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夫、陳立夫倆兄弟是怎樣成為四大家族成員的?

2020-12-21 叨叨歷史二三事

陳果夫是國民黨歷史上主持組織與人事管理工作時間最長的人,在國民黨黨務和用人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是蔣介石的親信。

陳果夫和他弟弟陳立夫先後交替擔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織部長多年,從蔣介石崛起開始,陳家兩兄弟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左右手,二陳為蔣氏出謀劃策,規劃中統局清除反對勢力,終於開創出「蔣家天下陳家黨」的局面。

先來說說二叔陳其美和蔣介石的親密關係。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權傾華夏的勢力,是與他們父輩的業績密切相關、緊緊連在一起的。

他們父親陳其業為陳家長子,二叔陳其美,三叔陳其採。他們陳家在當時浙江湖州也是望族,陳果夫兄弟倆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特別陳立夫上過大學,並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是有一定的學問的。

重點說二叔陳其美,他是孫中山的得力臂膀,國民政府的滬軍都督,被贊為「革命首功之臣」。

陳其美和蔣介石相識於日本,由於都是浙江人,再加上意氣相投,就義結金蘭,陳其美老大,黃郛老二,蔣介石老三。

青年時代蔣介石

不久,陳其美介紹蔣介石加入了青幫和同盟會,蔣介石回國後,和陳其美共同革命鬥爭,情誼深厚。後來陳其美多次引薦,讓蔣介石接近孫中山,並在孫中山面前誇獎蔣介石,取得孫中山的信任和賞識,成為蔣介石一輩子感激的恩人。

後來陳其美被暗殺,蔣介石如喪考妣。蔣介石愛屋及烏,將感情移到陳家下一輩,即陳果夫和陳立夫身上,以後蔣介石掌握民國黨政軍大權,二陳兄弟也水漲船高,權傾一時。

客觀地說,陳家興起與陳其美關係巨大,他通過革命,武裝鬥爭,幫助孫中山建立民國,在國民黨中成為僅次於孫中山的重要幹部。他為兩個侄子的崛起打好基礎,鋪平道路。

陳果夫在辛亥革命後,積極參加鬥爭,當時還是一個愛國青年呢,他們便是通過革命道路邁向國民黨最高權位的。

而且,陳其美的言行深深地影響著他們。後來他們去上海學習,接觸先進的思想和觀念也是叔叔大力支持的。也是在上海,陳果夫通過叔叔認識了蔣介石。

民國二年,在嶽父朱五樓的介紹下,陳果夫到了上海選擇進入錢莊工作。在十裡洋場,陳果夫不僅學到了金融知識,還大賺了一筆錢。這為他以後插足金融界奠定了基礎。

除有經濟上的收穫之外,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收穫。陳果夫與蔣介石的深交就是在上海從事證券物品交易所經營的時候,可以說,兩人的感情是在商業場上投機取巧的風險活動中建立起來的。

這一時期,他與同在證券物品交易所的蔣介石、張靜江、戴季陶等人開始了密切交往,這幾個浙江人以地域關係作為紐帶,緊緊地抱成一團,後來成為江浙財團及上海幫會勢力在政治上的代表。

特別是與蔣介石的交往,更為他今後政治上的發達和權勢的不斷膨脹奠定了基礎。

陳果夫與蔣介石感情升溫

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後,蔣介石心灰意冷,對革命失去信心。1921年6月14日,蔣介石母親王夫人逝世,陳果夫如同自己母親死了一樣傷心。他專程趕赴奉化,代表孫中山致祭並讀祭文。

他幫助蔣介石料理喪事後,還在溪口陪蔣介石守靈數日,才返回上海。

後來,蔣介石的大公子蔣經國在上海求學時,蔣便將兒子託付給陳果夫,而陳果夫也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多方照顧。

