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兄弟憑什麼位居「四大家族」之一,他倆執掌的CC系有多恐怖

2020-12-28 小謝追昔

蔣家王朝陳家黨,宋家姊妹孔家財。這是當時國民政府最為有影響力的四大家族。蔣介石是國民政府總裁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黃埔系與陳誠的土木系以及後來的軍統是他的依靠。宋氏四兄妹不必多說,在民國時期是有名有實力的望族,在當時影響力非常的大。

孔祥熙與蔣介石有裙帶關係,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夫人宋靄齡也是一位理財高手。說好聽點是理財,其實是變著花樣斂財,收刮民脂民膏,發了不少國難財。陳氏兄弟是CC系的代表人物,控制著國民政府的特務機構。蔣宋孔三家有嫡姻關係,成為國民政府的核心要員不奇怪。陳家哥倆憑著怎樣的原因擠進四大家族之一?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有個叔父叫陳其美,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他對蔣介石有知遇之恩。陳其美被袁世凱殺害後,蔣介石為了報答陳其美的滴水之恩,他對陳氏家族極為關心,包括陳果夫。陳果夫一開始跟隨著蔣介石走南闖北,並且幫蔣介石一起籌建黃埔軍校。可以說陳果夫是國民政府元老級別的人物。

陳立夫回國後,他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國民政府。他有自己獨特的辦事能力,備受蔣介石的器重。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能力更高於哥哥陳果夫。陳立夫名叫陳祖燕,字立夫。他是高知識分子,上過北洋大學,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歷任國民政府組織部長、教育部長以及立法院副院長。

陳氏兄弟在國民政府黨內以及軍政方面身兼要職,最主要還掌控特務機構。陳果夫是中統最高領導人,陳立夫是軍事調查統計局局長,CC系主要成員徐恩曾是中統副局長。陳氏兄弟是中統最高掌門人,控制全國特務機構,為此藉機發展勢力,排除異己。

陳氏兄弟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讓蔣介石難以控制。西安事變,蔣介石被扣押,當時南京方面的國民黨高層亂成一鍋粥,無人能控制局面,對於營救蔣介石形成兩大陣營,一方支持主戰,一方要求和談。

主戰派以何應欽、戴季陶以及陳果夫、陳立夫等,當時黃埔系、復興社骨幹大多數都支持出兵討伐楊虎城、張學良二人。這也許是符合蔣介石的政策,畢竟蔣介石鬧著「攘外必先安內」,當時許多蔣介石的嫡系以及國民黨核心高層都要求武力解決。

要求和談的是地方實力派和民主人士,比如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主張政治解決,宋慶齡、馮玉祥、李濟深、孔祥熙等要求和平談判。宋美齡遊說黃埔系要員,希望以蔣介石個人安危為主,她不主張軍事解決。國舅爺宋子文積極地與楊、張交涉。以此看來,蔣介石被扣押時,宋孔兩家要求和談。反之,同為四大家族的陳果夫兄弟倆是支持武力解決。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沒怎麼對「主戰」與「和談」作出個人見解,從表面上為了顧及面子,他應該支持「主戰派」,至於心裡如何想的,還真不好說。隨著陳氏兄弟勢力不斷擴大,再加上兄弟二人在西安事變中持的態度以及立場,蔣介石決定消弱陳氏兄弟的勢力。對於陳果夫、陳立夫哥倆,蔣介石既要利用也要打壓。明面表面不得罪,暗裡背後敲一敲。

1938年3月29日,蔣介石提議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為班底,成立「國民黨中央執行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CC分子徐恩曾領導,這就是中統。原有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交給戴笠領導,這就是軍統。因為戴笠資歷尚淺,局長由蔣介石的侍從室主任賀耀祖、錢大鈞、林蔚等先後兼任。戴笠擔任副局長,但是軍統行使權由戴笠執掌。

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原是陳立夫領導,最後一分為二,由徐恩曾和戴笠分別執掌,戴笠的軍統自成一派。至於中統,陳立夫雖然被任命為教育部長,但是徐恩曾是CC成員,陳家兄弟同樣有絕對領導權。

不管是中統還是軍統,都猶如明朝的東廠、西廠、錦衣衛一樣,屬於特務機構,行使秘密活動,刺探情報,公報私仇,中飽私囊。無論是軍統還是中統,在一定時期內,做了一些破壞性的事情,他們出手極為恐怖,手段非常毒辣。在抗日戰爭中,他們有過一些貢獻,對「日偽」和「汪偽政府」造成一定的威脅。

