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王朝陳家黨,宋家姊妹孔家財。這是當時國民政府最為有影響力的四大家族。蔣介石是國民政府總裁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黃埔系與陳誠的土木系以及後來的軍統是他的依靠。宋氏四兄妹不必多說,在民國時期是有名有實力的望族,在當時影響力非常的大。
孔祥熙與蔣介石有裙帶關係,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夫人宋靄齡也是一位理財高手。說好聽點是理財,其實是變著花樣斂財,收刮民脂民膏,發了不少國難財。陳氏兄弟是CC系的代表人物,控制著國民政府的特務機構。蔣宋孔三家有嫡姻關係,成為國民政府的核心要員不奇怪。陳家哥倆憑著怎樣的原因擠進四大家族之一?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有個叔父叫陳其美,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他對蔣介石有知遇之恩。陳其美被袁世凱殺害後,蔣介石為了報答陳其美的滴水之恩,他對陳氏家族極為關心,包括陳果夫。陳果夫一開始跟隨著蔣介石走南闖北,並且幫蔣介石一起籌建黃埔軍校。可以說陳果夫是國民政府元老級別的人物。
陳立夫回國後,他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國民政府。他有自己獨特的辦事能力,備受蔣介石的器重。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能力更高於哥哥陳果夫。陳立夫名叫陳祖燕,字立夫。他是高知識分子,上過北洋大學,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歷任國民政府組織部長、教育部長以及立法院副院長。
陳氏兄弟在國民政府黨內以及軍政方面身兼要職,最主要還掌控特務機構。陳果夫是中統最高領導人,陳立夫是軍事調查統計局局長,CC系主要成員徐恩曾是中統副局長。陳氏兄弟是中統最高掌門人,控制全國特務機構,為此藉機發展勢力,排除異己。
陳氏兄弟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讓蔣介石難以控制。西安事變,蔣介石被扣押,當時南京方面的國民黨高層亂成一鍋粥,無人能控制局面,對於營救蔣介石形成兩大陣營,一方支持主戰,一方要求和談。
主戰派以何應欽、戴季陶以及陳果夫、陳立夫等,當時黃埔系、復興社骨幹大多數都支持出兵討伐楊虎城、張學良二人。這也許是符合蔣介石的政策,畢竟蔣介石鬧著「攘外必先安內」,當時許多蔣介石的嫡系以及國民黨核心高層都要求武力解決。
要求和談的是地方實力派和民主人士,比如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主張政治解決,宋慶齡、馮玉祥、李濟深、孔祥熙等要求和平談判。宋美齡遊說黃埔系要員,希望以蔣介石個人安危為主,她不主張軍事解決。國舅爺宋子文積極地與楊、張交涉。以此看來,蔣介石被扣押時,宋孔兩家要求和談。反之,同為四大家族的陳果夫兄弟倆是支持武力解決。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沒怎麼對「主戰」與「和談」作出個人見解,從表面上為了顧及面子,他應該支持「主戰派」,至於心裡如何想的,還真不好說。隨著陳氏兄弟勢力不斷擴大,再加上兄弟二人在西安事變中持的態度以及立場,蔣介石決定消弱陳氏兄弟的勢力。對於陳果夫、陳立夫哥倆,蔣介石既要利用也要打壓。明面表面不得罪,暗裡背後敲一敲。
1938年3月29日,蔣介石提議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為班底,成立「國民黨中央執行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CC分子徐恩曾領導,這就是中統。原有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交給戴笠領導,這就是軍統。因為戴笠資歷尚淺,局長由蔣介石的侍從室主任賀耀祖、錢大鈞、林蔚等先後兼任。戴笠擔任副局長,但是軍統行使權由戴笠執掌。
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原是陳立夫領導,最後一分為二,由徐恩曾和戴笠分別執掌,戴笠的軍統自成一派。至於中統,陳立夫雖然被任命為教育部長,但是徐恩曾是CC成員,陳家兄弟同樣有絕對領導權。
不管是中統還是軍統,都猶如明朝的東廠、西廠、錦衣衛一樣,屬於特務機構,行使秘密活動,刺探情報,公報私仇,中飽私囊。無論是軍統還是中統,在一定時期內,做了一些破壞性的事情,他們出手極為恐怖,手段非常毒辣。在抗日戰爭中,他們有過一些貢獻,對「日偽」和「汪偽政府」造成一定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