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一「肺癌患者」化療近三年 複查發現是肺結核

2020-12-22 安青網

安慶一「肺癌患者」化療近三年 複查發現是肺結核

2020-12-18 09:35:18   來源:安徽商報    

【摘要】

近日,安慶市宿松縣的楊先生一紙訴狀將合肥的一家三甲醫院起訴至法院,其訴稱3年前他在該醫院被確診為肺癌,其間在醫院化療,直到今年8月份,他感...

近日,安慶市宿松縣的楊先生一紙訴狀將合肥的一家三甲醫院起訴至法院,其訴稱3年前他在該醫院被確診為肺癌,其間在醫院化療,直到今年8月份,他感覺身體狀況不像癌症,身體挺好的。於是去其他醫院檢查,後來檢查他是肺結核。楊先生要求這家三甲醫院賠償其精神損失費。

老人被「確診」為肺癌晚期

楊先生今年71歲。其在起訴狀上稱,2017年11月23日,他因感覺身體不適在安徽某三甲醫院處住院治療,經檢查,於2017年11月29日被確診為右肺癌,並由主治醫師告知為肺癌晚期。

得知該病情後他和其家屬極度悲傷,猶如晴天霹靂,他多次表示對於生活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在家屬的勸導下他最終願意接受治療。

「住院期間多次使用放療和化療的治療手段,2018年1月16日出院後定期複查並多次進行化療。每次放療和化療後出現嚴重的身體不適反應,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頭暈眼花、臉色蒼白,身體素質每況愈下,體重減輕了近三十斤。」楊先生稱,後來他每次都害怕去醫院治療,在家裡多人勸解下才能按期繼續治療。其訴稱,時至2020年8月份,離確診為「肺癌」已近3年,當初與他一起住院治療的病人多人去世,但是他自己感覺身體除了有點不適其他無大礙,開始懷疑自己所患疾病是否為癌症,後他於2020年8月13日由家人帶至上海市某醫院檢查,結果為:建議結合臨床檢查是否患有肺結核。

「醫生說我沒有患癌症。後經合肥某某醫學檢驗實驗室檢測報告單明確檢查出我患有肺結核,經過治療後,我的身體也逐漸恢復健康。」

要求醫院支付精神撫慰金

楊先生在起訴狀上表示,他和他的家庭在為期近3年的「肺癌」的治療過程中,不僅花費了大量的醫療費,而且每次放療和化療及其大量的抗癌藥物給他的身體帶了不可預估的傷害,近三年的擔驚受怕也為他和家庭帶了無盡的精神損害。

為此,他將該醫院起訴至蜀山區法院,要求醫院返還醫療費5萬餘元,支付精神撫慰金12萬元。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目前,蜀山區法院已經立案,並且將該糾紛委託合肥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目前還在調解程序,下一步可能需要委託相關鑑定機構對病歷以及楊先生的身體狀況進行鑑定。」楊先生的委託代理人說道。

針對該情況,12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這家醫院欲了解具體情況,該醫院宣傳部一負責人稱,因為當事人已經通過法律方式處理,現在不便回應記者。

