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鳳山詩廣澤尊王傳說(下)

2021-02-23 金英網

(十一)途中娶婚

婚期到了,李家的迎親花轎來了,依娘悵然若失,但又不敢違抗父母之命,只得換上豔麗的新嫁女裙,坐上花轎。

一路上,迎新的隊伍敲鑼打鼓,吹著鎖吶,燃響喜炮,好不熱鬧。不料到了鳳山寺附近,忽然颳起了一陣大風,吹得人眼睛睜不開。只覺得花轎輕了三下,又重了三下。轎夫心裡都一陣驚異,卻不曾想到發生什麼意外。到了李家後,鄰裡親友都爭相來到轎前,等待觀看新娘,誰知轎一掀,那裡有新娘的影子呀?只見轎中不過入著三塊長方形的土壞。這一來,李家的人不由大驚失色,在場的親友也議論紛紛。有的說,敢情是黃法師為騙取聘禮,故意賴婚吧?有的說,難道嬌夫在路上出了差錯。事情鬧到黃法師那裡,黃法師叫苦不迭。他想:也許又是鳳山寺的木偶神作怪!他匆忙趕到鳳山寺查看,果然看到女兒依娘早已化身為神,和郭聖王並肩坐在殿上。

黃法師氣得臉變黑了,他指著郭聖王大罵:「郭忠福,我跟你沒完!」

說罷,氣衝衝地走出寺門。

十二)翁婿鬥法

黃法師是一個有名的道人,他法術高明,能呼風喚雨,驅邪避難,他見自己的女兒被郭聖王搶去,恨不得把郭聖王立時吞下肚子裡,以洩心頭之恨。一進家門,他立即吩咐老婆娶出一架紡車,一個鐵鍋,一些油麻,要她將油麻放在鍋裡煎好,用紡車急轉之後,他自己帶了一支「哨角」,獨自跑到鳳山寺,大喊:「郭忠福,還我女兒來!」郭聖王抬頭一看,見是嶽父大人駕到,正要還禮,只見黃法師又逼上一步,一連迭聲地罵道:「你這個有傷風化的木頭神,拐我的女兒,今日要你看看我的厲害。」說罷用力吹起哨角來。

只聽得「嘟嘟」的「哨角」聲一吹,鳳山寺的四周立時洪水滔滔,洶湧而來,不一會兒,幾乎把寺的周圍牆壁全部淹沒了。事有湊巧,寺裡剛好有個賣瓷的德化人,正在裡面休息,此人也很有法力,又愛好抱不平。聽說黃小姐乃是自己收受郭聖王的聘禮與他相好,做父親的怎可錯怪他人。於是便隨手從碗籃裡拿起一大疊碗來,口中念念有詞把碗擲入水中,說也奇怪,他擲一塊碗,水便退三尺,又擲一塊,又退三尺。可是黃法師的哨角又一吹,水便又漲三尺。賣碗的把碗直擲,黃法師也把哨角直吹。賣碗的把碗擲盡了。黃法師的哨角還在吹。郭聖王一見急了。他連忙化做一個老人跑到黃法師家裡,哄騙黃法師的老婆道:「水已淹沒鳳山寺了,你丈夫叫你把紡車倒轉,讓他回去。」黃法師的老婆不知是計,信以為真,遂把紡車倒轉,不一會兒水盡退了。這時任黃法師哨角吹得嘴角邊出血,也無法把水吹上來。

(十三)變牛身死

黃法師吹不起水來,知道他的法術被破了,馬上改變方法,變成一條水牛。要惡狠狠地向大殿奔去,他要用兩個牛角,把郭聖王抵倒。

郭聖王見來者不善,猜出他的用意,立即化作一個屠夫,操起一把明晃晃的屠刀,猛力向水牛的心窩刺去,那水牛終於被殺掉。

黃法師的老婆得知丈夫化牛被刺死,忍不住悲從心來,放聲大哭。黃法師自知命該如此,反而安慰老婆道:「我死之後,你在我的棺材四角放上四塊燒紅的木炭,我便心足了!切記!切記!」

他要用這法子把鳳山圭燒光,報此一仇之恨。說罷,便兩腳一伸死了。

黃法師出殯時,他的老婆果然依計而行,燒紅的四塊木炭準備放置在丈夫的棺材裡。那知此事早被郭聖王知道了。就化了許多人前來送殯。當他們看到黃法師的老婆要把四塊燒紅的木炭放進棺材,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這不是要把棺材都燒掉嗎?就是要作法,放一塊也夠了。」

