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愛的文化經典】電視劇《沂蒙》

2021-03-03 西輛微家園

電視劇以沂蒙山著名紅嫂王換於為原型,通過電視劇的形式,將抗戰時期山東莒南淵子崖村民用土槍土炮與日本侵略者戰鬥;山東紅嫂用乳汁哺乳受傷八路軍戰士;沂蒙六姐妹帶領婦女用身體為解放軍架設浮橋;以及各村「最後一尺布做軍裝,最後一把米當軍糧,最後一個兒子上戰場」,支援淮海戰役等等真實而感人的歷史史料,通過影視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行再現,劇情真實而負有藝術衝擊力。

電視劇以於寶珍一家為生存,為幸福而追隨和參加共產黨,先後犧牲四口人為故事主線展開。通過劇中李忠厚,李忠奉,石頭,二孬,牛四,歲歲爺爺,李月婆婆以及八路軍戰士陳同,李繼長,夏陽,鍾慧犧牲的劇情設計,真實表現了革命年代,共產黨八路軍為國為民勇敢鬥爭,人民群眾真心愛戴的感人故事,大量劇情因真實而令人動容。

八路軍戰士李繼長不幸落入日寇手中,日本人答應只要他說不再抗日了,就放了他,繼長的父親李忠厚苦苦勸說兒子「咱就先答應,糊弄糊弄他們,放出來咱還接著幹還不行嘛」,可是李繼長堅決不說「不再抗日」。當扶棺而歸,臥床不起的李忠厚淚流滿面說出:「不就一句話嘛,說了就活,不說就死,俺想不通」時;我想通了什麼是忠誠信念。

村長李忠奉和妻子為了掩護八路軍軍糧,用一鍋下了毒藥的麵疙瘩湯,與日本人同歸於盡。當臨終前,忠奉扶著歪倒的妻子,晃著搖搖欲墜的身體,衝著敵人憤怒喊出「俺不能給兒子丟臉,俺不能給祖宗丟臉」時,我知道了什麼是民族氣節。

殺人不眨眼的土匪頭子劉黑七得到了李繼長遺孤寧寧,向李忠厚勒索1000塊大洋,他得知 「這孩子的父母都是八路,都讓小鬼子給殺了,這是他們唯一留下的骨血……」後,不僅把孩子和錢送還,而且另送800大洋給村子。離開時劉黑七說:「咱這孔府之鄉,到這種時候了,這種大義胸懷還沒放下,你們不愧對咱們這的人」,我體會了什麼是文化力量。

村民李繼存自私膽小怕事,他孫子歲歲病重,羅榮桓政委將盤尼西林全部用來救治孩子,女戰士鍾慧嘴對嘴為孩子吸痰,終於就活了孩子。後來李繼存為了轉送在監中犧牲前的鐘慧託付「誰都不能給看……」的一封信,不惜一家父子犧牲,全家流浪,嚴守「情報」秘密。最後當蓬頭垢面的歲歲和奶奶,媽媽,終於把鍾慧對心上人委婉表達情感的信交給對方時,我感慨了什麼承諾守信。

還有,把牛當成親閨女一樣的村民牛四,為了掩護八路軍的奶牛,被自家牛拖死;運送八路軍軍糧的村民石頭,為掏鳥蛋充飢而從墜崖犧牲;於寶珍為了掩護八路軍的孩子,把自家孫女交給日本人;李陽在日寇監獄裡說「戰友,是世界上最親的人」。

這些劇中故事,用真實可信的故事設計,再現了人民發自肺腑擁護共產黨,愛戴八路軍的真誠感情。

雖然是一部十多年前的電視劇,劇中個個老棉襖,勉襠褲,臉色髒髒的,頭髮亂亂的,但人人目光真誠,質樸,真實地反映了革命老區人民的苦難時期的特色,據說管虎在拍攝《沂蒙》時,為了追求真實感,要求所有演員在拍攝時不許洗頭……。

作為主角的於寶珍,大兒子革命犧牲了,二兒子上,大女兒參加革命了,二女兒也去;把犧牲了的兒子,兒媳的棺木丘在院後,發誓不實現孩子們革命勝利的心願決不下葬。自己作為婦女主任,帶著兩個兒媳和全村婦女,救傷員,做軍鞋,守軍糧,擁軍、支前、學文化,處處先進。但當她競選村長因一票只差落選,又得知丈夫李忠厚把關鍵一票沒有投給她時,就坐在院子當中拍腿打腰地埋怨兒媳,哭罵丈夫。把於寶珍革命積極,珍惜榮譽,不甘落後的心理表演的既有趣,又真實,既感人,又感動,讓人拍案叫絕。

扮演過孫中山,鄧小平等偉人的表演藝術家馬少驊,在劇中用不惜孫子挨餓藏糧度荒,攔媳婦幹革命,不和女人一個桌吃飯,既怕兒子革命犧牲,得知兒子當了團長又開心等情節,把一個安分守己,膽小怕事,妻子眼中「老落後」的農民形象演活了,最後,他用李忠厚在淮海戰役支前任務結束時的壯烈犧牲,升華了角色的感染力。