責任編輯:杜宇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安慶一「肺癌患者」化療近三年,複查發現是肺結核
    近日,安慶市宿松縣的楊先生一紙訴狀將合肥的一家三甲醫院起訴至法院,其訴稱3年前他在該醫院被確診為肺癌,其間在醫院化療,直到今年8月份,他感覺身體狀況不像癌症,身體挺好的。於是去其他醫院檢查,後來檢查他是肺結核。楊先生要求這家三甲醫院賠償其精神損失費。
  • 三甲醫院治「肺癌」三年 他處複查才知是肺結核
    三甲醫院治「肺癌」三年 他處複查才知是肺結核 2020-12-17 09:29:32   來源:安徽商報
  • 肺癌早期如何診斷?肺結核與肺癌區別大,可別搞錯了
    有數據表明,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是肺癌的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可以說,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都發生在中國。更加讓人感覺到遺憾的是,8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發現疾病的時候已經是肺癌晚期,喪失了絕好的治療機會。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斷就變得尤為的重要。
  • 肺癌其實沒什麼,術後三年是關鍵期,做好這些治癒率會提高很多
    人們都害怕癌症,很多人都聽說肺癌的惡性程度很高,得了肺癌無論早、晚期就等於被判了刑,其實並非如此,肺癌如果能夠在早期就確診,在肺癌術後三年是關鍵期,如果患者能夠做到接下來我說的這幾點,肺癌也是有機會像乳腺癌、鼻咽癌那樣得到長期的控制的。
  • 肺結節與肺癌,CT片怎麼區分?怎樣遠離肺結核?
    如果你詢問一位影像科醫生,什麼病最容易誤診成肺癌?醫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肺結核。結核桿菌已經在地球存活了近千年,即使人類已經研發了多種抗生素,依然沒有滅絕它們(下圖紅線狀結構,就是顯微鏡下的結核桿菌)。
  • 肺癌化療一次多少錢 肺癌化療飲食要注意這些
    肺癌是常見的一種惡性的種類,化療又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癒疾病主要是通過化療來進行的,人們除了關心手術方法之外,化療的費用也是人們多關注的,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肺癌化療的費用,以及肺癌化療飲食注意事項。
  • 肺癌術後一定要化療嗎?明白了這些你就知道有些其實不需要
    一個朋友的母親體檢發現了肺部結節,高度懷疑肺癌,家人焦急萬分,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去了北京的腫瘤專科醫院做了手術切除,術後的病理也證實了肺癌的診斷,幸運的是,病理分期不算晚,腫瘤不大,也沒有發現存在淋巴結的轉移。 滿以為接下來就是化療了,一家人也都做好了思想準備,爭取通過積極治療達到治癒。
  • 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吃什麼?這三類食物請記住
    肺癌患者的身體本來和常人就不一樣,因為肺癌本身就會增加身體營養消耗,而化療會會讓肺癌患者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從而導致攝入量不足。所以,對於化療期間的肺癌患者來說吃什麼很重要!由於肺癌患者的疾病部位比較特殊,所以我們應該多吃點對肺部好的食物,減少併發症讓呼吸順暢,並且一定程度上也能對肺癌患者進行營養補充。那麼,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應該吃哪些食物呢?1.
  • 口述|湖北進退兩難的肺癌患者:不敢去醫院,化療已延期一周
    比如需要長期服藥、取藥的愛滋病患者,家中無人照料、親人被強制隔離的腦癱兒童,以及需要定期複查、化療的癌症患者。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湖北的資源,無法兼顧所有人,只能集中力量應對疫情,挽救那些更加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但是,這些弱勢群體不應該被忽視、遺忘,也應該給予他們及時的醫療保障。
  • 早期症狀要時刻關注,肺癌患者小症狀引起大重視,及時治療效果好
    肺癌作為高發癌症已經逐漸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且近幾年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大多數肺癌患者在初期階段症狀較少,只有在擴散到其他身體組織後才表現出較多症狀,據不完全統計,有60-80%左右的患者在檢查出來自己患上肺癌的時候就已經到了中晚期了,治療難度也會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加大,所以說早發現對於肺癌的治療來說非常關鍵
  • 發現肺結節,並不代表有肺癌!