黃法師的老婆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只在棺材的左角放上一塊火炭,其餘的三塊就都丟掉了。

黃法師安葬不久,鳳山寺的左邊後房,忽然被火燒掉一角。傳說這就是黃法師的棺材裡放了一塊木炭的緣故。

然而,不管黃法師與郭聖王怎樣過不去,黃依娘小姐成為聖母,和郭聖王形影不離,並肩坐在鳳山寺大殿上。

(十四)太子金身

傳說黃依娘成為聖母號懿德,敕封「妙應仙妃」,與郭聖王並肩坐在鳳山寺大殿上,成為人們供奉崇拜的聖王聖母后,既然成為夫妻,必有孩子。據傳鳳山寺中主持和多位和尚,連續幾夜聽到從聖母房中傳來嬰兒的哭聲,大家不約而同地前往聖母房中看究竟,卻不見嬰兒的影子。

當天夜裡,聖母託夢給寺中主持:「嬰兒哭聲,是我的孩子出世,你可取龍床下凸起的紅土塑金身像為太子。」

主持銘記在心,以後每逢聽到聖母房中嬰兒的哭聲,便從龍床下取凸起的紅土塑金身為太子,前後計有十三位。後來,十三太子都安排了各自的管轄範圍,大太子在詩山公園內龍山宮,二太子在安溪金谷河內鄉威鎮廟,三太子在南安詩山舊門鄉鰲峰宮,四太子在溪頭,五太子在殿坂,六太子在大庭,七太子在宮下,八太子在溪東,九太子在山兜,十太子在坑柄,十一太子在羅埔,十二太子在古宅,十三太子在仙境。

民間中流傳這麼一句話:「大子顧祖,二子顧墓,三個顧半路,」來歷是這樣的。

(十五)皇宮滅火

宋朝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南安人吳德到京城辦事,隨時帶著郭聖王的香火同住。

一日下午,忽然皇宮那邊濃煙滾起,火光沖天。嬪妃、宮娥、太監皆大呼起來:「皇宮失火了!」

忽然,一個身穿白甲,跨著白馬的將軍,揮動白旗,衝入火海。霎時間,天上一片濃雲,一聲霹靂,大雨傾盆而下,頓時大火被雨淋熄了。

高宗皇帝正下旨滅火,看到此情此景,高興地問道:「為何剛才睛天無雲,火勢正旺,突然開昏地暗,暴雨傾盆,俄頃火滅,這是什麼緣故呢!」

在場的大臣和太監稟道:「皇上,微臣剛才都看到有個白甲將軍手揮令旗,跨著白馬衝進火海,大雨便下了。」高宗皇帝道:「如此說來,白甲將軍滅火有功,請接受聯的封賞。」可是,無人知道白甲將軍的姓名。

大臣吳德忙稟道:「微臣從福建老家省親歸來,隨帶郭聖王香火入京。騎白馬,穿白甲的將軍正是郭聖王顯靈。」

宋高宗皇帝聽罷,便說:「郭聖王有功社稷,朕敕封為』威鎮廣澤候』,賜建』威鎮廟』。」

當然,鳳山寺掛匾「威鎮廟」,廟宇修得金碧輝煌,更加聲振四方。

(十六)抗倭保民

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倭寇騷擾福建東南沿海一帶,到處掠奪民財,姦淫燒殺,無惡不作,人們怨聲載道,又逼於無奈。當倭寇迫切南安時,鄉親們準備逃離家鄉,臨走時,上廟求卜,得到的是陰杯、笑懷、郭聖王不準鄉親們離家。大家憂心仲仲,擔心倭寇到來。

第二天,忽然一陣暴雨,溪水猛漲。雨漸漸停了,倭寇大隊走到溪邊,正為過不了溪焦急,只見一個穿著白衣騎著白馬的大漢走過來,自告奮勇地說:「我家住在溪邊,我知道溪流深淺,願為你們帶路過溪。」倭寇大喜,說:「帶過溪去,必有重賞。」

白衣大漢領著倭寇朝溪流走去,果然水勢不大,領隊的倭寇頭目覺得這大漢老實。又拍著他的肩膀說:「到了措,臉色徒變,白衣大漢把手一揮,只見上遊潮水蜂湧而下,嚇得倭寇大驚失聲,嗷嗷亂叫……頓時間,有的下沉了,有的被水衝走了,全部葬身洶湧的浪潮之中。

