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見!三歲男童患主動脈夾層 亞心專家勇闖禁區挽救生命

2020-12-22 瀟湘晨報

「主動脈夾層多發於成年人,但三歲的孩子患主動脈夾層的,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我們也查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目前國內還沒有這樣的病例記載,估計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非常罕見的。」9月11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為一名三歲主動脈夾層患兒,成功實施急診外科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目前患兒恢復良好。對如此低齡的患兒實施大血管外科手術,在國內尚屬首例。

小宇今年3歲,剛在上幼兒園。9月9日中午,老師發現正在吃飯的小宇突然變得面色蒼白、口唇發紫,還滿身是汗,看到這種情況,老師趕緊通知了家長並第一時間把他送到了當地醫院就診。

經過初步診斷,小宇可能患上的是主動脈夾層,但是這麼小的孩子患上這種疾病,誰都拿不準,在當地醫生的建議下,小宇被緊急轉運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我們接診以後,看到當地醫院的診斷,開始我們也有點不太相信,但是我們再次對孩子進行了超聲和CT檢查後,發現的確是主動脈夾層,但是這麼小的孩子出現主動脈夾層,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心外科副主任醫師金晶在了解病情後,也感到十分的驚訝。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疾病,24小時的死亡率超過70%。而引發主動脈夾層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數都是由高血壓引起,再就是一些其他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等引起,但是小宇才3歲,血壓一直正常,家族也沒有遺傳病史,如此低齡就患上主動脈夾層實屬罕見。

檢查結果提示,小宇的主動脈夾層主要發生在升主動脈這一段,而這段血管最粗的地方已經達到了7公分,「要知道正常的這段血管只有1.5公分,相當是擴大了四倍多。而且他的心臟已經產生了心包積液,這說明夾層已經有要破例的傾向了,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否則一旦血管破裂,孩子將馬上失去的生命。」但是對這麼小的孩子進行大血管手術,國內目前尚無先例,這讓金晶主任和手術團隊面臨巨大的挑戰。

雪上加霜的是,小宇不僅患有主動脈夾層,而且他的主動脈瓣也有畸形,這無疑讓手術的難度更大。經過反覆的討論和研究,在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後,亞心醫院心外科團隊對小宇進行了急診手術。術中,金晶主任對小宇的升主動脈進行了人工血管的更換,同時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他的主動脈瓣,並進行了修復。

金晶主任介紹,小宇的手術有兩大難度,第一就是他的主動脈瓣,如果要更換人工瓣膜,目前還沒有適合的型號,即使勉強更換了,孩子還要面臨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和終身的抗凝治療,這對他生活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最合適的方案就是進行瓣膜成型的修復,這就要求術者極其精細的操作。第二就是人工血管的匹配,小宇的情況只是升主動脈粗,但是其他的地方都不粗,目前最細的人工血管也有3公分,比孩子的正常血管還是粗不少,所以在吻合的時候也給手術提高了難度。「雖然我們從來沒有為這麼小的孩子進行過大血管手術,但是在我們團隊的通力配合下,還是順利的完成了手術,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

經過7個多小時的手術,小宇平安從手術間返回ICU,不久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進行康復。