歷史因犧牲而偉大,藝術因真實而感人。在當下浩如煙海的各種電視劇中,《沂蒙》如同掩在砂石中的美玉,一窺間既令人駐目難移;電視劇《沂蒙》既沒有故弄玄虛的設計,也沒有裝腔作勢的表演,更不見油頭粉面的「鮮肉」,而是用真實感人的故事情節和白描寫實的藝術表現手法,用功崇惟志的藝術態度,致敬地再現革命年代人民同共產黨的魚水深情,更深刻地給出了「人民為什麼選擇了共產黨」的歷史答案。

相關焦點

  • 從《高山下的花環》到《沂蒙》: 魯劇中的紅色文化與平民英雄
    可以說,「緊跟時代發展,但卻又不丟棄文化的根基,這才是主旋律題材影視作品生命力所在。」 從《高山下的花環》到《南下》:以小見大的「草根」風格如果說《武松》這樣的作品可以稱為魯劇的奠基之作,成為那個時代的電視觀眾記憶中無法磨滅的經典,那麼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問世,則又為魯劇的發展開創了另一條鮮明的路線。
  • 沂蒙紅色歌曲的新時代文化價值
    原標題:沂蒙紅色歌曲的新時代文化價值 沂蒙紅色歌曲是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老區的擁軍故事為題材的愛國歌曲的總稱,是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
  • 臨沂沂蒙影視城拍過的電視劇有哪些 這麼多神劇你看過幾部
    前些年抗日神劇非常受歡迎,而近幾年的神劇變得越來越離譜,不過大美臨沂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卻是一個盛產名劇的地方,不少網友會問沂蒙影視城拍過的電視劇有哪些,其實很多電視劇大家都曾看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沂蒙,一片神聖的土地,一片紅色的沃土。
  • 這部在沂蒙山區拍攝的電視劇,竟然是《鄉村愛情》編劇寫的
    蒙山高,沂水長,我給親人熬一碗香噴噴喜洋洋的文化雞湯,文化扶貧大劇加爆笑生活輕喜劇《遍地書香》已於5月8日登陸北京衛視黃金檔首播。但他為沂蒙山打造一部電視劇的夙願一直沒忘。他與臨沂籍導演楊真已經認識二十多年,剛相識,他們倆就有一個約定,將來為故鄉沂蒙聯合製作一部反映沂蒙風情的電視劇。
  • 《我的城 我的歌》傳承沂蒙精神,戴荃全新演繹沂蒙山小調
    這裡是書聖故裡,這裡是活力商都,6月7日周日21:20,山東衛視全國首檔融媒體城市音樂宣推節目《我的城 我的歌》走進臨沂,感受老中青三代的沂蒙精神傳承。本期節目中,老一輩臨沂人組成「沂蒙老男孩」樂隊,上演一出不搞音樂的廚師不是好士兵的故事;土生土長的臨沂中年一代,用快門記錄臨沂美景,用照片記錄時代變遷;年輕一代用電商直播,煥發文化古城的蓬勃新生。更多精彩,本周日讓我們和城市歌曲演唱者戴荃一起在臨沂為您揭曉謎底。
  • 紅色經典重煥光彩 思享無限直播芭蕾舞劇《沂蒙》
    走進紅色經典,致敬時代英雄。12月18日,【紅色經典】系列直播活動來到中央芭蕾舞團,對芭蕾舞劇《沂蒙》探班直播,讓高雅藝術走進網絡直播間。該系列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光明網主辦、思享無限獨家支持。思享無限旗下秀色直播、樂嗨直播、嗨秀直播以及戰略合作平臺紅人直播全程參與。
  • 《我的城 我的歌》沂蒙老男孩「十八般兵器」齊上陣 戴荃現場喝sa喲
    《我的城 我的歌》沂蒙老男孩「十八般兵器」齊上陣 戴荃現場喝sa喲 2020-06-07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沂蒙紅——粉粉愛
    原創導師高紅:臨沂市政協委員;臨沂市蘭山區政協常委;臨沂市民進委員;臨沂市擁軍模範;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臨沂市擁軍藝術團團長;臨沂市沂蒙民歌傳唱人;流行童聲創教型導師;華語金曲獎提名音樂人;2002年榮獲山東省臨沂市青年歌手大獎賽金獎;2015
  • 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2021年臨沂巡演第一站!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文化黨課工程系列演出劇目之一中央芭蕾舞團將用炙熱的情懷藝術的傳承為英雄的沂蒙人民為英雄的沂蒙紅嫂譜寫出新時代的頌歌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 80年了,這首歌誕生於沂蒙,讓我們記住了臨沂,聽一次哭一次……
    有一首歌唱出了沂蒙的歷史文化唱出了對沂蒙的深切讚美唱出了沂蒙的獨特味道唱出了沂蒙精神已經走過80個年頭80年,時光荏苒這首歌早已從一首抗日歌曲成為一曲沂蒙人民的精神之歌位於天蒙山腳下的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三面環山,環境清幽,這首後來享譽海內外的經典民歌就在這裡誕生。
  • ...舞團芭蕾舞劇《沂蒙三章》首演—— 用足尖展現沂蒙紅嫂的大愛...
    芭蕾舞劇《沂蒙三章》則用芭蕾詩篇歌頌偉大的沂蒙精神,用足尖演繹講述沂蒙紅嫂的堅毅與無私。「生死相依沂蒙人、多少撼天動地事、幾多壯舉牽夢魂……」一首《又到激情燃燒時》的詩篇,不僅重述著偉大的沂蒙精神,更追憶著沂蒙紅嫂們的英雄事跡與大愛深情。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在觀眾的熱切期盼中,中央芭蕾舞團芭蕾舞劇《沂蒙三章》 4月19日在北京天橋劇場的舞臺上,再為沂蒙紅嫂續寫出新時代的華彩篇章。
