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在渝舉行分享會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西班牙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在渝舉行分享會

  中新網重慶6月21日電(記者 唐楓)21日,「我們有沒有被戲劇打動過」品質舞臺季《安德魯與多莉尼》主題分享會來到重慶。愛丁堡前沿劇展著名製作人袁鴻向重慶的劇迷朋友分享了這部世界前沿戲劇作品走進重慶的幕後故事。

  西班牙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這部豆瓣舞臺劇評分高達9.1的作品講述了安德魯與多莉尼這對老夫妻,每天在例行的生活瑣事中徐徐老去,在多莉尼被查出患上老年痴呆後,安德魯回憶起兩人年輕時的美好時光,細心照料病中的老伴直到死亡。

  愛丁堡前沿劇展著名製作人袁鴻坦言,《安德魯與多莉尼》不僅採用了默劇的表演形式,還將人物的面部表情用面具遮擋,單靠肢體動作來推進劇情,這是十分不易的,「它勝在整個故事親切且深入人心」。

  一間安靜的屋子,一對相依的老人,平靜的生活因為妻子身患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而被打破。西班牙演員們採用默劇這樣超越界限的表演,找到了超越語言的溝通方式。

  當這些並不年長的演員戴上面具時,猶如被蜷縮著身體、手指僵化的老人瞬間「附體」。三位演員用十二張面具演出了這部安靜卻生動的故事,讓觀眾們更多關注到故事本身,也從而被生活本身打動。

  豆瓣網友「如是亦不如是」評論該劇:八音盒開啟的那一刻淚崩到最後一秒。當愛情進入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爭吵擁抱、相離和好,希望自己能夠有回首這一切的一天,與他相視一笑。

  該劇主辦方禧年文化總經理周濤則表示,此類高品質戲劇長期以來都沒有如同流行樂或電影一樣持續且大規模傳播開來,希望能通過此次分享會,讓更多西南地區的觀眾能夠與世界同步,了解前沿戲劇,走近舞臺。

