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跟著專家梳理歷史脈絡(圖)
本書原書分為上冊(1940年於開明書店出版)和下冊(1944年於開明書店出版),現合為一冊。上冊十八章,以文化現象為專題,講解古代婚姻、官制、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下冊三十六章,按時間順序敘述中國政治的變革、歷朝歷代之史事直至民國開創。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濱海新區戰「疫」青年舉辦雲集體婚禮(圖)
新報訊【記者 王月焜】11月28日上午,一場為奮戰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一線的青年夫婦,精心準備的「雲」集體婚禮,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舉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區廣大青年衝鋒在前、奮戰一線、不畏困難、擔當奉獻,投身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線戰役」,展現了新時代濱海青年應有的精神風貌。16對新人,也是32名抗「疫」戰友。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泡咖啡館 「喝」一杯個性(圖)
一間留得住客人的咖啡館,出品好喝的咖啡是本分;老闆的親切有趣是情分;個性的裝修、自烘焙、不定期活動等等是錦上添花……每日新報「尋味地鐵咖啡香」欄目,第二季接力,繼續推出了十餘期精彩推薦,層出不窮的津城咖啡館,乘著地鐵尋找中意的那一家,我們依然期待更多推薦。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365天 不落幕(圖)
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昨日在浙江烏鎮開幕,共有來自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500餘名代表參會。 本次論壇圍繞疫情科學防控、助推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助力復工復產等主題,邀請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網際網路領域領軍企業的重要嘉賓進行思想交流,回應國內外普遍關切,引領數位技術創新趨勢。此次論壇將持續至11月24日,同期還將舉辦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直通烏鎮」全球網際網路大賽等活動。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我的少女時代在天津(圖)
1937年到1940年,黃宗英由此進入「特班」「正式班」,上完了整個初中,不過高中只上了半年,1941年大哥黃宗江邀請她到上海,「正好有個工作機會,當演員,加上弟弟還要上學,有一定的家庭負擔,16歲的黃宗英就這樣去了上海。」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我自豪 我是天津人」(圖)
共享健康生活」 王寶泉:「天津女排勇為城市添光彩」 關牧村:「為天津打起手鼓唱起歌」 於淑珍:「願天津人民的生活充滿陽光」 李光曦:「美酒斟滿杯,祝家鄉生日快樂」 張學友:「走遍世界各地我是天津人」 許麗麗:「願美麗天津天天春光美」 張碧晨:「天津我要為你歌唱」 昨天,天津這座美麗的城市迎來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探訪故居(圖)
歡迎參加新報攝影俱樂部豐富的主題攝影活動,以今天的新鏡頭對準留存的老建築,開啟城市故事的大門。 「近在咫尺,一直未曾知曉,慚愧。」戲劇大師曹禺故居行,有人如此感嘆。為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大家相聚在大師故居,仿佛穿越了時光,鏡頭新視覺感受天津歷史文化底蘊。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小巷管家守護鄰裡 自發組織社區巡邏(圖)
藍色的馬甲、花白的頭髮,或拿著手電在這照照、或拿著手機在那拍拍……最近在南開區凱興社區裡每天都能看到這樣一群人,巡視在社區的南北兩院、樓棟小路,她們就是凱興「夕陽紅」小巷管家志願服務隊的阿姨們。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元旦春節促消費活動正式啟動(圖)
新報訊【記者 郭曉瑩】為大力開展擴內需、促消費有關工作,搶抓元旦、春節、元宵節有利時機,進一步鞏固消費持續回暖態勢,營造濃厚節日氛圍,結合開展「津常購」活動有關要求,我市將在元旦春節期間組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王寶泉練二傳 籃球「伺候」(圖)
新報訊【記者 張璐璐】隨著2020-2021賽季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第二階段比賽的結束,天津女排迎來了近一周的調整時間,昨天,全隊在廣東江門體育中心繼續展開強化訓練,通過運用籃球強化二傳的手感,副攻手也參與到一傳體系的訓練中。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津城咖啡前傳(圖)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作為九國租界地的天津,西洋生活方式較早引入了這座城市,吃西餐、喝咖啡,已經成了生活在本地的洋人、富商、小資,甚至一些作家、藝術家的生活常態。異域文化的湧動,帶動彼時天津成為北方最繁華的時尚都會。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二十四節氣豐富世界 非遺文化寶庫(圖)