鄉親們都說:「郭聖王顯靈,誘敵下水,殲滅在水中,保護黎民百姓的生命財產。」

地方官員上報郭聖王顯靈抗倭有功,高宗皇帝加封「威鎮忠應孚惠廣澤候,」又晉封「提伯王」。

據說到了明代嘉靖末年,倭寇又來侵襲詩山,村民在威鎮廟北面築城保,躲進堡中,倭寇圍攻不下,認為是郭聖王保護,於是便放水,企圖燒毀廟宇。

晴朗的藍天一聲霹靂,頓時烏雲密布,大雨傾盆而下,頃刻間大火淋熄了,並把倭寇攻堡的火藥衝散,倭寇沒有辦法,只好垂頭喪氣地撤走。

村民都說:「只有郭聖王的神力,才能使賊寇撤走。」

郭聖王愛鄉保民,殺敵驅邪,成為鄉人的擋境佛。

十七)治病救世

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皇太后突然病重,臥病不起,眼看生命岌岌可危,而朝中太醫束手無策,理宗皇帝只好出榜告示開下,廣徵良醫,治癒者,賜官重賞。許多名醫應詔入宮,均告無效,理宗皇帝憂心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一日,有個穿白袍的醫生,揭了皇榜,入朝拜見皇帝。皇上見他相貌堂堂,目光炯炯,談吐不凡,一看就知道不是個等閒之輩。當下他號了脈,開了藥方,讓太后服下靈丹妙藥。不一會兒,太后大汗淋漓,感到舒服了許多。服藥三日,病情日見好轉;服藥五日,能起床走動;服藥七日,竟安然痊癒。

理宗皇帝龍顏大悅,詢問道:「神醫尊姓大名,家居何地?」白袍醫生道:「福建南安郭山人也!」說罷,不領賞銀,不道姓名,告辭而去。

後來,理宗皇帝多方探查,才知道福建南安鳳山寺又稱郭山廟,郭聖王是郭山人,常乘白馬,身穿白衣袍做好事,自然是郭聖王前來皇宮治病無疑了。於是,便加封「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廣澤尊王。」

(十八)海外顯靈

在東馬來西的砂勞越省古晉,有一座古晉保安宮,早有清朝時候,便供奉著廣澤尊王。這裡的海外華僑,流傳著一個郭聖王海上顯靈的故事。

古晉有個華僑漁民,祖籍建興化人,這漁民有個怪癖,他每天劃著漁船,撒了十八網,能捕撈不少海魚,因此便不再捕撈了,趕緊划船返回,趕到街上魚市場趁早賣個好價錢。

這一天,他撒了十五網,捕到不少白魚,往日有時撒十八網,還沒有這麼多,但是,他還是照例撒到十八網,最後一網好沉呀。他收起網,不知何處漂來一尊神像,被他撈上來了,神像的衣衫和臉部都脫落了,一時難以辨是何方神明。可是有一點能夠看出,從雕刻的風格得知來唐山老家,是中國的神像。他用清水洗乾淨,恭恭敬敬地供奉在桌案上。

這天夜裡,他做了一個夢,只見一個身穿龍袍,童顏紅臉的少年走上前對他說:「感謝大叔從大海中撈回我的神像,我乃廣澤尊王是也,至此庇護海外僑民。」

漁民一聽驚醒過來,心裡十分歡喜,第二天便請來華人長輩,許多華人兄弟和地方人士都到他家細察,有個泉州來的華僑說:「廣澤尊王是福建南安鳳山寺的郭聖王,是唐山老家的神明呀 !」

於是,華僑兄弟份份集資,給神像重新描漆上金,興建一座保安宮,供奉廣澤尊王。華僑下海捕魚,上山採果,到街上做生意,都到保安宮行香;患病逢災,也到保安宮乞求保佑,香火十分旺盛。

卻說砂勞越的地方長宮叫拉耶查理士布洛克,為官清正,愛護百姓。每日除處理政務之處,在清早之時,總喜歡騎馬到郊外運動,鍛鍊身體。有一天清早,他途經保安宮時,忽然馬的前蹄高舉,狀似朝拜,一連向前方叩首。拉耶覺得奇怪,透過薄薄的晨霧,他看到一個活潑可愛的兒童,倚立於馬前,他身上著一個紅肚兜,上身赤膊,漫步走進宮內。

「這是哪裡來的兒童」拉耶覺得奇怪,便跳下馬下宮尋找兒童,而宮裡沒有邊門後門,不見兒童的蹤影,不由得聲聲稱奇,他隨後詢問鄰近的街民。有個華僑對他說:「這裡祀奉廣澤尊王,一定是神明顯靈啊!」拉耶聽了也深信不疑。

