
從出道作《那女孩在海邊舞蹈》(2012)直到最新作《熱情花招》(2019),山戶所選取的被攝體總是青春爛漫的少女,有觀眾也許會因此對她產生誤解,認為她加強了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上述說明則試圖提供另一種解釋:山戶順應所有投向女性的陳腐目光,將揉雜了欲望、侵犯與歧視的標籤貼滿全身,直到這股濃稠到極致的痛楚溢出銀幕,刺痛每一個觀眾的眼與心,他們才能看清標籤與標籤的縫隙之中被向來忽略的女性的真實。
這是一種自虐的、曲折的、纏滿了枷鎖的反抗。
「屬於21世紀女孩子的,由女孩子親手操刀的,為了女孩子所製作的,秀逸的電影們」,《21世紀女子》日本官方網站的這行簡介,也許會勾起大家的困惑,這部由15名女性導演共同完成的短片集,難道不是在以自身的「女性身份」為噱頭與賣點嗎?某種程度而言,這種猜測不無道理,但山戶對於大眾的「迎合」絕非那麼單純。
大眾總是先入為主地希望在女性創作者的作品之中看到所謂的「女性特質」,而女性回應的方式通常有兩種:為了迎合期待而展現典型的女性特質,這是一種順從;又或者是為了反駁偏見而拒絕表露女性特質,這是單純的否定。
山戶沒有採取上述兩種做法,而是在清楚明白自己置身於歧視的情況之下,刻意強調其女性身份,從而利用歧視的目光,將其逆轉成為正面的力量,經歷雙重否定的折射之後,這種表現形式得以達到更高強度的肯定。
她沒有不假思索或不明就裡地順從,也不是簡單粗暴地反抗,而是通過深思熟慮之後的主動順從來強調自己的主體性,以此嘗試打破固有的牢籠。這是一種曲折的反抗,禁錮與掙脫被最大限度濃縮並形成一個無法分離的整體,以至於當山戶在表現極致的束縛時,我們看到的卻是最大限度的自由。
山戶本人亦證言:「私小說的評論,也就是探索弗洛伊德式無意識的評論,都具有將作者個人的身體客體化的性質。在上述前提中,女性在描寫內發的性時所產生的負荷,將以社會狀況的形式增強。也因此,『女性主人公是欲望的主體』這一主旨也會變得難以描寫,女性的客體化也將同時在作品的內外側被強化。"
對此,需要有意將作為主體的身體再次帶入的故事類型。(注2)」為了實現這種雙重否定式的曲折肯定,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嘗試了「少女之間的愛」、「少女對於別處的渴望」以及「少女漫畫」等結構,這些故事類型在《21世紀女子》之中亦被數次引用、探索與發展,形成滲透全片的重要線索。
山戶所提出的方法論正如夏目深雪所總結的那樣,「抱持著被持續消費的主體性,用自己溢滿的言語訴說著,試圖樹立起一個全新的少女像(注3)」。
關於這種主動的被消費,參與本作的其他導演亦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與克服,比如竹內裡紗說道:「對於用『21世紀女子』這個標題聚集15名女性導演的做法,我感到十分不安。我很怕我的電影被貼上『女性作品』的標籤,也一直在思考,會不會有人覺得我們的視點只是用標題來代表女性。
但是隨著項目的進行,我開始強烈地感到,因為社會的視線而限制自己的行動,或者是改變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多麼令人討厭的事情。(注4)」東佳苗也提到:「《21世紀女子》故意將自己分類,自稱「15名女孩子」,甚至在片尾曲中高呼『直到死都是少女』。這可能是一封來自戰場的遺書,我們都將擁抱著內心的女孩子戰死。(注5)」
這些字裡行間透露出的覺悟與悲壯,讓《21世紀女子》超越了電影的定義,更像是女性崛起的一場革命。
身為女性,我們也許註定被凝視與被消費,但我們不應在輕視與偏見的目光之中閃躲或沉默,而應該勇於主動走到聚光燈下,奪回屬於自己的揚聲器,哪怕難以避免淪為「商品」的宿命,也不能放棄自我表現的權力。
或許,這才是以山戶結希為首的女性創作者們,真正想表達與傳遞的「21世紀女子」的信念。
注1:下文所使用的「女孩子」一詞也都將包含這雙重含義
注2:《EUREKA》2019年7月號,no. 743,p. 42,本文中所有的日語引用都由筆者翻譯
注3:同上,p. 125
注4:《21世紀女子》官方冊子,2019年2月8日,p. 52
注5:同上,p. 53
撰文| 沈念
校對 | TOW
購票連結請點擊:公布 | 2019山一排片單及搶票攻略
相關連結:公布 | 2019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完整片單 「全球狂潮」單元 |女性電影與目光 「非凡女性」單元 | 反抗、遺忘和死亡:三位女導演的傳奇電影人生 「華語力量」單元 | 「女人是『一切無』」,是自由
特別鳴謝
官方特約合作夥伴
Chengdu Food Tours
官方網站:www.oneiwff.com
官方郵箱:contact@oneiwff.com
官方微博: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
官方微店: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
版權說明: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歸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所有,感謝喜歡的朋友轉發,轉發時請註明出處。用於商業用途時,請務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