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設立150個共享單車實體電子圍欄示範點

2020-12-25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實體電子圍欄一目了然,方便市民停車。

《晉江在全省首創共享用戶「黑名單」機制》追蹤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共享單車給市民帶來方便,但不等於可以隨便停!有的市民將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影響車輛、行人通行,侵佔公共設施空間,嚴重影響城市形象。近期,晉江多部門聯合開展共享單車規範整治行動,並在全省首創推出共享用戶「黑名單」機制。記者從晉江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為進一步規範共享單車管理,該局擬在晉江中心城區設置1300多個電子圍欄,同時建設全市統一的城市單車監管平臺系統。日前,晉江市城管局聯合共享單車監管平臺運營方,在世紀大道和雙龍路設立150個實體電子圍欄示範點,讓市民停車「一目了然」。

實體電子圍欄 定位更精確 停車更方便

「之前共享單車的APP地圖裡顯示很多違停區,但並不是很容易就能準確停到電子圍欄裡。」家住世紀大道的市民林先生平時出行都會選擇騎行共享單車,但停放單車時經常會遇到「摸不著北」的情況,明明已經停到了地圖上顯示的位置,但依然被提示未停到位。而昨日下午,他騎行到雙龍路一處共享單車停放點時,看到地上新劃定了一塊黃色的「共享單車停放區」,單車停到裡面很快就落鎖成功。「虛擬電子圍欄變得可見,這真是太方便了。」林先生稱讚道。

記者從晉江市城管局了解到,近期該局聯合共享單車監管平臺運營方,在世紀大道和雙龍路設立150個實體電子圍欄站點,規範共享單車停放秩序。在世紀大道御龍府路段,記者看到該區域已經安裝實體電子圍欄定位地樁,地面上劃出了一個黃色停車區域。

那麼實體電子圍欄定位地樁,和以往運營商的虛擬定位系統有何差別呢?「原來的虛擬電子圍欄的精確度在10米左右,看似停車範圍較大,但容易出現停車無序、扎堆停車等問題。此次對精確度進行提升,劃定停車區域,通過藍牙道釘將誤差控制在2米範圍內,讓單車超出圍欄外都無法鎖車,也能控制同區域單車投放數量過載問題。簡單說,就是定位更精準。」晉江共享單車監管平臺運營方、杭州金通科技公司中部大區運營負責人陳瓊華介紹。

探索新模式 平臺管住量 圍欄管住亂

「通過線上監管平臺和線下實體電子圍欄相結合,達到『一個平臺管住量 一個圍欄管住亂』的效果,用技術手段根治共享單車停放亂象。」據晉江市城市管理局公用事業科工作人員王少榮介紹,該舉措除了規範市民的停車秩序,反過來也是對運營商的一種約束,如果運營商將車輛無序停放到電子圍欄外,監管平臺會及時反映信息,部門將對運營商的負面清單進行扣分,當扣分達到一定的量,將對車企進行約談。

據悉,為規範共享單車管理,該局擬在晉江中心城區設置1300多個電子圍欄,同時建設晉江全市統一的城市單車監管平臺系統,探索建立「政府監管、第三方建設運營、單車企業付費使用」的管理模式。

「制定共享單車企業準入的評價標準。」晉江市城市管理局公用事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電子圍欄站點目前已完成初步規劃,下階段將進一步優化調整,爭取在明年5月份完成設置。電子圍欄在晉江公共自行車原有站點基礎上增設,涵蓋晉江中心市區6個街道及池店、陳埭、西濱等3個鎮。屆時,共享單車企業按照「一車一牌」的原則,在監管平臺完成註冊登記的「白名單」車輛才可以投入運營。

