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婉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電影《一代宗師》裡的這句臺詞是宮二一生的信仰。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價她的身上有:
「年少氣盛的傲、戴孝女子的哀、清理門戶的狠、無法回頭的愁。」
縱觀宮二的人生,無非把「規矩」二字講究到底。
從打贏葉問、打贏師兄,到一生不婚嫁、不留後、不傳藝,宮二都有自己衡量是非的標準,正因為終其一生堅守心裡的規矩,她成了「一代宗師」的典範。
有人說,宮二的倔強帶著《臥虎藏龍》裡玉嬌龍的影子。在我看來,玉嬌龍最終跳崖成全了自己,而宮二的退隱卻成全了整個武林。
宮二用她的一生闡述了一個道理:
講規矩,是人生境界的最高層次。
真正的講規矩,並不是要求別人遵守,而是遵從自己內心的規則,嚴以律己,活成一個有擔當的人。
宮二原名宮若梅,是北方武林名宿宮寶森的獨生女。原本她可以按照父親安排:嫁給早已許配的好人家,當個好大夫,穩妥過完一生。
可宮若梅自幼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對武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她資質頗佳,年紀輕輕,就把宮家的絕活「六十四手」練得爐火純青。
從學武開始,宮二就註定無法過上尋常的人生。
宮家在功夫上從無敗績,從小她聽得最多的是別人骨頭碎的聲音。因此,宮二對父親的崇拜溢於言表。
宮寶森曾說這個女兒,如果唱戲能成名角,如果出家能成高僧,因為她會迷。
說的就是宮二的「痴迷」。
她既痴迷功夫,更痴迷於名聲。逢打必贏是她默認的宮家「規矩」。
父親宮寶森和葉問「文鬥」敗下陣來,宮二便一紙戰書遞到葉問手中,美其名曰「以武會友」,實則想為宮家掙回戰績。
終於,在金樓一戰裡,宮二的「六十四手」中的絕技「葉底藏花」,讓葉問嘆為觀止,也成為他眼中的一座高山。
不計後果的挺身而出,看似魯莽衝動,卻是在守護心中那片寫著規矩的領地。
師兄馬三叛變,向日軍投誠,在和宮寶森對決時痛下殺手,宮二一夜喪父。
不管是替父報仇,還是為了延續宮家的名聲,宮二不再是年輕氣盛的大家小姐,而是背負清理門戶重任的「宮先生」。
在火車站攔截師兄,她出手快、狠、準,無非要討回「宮家的東西」——父親傳授給馬三的功夫和宮家只能贏,不能輸的「規矩」。
宮二與生俱來的「固執」,來自她身懷本領的自信,才能對認準的理哪怕撞翻南牆也不回頭。
真正講規矩的人,大多對自己近乎嚴苛。為了維護心底的秩序,更能以身作則。
反觀喜歡隨心所欲者,對自己毫無底線的放縱,實則是無力改變自己人生的蒼白表現。
人生需要規矩的約束,是為了活得更明白通透,讓一切都變得有據可依。
就像過馬路時,明明沒有往來車輛,紅燈卻亮了。闖或不闖這個路口,皆在一念之間。
心底有規矩,就是對自己有要求,才不會輕易產生行為的偏差。
宮二第一次和葉問見面時,素顏坐在一堆烈焰紅唇的青樓女子中,淡淡的,氣場卻十分強大。
說是切磋功夫,兩人卻對彼此不屑一顧,一個自認宮家所向披靡,一個只當女孩子花拳繡腿。
幾個回合下來,才知道對方實力不容小覷。
葉問說:「打爛東西,算你贏」,宮二便全力以赴,一招「葉底藏花」讓人大開眼界。
你能定規矩,我也能講規矩。
一場比武,從互相試探變成惺惺相惜,說到底都是實力的較量。
恰逢時局動蕩,兩人自此失散多年,再次見面時已經物是人非。
如果說,初次的交手,是宮二把宮家必贏當成規矩來「武鬥」掙回名聲,那麼,第二次和葉問相遇,她對講規矩有了重新的認識。
葉問心心念念想再次一睹宮家「六十四手」的風採,宮二卻輕飄飄說,武學千年,宮家的功夫就算煙消雲散也沒什麼可惜的。
她終於悟出了以往自己講究的宮家不敗的規矩,不過是一種執念。曾引以為傲的絕活「六十四手」只能留在過去宮家的風光裡。
如今宮家落魄,一身絕技也無用武之地。昔日逞一時之輸贏,不過是追求虛妄的名聲。
