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脆肉鯇著名的中山市東升鎮,而今街道上隨處可見「棒球小鎮」的標語和各類棒球元素。東升鎮城軌站下方,有一個可容納2000人左右的標準棒球場,這只是訓練用的副場,球場後的一片地還要建設一個可容納2萬人左右的大型棒球場,從2011年起,每年鎮上要舉辦「熊貓杯」棒球賽,鎮上還有一支名叫「熊貓」的棒球俱樂部,俱樂部內多是十一二歲打棒球的孩子,他們不少人是如今中國少年棒球隊(U12)的隊員。
「中山是『中國棒球之父』梁扶初的故鄉,2006年,梁扶初的兒子梁友文聽說家鄉有一支棒球隊,立刻從舊金山趕回來,義務教這裡的中小學生打棒球。梁扶初當年在上海建立的棒球隊就交『熊貓』,如今的熊貓棒球俱樂部還有熊貓杯,就是對梁扶初老人一生志向的紀念和傳承。」中山熊貓棒壘球俱樂部秘書長陳慧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講述了建設棒球小鎮的故事。
在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棒球運動非常受歡迎,但在中國大陸這項運動仍顯得有點小眾。提到中國棒球的發展,出生於中山的梁扶初老人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棒球世家回鄉推廣棒球
廣東熊貓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總經辦助理李驍瀟告訴記者,棒球小鎮的建設和梁扶初之子梁友文有密切的關係。梁扶初先生早年是旅日華僑,1905年和自己的4位親兄弟參加了由橫濱華僑組成的「中華棒球隊」,在日本屢次戰勝日本強隊。
九一八事變後,梁扶初於1932年憤然回國,定居上海,開始在中國發展棒球事業。
據《新民晚報》的報導,1939年,在上海租界內,出現了一支名叫「熊貓」的棒球隊,梁扶初的4個兒子就是隊裡的主力,梁扶初本人則常年擔任主教練的職位。熊貓隊成績斐然,曾經打敗了多支外國球隊。同時,梁扶初非常重視棒球的推廣,先後在上海的中小學建立了49支「熊貓」棒球隊。新中國成立後,梁扶初先後出任解放軍隊、海軍隊、西南軍區隊、上海隊的主教練。
改革開放後,中國開始逐漸恢復發展棒球運動,但相較於足球、籃球,棒球顯得不溫不火。2006年,《中山日報》報導了一則中山東升高級中學成立棒球隊的消息。這則消息被遠在舊金山的梁扶初之子梁友文看到後,已是垂暮之年的他在2007年回鄉,在東升免費推廣棒球這項運動。「他當時為了省下託運費,直接背著一個發球機回來。」陳慧至今對梁友文印象深刻。
陳慧說,2011年,已87歲高齡的梁友文結識了她的老闆,一位當地的房地產商。梁友文向他講述了家族的歷史,並希望他幫忙一起在當地發展和推廣棒球。「他說,梁氏家族一直在努力做棒球推廣,但他年事已高,已經有心無力。他需要有心人來幫他一把。」
最終,在梁友文的誠意打動下,這位商人在當地出資舉辦了第一屆「熊貓杯」棒球比賽,進而,他又成立了熊貓棒壘球俱樂部,這也是對半個多世紀前,上海熊貓棒球隊的延續。
李驍瀟之前一直在日本工作,2014年回中山時,他看到熊貓杯在當地已舉辦得如火如荼,「熊貓杯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級的賽事,國家棒協所屬的各地隊伍都過來參賽了。當時東升鎮上的標語,就說要打造棒球小鎮,希望通過體育產業來進行小鎮的轉型升級。」
正在訓練的小球員
棒球概念帶來消費人流
陳慧告訴記者,棒球小鎮真正開始建設是在2017年,這是非常超前的政策,因為棒球觀眾的培養需要時間,比賽運營費用常常入不敷出,因此熊貓棒球俱樂部目前還欠缺自我造血的功能,「我們要產生效益才能幫助青少年體育的發展,單方面像做公益一樣注資,難免要停擺。而熊貓杯和熊貓俱樂部是隔了半個多世紀才好不容易重新啟動,我們對梁氏家族有承諾要堅持辦下去,所以我們和當地政府想到要打造棒球小鎮。通過棒球來帶動一系列的產業發展。」
李驍瀟告訴記者,棒球要用很大的場地,還要有酒店、餐飲、娛樂等配套,但大城市沒有太多用地可以用於棒球,參考國外的發展模式,很多棒球賽事都在中心城市外的衛星城市舉辦的,因為這些城市消費更低,相比在大城市比賽,可以讓球隊節省一部分開支。目前小鎮建設得比較快,已在去年完成了副場建設,接下來主要是主場和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這個副場已經承接了亞洲級別的賽事。
陳慧表示,建棒球小鎮,是投資大,長期有收益的項目。未來小鎮將引入棒壘球運動設備生產廠商,圍繞棒壘球發展的第三產業,服務業、高科技行業等來這裡進駐運營,從而產生綜合價值。「小鎮去年已經初具規模了,去年7月到年底,副場的賽事就已經排得滿滿的,雖然運營方還很難盈利,但對當地經濟有很大的提升。比如去年全國青運會的壘球賽事,因為主辦方山西沒有場地,只能來到我們這裡比賽,這就帶來了2000名教練員運動來,他們一住半個多月,拉動了整個東升鎮鎮的消費。」
李驍瀟告訴記者,目前觀看比賽的觀眾特徵還比較明顯,一方面是隊員的親友團,另外小鎮在舉辦國際比賽如亞洲U12棒球賽時,會有很多日本和韓國的觀眾來看。此外,這個場地去年還舉辦了兩場大型演唱會,「演唱會帶來了很多觀眾,也讓更多人知道了棒球小鎮。」
正在訓練的小球員
中國少年棒球隊(U12)在此選拔訓練
打造棒球小鎮,最核心的工作還是培養青少年。李驍瀟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棒球協會與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東升鎮人民政府、廣東熊貓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共建中國少年棒球隊(U12)的合作協議。中山也就此成為中國少年棒球隊(U12)的訓練基地,未來將承擔為國家培養棒球後備人才的重要任務。
陳慧告訴記者,進入棒球隊的孩子不收取任何培訓費,他們還和政府溝通,讓來自各地的小球員都可以像本地孩子一樣正常入讀公辦學校,不收取任何借讀費用,「只要進入國少隊計劃,孩子就能享受本地生待遇,沒有任何顧慮。學習我們也會抓,我們會定期請補習老師幫他們補功課,給家長一個滿意的交代。」
陳慧去年在東升鎮的各個中小學做了137小時的棒壘球公益課,教會每個孩子打棒球。談到未來棒球小鎮的發展,李驍瀟說,未來要做強U12國少隊,讓整個國家棒球的梯隊建設完整,最終促進中國大陸誕生職業棒球聯賽,「我們要建立完整的棒球人才輸送體系,之後帶來觀賽和消費,支持中國棒球持續性的發展。」
談到今年疫情對小鎮帶來的影響,陳慧表示,疫情確實讓很多賽事停擺,而他們則利用這個時間來做布局,和國際棒球組織的聯繫也一直沒有斷過。「在疫情結束後,我們應該能佔到先機。因為棒球沒有太多身體接觸,全世界恢復最早的職業聯賽也是棒球。」
文、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 武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