  • 臨沂|「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
    12月8日,「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推介會上播放了《臨沂文化旅遊宣傳片》,發布了臨沂文旅雲平臺、「碼」上遊臨沂平臺。臨沂、杭州兩地的文旅部門、150多家旅行社、文旅企業負責人、投資商及兩地媒體記者等參加了推介會。
  • 沂蒙精神特刊|根植沂蒙 築夢中國——金鑼集團躬耕踐行沂蒙精神紀實
    一部金鑼集團的創業史,就是一部沂蒙精神的踐行發展史。金鑼,這個在沂蒙精神中孕育、發展與成長起來的全國肉製品行業領導品牌,自1994年成立以來,把「一切為了人類健康」作為事業發展的至高追求,堅持科技先導、創新引領、品質制勝,獨闢一條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基礎,「資源型起步、鏈條式延伸、循環式發展」的發展路徑,長達18年穩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成為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沂蒙精神」的生動範例。
  • 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影片《沂蒙老兵》12月6日全國公映
    臨沂24小時訊(鄭樹平)從片方獲悉,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影片《沂蒙老兵》將於12月6日全國公映。《沂蒙老兵》由山東紅土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影片是在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臨沂市和沂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下拍攝的,講述了一位名叫李德崮的老兵退役回村擔任村幹部後,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克服種種困難發奮圖強,回鄉創業,並在自己富起來後,帶動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
  • 冬遊沂蒙 樂享臨沂—南京市民開啟臨沂首發之旅
    11月28日,「冬遊沂蒙 樂享臨沂—南京市民遊臨沂」活動啟動儀式在蘭陵縣舉行。江蘇電視臺《跟著大腳走》欄目組織的300多名南京市民相聚臨沂,開啟了南京市民遊臨沂的首發之旅——這是冬遊齊魯·好客山東惠民季啟動以來,臨沂市結合「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的發展戰略,著力加大宣傳推介力度,迎來的首批大團隊客人。
  • 劉思通:弘揚沂蒙精神 打造臨沂文藝紅色品牌
    弘揚沂蒙精神打造臨沂文藝紅色品牌臨沂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劉思通沂蒙精神是新時代臨沂文藝工作繁榮發展的特色優勢和動力源泉。深入挖掘沂蒙精神所蘊含的文化理想、文化價值,是進一步煥發文藝創新創造活力、加快構築臨沂文藝高峰的時代命題。
  • 沂蒙精神再唱響《等著我,親愛的人》主創解讀創作背後的故事
    沂蒙精神再唱響!近日,由山東製作的MV《等著我,親愛的人》致敬戰「疫」英雄。該MV的配樂是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的主題音樂,由著名詞作家王曉嶺、李文緒作詞,著名作曲家欒凱作曲,王麗達和王傳亮共同演唱。
  • 微電視連續劇《沂蒙女娃》正式開機
    由山東優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攝製的微電視連續劇《沂蒙女娃》,在龍家圈鎮南黃家莊村舉行開機儀式微電視連續劇開機儀式        本片由真實故事改編,意在弘揚沂蒙人顧全大局,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沂蒙精神。全能藝人「小青島」在儀式上講話        攝製方山東優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片人徐軍先生在儀式上介紹了本片的主要演職人員及工作人員,用電視特有手法,將故事真實還原於大眾。
  • 【五一假期】 5月1日,自駕沂南紅嫂故裡,參加第一屆影視文化節,體驗沂蒙風情!
    人靈地傑,文化燦爛!「沂蒙山水秀,琅琊名士多」——諸葛亮、王羲之、劉勰、顏真卿,短短幾百年間,矗立起四座文化高峰,可謂文韜武略、雄才大功。這裡哺育了中國革命勝利,孕育了偉大的沂蒙精神!「蒙山高沂水長,軍民心向共產黨」,這裡是舉世聞名的革命老區。抗日、解放戰爭時期,沂蒙老區420萬人口中,有140萬群眾參軍支前,10萬沂蒙兒女血灑疆場。
  • 看圖:走進沂南縣馬牧池鄉,參觀有名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
    在《鬥牛》中,黃渤飾演的形象是一位信守承諾的沂蒙農民。憑藉著精彩的演出,他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就此奠定在行業內的大咖地位。《鬥牛》裡的事情發生在抗戰時期的沂蒙老區,而它也的確主要是在沂蒙老區實地拍攝的。拍攝的地點就在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