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部條例先後修改26稿,列入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必須定時定點集中投放、違規者自願參與社區服務可免罰等條款。自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治理的「必答題」。如何幫助居民更方便地正確分類投放呢?貓先生給出了解題良方。
中標溧水垃圾分類項目後,貓先生作為第三方運營公司,配合經濟開發區一起選擇秦淮中城花園、秦淮佳苑五期2個小區作為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小區,深入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改造提升分類設施,探索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新模式。
從5月1號吊裝完成設備落地,10號正式運營至今,中城花園的居民們對貓先生智能垃圾分類房和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已不再陌生。貓先生分類房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三類投口,每天早上6:30—8:30和傍晚17:00—19:30兩個時間段開放,其餘時間均不設置投放點。
早上七點半,正值居民活動高峰,不少居民前來投放垃圾。為了讓居民儘快了解分類規則,貓先生在各個收集點配備了1-2名分類督導員,在早晚規定時間現場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這也是讓居民和垃圾分類督導員之間建立互信關係,同時做好垃圾分類情況、垃圾清運情況和垃圾指導工作情況等信息的披露,由此建立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信心,建立對垃圾分類督導員工作支持的態度。
排隊等待扔垃圾的張阿姨說:「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是人越來越懶了。外賣、打車軟體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希望用最短的時間解決一件事情。扔垃圾也是,隨手扔是很方便,但是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早晚要我們自己或後代去承擔。現在有了智能垃圾房,通過屏幕觸控打開投放口就能丟棄垃圾,旁邊的水槽可以洗手,現場還有垃圾分類督導員指導投放。大家一起去努力創造新的生活,我覺得很棒!」
在智能垃圾房設立之前,垃圾堆放是否會產生臭味,影響到周邊居住環境,是居民們普遍擔憂的問題。針對該問題,我們採用了先進的光觸媒技術,配套空氣淨化器等設施,同時安排車輛對收集的垃圾進行及時清運,讓貓先生智能垃圾房始終保持乾淨整潔。
一天開放時間結束,投放口準時關閉,貓先生工作人員開始清運當天的垃圾,並對每個清空的垃圾桶和地面進行衝洗、消殺。同時為避免垃圾混裝收運,在垃圾的收運環節,做好與環衛的對接,安排廚餘垃圾專用車輛和其它垃圾專用車輛每天分兩次到小區進行收運,做到垃圾不溢滿、不停留、不過夜。並對垃圾分類集中收集點設施及時清洗,對收集點內的垃圾桶進行消毒除異味。整個流程透明可視化,增強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信任和決心。
從居民角度出發,撤桶並點確實是一件矛盾的事情,但也得看怎麼取捨。相比以前,垃圾桶就在樓下,確實多走了一些路。但是撤桶後,夏天蚊蠅亂飛的現象改善很多;雖然對物業和我們第三方服務公司的工作要求提高了,但是卻進一步提升了小區環境,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所以即使這項工作短期看來不便民,但從長遠來看,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為了激勵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除了智能設備外,貓先生與溧水經濟開發區還開發了垃圾分類積分系統,對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投放進行積分獎勵。
每戶居民都可以辦理垃圾分類卡,開通「綠色帳號」,在投放垃圾前,可以通過刷卡或者手機掃描登陸帳號。投放不同類型的垃圾,可以獲得有不同的積分獎勵,可回收垃圾按照重量計分,而廚餘垃圾每天投放一次,可以獲得10積分,10積分相當於現金0.1元,可以直接在配套的兌換機進行商品兌換。兌換禮品種類豐富,自由選擇,激勵居民廣泛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貓先生智能垃圾分類模式的推進有利於提高居民的文明行為,更引導著垃圾分類逐漸向無人化、自助化發展,讓垃圾分類充滿科技感和智慧感。從5月初運營至今,短短數月,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100%,參與率達到95%,註冊率達到97%,居民投遞可回收物總量18664.2kg,廚餘垃圾總量24924.5kg。不過智能垃圾分類系統仍然處於整個垃圾處理系統的輔助環節,其應用和推廣還有很多場景限制和成本困境。未來,貓先生將著力解決管理人員不足、提高分類投放精準率等問題,優化提升解決方案,形成因地制宜的特色管理。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