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逐漸養成垃圾分類習慣,貓先生垃圾亭房助力南京撤桶並點

2020-12-26 YNET.com北青網

6月24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部條例先後修改26稿,列入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必須定時定點集中投放、違規者自願參與社區服務可免罰等條款。自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治理的「必答題」。如何幫助居民更方便地正確分類投放呢?貓先生給出了解題良方。

中標溧水垃圾分類項目後,貓先生作為第三方運營公司,配合經濟開發區一起選擇秦淮中城花園、秦淮佳苑五期2個小區作為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小區,深入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改造提升分類設施,探索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新模式。

從5月1號吊裝完成設備落地,10號正式運營至今,中城花園的居民們對貓先生智能垃圾分類房和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已不再陌生。貓先生分類房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三類投口,每天早上6:30—8:30和傍晚17:00—19:30兩個時間段開放,其餘時間均不設置投放點。

早上七點半,正值居民活動高峰,不少居民前來投放垃圾。為了讓居民儘快了解分類規則,貓先生在各個收集點配備了1-2名分類督導員,在早晚規定時間現場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這也是讓居民和垃圾分類督導員之間建立互信關係,同時做好垃圾分類情況、垃圾清運情況和垃圾指導工作情況等信息的披露,由此建立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信心,建立對垃圾分類督導員工作支持的態度。

排隊等待扔垃圾的張阿姨說:「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是人越來越懶了。外賣、打車軟體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希望用最短的時間解決一件事情。扔垃圾也是,隨手扔是很方便,但是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早晚要我們自己或後代去承擔。現在有了智能垃圾房,通過屏幕觸控打開投放口就能丟棄垃圾,旁邊的水槽可以洗手,現場還有垃圾分類督導員指導投放。大家一起去努力創造新的生活,我覺得很棒!」

在智能垃圾房設立之前,垃圾堆放是否會產生臭味,影響到周邊居住環境,是居民們普遍擔憂的問題。針對該問題,我們採用了先進的光觸媒技術,配套空氣淨化器等設施,同時安排車輛對收集的垃圾進行及時清運,讓貓先生智能垃圾房始終保持乾淨整潔。

一天開放時間結束,投放口準時關閉,貓先生工作人員開始清運當天的垃圾,並對每個清空的垃圾桶和地面進行衝洗、消殺。同時為避免垃圾混裝收運,在垃圾的收運環節,做好與環衛的對接,安排廚餘垃圾專用車輛和其它垃圾專用車輛每天分兩次到小區進行收運,做到垃圾不溢滿、不停留、不過夜。並對垃圾分類集中收集點設施及時清洗,對收集點內的垃圾桶進行消毒除異味。整個流程透明可視化,增強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信任和決心。

從居民角度出發,撤桶並點確實是一件矛盾的事情,但也得看怎麼取捨。相比以前,垃圾桶就在樓下,確實多走了一些路。但是撤桶後,夏天蚊蠅亂飛的現象改善很多;雖然對物業和我們第三方服務公司的工作要求提高了,但是卻進一步提升了小區環境,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所以即使這項工作短期看來不便民,但從長遠來看,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為了激勵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除了智能設備外,貓先生與溧水經濟開發區還開發了垃圾分類積分系統,對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投放進行積分獎勵。

每戶居民都可以辦理垃圾分類卡,開通「綠色帳號」,在投放垃圾前,可以通過刷卡或者手機掃描登陸帳號。投放不同類型的垃圾,可以獲得有不同的積分獎勵,可回收垃圾按照重量計分,而廚餘垃圾每天投放一次,可以獲得10積分,10積分相當於現金0.1元,可以直接在配套的兌換機進行商品兌換。兌換禮品種類豐富,自由選擇,激勵居民廣泛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貓先生智能垃圾分類模式的推進有利於提高居民的文明行為,更引導著垃圾分類逐漸向無人化、自助化發展,讓垃圾分類充滿科技感和智慧感。從5月初運營至今,短短數月,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100%,參與率達到95%,註冊率達到97%,居民投遞可回收物總量18664.2kg,廚餘垃圾總量24924.5kg。不過智能垃圾分類系統仍然處於整個垃圾處理系統的輔助環節,其應用和推廣還有很多場景限制和成本困境。未來,貓先生將著力解決管理人員不足、提高分類投放精準率等問題,優化提升解決方案,形成因地制宜的特色管理。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相關焦點

