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的曼陀鈴中,在阿爾巴尼亞班都斯山谷一戰,14000裝備精良的義大利軍對8000希臘軍隊,義大利差點被趕到海裡,幸虧德軍及時趕到,挽回了敗局。在德軍協助義大利進攻希臘之後,希臘的一個小島上的政府拒絕向義大利人投降,要求找德國高級軍官投降,義大利人又被深深地鄙視了。
看下義大利的光榮戰績:
1*用大炮機關槍打不過用弓箭的土著人,能用鋼鐵船打輸木船的也只有義大利了。
2*快輸給衣索比亞就準備放毒氣……偷襲投降前的法國還被打回來的事跡也是家喻戶曉…
3*美軍登陸義大利,與義大利對峙的時候,美軍感覺到義大利人毫無戰爭意志,因此刻意減弱了攻擊力度。一次德軍偵察機飛過戰場偵查,義大利軍指揮官心想面子太掛不住而下令裝作正在作戰的樣子攻擊,美軍也毫無幹勁地反擊。這場戰鬥被德軍偵察機發現,感慨地說:「厲害!義大利人制止了美軍的攻勢!」(神啊)
之後德國的增援部隊到達,開始了一場真正的激戰。
4*以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命名的潛水艇在與英國一艘武裝漁船的對決中失敗,並被對方捕獲。開始時「伽利略」號對對方發起攻擊,卻被連照明瞄準器都沒有配備的漁船(注意:是漁船!)連續命中,最終因艦長受傷而投降。
5*19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惟一的損失是自己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裡(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6*二戰時義大利進攻希臘,義大利士兵卻一致地說我們沒法進攻, 因為希臘境內有芬蘭部隊(芬蘭軍人在蘇芬的冬季戰爭中把蘇聯人打的非常慘)。墨索裡尼於是要求芬蘭從希臘撤軍,芬蘭調查後發現只有三名芬蘭士兵和三名軍官在希臘當志願兵, 於是回復墨索裡尼說, 所謂的部隊只有六個志願者. 墨索裡尼十分生氣, 發電報給芬蘭: 我指的正是這些人!
7*義大利被希臘打的時候,法國人在意法邊境豎了路牌:希臘人,止步,這裡已經是法國。
中國軍隊在抗戰中有過輝煌的戰績,但裝備卻不在一個重量級上,那麼問題來了,義大利軍隊,能不能打得過中國軍隊?
在二戰義大利的工業實力是比較弱的,主要工業產品煤炭,石油,鋁材等等只有日本產量的2-5分之一。飛機產量更是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軍艦和輪船就更不用說了。迫擊炮產量還不如中國。
義大利軍隊最大的弱點就是重炮數量太少了,而且主要還是一戰時期奧匈帝國的產品。雖然義大利在1935年訂購了346門新型210毫米重型榴彈炮,但是直到義大利戰敗也只生產出了20門。最後因為義大利財政困難,還出售了幾門給匈牙利。
在1940年開戰時,義大利雖然有74個陸軍師,但是滿員的只有19個師,關鍵是義大利缺乏機動車輛,只有依靠步行,要知道日本二戰汽車產量也不高,但是那也是義大利產量的2倍。最關鍵的是義大利步兵的行軍能力,還不如日本步兵。
義大利的1200輛坦克,當中有1100輛是3噸級別的小豆坦克。而且沒有火炮,只有機槍。1個義大利師只有30門迫擊炮,數量還不如中國軍隊多。
1940年1個義大利師滿員狀態下的武器包括,24門75毫米山炮,24門65毫米山炮,15門81迫擊炮和63門45毫米迫擊炮,40挺重機槍和135挺輕機槍。在1943年,日軍第6師團的1個步兵聯隊。都有10門70-75毫米山炮步兵炮,4門速射炮,72具50毫米擲彈筒,24挺重機槍和72挺輕機槍。
再比如日軍第222步兵聯隊,擁有9門75毫米山炮,57門81迫擊炮,112具50毫米擲彈筒,12挺重機槍和108挺輕機槍,還有6門速射炮和9門20毫米步兵自動炮。真正火力,義大利1個滿員師近似或者還不如日軍1個步兵聯隊。
義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軸心軍隊中的大部分兵力並不惜重大損失負責為運輸船隊護航,沒有義大利人,就隆美爾的幾萬人,能夠與幾十萬大英國協軍周旋?沒有義大利人提供的步兵,有效的炮兵和裝備雖然不佳但作戰勇敢的裝甲部隊,德國人能夠取得勝利?沒有義大利人掩護側翼,並不時以自我犧牲精神地充當後衛,德軍能夠放心進攻,安全撤退?知道兩次古比井嗎?知道託布魯克的聖馬可海軍步兵營嗎?知道衝在最前面的戰鬥工兵嗎?知道戰至最後的「公羊」裝甲師嗎?
中國的20個最精銳德械師,1個師都有32門75山炮步兵炮,20門戰防炮,20門小口徑高炮,42門81迫擊炮,40挺重機槍和278挺輕機槍,火力都要超越義大利1個滿員師很多。因此如果二戰是中意交戰,恐怕一個血在燒的淞滬大戰,只有19個滿員師的義大利陸軍就不敢再繼續打了。
中國戰場上,中國將士鐵骨錚錚,義無反顧,義大利人只懂得吃喝玩樂外加賣萌。小樣,回家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