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十大經濟犯罪案例:原節目主持人非法經營等案曝光

2020-11-24 環球網

今天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獲悉,2019年度全國十大經濟犯罪典型案例「出爐」,包括原財經節目主持人非法經營案、涉52萬人傳銷案、北京「零口供」內幕交易犯罪首案。

北京首例「零口供」內幕交易犯罪案告破

公安部經偵局前年4月部署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對李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犯罪立案偵查。經查,2015年至2016年,在某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李某與內幕信息知情人王某頻繁聯絡接觸,並控制他人帳戶買入涉案公司股票412萬元。2名嫌疑人均被定罪量刑。

北京等地涉賭跨境地下錢莊涉案交易金額300億

公安部會同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工作發現,徐某某等人涉嫌從事跨境地下錢莊活動,遂部署北京市公安局立案偵查,並商請澳門警方同步偵查。去年1月,北京專案組會同廣東、河北、湖北等地公安機關聯合澳門警方同步收網,抓獲嫌疑人39名,搗毀地下錢莊窩點5個,繳獲作案車輛4輛、非法改裝POS機32臺等,涉案交易金額達300餘億元人民幣。

特大列印假幣案現場繳獲假人民幣441萬元

去年9月,公安部經偵局在全國組織開展打擊列印假幣犯罪「秋風」集中統一行動,部署交辦一批窩點案件線索。11月28日在公安部經偵局統一組織指揮下,廣西、湖南公安機關對位於廣西賀州和湖南道縣的列印假幣窩點開展收網行動,共搗毀大型列印假幣窩點3個、假幣存儲窩點1個,現場繳獲假人民幣441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

信用卡非法套現案6窩點搗毀217人落網

去年下半年,廣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發現,湖南×公司涉嫌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虛構交易套取信用卡內資金犯罪,遂部署深圳公安經偵部門立案偵查。民警在北京、福建泉州、湖南長沙、深圳南山、龍華等地,抓獲217人,打掉犯罪團夥3個,搗毀犯罪窩點6個,依法固定虛假商戶數據、接口連結程序數據、非法經營數據等數據共300G,涉及銀行帳戶信息35萬張,非法經營數額達380多億元。

搗毀虛開發票15窩點涉案價稅3千億元

遼寧省撫順市公安局稅偵支隊與稅務部門配合,對已破案件相關數據深挖擴線,發現黃某某涉嫌利用非法軟體從事虛開犯罪。去年8月15日,公安部經偵局、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組織指揮320名警稅聯合抓捕力量,在遼寧省瀋陽、大連、浙江省台州、廣東省廣州、深圳、東莞、饒平等三省七地開展收網行動,抓獲嫌疑人95名,搗毀犯罪窩點15個,現場查獲金稅盤、空白髮票等大批涉案物品和空殼公司4.5萬餘戶,涉案價稅合計3000多億元。

×博覽園公司非法吸存涉案金額近40億

去年11月,安徽嶽西警方對×博覽園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開展收網行動,抓獲儲某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經查,2013年以來嫌疑人儲某某夥同他人,在安徽、江蘇、江西、上海、湖北等地設立多家關聯公司、分支機構,以投資理財、養老服務、股權分配、菜花玉銷售及P2P等名義,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及線下門店,採取開設專人講座、邀請實地考察、口口相傳等推廣方式,以年化10%至36%的高額利息為誘餌,向社會公眾大肆吸收資金,涉案金額近40億元,涉及投資人2萬餘人。儲某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現已被執行逮捕。

「××商城」傳銷案涉31省區市52萬人

去年5月以來,湖南省婁底市警方主辦、全國多地警方參與,全面查處「××商城」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史某某等數十人。經查,2016年9月以來,嫌疑人史某某夥同他人在網際網路設立「××商城」電商平臺,以銷售紅酒為名,設計多種複雜計酬獎勵模式,引誘群眾參與並通過拉人頭方式發展下線,涉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2萬餘人,涉案金額達400多億元。檢察機關現已對史某某等人提起公訴。