    門診成立後,東昌府院區胸外科聯合呼吸科、放療科、腫瘤內科和病理科等多學科將對患者肺內的可疑微小結節作出全面評估,並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使患者得到「一站式」的診療服務,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看病治病的需求。肺結節門診的成立,可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以進一步提高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
  •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期...
    由於藥物選擇性較少、可及性負擔較大,國內患者迫切需要更多免疫腫瘤藥物來豐富其治療選擇。  KEYNOTE-407研究的成功是免疫治療在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一大進步,但該項研究中中國患者入組較少,共納入了125例中國患者,但其中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的患者人數僅有65例,中國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聯合治療的大樣本3期研究數據仍是空白。
  • 肺癌大咖·張宇:疫情期間患者如何防護?免疫不良反應有何徵兆?九個...
    問題一:目前國內新冠疫情還沒有徹底平息,而冬季更利於病毒傳播,作為一線臨床醫生,您覺得肺癌患者在防疫方面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張宇教授:肺癌患者屬於免疫力相對低下的人群,因此在防範新冠肺炎方面相比普通人群要更加謹慎。
  • 一個患者化療後血小板降到病危,一查發現是血液病,如何鑑別兩者
    最近一個晚期肺腺癌病人來門診複查,這個病人確診時病情太晚,無法手術,基因檢測提示EGFR 19外顯子突變,符合靶向治療條件,於是給予了培美曲塞聯+順鉑聯合靶向藥埃克替尼治療。在化療六周期結束後,病人出現血小板下降,連續三個月,不斷的輸血小板,打促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仍然處於很低的水平,維持在(13-15)*10^9。
  • 肺結核與肺癌,CT片怎麼區分?醫生教你4個讀片小竅門
    如果你詢問一位影像科醫生,什麼病最容易誤診成肺癌?醫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肺結核。結核桿菌已經在地球存活了近千年,即使人類已經研發了多種抗生素,依然沒有滅絕它們(下圖紅線狀結構,就是顯微鏡下的結核桿菌)。
  • 70歲確診肺癌被判定只能活5個月,憑藉一代靶向藥她活過了13年
    早些年,母親因為腸癌做過一次手術,我們擔心老人家的身體撐不住,過不了這一關。而呼吸科的操樂傑主任也說,母親已經錯過了手術的機會,給出的建議是先化療。開始化療時,母親仍不知道自己是一個肺癌患者,我們告訴她這是因為肺結核的原因,需要住院治療,她稀裡糊塗的就信了。但接踵而來的副作用,讓她從樂觀逐漸產生了牴觸心裡。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慢阻肺,尤其是重度慢阻肺合併肺癌時,肺癌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這類患者的治療包括化療、靶向、免疫等都要特別小心。用藥前一定要評估患者的肺功能、影像學改變。有些化療藥也會導致肺損傷;儘管檢測發現有驅動基因突變,也有好的靶向藥物,但如果有明顯的間質增生時,選靶向藥物時要特別小心,因為靶向藥物有一個比較少見但嚴重的副作用,就是導致間質性肺炎、肺間質纖維化。
  • 多種新療法聯用,肺癌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肺癌漸成慢性病
    在過去20年,肺癌患病人數直線上升,目前是中國第一癌腫,在城鎮人口癌症患病率排名中高居第一,農村人口當中第二。大部分肺癌患者是在出現相關症狀到醫院檢查時發現的,此時基本上已經是中晚期,少部分患者實在體檢中發現,這裡面又有少部分人為中晚期,但大部分是早期,早期的肺癌患者是可以通過手術根治的,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
  • 肺癌患者要想活得好,治得好,這個大坑切記不能跳!—抗癌管家
    例如,伴有肺氣腫、淋巴結轉移的肺癌患者,若其肺葉被切除後仍然為其進行化療,結果可能令其呼吸衰竭的狀況更嚴重。  有一項研究考察了3400個醫院的500萬個病人,結果是老人在ICU裡多住一天,他的生命會「減少」40天。
  • 這類肺癌晚期病人,能長期生存了!新療法把肺癌變成慢病!
    但當時患者沒有接受,做了兩周期化療後腫瘤沒有縮小,這時她才同意用靶向藥物。用了一代藥物一個月後複查CT,病灶明顯縮小為1.5×1.8釐米;又用藥一個月,病灶縮小到1.6×1.0釐米。2014年原發灶曾加做過伽馬刀放療,此後患者一直用靶向藥,到今年2月份生存期就滿8年了,情況非常穩定,還回到了律師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