  • 江北25個小區撤桶並點 精準助力垃圾分類
    撤桶並點作為生活垃圾分類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正在寧波大力推行中。8月5日,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從江北區城管局獲悉,該區已有25個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升到80%以上。同時,根據小區每天各類垃圾的「產出量」,社區按需設定各色垃圾桶的配置比例,確保不會出現「冷熱不均」現象。「剛開始大家難免有抱怨情緒,第一天出現過幾例亂丟垃圾的情況,經過引導後大部分人都表示理解。現在大家也就慢慢習慣了。」參加志願服務引導的社區「百翠越韻劇社」的葉謝英表示。為了讓撤桶並點儘快落地生根,小區的黨員幹部率先垂範,以「傳、幫、帶」的形式,向居民廣泛宣傳。
  • 您今天分類了嗎?吃個炸雞腿要花1分鐘扔垃圾,記者直擊南京垃圾分類...
    上午,記者來到南京秦淮區三山花園小區,在垃圾房前,85歲的朱先生手提兩袋垃圾,他先將廚餘垃圾傾倒至「廚餘垃圾桶」後,再將塑膠袋和其他垃圾一起扔至了「其他垃圾」箱內。朱先生告訴記者,從6月份開始他們小區就試行垃圾分類了,習慣也慢慢養成了,有的時候子女們將垃圾放錯垃圾桶了,朱先生還會糾正他們。
  • 巴南區李家沱街道:支持樓層撤桶,助力垃圾分類
    1月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巴南區獲悉,為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綠色健康生活,巴南區李家沱街道多次召開垃圾分類工作部署會,積極動員村(社區)及物業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加快推行樓層撤桶、提高投放正確率等工作。
  • 青島垃圾分類該不該樓層撤桶?面對眾多投訴,要「變方兒」解決
    垃圾分類,勢在必行。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步推進,青島城區不少街道和小區都開始實施樓層撤桶及定點分類垃圾投放。「我支持垃圾分類,但為什麼一定要撤桶?」「為什麼不能在樓道內進行分類?」「撤桶也可以,但必須降低物管費!」很多居民在初期對撤桶表示了反對,有不少市民選擇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投訴,包括媒體爆料、網上問政平臺等。
  • 江北25個小區撤桶並點 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80%以上
    記者從江北區城管局獲悉,該區已有25個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升到80%以上。  「撤桶並點後,小區只有兩個垃圾投放點,但通過精細化管理,一個月下來,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高到了95%以上。」昨天上午,文教街道翠東社區黨委書記汪夢霞說。
  • 南京浦口:「紅色」+「綠色」 黨建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江浦街道一類亭房緊盯260個居民小區撤桶並點、垃圾收集房(點)配建等任務指標,細化「責任書」「時間表」「路線圖」,做到重點任務有黨委管,關鍵環節有支部盯,突出問題有黨員負責。以點帶面,分類打造了10個居民小區、10個示範村、7家機關單位、2條餐飲特色街等一批垃圾分類示範樣板,為垃圾分類高效推進積累經驗、探索路徑。
  • 華展貓先生招商加盟:你不知道的智能垃圾分類
    F75A:貓先生智能垃圾分類房依託自主研發與設計,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簡約大氣的外觀設計,辨識度十分高。2.智能化軟體平臺(1)TO C端:貓先生社區環境管家APP&小程序、貓先生OS觸控螢幕系統、貓回收APP客戶端(2)TO B&TO G:貓數據大屏展示系統,提供垃圾分類數據可視化大屏,可以清晰的查看運營過程中所有數據,只要居民參與投遞,數據大屏會及時跳出居民信息及現場投遞照片。後期可以針對所有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
  • 南京實施垃圾分類一周,廚餘垃圾收運量增加近 4 倍
    王宏亮表示,洪武路街道 103 個小區和十幾家企業自管小區,截至目前,61 家小區已經完成了垃圾分類集中投放亭(房)建設,42 家小區完成了撤桶並點,其他十幾家企業自管小區也進行了撤桶並點。街道小區的廚餘垃圾收運量已從 10 月份的 200 公斤提升至近 3 噸,目前仍在穩步提升中。
  • 垃圾房選址矛盾怎麼化解?南京第一名的「垃分寶典」,快收藏!
    對老年人群體來說,他們接受新事物能力會稍弱一些,「我們就會在老年人習慣的投放時間,儘量以圖片和言簡意賅的語言有針對性地宣傳。現在來看,很多老年人垃圾分類的效果都不錯。」「由於湯山還有度假區,我們也要針對遊客做好宣傳。」謝九如告訴記者,他們不僅要在度假區垃圾投放集中點做宣傳,也要做好垃圾投放設施的重點標識,好讓遊客能清晰辨認。
  • 專家指垃圾分類突破瓶頸不宜「柔性」,應分時定點、撤桶建站
    北京垃圾分類已推行超過半年,實施效果如何?存在哪些短板?又該如何改進?1月13日,環保公益組織發布了相關調研結果,稱北京實施垃圾分類效果逐漸改善,但目前已進入平臺期,且不同社區表現差異較大,眾多小區只能依靠二次分揀完成任務。目前北京垃圾分類呈現「配合度高的居民基本形成分類習慣,不願意配合的人群無動於衷」的局面。
  • 垃圾分類怎麼做?示範小區有「妙招」