融資類系列合同詐騙案告破挽損近1億

公安部經偵局統一指揮,河南、浙江等地警方集中打擊嚴重侵害民營企業利益的融資類合同詐騙犯罪,抓獲嫌疑人近百名,涉案金額近3億元,挽損金額近1億元。經查,嫌疑人謊稱可提供銀行承兌匯票或定期存單質押貸款中介服務,先吸引有意融資的企業籤中介服務合同,再通過栽贓等手段,以觸發合同約定的不得涉及刑事案件條款,造成當事人違約,從而非法佔有當事人中介服務費。

欺詐發行債券致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

因2013年下半年上海×公司資金緊張、經營困難,犯罪嫌疑人盧某為發行私募債券融資,明知公司財務數據無法達到發行標準,卻製作虛假財務憑證,虛增營業收入5.1億餘元、資本公積6500餘萬元,隱瞞對外負債2000餘萬元。2014年該公司通過某證券公司出具私募債券募集說明書,非公開發行兩年期私募債券。2016年7月債券到期後,該公司無力支付上述債券本息,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成立專案組,會同11省經偵部門對涉嫌犯罪的發行主體、審計中介機構及承銷券商進行查處。

原財經節目主持人等非法經營數額5.9億

去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搗毀一個以投資教育為名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的團夥,抓獲廖某等22名嫌疑人。經查,2016年4月以來,嫌疑人廖某利用其原財經節目主持人的名人效應,通過其實際控制的公司,在未取得經營證券業務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線上直播視頻及舉辦線下投資諮詢講座,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向1.29萬名客戶收取資金,非法經營數額共計5.9億餘元。(記者 林靖)