「番仔長官的馬見了郭聖王,也要朝拜三叩首!」這個新聞在古晉傳開了,到古晉保安宮的善男信女更多了,連馬來亞人也來行香了。

(十九)萬代封侯

郭忠福十六歲坐化成神,威鎮鳳山之後,屢次顯靈,從皇宮滅火到護國抗倭,從愛民濟世到治病救災,郭聖王受到歷代皇帝的封爵。宋高宗紹興年間敕封為「威鎮廣澤候」,敕建「威鎮廟」;宋寧宗慶元年間敕封「威鎮忠應孚惠廣澤候」,晉封「提伯王」;宋理宗開慶元年敕封「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郭聖王簡稱:「廣澤尊王」,他的神名傳遍海外。

歷代名士遊覽鳳山寺,書碑、題匾、賦詩、作聯、表達對廣澤尊王崇敬的心情。宋代狀元曾從龍親筆手書碑文,明代通判顏廷渠題匾「鳳山勝覽」,明代翰林檢討張潛夫題篇「英異靈光」。清左庶子陳遷鶴題聯:「遙看一鳳翔丹穴,不見全牛化道身。」清泉州名士蔣玉蟾詩云:「閩南多奉佛山靈,平昔傳聞耳慣聽,記的英名推最盛,歷年香火鳳山青。」……真是不計其數。《閩書》、《泉州府志》、《南安縣誌》對廣澤尊王郭忠福都有列傳記載。

在閩南及臺灣一帶,都有「做十六歲」的習俗。男孩子見識少,力氣小,幹活算童工,在碼頭在店鋪做工都只能拿少量的工資貼補家用,到了十六歲,他會高興地說:「郭聖王十六歲成神,我十六歲長大成人了!」農村的男孩子會說:「我十六歲能挑『畚桶尿』了!」城裡的童工會說:「我十六歲能領:「大人錢」了!」父母也把兒子十六歲當作小孩與大人的分界線,備辦三牲豬頭,備辦生羊鮮果,到鳳山寺祀敬郭聖王,燃香叩拜,念念有詞,祝願自己怕兒子十六歲後象郭聖王那樣大有作為,之後宴請親朋。「做十六歲」的習俗,實際上也是在紀念郭聖王呢!

華僑出洋到東南亞、歐非拉去,臨走前也不忘到鳳山寺去。請一尊「郭聖王」木雕神像,帶一面「鳳山寺」領旗,取一包香灰裝在香火裝裡,帶在身邊。清朝道光年間,南安華美十幾人搭剩大帆船到南洋去,在伶仃洋遇到了大風暴,由於這十幾人隨身分別帶有郭聖王的神像、令旗、香火袋,船隻竟然平穩地停泊在鄰近一個孤島邊,直到風暴過後啟航,順利到達目的地。大家無不由衷地說:「是郭聖王庇護,讓我們順利到達番平啊!」

郭聖王是「白目佛益外境」,「越遠求越顯靈」,因此,深受華僑的崇拜。華僑把神像、令旗、香火袋供奉在異域他鄉的寓所裡,郭聖王會保佑海外遊子身體健康、生意興旺。郭聖王祖廟在鳳山寺,在國內已經分爐到臺灣、港澳、江浙、兩廣等地。在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的華僑聚居地,許多華僑賺了大錢發了財,集資在僑居地建起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鳳山寺」、「威鎮壇」、「保安宮」、「廣澤尊王廟」,祀奉廣澤尊王郭忠福。

郭聖王在未成神之前曾說:「我不做一朝天子,我要萬代封候。」寺鎮鳳山香火紅,萬代封候郭聖王。要問海內外有多少廣澤尊王廟?說也說不清,廣澤尊王郭忠福的故事,世世代代在民間永遠流傳。

附記:

廣澤尊王郭聖王的故事,在海內海外流傳多而廣,這裡搜集的只有其中一部分。有關郭聖王婚姻的傳說,一說聖母姓黃,尤溪人,父為法師,筆者據此整理。二說聖母姓陳,也尤溪人,其父也為法師;三說聖母姓楊,詩山社壇附近鳳翔院楊道士之女,溪邊浣衣,漂來描金漆盤,盛放金手鐲,楊女戴在手腕上,居然脫不下來,此為郭聖王行聘之物也。基它細節大同小異,特此說明。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鳳山詩廣澤尊王傳說(上)》