責編:鄧蕊

融媒體記者:樊胄峰

通訊員:餘宇

編輯:王佩

【來源: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年齡最大的升主動脈支架植入患者。87歲高齡遭遇「人體炸彈」7月18日晚,87歲的王婆婆突發背部疼痛,痛苦倒地。
  • 罕見10CM巨大主動脈瘤,青島專家成功拆彈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真正的危險在於,當發生急性胸痛就診時,已經並發了致命的主動脈瘤。你了解主動脈瘤的風險嗎?人體的主動脈是一根粗大管子,平均直徑在3個釐米左右。許多主動脈瘤病人,動脈膨脹得像氣球一樣,但多數也不過六七個釐米。10釐米的動脈瘤十分罕見。再擴張,隨時就能破了!你知道二次開胸手術有多難嗎?
  • 小夥突發主動脈夾層 「私人訂製支架」救他一命
    近日,36歲的小夥小李(化姓)突發撕裂樣的疼痛,被緊急送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過檢查發現竟然是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小李被明確診斷是極為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胸主動脈夾層累及主動脈弓部,這個位置緊鄰三個分支血管,向頭部輸送血流。如果是常規在夾層位置放置一個支架,將會妨礙三個分支血流供應,這支架該怎麼放?患者還在急性期,是否適合放置支架呢?怎樣的支架才適合這樣的主動脈夾層……一系列的問題,拋向了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秦永林主任醫師團隊。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急性AD國際註冊研究(IRAD)結果顯示,AD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3歲,其中,Stanford A型AD佔60%~70%,男性約佔65%。中國AD註冊研究(Sino—RAD)結果顯示,我國AD患者平均年齡約為51歲,其中Stanford A型AD約佔40%,男性約佔76%。我國AD患者年齡較歐美國家年輕10歲以上。
  • 血管裡的「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可是小張和他的家人卻仍是一頭霧水,「醫生,主動脈夾層是什麼病啊?有這麼嚴重嗎?他為什麼這麼痛?血壓為什麼這麼高?他以前不知道有高血壓啊!他才48歲,你們一定要救救他!」 說到這,大家都很困惑,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 一根血管,兩條生命!關於主動脈夾層,你不可不知的事!
    一根血管丨兩條生命2020年7月2日凌晨5點,懷孕33周的孟靜因為背痛難忍,在丈夫的陪同下輾轉兩家醫院後,趕到了北京朝陽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孟靜竟然得了妊娠主動脈夾層!妊娠主動脈夾層發生率是十萬分之零點四,誤診、漏診率近85%,死亡率高、病情進展迅速!
  • 主動脈夾層常見問題
    主動脈夾層是指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主動脈內膜破裂,血流進入主動脈壁內,導致主動脈壁分層,剝離的動脈內膜將主動脈分隔形成「真假」兩腔。 主動脈夾層是非常兇險的疾病,典型症狀表現為突發的、胸背部撕裂樣劇痛。夾層一旦破裂,血液就會噴流到血管外,威脅患者生命。 3、如何診斷主動脈夾層? 臨床上,突然劇烈的胸背部疼痛,且合併高血壓很難控制,心電圖正常,應高度懷疑主動脈夾層。
  • 急性主動脈夾層和心包炎,有什麼關聯?|臨床必備
    急性主動脈夾層(AAD)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心臟急症,其嚴重併發症包括心包填塞、冠狀動脈灌注不足、主動脈瓣反流和/或休克。及時準確進行診斷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但是AAD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給診斷帶來困難。AAD可能被誤診為急性冠脈症候群、肺栓塞、胃腸道疾病或腦血管意外等。急性主動脈夾層和急性心包炎之間,有何關聯呢?
  • 主動脈夾層——中年人的隱形殺手
    朋友馬上將他送往醫院,經檢查,他被確診為患了主動脈夾層。什麼是主動脈夾層?主動脈是人體中最大最粗的動脈血管,直接與心臟相連,血流從心臟泵出後,通過主動脈運送給身體各臟器、肢體,如果主動脈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機體正常運行。患者會感到劇烈的刀割樣、針刺樣或撕裂樣疼痛,通常持續而難以忍受,甚至產生瀕死感,危及生命。
  • 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多以急性劇烈胸痛為表現,可伴有背痛及腰腹痛。主動脈夾層病的致死率極高,若不及時接受規範治療,一個月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及90%,嚴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患者林老先生今年70歲高齡,近日因胸背痛一周入院,相關檢查結果顯示,其主動脈CTA提示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入院時血壓明顯升高,夾層破裂風險較高,有介入手術指徵。四天後,林老先生在局部麻醉下,接受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術後複查主動脈造影顯示其破口完全封閉,無內漏,效果滿意。術後,該患者恢復良好,一周後準予出院。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10月是它的發病高峰期
    在醫學界,有一種急症死亡率極高,用「九死一生」形容也不為過,從青年到老年,都是它的狩獵對象,這便是「主動脈夾層」。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
  • 防疫一線輔警突發主動脈夾層,協和心外科團隊緊急施救
    楚天都市報3月12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張瑋)一名年輕輔警奮戰在抗疫一線時,突發主動脈夾層患者。武漢協和醫院專家團隊克服種種困難,及時施行手術,成功挽救患者生命。這恰是疫情爆發以來心外科的真實工作寫照。據悉,從春節至今,已有多臺重大心臟手術在我院心外科施行。
  • 專家提醒:冬季高血壓患者需當心主動脈夾層
    專家提醒:冬季高血壓患者需當心主動脈夾層 2020-12-17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命的主動脈夾層!——勵峰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CardiovascularSurgery原創:路喆鑫 勵峰專家簡介:勵峰,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心血管外科領域有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在大血管外科、冠脈外科、瓣膜外科和先心病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底。
  • 主動脈夾層:冬季裡的「奪命」背痛
    聽大夫說『主動脈夾層』是要命的病,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感謝中心醫院的專家們,救了我的命啊!」◎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孫淼 劇烈背痛突然發作          60歲的路先生是商河縣人,因「突發的後背部撕裂樣疼痛」由家人送往商河縣中醫院,在進行CT檢查後,考慮主動脈夾層,病情危急。隨後緊急轉入濟南市中心醫院救治。到達中心醫院後,路先生被直接推進了國家級胸痛中心,醫生接診、完善相關檢查後,路先生被確診為主動脈夾層Stanford B型。
  • 31歲的生死劫,主動脈A型夾層
    日前,我院成功為一例(31歲)主動脈A型夾層男性患者實施全主動脈弓置換手術,術後恢復過程一波三折,出現了截癱症狀。我們及時行腦脊液引流減壓術,使患者運動功能逐漸恢復。這標誌著我院的搶救治癒能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什麼是主動脈A型夾層?
  • 主動脈夾層診療重點看這裡|多位專家給出實在建議
    該項目由國內心臟診療領域專家牽頭,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宣教、培訓,以期提高我國主動脈夾層患者的血壓管理水平。與啟動會同期,心臟主動脈夾層領域專家們也通過視頻,交流、探討了國內主動脈夾層診療的熱點話題,我們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 40歲女子突發劇烈胸痛,別只想到急性心梗,主動脈夾層更危險!
    瀋陽一年齡約40歲左右的女子,於家中打掃衛生時,突發前胸及後背劇烈疼痛,感覺為撕裂樣,難以忍受,出冷汗,有瀕死感,由家人開車送至當地一三甲醫院急診。大家可能第一感覺就是她可能患了急性心肌梗死,你的第一感覺沒錯,但事情總會有意外。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10月是它的發病高峰期
    據臺媒報導,9月16日,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去世,年僅36歲,輿論認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及時離世。9月20日,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其真實的死亡原因,其實是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
  • 冬季高發「主動脈夾層」 專家提醒:高血壓病人過冬要當心
    據了解,最近一個月氣溫驟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最近一周已連續救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3例為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手術均獲成功。   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豐教授告訴記者,急性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疾病,70%以上與高血壓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