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6:04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樓麗君 文 記者 魏新宇 特約通訊員 阮佳波 攝
上虞大通丁贊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四季仙果·數字農業綜合體項目成功拿地,上虞區都市農創智谷項目順利開工,夏溪3A級景區創建項目正式啟動……初冬時節,地處上虞南部的丁宅鄉,一批農旅融合項目接踵而至,透出陣陣暖意。
「四季仙果」是國家級生態鄉鎮丁宅鄉的一張金名片,全鄉水果種植面積達7000餘畝。近年來,丁宅鄉充分挖掘山水人文資源,大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一條以「四季仙果」串起休閒採摘遊,以休閒採摘遊拉動現代農業、帶動服務業的發展之路,先後獲得首批省級特色農業強鎮、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等殊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我們以『一溪兩岸』為軸線,加快文旅融合步伐,爭當全域美麗大花園先行地模範生,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丁宅鄉黨委書記陳才華說。
打造「生態經濟」主軸
「項目完成後,『一溪兩岸』會更靚。」這幾天,丁宅鄉分管城建的副鄉長夏賽霖忙著丁宅夏溪3A級景區創建項目的各項工作。
蜿蜒下管溪,貫穿丁宅鄉。下管溪丁宅段俗稱夏溪,夏溪河面寬闊,孕育了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圍繞「大花園、大景區」建設,從2017年開始,丁宅鄉抓住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契機,啟動總投資7470多萬元的「一溪兩岸」建設工程。「我們上了13個子項目,以夏溪為軸,建成長3.2公裡的綠道和騎行道,沿線設置了涼亭、長廊、親水平臺等景觀節點。」丁宅鄉鄉長胡銀洲介紹,「一溪兩岸」景觀帶成為了丁宅的一條生態經濟發展軸,串起了沿線村莊的美麗經濟。
騎行在全長近10公裡的丁宅十裡桃花風情綠道,山水美景、郊野風光、十裡桃園……如視覺大片般不斷切換鏡頭,美輪美奐。經過兩年努力,丁宅鄉總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十裡桃花風情綠道全線貫通。一帶環丁宅,五區多景開。十裡桃花風情綠道分為風景體驗段、曲徑通幽段、山塢桃花段、質樸郊野段和原鄉溪林段,各具特色、各賦韻味。
接下來,丁宅鄉還將激活「一溪兩岸」閒置土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遊樂設施、餐飲民宿等文旅項目風光帶,使遊客能住下來、玩得開。
唱響「四季仙果」新曲
前不久,「丁宅水蜜桃」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相關產業迎來了發展春天。水蜜桃是丁宅鄉「四季仙果」的當家品種,全鄉種植面積超過4000畝,年產量5000噸以上。當前,丁宅水蜜桃種植無論是面積還是產量,均居全區各鄉鎮街道之首,全鄉已建成30多個初具規模、設施齊全的水蜜桃園區(基地)。
丁宅素有「江南蠶桑之鄉」美譽,養蠶種桑歷史悠久。從2000年開始,頭腦活絡的桑農開始引種果桑,經過20年的發展,如今種植面積達1200多畝,並冒出了舜耕莊園等深加工企業,實現了從最初的種桑養蠶,到果葉兩用,再到如今的食用、藥用和工業用等多領域的拓展,全方位延長產業鏈、提高價值鏈。
2月草莓分外俏,4月櫻桃迎春來,5月桑葚掛滿枝,6月藍莓惹人愛,7月水蜜桃汁多甜,8月葡萄香滿園,9月獼猴桃採摘忙,10月冬桃壓彎枝,11月冬棗脆又甜……在丁宅鄉,這首「四季仙果」之歌廣為傳唱。
「季季有仙果,時時可採摘。」上虞文旅集團董事長郭小華認為,丁宅已成為上虞「四季仙果之旅」的重要一站,最大的特色就是水果品種繁多,採摘檔期長,對上虞「四季仙果之旅」的發展起了示範作用。
築起「智慧農業」高地
最近,位於丁宅鄉下宅村豐章公路一側的四季仙果·數字農業綜合體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在有序作業,一塊平整的土地在施工人員腳下延伸。「上個月成功拿地,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夏賽霖說。
四季仙果·數字農業綜合體項目總投資1.53億元,以「數字+農業」促產業融合,集數字農業管理中心、小鎮客廳、智能保鮮儲藏平臺、「四季仙果」展銷平臺、鄉村創客平臺、農旅體驗綜合體平臺及配套餐飲休閒服務區等功能。其中,數字農業管理中心作為承載我區「四季仙果」產業數位化示範建設項目的綜合平臺,將對全區的「四季仙果」產業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
加快農產品展示展銷和「四季仙果」採摘集散地建設,推進精品農業示範園項目;組織開展桃花節、桑葚節、水蜜桃節等節會活動,培育提升「四季仙果之旅」區域公共品牌;建造「智能冷庫」,提高果品儲存時間,實現四季銷售、反季銷售;打造「智慧黨建+農業區塊鏈」服務平臺,在黨建引領下,服務和引導農戶增收致富……一項項務實舉措,讓四季仙果·數字農業綜合體項目從藍圖變為現實。
類似四季仙果·數字農業綜合體項目這樣落戶丁宅的智慧農業項目達6個,總投資超過2億元。「項目建成後,可以讓農創客少走3至5年彎路。」站在上虞區都市農創智谷項目施工現場旁,丁宅南野農莊負責人王園園意氣風發地說,凡農創客都可以加入,種什麼果、怎麼種等,都有省農科院專家指點,致力打造集創客孵化、成果轉化、示範推廣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業綜合性園區。
走在夏溪兩岸,一幅「水清、岸綠、果香」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撲面而來。
160879709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