相關焦點

  • 情書的站立——《安德魯與多莉尼》從小說到默劇的探索
    情書的站立——《安德魯與多莉尼》 從小說到默劇的探索文/ 許沁西班牙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由西班牙庫倫卡劇團演出,講述了一對老年夫妻的溫情故事。其無聲的演繹,令無數觀眾與評委動容,橫掃歐美各大戲劇節,囊括獎項無數。
  • 西班牙經典默劇登陸重慶 演員一言不發演繹人生悲喜
    西班牙經典默劇登陸重慶 演員一言不發演繹人生悲喜【解說】1月15日,西班牙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在重慶上演。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是由西班牙庫倫卡劇團於2010年創排的話劇,主要講述了安德魯與多莉尼這對老夫妻的溫情故事。該劇自2012年亮相英國愛丁堡戲劇節以來,至今已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演出近300場。
  • 西班牙經典默劇主演「打卡」珠海標誌景點
    文/ 羊城派記者 錢瑜 圖/受訪者供幾籠點心一壺茶,老廣的早茶吃得有滋有味;炎熱夏日海風吹,珠海漁女前面「打個卡」.......近日,西班牙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的2位主角瑞貝卡· 馬特蘭· 佩雷斯和阿爾伯特· 加西亞· 慧慈在珠海體驗了「珠海人的日常」,戴著面具在景點「打卡
  • 揭秘沒有臺詞的「默劇」:和啞劇一樣嗎?
    圖片來源:天橋藝術中心官網  按照不同表演方式,默劇又分為白臉默劇、小丑默劇、面具默劇等等。不過,默劇有一個比較大的缺憾:由於較少藉助語言,對視覺效果追求比較高,一臺默劇表演下來,花費會很高,所以,風行了一段時間後,默劇最終被後來興起的現實主義戲劇取代。  單從表現形式看,默劇和號稱「以肢體動作取代語言」的啞劇是一樣的。
  • 日本人要開「四川料理節」,就像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爆紅正常
    袁鴻老師是我身邊過得最道骨仙風的戲劇人,他六年前引進的《安德魯與多莉尼》票都賣不出,現在卻成為杭州最炙手可熱的先鋒戲劇之一。好故事的刺激:愛熱鬧的杭州人迷上默劇「第一次到杭州,武林路的省群藝館劇場,開始宣傳、售票都很艱難……那時湯唯很忙,但得知這個戲在杭州遇冷,二話不說就直接和我一起到了杭州,配合媒體專訪推票,演出時在劇場帶志願者一起工作,真的是很感謝她。」
  • 默劇來了!形體動作表達情緒意義
    默劇是舞蹈與戲劇之間的一種表演藝術,演出者基本不用文字語言,只以形體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情緒、情節與故事。圖為默劇《空氣動力秀》劇照。 (上海大劇院供圖)首屆 「國際默劇展」即將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其間將為觀眾帶來自六個國家的九部作品,演出包括了無語言或僅有少量語言的戲劇、形體劇、默劇、新馬戲等。默劇是舞蹈與戲劇之間的一種表演藝術,演出者基本不用文字語言,只以自己身體的形體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情緒、情節與故事。在很多現代默劇表演中,演出者甚至不用任何道具,只以動作讓觀眾感受幻想中的無形道具。有些默劇藝術家為令觀眾注意力集中在其身體而非面部表情,會戴上素白的面具演出。
  • 《歡樂喜劇人》唯一的默劇,卻有觀眾把它當成了啞劇!尷尬嗎?
    在看最新一起的《歡樂喜劇人》的時候,看到彈幕上有很多觀眾把葉逢春的默劇當成了啞劇,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默劇就是默劇,啞劇就是啞劇,雖然兩者都是偏向於無聲的狀態但是,默劇只是保持沉默,發出一些輔助性的聲音還是可以的,而啞劇就是完全的沒有聲音。
  • 爆笑西班牙默劇《鬥牛士》笑翻羊城!
    不久前,我曾經採訪過西班牙駐穗總領事Marcos Gomez先生,他說,雖然鬥牛是西班牙傳統運動,但是目前在西班牙國內飽受爭議。許多人認為,鬥牛運動太過暴力血腥,並且涉及到蓄意傷害動物。西班牙部分北方地區包括Galicia和Catalonia等都已經禁止了鬥牛運動。但鬥牛仍在西班牙中部以及南部地區受到多數人的喜愛。
  • 經典推薦 | 劇場能撫慰人心,它讓我們克服恐懼,相信永恆
    from=search&seid=3665318924224805379圖米納斯導演、俄國瓦赫坦戈夫劇院演出的《葉甫蓋尼·奧涅金》2013年首演於莫斯科,已經獲得眾多戲劇獎項,2017年作為烏鎮戲劇節開幕大戲,以完美的姿態俘獲在場觀眾的心,可以說幾乎沒有人會對這部劇無動於衷。圖米納斯將普希金的詩體小說編織成輕柔如夢的舞臺詩。
  • 當GALLIUM遇上西班牙聖城
    西班牙,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度。體育,不僅是整個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更是融入到西班牙人血液裡的存在。在這裡,三大球成績斐然,自行車同樣是深受喜愛的運動項目,自1935年起舉行的環西自行車賽是每年西班牙體育界的盛事。而今天「This Is My Ride」的主角安德魯·凱恩,是一名來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的騎行嚮導。
  • 藝術電影《活著唱著》在渝舉行映後見面會 聽鄧婕等主創講影片背後的故事
    重慶快新聞 【藝術電影《活著唱著》在渝舉行映後見面會 聽鄧婕等主創講影片背後的故事】川劇團裡的成員們雖然是同事,但這麼多年堅守舞臺,表演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大家早已變得像一家人,社會日新月異,來看川劇表演的觀眾越來越少,團長趙麗焦慮著求變的同時,得知劇院即將被拆除,為了讓大家庭免於分崩離析
  • 熱點形體劇場必看經典,《迷失》將演
    1月9日,《迷失》戲劇分享會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分享會現場由愛丁堡前沿劇展製作人袁鴻現場解讀了《迷失》的精彩亮點以及幕後故事,以及前沿戲劇的相關資訊與趣聞。現場觀眾表示此前看到《迷失》在上海、武漢等地的演出口碑爆棚,期待許久後該部品質之作此番終於將在北京首演,其舞臺表現讓人充滿期待。
  • 兩岸音樂愛好者在渝共唱經典曲目
    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耿鵬宇、趙宇飛)作為第十屆「重慶·臺灣周」交流活動之一,「雅樂飛韻 渝歌唱晚」兩岸文化交流音樂會29日晚在重慶舉行。來自臺灣、重慶的音樂愛好者同臺獻藝,為現場觀眾帶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
  • 默劇——超越語言的藝術!
    默劇·《無聲世界四十年》劇照默劇脫胎於啞劇,擁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早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就已經出現了默劇,18世紀時,默劇成了英國最為流行的戲劇形式。但由於默劇較少藉助語言,對視覺效果追求很高,所以一場默劇表演下來,花費巨大。後來,默劇逐漸被現實主義戲劇所取代。顧名思義,「默」即沉默,默劇演員在表演時不說話,而是通過肢體動作進行表達。可以發出笑聲、哭聲,一些情節也可以通過旁白來完成。默劇非常依賴大量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強調用表情和動作傳達出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人物間的對話,或者獨白背後的潛臺詞。
  • 《機器管家》安德魯
    這部是我看過的智慧機器人中,最讓我感動的一部劇也可以說安德魯是機器人,但更多的他是一個有自己思想的高級智能,劇中的安德魯機器人,與主人公一家的情感從最初的服務關係,到逐漸的親情,家人,展現了男主和小女兒對他的情感,很感謝男主一如既往的相信安德魯,不讓開發者回收他,很感謝安德魯陪伴了小兒女的正常,逐漸的變成了知己,直到男主去世後安德魯的離開,想要去找尋另一種自己的生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