從這可以看出,陳果夫與蔣介石的關係非常親密,不是常人所能相比的。

陳立夫見到蔣介石要晚一些,也是在二叔陳其美家裡,當時他還是中學生。後來,二陳與蔣介石接觸多了,兄弟倆都親熱地稱蔣為「蔣三叔」。

在蔣介石崛起過程中,陳果夫、陳立夫竭盡全力幫助他。

蔣介石擔任黃埔軍官學校校長時,在黃埔軍校籌備期間,陳果夫在上海為蔣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比如代為辦理軍校學生的制服及一切軍用品和印刷品、機器等。

採辦過程中,由於上海各種勢力錯綜複雜,再加物資種類多,而且數量、價格都不等,所以陳果夫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冒極大的風險。這段時期,陳果夫幾乎將整個心力都投入到採辦物資中去,想盡各種辦法,很好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採辦任務。

(二)後來,孫中山又任命陳果夫為招兵委員,主要是為黃埔軍校一、二兩個教導團招募士兵,而且要求他們一般只在江蘇、浙江、安徽三個省進行。

採辦物資是困難重重,而招募上兵則困難更大。當時軍閥混戰,各地軍閥都在搶兵源,陳果夫只好將招兵機關搬到杭州,招兵工作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

雖然有如此多的困難,陳果夫還是想盡一切辦法,盡最大努力,完成了招兵任務,總計招募新兵4000多人,這些人後來成為黃埔軍校的基本力量,並為後來的北伐戰爭作了軍事上的準備。

而更重要的是,為蔣介石擴展個人勢力,建立自己的黨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在招兵的同時,陳果夫還擔負著為黃埔軍校招生的任務。還奉命羅致技術人才。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陳果夫是替蔣介石招兵買馬的功臣。

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陳果夫當選為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這時,蔣介石已成為軍界領袖與國民黨內重要領袖人物。

蔣介石為了進一步擴展勢力,補充幹部,以實現他奪取國民黨最高權力的陰謀,邀請陳果夫到廣州來協助他。

陳立夫留學回國後,在陳果夫的勸說下,也來到廣州為蔣介石效命。蔣介石安排他為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室機要秘書,實際上就是蔣介石的私人秘書,跟在他身邊,參與機密事宜。陳立夫追隨蔣介石25年,一直是蔣的心腹。後來在蔣製造排斥共產黨的中山艦事件裡,陳立夫充當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他在中山艦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對蔣介石的忠心,頑固的反共態度,極端仇視共產黨的心理及在複雜事變中的詭計多端,都深深獲得了蔣介石的讚賞。

蔣介石下野後,二陳大力培植擁蔣勢力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國民黨內部奪權激烈。蔣黯然下野。 二陳積極籌劃,在上海緊鑼密鼓地開展擁蔣活動。他們上下串連,各方聯繫,逐漸聚集起一股強大的擁蔣勢力。

1928年,蔣介石向全國通電,宣告復職,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中央組織部長等職。

對二陳兄弟在擁蔣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耿耿忠心,蔣介石當然不會忘懷,他認為二陳是經過患難的忠臣,因而,對他們更加信任。此後,陳立夫繼續留在身邊參與機密事宜,陳果夫仍然回到組織部任副部長,並代行部長職權。

二陳由於掌握了中央組織部的大權,二陳兄弟在國民黨中地位迅速上升。他們除了繼續擁護蔣介石,排斥國民黨內其他派系外,更主要的是開展反共活動。南京中央政治委員會決定成立兩個權力很大的委員會,一個叫中央宣傳委員會、一個叫中央組織委員會,陳果夫分別成為這兩個委員會的委員,並且具體負責主持「清黨」活動,專門對付共產黨人。

在這其中,通過清除異己,整理黨務,到1933年,各地主掌黨權的基本上是二陳的親信。陳果夫、陳立夫逐步控制了國民黨,他們的勢力也日益膨脹。在二陳兄弟炙手可熱的權勢下,人們開始把CC解釋為二陳(陳字英文譯音的第一個字母是C)的簡稱,CC系也就成為以二陳為首領的國民黨內一大派系,是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嫡系。形成了「蔣家天下陳姓黨」的局面。