    鹿城上陡門十二組團:  創建督導隊伍和機制,破除老舊小區垃圾分類困境  鹿城區上陡門十二組團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卻在沒有物業管理的情況下,創成了垃圾分類省級示範小區。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在硬體上完成了「撤桶並點」,配套了智能垃圾分類投放設備。住戶用手機掃設備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開門投放垃圾。
  • 通州廣通小區推出「21天養成計劃」,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通過在試點小區推出垃圾分類「21天養成計劃」,依靠居民、物業和社區分工合作,互相助力,短短21天時間,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和準確投放率均達到90%,小區的垃圾分類即將進入「無人值守」階段。攝:白繼開物業經理當上垃圾分類指導員廣通小區,擁有8棟居民樓、1300餘戶居民。過去,小區每棟樓下都三兩成組地擺放著多組垃圾桶。
  • 澤國鎮「撤桶並點、定時投放」試點開始啦!
    什麼叫「撤桶並點」?   「撤桶並點」是一種新的垃圾分類管理模式,是將大量的、分散的垃圾桶撤除,合併放置在專門的點位,實現分類垃圾桶精準投放、集中管理。簡單來說,就是減少垃圾桶點的數量,引導居民多走兩步分類投放垃圾。   為什麼要施行「撤桶並點」?
  • 餘杭區星橋街道垃圾分類督導員耐心宣教指導 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準確...
    每天清晨6點,她早早地來到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站點,對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檢查,仔細查看袋中的垃圾是否分類準確,對沒有分對的居民耐心地進行宣教指導,晚上8點多,等到居民們都投放完垃圾她才回家。  為了讓居民更好地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去年起,星橋街道全面推行生活小區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工作,張鳳琴所在的桐鶴名苑二區於2019年10月21日起進行全面撤桶,實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
  • 南京鼓樓區推動垃圾分類,逾300臺小黃狗進駐助力
    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鼓樓區引入了小黃狗環保科技的物聯網設備助力。鼓樓區城管部門人員透露,僅11月,鼓樓區聯合小黃狗旗下的唐寧環保科技,在全區鋪設了349組智能垃圾分類亭。百年老街區迎來了智能物聯網設備整個鼓樓區覆蓋了南京主城中心的核心區。
  • 小綠桶走進大農村 垃圾分類「一鍵考核」
    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成為第二大重點工作的當下,各鎮街繼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想出新妙招,提升群眾參與率和分類正確率:衙前鎮給小綠桶裝上晶片,垃圾分類可「一鍵考核」;聞堰街道實現沿街商鋪無桶化,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收集……  記者從區垃圾分類辦了解到,2018年,一隻只「小綠桶」走進百姓家中,蕭山開啟了垃圾分類「綠色革命」,一個個創新舉措形成了「蕭山方案」。
  • 【看區縣】樓層撤桶難?兩江新區「變方兒」解決
    「我支持垃圾分類,但為什麼一定要撤桶?」「為什麼不能在樓道內進行分類?」「撤桶也可以,但必須降低物管費!」……在凡爾賽花園小區,居民都快把社區辦公地點「圍攻」了。該小區多是30至40層超高層建築,電梯較少,環衛設施配套建設落後,樓層撤桶確實給居民帶來了不便。
  • 樓層垃圾桶撤了,這一高檔小區能做好垃圾分類嗎?
    圖說:一對韓國居民父子倆在分類投放垃圾 虹橋街道工供圖高檔商品房小區要實行垃圾分類,樓層的桶撤還是不撤?這是道難題。長寧區古北地區榮華居民區的商品房小區華麗家族做法是:撤!自去年3月底實行垃圾分類以來,華麗家族撤出了230個垃圾桶,目前主動垃圾分類的家庭達到99%。
  • 泉州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推薦學習點出爐 9個社區(小區)上榜
    為了實現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去年3月份,豐澤社區在豐澤新村啟動垃圾分類「撤桶並點」工作,將小區內原來的80多個垃圾桶分布點整合撤併。目前,社區有社會企業設置的17個環保投放點,結合4個智能回收點,不僅便於管理,還節省人力。
  • 21天垃圾分類培養計劃 讓「新時尚」成為好習慣
    白沙花園社區舉行「21天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垃圾分類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居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中。紅網時刻長沙11月18日訊(通訊員 黃警)為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培育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保護的意識,近日,長沙市天心區赤嶺路街道白沙花園社區舉行了「21天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系列主題活動,大力號召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