相關焦點

  • 山西省檢察機關辦理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七晉中市壽陽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劉某璞販賣毒品、孔某剛包庇毒品犯罪分子案 【關鍵詞】 人員聚集型重點領域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基本案情】 被告人劉某璞系壽陽縣潞陽長榆河煤業有限公司職工,為獲取非法利益,
  • 北京發布2019「掃黃打非」十大案:鼎閱公司90人被刑拘
    近日,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2019年「掃黃打非」十大案件,涉及著作權侵權、非法出版、網絡傳播淫穢物品、發布違法廣告等類型。據統計,2019年北京市共查辦「掃黃打非」案件5532起,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457萬餘冊(張)。
  • 2020全國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法院根據祝浩犯罪的事實、性質和具體情節,依法對其判處無期徒刑,體現了對毒品犯罪的嚴懲。案例五卞晨晨等販賣毒品、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非法種植、販賣大麻,非法利用網絡論壇發布種植大麻等信息(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卞晨晨,男,漢族,1995年2月20日出生,學生。
  • 自治區高院公布一批涉眾型經濟犯罪典型案例 犯罪手法花樣翻新
    近年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電信詐騙以及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涉眾型經濟犯罪高發,犯罪手法欺騙性強,花樣不斷翻新。11月30日,自治區高級法院召開依法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環聯」外匯炒賣平臺集資詐騙案等八個典型案例。騙子們往往以高息誘惑,騙取他人的本金。
  • 設「私服」非法盈利400餘萬 江蘇省「2019年打擊侵權十大案件」公布
    2019年,全省各級版權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管部門切實加大版權執法力度,查處了一批侵權盜版案件。明天(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為集中展示查處侵權盜版案件的工作成果,發揮典型案件查辦工作的示範引導作用,經組織申報、評審、公示,江蘇省版權局選定了「2019年度江蘇省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予以公布。
  • 公安部公布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記者楊文)公安部17日向社會公布2020年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5月,浙江省浦江縣公安局破獲一起非法買賣槍枝案,抓獲王某某等犯罪嫌疑人13人,繳獲氣槍16支。
  • 彭水警方破獲特大非法經營菸葉案 涉案金額達1250餘萬元
    光明網重慶12月10日  12月10日,記者從重慶菸草專賣部門與彭水警方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彭水警方成功破獲「10·15」特大非法經營菸葉案,打掉犯罪團夥4個、窩點4處,抓獲犯罪嫌疑人22人。該案涉案金額高達1250餘萬元,系重慶近年來最大的涉煙網絡案。
  • 山西省人民檢察院發布十大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山西省人民檢察院6月24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檢察機關懲治毒品犯罪基本情況,發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近年來,全省各級檢察機關認真履行檢察職能,提高毒品案件辦理質量,加強訴訟監督和司法規範化建設,懲治和預防毒品犯罪取得了明顯成效。
  • ...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情況(附十大案例)
    此類犯罪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危害後果十分嚴重,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1、甘肅蘭州「2.12」網絡「套路貸」犯罪案件2019年3月,甘肅蘭州公安機關打掉王某燾網絡「套路貸」涉黑團夥,搗毀6個犯罪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269人,破獲刑事案件309起,扣押凍結涉案財產15億元。
  • 最高法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最高法網站消息,「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 國內「首案」刑事案例彙編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刑事領域中不斷湧現出新的犯罪形態,這些案件在犯罪構成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給法律實務工作帶來了挑戰。「首案判決」作為同類糾紛的先例判決,對以後的類似案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鑑意義。
  • 【世界環境日】2019年全省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浦錢東等人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施聖華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王小朋等59人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被最高院人民法院評選為2019年度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為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的釋法指引功能,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組織評選出2019年全省環境資源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 公安部發布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12月2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會上發布了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據介紹,近年來,隨著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傳統黑惡勢力犯罪向網上蔓延。
  • 浙江發布2019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央廣網杭州4月21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曹露浩 通訊員陳誼)4月21日,浙江省公安廳發布2019年浙江省公安機關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 十大案例如下:(一)杭州臨安姜某等人銷售假冒品牌手機案2019年4月初,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區分局經偵大隊根據群眾舉報線索發現,該區錢王街道某出租房有一個「華為」品牌手機「拆、裝、售」加工作坊。
  • 網遊《花千骨》抄襲案,百度網盤侵權案……江蘇這十大案例很有看頭
    交匯點訊 網遊《花千骨》「換皮」抄襲《太極熊貓》,用戶上傳侵權視頻百度網盤不擔責,愛奇藝輸了「鬼吹燈」版權戰,首例法院要求天貓"恢復連結"案……4月22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布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多個案例曾引發廣泛關注,在行業內引起很大反響。其中,網遊《花千骨》抄襲案入選全國法院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
  • 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超3685萬美元!外管局通報十大違規案例
    十大違規典型案例案例1:深圳市博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非法買賣外匯案2018年6月,深圳市博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3筆,金額合計301.4萬美元。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248.7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 2019年度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李某等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假冒註冊商標抗訴案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案案例9:江蘇薛某某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案案例10:浙江陳某某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不起訴案案例11:廣東李某某非法製造註冊商標標識抗訴案
  • 非法經營罪最新(立案)定罪量刑全標準(附最新72種涉非法經營罪情形)
    五、非法經營外匯案同非法經營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案標準此外,根據《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規定:1.騙購外匯。十、非法經營POS機套現案 (一)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屬於「情節嚴重」,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 全國首例跨境非法經營網絡地下錢莊案告破!交易額達上億美元
    今年以來,廣州警方對經濟犯罪持續嚴打高壓,尤其針對涉疫經濟犯罪及涉金融領域犯罪進行嚴厲懲治。經偵部門積極創新打擊模式,破獲一大批重案要案。截至11月底,廣州警方已偵破經濟犯罪案件3292宗,依法逮捕2264人,抓獲在逃人員257人。
  • 天津高院發布十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IPRdaily,連接全球百萬智慧財產權精英 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天津高院發布十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