博得老蔣的高度信任

蔣介石建立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南京國民政府,在這個國家政權中,實施的是國民黨一黨專政,蔣介石為了維護自己的獨裁統治,他必須控制國民黨,因此,他對國民黨的理論、組織等方面的建設十分關心, 陳果夫、陳立夫對蔣介石的意圖心領神會,他們根據「清黨」運動和整理黨務中出現的問題,積極為蔣介石出謀劃策,蔣幾乎都照辦。

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後,陳果夫被推選為中央民眾訓練委員會委員、常委,同時依舊擔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的職務,而且將主要精力放在組織部。蔣介石只是掛著部長職務的名義,具體事務都由陳果夫辦理,實質上,部務大權仍然是由陳果夫一人獨攬。

為了加強陳家勢力,陳果夫特地將其弟陳立夫也拉進組織部來,充任調查科主任這樣,二陳兄弟倆便將國民黨的要害部門——組織部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

後來「青白團」和「同志會」建立,他們便從中央到地方有了一套嚴密的、系統的組織,他們以此控制國民黨各級黨部,鎮壓共產黨和革命人民,監視人民的行動,剝奪人民的自由,在全國形成一個從上到下、滲透各部門各階層的一個龐大的法西斯特務網絡。

胃口越來越大

二陳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其陳家黨的地位不斷鞏固。但他們並不甘心只領有黨權,他們還要涉足國民黨所控制的政、軍、財、經等其他領域。

1940年,對於陳果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他在主掌國民黨黨務的同時,開始插手金融界。

1942年,在陳果夫的建議下,蔣介石下達手令,規定從7月1日起:

「中、交兩行現有之農貸業務,應逐漸收縮,移交農民銀行接收辦理。」8月31日,中國、交通兩銀行及中央信託局所有農貸業務,全部移交中國農民銀行接管,總計農民銀行接收:「(1)貸款本息共298529135元6角7分;(2)農貸區域共299縣市;(3)農貸機構112所;(4)農貸人員共772人。」

這是陳果夫的一大勝利。

「自此中國農民銀行在法律及事實上已演變成兼管長、中、短期農貸之惟一中央農業銀行。其業務以全國為範圍,以全國農民為對象,所負使命之重大,百倍於往昔也。」

陳果夫主掌中國農民銀行後,便以其金融上的優勢,開始角逐工商界,他採取接收、投資、入股等各種手段,把一個個工商企業奪過來,由CC派所控制,而且美其名曰「黨營事業」。

所謂「黨營事業」,是由國民黨直接經營管理的工商企業。「黨營企業」標榜的是為了解決國民黨的經費問題,因此得到了蔣介石的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從1946年到1947年,二陳兄弟接收的日偽大中型企業達80多家,這樣,一大筆日偽財產落人二陳之手,奠定了「黨營事業」的基礎。

除了接收日偽財產外,陳果夫開展「黨營事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利用其金融優勢,投資工商業,通過投資,逐漸控制這些企業,最後全部拉過來,成為陳記企業。

與此同時,陳果夫還將原來由國民黨黨務系統所控制的新聞、文化、出版、廣播、電影等事業統統改為企業性質,從原來由國庫支付開支變為自負盈虧的經營單位,由此而建立了「黨營」文化事業的系統。

二陳的這些所謂黨營事業,由於有行政權力的支持和強大的金融優勢,他們壟斷原材料,壟斷商品市場,欺行霸市,投機倒把,大發橫財。

就這樣,陳果夫、陳立夫通過蔣介石的信任和支持,成為了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成員之一。