相關焦點

  • 和蔣家非親非故的陳立夫、陳果夫兄弟,憑什麼躋身四大家族行列
    這樣,民國四大家族中這三個家族之間除了是政治上的同盟,同時也是非常親近的姻親。唯獨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和蔣家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如何躋身於四大家族之列?陳立夫當時有這樣的傳聞,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意思是陳立夫組建了中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中統")是 陳氏兄弟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
  • 陳姓起源及陳氏家族的歷史
    陳氏天下一家親 陳姓起源及陳氏家族的歷史 陳姓歷史 榮辱與共 陳氏家族 盛衰並存
  • 陳氏家族的瓦解與「義門」的影響
    過於盛大,確屬實情.三幹多人團聚不散,聽命於家長,這是當時僅有的大家族,是潛在的可怕力量,誰能保證陳氏永遠不會產生反抗宋朝廷的人?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陳氏「義聚三千四百餘口」,是歲應舉而登科者45人,任朝官者18人,為路州縣官者209人。如此景況,宋朝統治集團能不特別重視,其次在陳氏家族內,也是很警惕的。
  • 潁川陳氏出身寒微,為什麼卻能與大貴族潁川鍾氏、荀氏平起平坐?
    至陳泰死後潁川陳氏中道衰落,但衣冠南渡的主要家系也頑強的一直保存了封爵承襲一直到劉裕代晉,而留在北方的分支在北魏孝文帝定天下族姓的時候竟然被定為潁川首姓,可見潁川陳氏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了。唐長孺先生認為,士族基本上全起源於後漢的世家大族,但並不是每一個世家大族都能成為曹魏的世族和兩晉的士族,所以潁川陳氏的興起不是偶然的。
  • 潁川陳氏福建五大主系脈派,你是哪一脈派?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陳氏先祖入閩的主要幹、支世系有150多支,其中從河南入閩的陳氏有54支,其中從固始入閩的有40支;從江西入閩的有33支,其中義門陳氏有20多支;從北方遷入的有18支;從浙江遷入的有16支,從江蘇入閩的有
  • 民國蔣宋孔陳四大家族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他們也是凡人,如今功過均交由歷史評說。他們的沉默裡涵蓋著無奈,他們的沉寂亦是對歷史的交代。
  • 我們的《陳氏家譜》完成了
    但是當時陳鍾華還是教育學院的老師,沒有時間去做這個事。  直至2013年,這位堂兄的姐姐(年近90歲)病危,堂兄又回來了。這次,堂兄又一次向陳鍾華老人提起寫家譜這件事情,堂兄說,再沒有人寫陳氏家譜,這個家族的歷史就要被遺忘了。  此時已退休在家的陳鍾華老人,終於接過寫家譜這個重任。
  • 中華陳氏最大脈派:潁川郡陳氏
    東漢靈帝時, 太史上奏:「德星聚奎,其五百裡內有賢人焉。」 漢靈帝派人查訪,是退隱的陳寔常率子孫和號稱「八龍」之一的荀淑等人遊於許昌西湖。漢靈帝遂在許昌西湖敕建「德星亭」。寔的六個兒子都很賢德,也很有名望,尤其是長子紀、四子諶(因難分別二人之高下,故稱難兄難弟),與寔合稱「三君」,作為封建道德的典範,而「圖像百城」。寔84歲而終,「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制蓑麻者以百數」。
  • 陳氏宗親大合影100張,看看有你認識的嗎?太珍貴了,趕緊收藏
    傳播正能量陳氏宗親大合影100張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也是陳氏宗親團結的體現更是陳氏家族輝煌的見證陳氏宗親們,快快收藏起來吧!陳氏家族源流遠,千年貴胄世澤長。血緣始祖尊虞舜,媯汭五姓是同宗。陳氏鼻祖名媯滿,天下陳氏出淮陽。天下陳氏九千萬,你我本是一家人。
  • 汀州四大陳氏始祖:陳劍,陳雍,陳魁,陳群,你屬於那一脈派?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汀州陳氏大宗祠效果圖福建汀州八縣陳劍,陳雍,陳魁,陳群四大陳姓始祖概況,看看你是哪一脈派?陳雍:為貢川陳氏始祖,汝南令攝公之子。諱雍,字月銘。662年(唐龍朔二年)生於 江蘇 吳興。陳雍年少勤奮好學,博才善辯。
  • 時隔9年 銀鷺「換巢」回歸陳氏家族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1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元欽)時隔9年,「銀鷺」再次回到創始人陳氏兄弟手中。昨日,雀巢集團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該交易包括銀鷺食品集團位於福建、安徽、湖北、山東和四川的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