鏈 接

所謂電子圍欄,是通過增設共享單車停車區域並安裝「道釘」電子設備,利用晶片信號發射覆蓋技術,形成的一道隱形的電子圍欄。在劃定的區域範圍內,由藍牙發射器發射信號,與共享單車連接,將位置通過衛星測繪上傳到系統之中,只要共享單車的智能鎖同時採用雙模式定位,就能判斷單車是停在了禁停區還是停車區。(記者 張曉明 通訊員 洪振華 文/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昆明擬提高共享單車準入標準,總量擬控制在10萬輛以內
    同時,加強對城中村、城郊結合部共享單車停放秩序管理。對停車設施不足、停車資源相對有限的城中村、城郊結合可利用電子圍欄設置為禁停區。同時,《實施細則》明確,共享單車需設置人性化語音提醒服務功能,對即將駛出電子圍欄區域的,應提醒用戶及時停止用車,就近在電子圍欄區域內還車;對仍繼續騎行的用戶,應及時進行技術斷電處理
  • 共享單車,怎麼管更好?
    共享單車,怎麼管更好?2020年7月,石家莊市城管局、交通局、交管局等部門對市區共享單車數量減量展開聯合整治驗收。經查看,各共享單車企業均按照要求完成了減量工作。  截至今年7月底,石家莊市共享單車和共享助力車總量約為23萬輛,各單車企業累計減量10萬輛。同時,相關部門還結合日常淤積點情況,精簡了200餘個停車點,設置了90餘處禁停點。
  • 廣州多管齊下治理共享單車
    「車陂地鐵站附近的共享單車擺放很整齊,基本看不到單車擋路的情況。」家住附近的王小姐告訴記者。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的共享單車從「新生」時的亂象叢生到持續推進治理後的大為改善,廣州不斷為治理共享單車這份答卷提高分數。共享單車停放亂象的改善離不開有關部門的管理與引導,也有賴於相關管理辦法的約束。
  • 科技推動出行進化 哈囉出行藍牙電子圍欄定位技術獲發明專利授權
    2020-06-30/13:47 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下,共享單車
  • 共享電單車迎來契機,小遛90°停車技術或成關鍵一招
    相比於共享自行車,共享電單車的騎行更加省力、速度更快、通勤距離更遠,同時依然保持共享單車的綠色、環保、便捷,有助於城市交通通暢,可以說是現代城市通勤的又一有效方案。當然,作為共享單車2.0方案,也必須切實解決共享單車行業面臨的管理維護成本高、擺放雜亂等問題,才可以得到市民和政府的認可。特別是電單車的體積相比於自行車會更大更重,在停靠擺放時的要求也會更高。
  • 南寧人還要不要繼續踩共享單車,建議你想清楚先
    民族大道不用說了感覺整條街都是共享單車最多的應該是地鐵麻村站出口那裡在夏威夷旁邊不是有個警察崗亭嘛車子為了密密麻麻一圈還有的停到崗亭欄杆裡面去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小單車被警察蜀黍抓了先▼南寧重點路段禁止投放共享單車6月初南寧多部門就召集各家共享單車企業廣西片區負責人要求企業加大對各自車輛的停放管理例如上午7時前要整理好自己的共享單車等昨天南寧市相關部門召開加強共享單車管理工作會議指出
  • 長沙共享電單車「瘦身」成功
    幫女郎通過走訪發現,城區共享電單車已經大幅「瘦身」。數據10天「回籠」38萬輛目前,在長沙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正在加快對超量投放的共享電單車開展集中清運回收。各企業在長沙準備了43個暫存場地,截至12月2號,全市已回收違規投放的共享電單車38萬餘輛。
  • 小遛:從鄞州出發……|小遛|鄞州區|共享單車|寧波
    創立於2017年的小遛共享(Liubike)就是這樣的「弄潮兒」。這家誕生於鄞州的本土網際網路企業,是國內首批智能共享電單車品牌。以鄞州為起點,「小遛」的亮黃色從街頭巷尾向全國各地發散,三年時間裡躋身全國行業龍頭企業,成為國內騎行頻次最高的共享電單車品牌。
  • 共享電單車「攻守道」,如何運維停放才是燃眉之急
    小遛以共享電單車為載體,以物聯網技術與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為支撐,切入城市交通領域,在巨頭林立的市場環境中,逐漸殺出重圍,成為矚目全國的先行企業。經過2年多的角逐,共享電單車市場競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從投放數量看,目前哈囉出行投放總量達100萬輛,覆蓋城市260個,街兔投放50-60萬輛,為第一陣營;小遛共享、美團助力、北京松果出行投放量均為10萬輛左右,為第二陣營。
  • 哈囉單車在滬成功落地「定點還車」,共享單車進入3.0時代
    今年5月以來,共享單車公司哈囉出行在上海寶山、松江、奉賢多區布局試點「藍牙道釘」,通過「GPS+北鬥+藍牙+WiFi」的四重精準定位系統技術,實現「基於藍牙道釘的人工智慧定點還車」,解決電子圍網精度不夠帶來的管理痛點。據哈囉出行表示,截至目前,哈囉單車上海用戶定點還車率已經達95%以上,有效糾正了不文明用車行為,大幅提升市民用車體驗,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 哈囉出行落地測試共享單車「定點還車」模式