為了這篇文章,把陳果夫傳看了一遍。

碼字不易,喜歡文章就關注我吧,我會持續提供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和蔣家非親非故的陳立夫、陳果夫兄弟,憑什麼躋身四大家族行列
    這樣,民國四大家族中這三個家族之間除了是政治上的同盟,同時也是非常親近的姻親。唯獨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和蔣家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如何躋身於四大家族之列?陳立夫當時有這樣的傳聞,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意思是陳立夫組建了中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中統")是 陳氏兄弟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
  • 陳氏兄弟憑什麼位居「四大家族」之一,他倆執掌的CC系有多恐怖
    陳氏兄弟是CC系的代表人物,控制著國民政府的特務機構。蔣宋孔三家有嫡姻關係,成為國民政府的核心要員不奇怪。陳家哥倆憑著怎樣的原因擠進四大家族之一?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有個叔父叫陳其美,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他對蔣介石有知遇之恩。陳其美被袁世凱殺害後,蔣介石為了報答陳其美的滴水之恩,他對陳氏家族極為關心,包括陳果夫。
  • 民國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指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有道是: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 蔣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領軍人物,有了蔣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經煊赫無比的"四大家族"--"蔣宋孔陳"。
  • 蔣介石助手,陳立夫陳果夫,蔣的一句話,讓陳下不來臺
    1949年其實早在蔣介石下野避居溪口時期,他就曾當面對陳立夫等「CC派」人士發過脾氣,直斥「打敗我的是自家的國民黨」,更揚言從此不進中央黨部,幾乎讓陳立夫下不了臺。尤其除了黨內糾紛與派系爭議,陳立夫曾於1948年受命赴美為共和黨候選人杜威助選,在一片看好聲中,杜威意外落選,國民黨因而開罪杜魯門與民主黨,不但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曾直接要求蔣介石命陳立夫出國留學或解散「CC派」,1949年底,美方更直接轉告赴美求援的國民黨人士,陳立夫如不離臺,別指望美援到位。
  • 民國四大家族後人今何在?美國默默無聞…
    」在20世紀上半葉,這四大家族掌控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命脈,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然而,正如孫猴子所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再是風光,再是輝煌,也有落幕的時候,時至今日,四大家族早已成為過去式,只剩下後人的一點追憶。與先輩們相比,四大家族的後人們,過著的則是另外一種不同的人生。
  • 林穎曾:我的公公陳立夫(四)
    對於大陸把陳立夫、陳果夫列為「四大家族」的一員,公公當然知道。我先生還曾半開玩笑地說:「我們是『四大寇』裡最窮的『寇』,但社會的估價好像很高!」公公覺得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很正常。他常講,中國敵對的時候常常有,但打歸打,畢竟還是一家人嘛。
  • 利智電影:《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 免費在線觀看
    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 (1991)導演: 鍾少雄編劇: 李英傑主演: 鄭則仕 / 呂良偉 / 利智 / 曾江 / 黃光亮
  •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後人,都去往何處?現狀如何
    民國時期,有四大家族盛名天下,那就是「蔣宋孔陳」。不過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敗落之後,便去往臺灣,從此不再踏入大陸半步。那麼「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後人,都去往了何處?現狀如何呢?蔣家後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和養子蔣緯國,早些年都已去世,從此蔣家在政權上的統治也退出歷史的舞臺。
  • 當年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馬氏兄弟」,叱吒風雲,是如何發跡的
    上世紀在回歸前的香港,黃賭毒都十分猖獗,並且是世界毒品市場的中轉站,一直以來禍害著無數人,而說到香港的大毒梟,就必須得講講馬惜珍馬惜如兩兄弟,當年香港的「四大家族」之一,他們是如何從流浪街頭轉身一變,成為大毒梟的。
  • 香港四大家族之馬氏兄弟,潛逃後日思夜想能返回香港
    今天就給大夥介紹四大家族之首的馬氏兄弟。三十年代,馬惜如與馬惜珍兄弟倆出生於潮汕一個農民家庭。父母親在兄弟倆幼小之時便雙雙撒手人寰,是同村的大伯收養了兄弟二人,兩兄弟才不至於流落街頭。無父無母的兄弟倆,因為大伯家的大胖小子的出世而情況急轉直下,不光被村裡的人欺負了,連大伯家也對兄弟倆開始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