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漢莎貨運執飛的全球首架碳中和航班開啟了從歐洲到中國的標誌性飛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遭遇百年以來的「艱難時刻」,在這一背景下,全球航空產業鏈條上的製造商和運營商都將目光投向了數位化轉型,這架「綠色航班」承載著航空業對於可持續未來的期待,對可持續發展潛能的挖掘也推動著漢莎貨運航空公司等航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進程。業內人士指出,抓住特殊時期的市場機遇進行數位化轉型,考驗著企業的實力和行動力,也有利於推動產業之間的進一步融合發展。
提速數位化轉型
航空運輸業被視為經濟的重要風向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大量客運航班停飛,航空貨運則面臨需求、運力和效益等多重壓力。「特殊時期,我們以數位化轉型來更快響應客戶需求,向市場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中國首席代表糜冬梅說。
數位化技術可以支持個性化、專業化的精準服務,也推動產業之間的進一步融合發展。事實上,全球航空產業鏈條上的製造商和運營商都將目光投向數位化轉型,力圖通過數位化技術創新服務、提升運行效率和降低成本,寄希望於由此探索行業新的發展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推動人們在接受線上會議、會展、聚會的同時,也迅速接受了線上預約航空貨運的服務,航空貨運具有的高品質、快速等優勢愈發凸顯。
「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考驗著實力和行動力。疫情發生後,漢莎貨運推出的實時報價系統被客戶和市場以超乎預想的速度接受了。」糜冬梅說。
疫情前,航空貨運主要依靠全貨機和客機腹艙運輸展開。以漢莎貨運為例,疫情前公司半數左右的全球貨運能力來自客機腹艙運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球航空客運遭受重創,導致腹艙貨運能力受到影響。同時,緊急醫療物資和必需品運輸需求增長迅速,航空貨運企業的運行管理效率和客戶響應能力面臨巨大挑戰,迎來艱難時刻的重要機會。
「在數位化轉型方面,我們一直以來的努力在疫情期間見到了效果。這個線上24小時實時報價系統正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快速反應,並且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糜冬梅說。
與傳統航空貨運在疫情前採用的人工或者郵件訂單不同,該數位化實時報價系統可以提供24小時的個性化、專業性服務。疫情期間,全貨機和客改貨航班不僅搭載著醫療用品等關鍵物資,也傳遞著辦公文件、生活用品甚至「貓貓狗狗」。
疫苗配送對於溫度和時間極為敏感,比普通藥品和醫療物資的運輸要求更為苛刻。「當前,疫苗運輸是全球最為關切的話題,在這方面航空業責任重大。醫療運輸的專業性和貨運網絡能力對於疫苗運輸至關重要。」糜冬梅說,漢莎貨運擁有16架全貨機、廣泛的貨運網絡、觸及全球的客機腹艙貨運網絡、空陸聯運的端到端運送能力,以及對於疫苗運輸至關重要的全球布局的高品質醫療冷鏈空運服務能力。
據介紹,漢莎貨運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經在必要的地面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並且憑藉法蘭克福、慕尼黑、上海和芝加哥的醫藥物流中心,以及遍布全球的約30家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認證的獨立醫藥物流驗證中心(CEIV Pharma)認證的貨運站,躋身全球最大航空醫藥物流網絡之列,其中包括在全球範圍內增設大量溫控貨運站。
「實現高度敏感的藥品在洲際間快速可靠的物流配送,空運至關重要,漢莎責無旁貸。」糜冬梅表示,漢莎貨運正在進一步加強國際貨運航線的實力,而漢莎集團強大的客運航班網絡也可為貨運提供助力。
探索可持續未來
此次漢莎貨運B777貨機在11月底剛剛實現的從德國法蘭克福到上海浦東的飛行全程使用了碳中和燃料。漢莎貨運表示,該航班旨在通過使用可持續飛行燃料,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漢莎攜手德鐵信可公司展開可持續航空燃料飛行,既在尋找可以替代目前化石燃料的綠色燃料,也是攜手行業夥伴為全球民航業探索可持續的未來。」糜冬梅說。
據介紹,漢莎航空集團此前曾使用動植物油脂等生物質能原料製造的可持續航油執行客運航班,此次則是首次在全貨機航班上使用可持續航油。
此次碳中和貨運航班通過取代傳統航油,能夠減少約80%的碳足跡,合作雙方還通過植樹造林抵消了另外20%的碳足跡,使之成為抵消100%碳足跡的綠色碳中和航班。
對於航空業來說,降低汙染排放既是行業始終面臨的環保挑戰,也兼具行業可持續生存發展的責任。
「漢莎貨運是全球航空運輸的領航者。我們在疫情期間始終以貨運航班支持全球抗擊疫情,也始終堅持對於節油和綠色可持續飛行的探索。」糜冬梅說。
「當然,漢莎也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在此時投資可持續燃料尤其艱難。以碳中和燃料飛行為例,目前來看費用比化石燃料要高3至6倍。但是,越在艱難時刻,越要站出來去研究更好更可持續的發展路徑。」糜冬梅說。
攜手有潛能市場
「中國市場是有朝氣的市場。中國政府抗擊疫情的能力和效果全球有目共睹,中國持續擴大開放讓漢莎對於與中國攜手發展非常有信心。」糜冬梅說。
此次迎接全球首架碳中和航班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貨運有限公司,是漢莎貨運全球醫療物流網絡的樞紐之一。
漢莎貨運與上海浦東機場等單位合作建設的該航空貨運樞紐此前已經完成過其他類型冷凍疫苗的冷鏈運輸,並且在此次疫情發生後投入核酸試劑等重要醫療物資的快速運輸。
「上海是漢莎貨運在全球海外市場運力能力投放最大的空港城市,也是我們當前在德國本土以外貨運航班密度最大的城市,中國市場的價值由此可見。」糜冬梅表示。
漢莎貨運與中國郵政在2016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並於2018年續籤戰略備忘錄以深化長期合作。雙方決定,由漢莎貨運每周執行一班貨運航班,專門運輸中歐之間的貨郵物資。
同時,漢莎貨運也在探索與中國大型電商企業、物流代理人展開更廣泛合作,探索在中歐之間建立融合航空、陸路運輸模式的端到端物流運輸。
「中國是漢莎的戰略市場。中國既有豐富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市場能量,也有持續改革創新的決心與行動,這些都是漢莎攜手中國市場尋求共同發展的信心所在。」糜冬梅說。
(責任編輯:殷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