    6月29日,哈囉出行透露,將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發布三大人工智慧「黑科技」產品,包括共享單車「定點還車」模式、非機動車安全管理平臺 、Hermes(赫爾墨斯)路面安全系統。其中,「定點還車」已在上海奉賢奉浦街道落地測試,未來將推廣至更多地方。
  • 小鳴單車,「猝死」
    而近期因為資金壓力,為了縮減成本,杭州的產品技術部門也併入小鳴單車在廣州的電子圍欄公司,不願意離開杭州的她選擇辭職。小鳴單車「現在的糾紛其實是因為10月份的薪資,我已經離開了,他們的手續是我辦的,員工問我怎麼弄, 但財務和公章在廣州,我也沒有辦法控制,我就反覆催廣州那邊。」陳宇瑩說,但廣州那邊一直保持沉默,員工打電話也不接,微信也不回。
  • 小遛推出90°停車,承德就要這樣的共享電單車
    用戶為何更青睞共享電單車?除了小遛等新興企業之外,共享單車巨頭也早有所行動。2018年1月,滴滴率先推出了「街兔電單車」,隨後,摩拜和哈囉先後推出了共享助力車,ofo也完成對多項電單車的專利申請。這兩年,巨頭們主動收縮共享單車業務,但在共享電單車市場上卻保持擴張勢頭。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最近獲得10億美元融資,外界認為或與電單車業務有所關聯。
  • 男子騎行共享單車 刮蹭車輛逃逸
    共享電單車現在成了不少市民生活中的代步工具。但是,騎行的時候,交警部門提醒,騎手一定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規。14日上午10點多,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英林中隊接到一位車主報警,自個車停在英林鎮龍英路路段,被不明車輛刮蹭。更讓他生氣的是,這肇事者還沒留下半點信息。
  • 5分鐘1元錢 續航80公裡 小遛共享電單車在蘭州開啟測試
    4月29日,記者聯繫到這款新型共享電單車——小遛共享電單車蘭州城市經理許先生了解到,小遛於4月20日在蘭開啟測試,測試期先在城關區範圍(東至東崗,西至西關十字,南至火車站,北至鹽場堡)投放使用100多輛共享電單車。「從測試10天的效果來看,目前蘭州地區用戶已達5654人,車輛活躍率98%,平均每輛車每天被騎行次數11.2次。」
  • 我剛從看守所出來,講講我是怎麼把共享單車搞砸的
    就在苦悶之際,丁萬青發現他放著保時捷不開,反倒騎自行車上班,嗅到了共享單車的市場需求。  彼時摩拜、ofo烈火烹油,兩家公司宣稱每輛單車日使用頻次為8-13次,丁偉父子得出了「每輛單車一年多就可回本」的結論,決定去南京創辦共享單車企業。他們當時不知道的是,作為主要決策依據的騎行頻次,後來被第三方機構艾瑞證實只有4-5次。
  • 管理失序的共享單車 溫州試行「黑名單禁用」措施
    昨天是第32個國際志願者日,團市委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等正式啟動「文明使用共享單車」公益行動月活動,ofo單車企業代表現場表態將加大運營投入,履行管理義務。此外,市區還設立了首批20個共享單車亂點治理區塊,嚴格規範共享單車的停放問題。同時,試行「黑名單禁用」處罰措施,引導廣大市民文明使用共享單車。
  • 共享單車進軍港臺 水土不服前路漫漫
    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和規範共享單車發展。相對於共享單車在大陸方興未艾,在臺灣和香港地區,共享單車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進軍臺灣  怎一個「慘」字了得  今年4月,新加坡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oBike開始進軍臺灣。
  • 被抓進看守所的共享單車創始人:除了一條狗,我已一無所有
    摩拜、ofo的車出門就能看到,町町單車出門左轉還得再找找。我們怎麼跟別人打?!我們也去談過融資,但大的風投基本上都投摩拜和ofo了,不會再投其他單車公司了。我們只能找一些小的、實體公司談投資,最後還是沒談下來。但關於共享單車的未來,我的設想和摩拜他們正在走的路算是不謀而合。
  • 沒人管的共享單車能否「獨享」
    某共享騎行管理公司最近發現一樁怪事,他們旗下有一輛共享單車每天都有騎行記錄,卻在近3個月內沒有產生任何訂單記錄,非常蹊蹺。經過蹲守,工作人員發現騎行者是一位大媽,她說車在附近停放了好久,也沒有鎖,便將車放進自家院中獨自使用,工作人員隨即報警。其實,一些不規範使用共享單車的行為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共享變「獨享」,可不僅是佔小便宜,還可能存在許多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