真正的講規矩不在於強行扭轉結局,而是在於心服口服,才能自然而然順勢而為。
真正講規矩的人,更懂得規矩不是用來鎮壓別人,而是用來鞭策自己。只有理解規矩為何而設,才能心甘情願去遵守和執行。
就像生活中有很多場合都需要排隊等候,如果大家都不顧一切蜂擁而上,結果只會又亂又慢,反而事與願違。
只有知道排隊是為了更快更好的提高辦事效率,才能做到積極配合,而不會心有埋怨。
講規矩,懂規矩,才能守規矩。
《孟子》裡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宮二就是把講規矩貫徹到骨子裡的人,就像她說的:「開弓沒有回頭箭」,認定的事情就會一條路走到黑。
宮寶森死在徒弟馬三手下後,宮二第一次打上門卻被嘲諷,許了親的姑娘,沒資格代表娘家來報仇。
她二話不說,回頭就把婚事退了,為求名正言順,甚至奉了獨行道。
所謂奉獨行道,是當時武林的一種說法,即終身不婚嫁、不留後、不傳藝,一輩子孑然一身,是一種崇高的誓言,更是「人亡藝絕」的宿命。
只有堵住眾人之口,才有了宮二在火車站清理門戶的心無旁騖。
高級的人生境界,是讓別人看到自己始終講規矩。
多年後宮二和葉問重逢時,一個獨身,一個喪偶,兩人同在異鄉,本就沒什麼規矩可守。何不成全了一件好事?
宮二隻說,別人可以沒規矩,自己不能沒有。
奉了道就是給自己立了規矩,無論如何都要一諾千金。
自從和馬三大戰後,宮二身負重傷,自知時日無多的她約了葉問最後一遇,她第一次鄭重其事化妝相見,只為了給這段若隱若現的情愫作個了結:
「我心裡有過你,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
有人說,宮二未免也太過刻板和保守,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又不犯法、也不會傷害別人。
可世間的事哪怕只有天知、地知,騙得了別人,也瞞不過自己。
想要無愧於心,就把自己發的誓變成現實,也不失為一種擔當。
要在紙上畫出一個圓,就要遵循它有圓心和半徑的基本條件;想成為遊戲玩家中的王者,首要是遵守遊戲規則,否則連玩的資格都沒有。
講規矩不是為了拘束行為,反而是迅速達到目的的最佳捷徑。
【04】
張居正說: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立規矩不難,難的是守規矩,看別人守規矩也不難,更難的是自己講規矩。
如何才能做個講規矩又不墨守陳規的人呢?
首先,有分辨規矩正確與否的能力
《一代宗師》裡宮寶森說:「老人守著老規矩,新人什麼時候才出頭?」
時代的進步必將淘汰一批不合時宜的規矩,如果能分辨規矩的適用與否、正確與否,就需要有強大的定力。
不要輕易迫於壓力勉強順從那些不正確的規矩,而是要證明有些規矩已經必將取代。
其次,要明白立規矩的初衷
只有懂得立規矩的初衷是為了維護某種秩序,理解了用意,執行起來才會心甘情願。
第三,接受真正的講規矩是對自己,不是對別人
講規矩,是在自己可掌控的能力範圍之內 用盡全身解數, 認真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別人講不講規矩,在於個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能強求。
寫在最後:
就好比各行各業的領跑者,無一不是把某種技能發揮到極致,他們淬鍊心性,耐守規矩,一心鑽研到底, 成就了一流的匠人精神。
人生中的最大的自由,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是明明有不按套路出牌的資格,卻不屑為之。
只有相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願我們都能對自己講規矩,對未來立規矩,才能懂人生的規矩。
作者簡介:
柯婉 慢熱撰稿人。一邊寫字,一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