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嘗試遵循自然的法則,去理解生活,去詮釋生命的機遇,或許,一切都變得容易接受,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與您分享草予的文章——不是我,是一位美女作家,小草的草,給予的予——《春耕,夏耘,秋自收》。
對收穫的迷戀,是被寫在季節的基因裡:春耕,夏耘,不怠慢時令,於是,就有了光陰的厚贈,收穫的秋天如期而至。
一顆種子,從一無所有出發,在與風雨的初次較量中,一開始總難遊刃有餘。旱澇,也是不速之客,它們的光顧常在意料之外。可是,種子總能一點點打點自己要走的路,承襲骨血遺留的記憶,春華,秋實。
即便不動聲色,也沒有哪一顆種子不曾為秋天拼盡全力。直到,秋日也忍不住要善待這份努力,還來一個碩果纍纍的豐年。
字面來看,「耕」是鬆土,「耘」是除草,不難想像,自此少閒月。
春日,因為一場破土動工的自耕,土壤做好了努力的準備。這,多麼像一個人對自我發掘,一犁一鋤,開拓著世界的領地,喚醒每一寸土地,接受陽光、空氣、水,一切就緒,等待夢想的種子。
夏日,草木不必再為陽光爭奪,已然豐茂。只是,雜草也開始猖獗,此刻,需要一場清掃運動,消除幹擾。如果說,收穫,起於自耕,那麼一定興於排擾,掃除他擾,也不自擾。
只有心無旁騖的種子,才能迎來豐收的喜悅。
有時,人也會本性使然地避重、行易、畏險,它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置之不理。土地的荒蕪,是從被棄置開始的。人生的窘境,也往往是在放任之後就有了端倪。懶怠,才是土地上最難根除的雜草。
欣欣向榮的生活背後,也總有一雙勤勉的雙手,善理荒年,笑對苦難。
人有千般歡喜,不得,不舍,就成了千般苦惱。落寞是快樂的影子,煩惱是欲望的隨從。一個人雖然志在山巔,也難逃荊棘成羈、頑石成絆,腳力不足落於人後,還不免憤憤不平。此時,耕耘轉為向內打理:勸服爭強好勝,馴服浮躁不安,衝破黯淡情緒的雲鎖霧繞,全力奔跑。
接下來的秋日,自然給出耕耘之後的回答。
喜悅與憂傷並駕、失望與希望齊驅,人生並不總是風調雨順,盡如人意,不免會有大風或是小浪,也有大災或是小難。風浪之後,可能會是滿載而歸,衣錦還鄉,被夾道相迎;當然,也可能會是空手而回,落寞孤寂,恰如那孤船出海,風餐浪宿的老人,曠日持久卻僅僅拖回一具馬林魚骨。
對成長來說,風浪可耕,災難可耘,過盡千帆便是告別,一切自然而然地開始茁壯。
春耕,夏耘,秋方收。收穫,從來都是一場不遺餘力地等待:耕耘在先,久等在後。其間,汗水、堅持、苦痛、等候,無不成為霓裳
用隨順的方式去抗爭,用簡單的堅持去打破,不凡的成就,總是在艱苦的歲月裡發芽,在煎熬的夏天裡生長,在孤獨的秋天裡收穫。高考結束,人生才剛剛開始,願你無論置身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能懂得這四季的深意。
感謝您收聽我的分享,歡迎您關注微信公眾號365讀書,收聽更多精選美文,我是潮羽,祝您晚安,明天見。
如果您喜歡365,請點讚,讓我們知道,您曾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