新報記者 梁爽 蕭放:是否「中國第五大發明」不重要 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認知價值更重要 新報: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您認為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意味著什麼?從傳統文化傳承角度,對於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國家有什麼重大意義嗎?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有了青春的陣痛才敢勇往直前(圖)
為了取得好成績、為了不負青春、為了更好的前途……在這個冬天,無數年輕人在凌晨四五點就「狠心」離開溫暖的被窩,到圖書館門前排隊;夜幕降臨後的校園,路燈下還有學生在背書,因為這裡不會影響別人;地下車庫裡有備戰考研的身影;晚上10點,食堂裡還有學生在做題……這些天各種校園裡迎考的畫面被人們看到,拍到。努力是最好的風景,青春就應該受點苦,今天的小柔拆書給奮鬥的青春鼓勁兒。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身體回憶錄 記下無法訴說的秘密(圖)
這是一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人們總是小心翼翼地活在被定義的軀殼,可真正對自己的身體感到滿意的,又有多少? 「如果一個人覺得活在自己的身體裡很舒服,那得是一種多麼奢侈的體驗啊!」羅克珊曾這樣問自己。弄明白這是怎樣一種感覺,花了她近30年時間。 12歲那年遭遇的性侵事件,把女孩羅克珊的人生徹底劈成了兩半。她的自我破碎了。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女排 卸下「包袱」拼決賽(圖)
新報訊【記者 張璐璐】2020-2021賽季中國女排超級聯賽決賽首回合較量將於今晚拉開戰幕,天津渤海銀行女排將迎戰老對手江蘇女排。昨天,天津隊進行了賽前最後一次針對性訓練,主帥王寶泉要求全隊要卸下包袱,全力以赴去拼對手。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江志強:電影不是賺「快錢」的行業(圖)
除了新人演員,該片的「老帶新」幕後陣容也頗受關注:金牌出品人江志強掌舵,《2046》《一代宗師》的美術邱偉明擔任美術總監,《捉妖記》導演許誠毅負責片中妖怪角色的製作,音樂大師久石讓則親自操刀電影音樂,而影片導演則是不為大眾所知的宋灝霖和伊力奇……江志強在接受採訪時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給他們第一次機會,他們永遠不會有第二次。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用神話來講歷史(圖)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輕閱讀、趣歷史的「螢火蟲」書系第八本:《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全新輕學術視角解讀古希臘神話的起源、演變與重要影響,百餘幅珍貴壁畫、雕塑、考古遺址多維呈現,帶領讀者建立與古希臘普通人日常的聯結。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寶寶總夜咳 鼻子是主因
新報訊【記者 李文博】秋冬季節一到,家長總會發現,孩子白天好好的,一到夜裡睡覺就會時不時咳嗽幾聲,嚴重的甚至會咳嗽得睡不著,嚴重影響孩子睡眠質量,如果時間長甚至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花開遍地 碩果錦程(圖)
結合公益時長和綜合表現,優秀的春蕾少年不斷脫穎而出,走進大眾視線,也有更多的學子爭當「新時代好少年」。同時,大家也紛紛推薦出了自己心中的「天津好老師」。 回首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1月底「春蕾公益」向武漢一次性捐贈口罩2萬枚,得到武漢各家醫院認可以及後期得到武漢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肯定,並頒發《榮譽證書》,也由此產生了「抗擊新冠肺炎·最美小志願者家庭」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美小志願者」榮譽稱號。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本期主題 影(圖)
鏡裡內外是同樣的人,但卻有不同,仿佛科幻裡的平行世界。選擇一個角度,將看到的拍攝下來。給我的啟發是,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注意「光」也得關注「影」,水面倒影、地上樹影都是很好的素材。拍完後也發現,還應該注意一些對稱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