  • 義寧陳氏「一門五傑」,這才是中國最精英的家族
    (1853-1937):陳寶箴之子,清末「維新四公子」之一,詩人;陳衡恪(1876-1923年):陳三立之子,詩書篆刻俱佳;陳寅恪(1890-1969):陳三立之子,清華國學院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被譽為「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 李氏三兄弟,其中一人是香港四大富豪之一,另外兩人也是身價百億
    李氏家族原本是兄弟五人,但據說老大和老二很早就過世了,所以後來家中就只剩下了李兆麟、李兆基和李兆楠兄弟三人。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父親李介甫就讓他們其中兩兄弟分別前往廣州和香港發展,另外一個則留在老家守著祖業。此後,他們兄弟三人便各自奮鬥,而極具商業頭腦的哥哥李兆麟,如今其資產高達上百億元,弟弟李兆基更是成為了香港四大富豪之一。
  • 陳寅恪的家族史、陳寅恪家世、陳寅恪家史、獨立自由真精神 陳寅恪與陳氏家風、陳洪綬家世等pdf下載或紙質書快遞
    陳寅恪 家族中圖法分類號 : K820.9;K825.81=72 ( 歷史、地理->傳記->中國人物傳記->氏族譜系 )內容提要: 本書描繪了陳寅恪家族諸多人物悲壯而又色彩斑斕的人生傳奇,對與陳寅恪家族有聯繫的同時代諸多歷史人物的生存世相、生命內涵以及對其家族的影響亦有描述。
  • 金鄉古宅的記憶——金鄉第四巷陳氏
    然而隨之而來是更加慘烈的遷界之災,沿海地區一律內遷,片板不能入海,金鄉屬遷界範圍,遷界令下,城內大族紛紛內遷,陳氏家族也不倖免。當時江南垟人口大減,田園荒蕪,地價低廉,回歸金鄉衛者如餘氏、潘氏、陳氏、夏氏等家族趁機購置土地,這些家族日後都成為衛城內的富戶。
  • 惠安陳氏概述
    後見有分居浙江沿海,村名叫小後見。張坂玉埕井頭陳氏從下洋遷居,疑為去守護猶奮子的墓,新北市林口彥森家族從井頭遷居臺灣。    5、校尉公後裔600多年前從永春小岵遷來泉州南街,以酒業為生。即今泉州鯉城大酒店附近,在花巷的鎮撫(府)巷黃宗漢故居旁建有陳氏宗祠。
  • 南安市洪梅鎮梅溪陳氏大祠堂
    南安市洪梅鎮梅溪陳氏大祠堂 梅溪「陳氏祠堂」是南安二座半祠堂之一,系八世祖七省巡按陳瑞山(陳儲秀)於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智勇撀退入侵我邊境的安南(現越南)軍隊凱旋。因功獲皇帝特賞鏹賜麒麟服後,乞假回鄉建造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 梅溪「陳氏祠堂」位於洪梅鎮鎮政府附近,面對洪梅客運站。依山傍水,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環境優雅,交通便捷。
  • 修水陳氏:一門五傑 文化世家
    遷義寧以來,陳氏經棚民之家、耕讀之家和官宦之家近兩百年的文化積蓄,走過了家族史上的輝煌歷程,更培育出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陳封懷五位傑出人物,後世譽之「陳氏五傑」「陳門五傑」。主廳之名「鳳竹堂」源於「蓋鳳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鳳有仁德之名,竹有君子之節」,旨在訓導陳氏子孫秉承好學、重德、愛國的良好家傳。 松骨竹苞,高風亮節,鳳竹堂下孕育出了「陳門五傑」,使得義寧陳氏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化大族,陳家大屋也因其是陳氏文化的發源地而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潁川陳氏是如何從東漢的寒門成為魏晉一流高門,天下士族領袖的?
    陳泰因為高貴鄉公一事與司馬氏決裂,他死後潁川陳氏中道衰落,不復漢魏時的勝景。但潁川陳氏畢竟是衣冠舊族,永嘉之亂後,潁川陳氏部分成員隨琅琊王司馬睿南渡,家族一直保存了爵位承襲到劉裕代晉。留在北方的家族分支則繼續繁衍,到北魏孝文帝定天下族姓的時候,還被定為潁川首姓。
  • 大明王朝時陳氏的兩位皇后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陳」,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陳氏家族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