相關焦點

  • 福建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 兩岸四地同祭「廣澤尊王」
    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圖為「兩岸四地道教文化大會香」活動。 陳鑫偉 攝    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圖為「兩岸四地道教文化大會香」活動。
  • 河北:豐寧縣鳳山關帝廟廟會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豐寧滿族自治縣旅遊和文化廣電局,積極開展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以網絡展播的形式展示豐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 ...的殿堂——汕尾媽祖廟|鳳山媽祖廟|媽祖|汕尾|鳳山公園|天后宮
    汕尾市地處南海之濱,有著悠久的媽祖文化傳承。宋元之際,由於戰亂,從福建莆田、湄洲一帶的林氏族姓遷徙到陸豐縣時,把媽祖信仰的習俗也帶到了陸豐,並代代相傳下來。千百年來,媽祖信仰一直是汕尾人的精神寄託,汕尾大大小小的媽祖廟更是汕尾人寶貴的物質精神財富。
  • 鳳山書院.鳳山夜話/蘇生之見:麥兜菠蘿油王子 電影賞析
    受鳳山書院代總和靜水兄之託,五月底的周末夏夜,在鳳山書院音樂廳,在下勝手蘇生胖哥,勉為其難做了場電影分享會。
  • 涼州文化 | 涼州攻鼓子與苗莊王的傳說
    《妙善傳說中莊王形態研究》中說:「苗莊王形態的形成動因尚不清楚,形成的時間大約在清代」。在《妙善公主生父莊王漫談》中則說:「在上千年傳說中,由於『妙』與『苗』兩字音同字不同,『妙』『苗』』混淆,為此,後者不免將父城長苗萌說成『苗莊王』」。
  • 家在遠方 愛在西部 心在鳳山
    12月7日,在縣項目辦的組織下大學生西部計劃鳳山縣服務隊歡聚一堂為高本坤、張逢洮兩位志願者過生日,這是他們離開家鄉、走出校園、進入社會,來到鳳山這個新的大家庭第一次過生日,他們深深的感受到項目辦的關愛、志願者兄弟們的情誼,服務鳳山、紮根鳳山的信念更加濃烈。  一直以來大學生西部計劃鳳山縣服務隊在縣項目辦的組織帶領下默默無聞的為鳳山各項事業的發展而努力著。
  • 人坪鳳山公園(福建漳浦 寬心)
    《好山好水》推薦:人坪鳳山公園寬心 初上鳳山是駐村第一書記邀我一起去設計黨建宣傳製作,在山上走來走去卻看不見傳說中的鳳凰,原來是一棵千年古榕攀爬長在大石上形成鳳冠造型而得名。鳳山海拔五十多米,在佛曇山峰中屬於中等高度,是玳瑁山之餘脈。今天老天作美,和風拂面,兒時玩伴從香港回來找我,我建議上鳳山走走,他雖在異鄉卻也心繫故鄉,這次榮選漳浦香港同鄉會副會長,事業有成肚子也有成,爬山就是鍛鍊身體,二人說走就走不一會兒到鳳山腳下。
  • 鳳山:群山聳立之地,革命詩篇氣壯山河,民族風情五彩斑斕,豆腐圓...
    在鳳山,藍靛瑤與壯族雜居,壯族瑤族文化兼容,瑤妹用壯話來唱山歌。歌聲高亢急促、清越激昂,音調特色非常明顯。 2016年,鳳山瑤族度戒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在保護中開發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堅守金招牌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三門海天窗。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遊彩桃 供圖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布柳河仙人橋。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遊彩桃 供圖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大石圍天坑。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遊彩桃 供圖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天舟觀光平臺。
  •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圖書漂流講座舉行
    活動共招募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6位科普志願者講師,通過舉辦科普講座、捐贈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相關科普圖書等形式,為同學們介紹關於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知識,截至12月24日,共計一千餘名學生參與到本次漂圖書活動中來。12月8日,在重慶十八中兩江實驗中學,賈淮中老師和同學生們合影。
  • 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常州棲鳳山發布文創祭祀套餐
    「文明祭祀 綠動冬至」暨「寄一份相思 獻一份愛心」文創祭祀套餐發布會在常州棲鳳山順利舉行 中國常州網訊 12月5日上午,由常州市民政局主辦,常州市殯葬協會、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常州棲鳳山承辦的「文明祭祀 綠動冬至」暨2020年「寄一份相思
  • 唐山話:拗爹(bie)種的由來和開平康王爺的傳說!還有...
    那麼,康王是啥時在此地為王?他又為啥會派生出這句——唐山人將歇後語,俗稱為俏皮話的話呢?……  為了解開這些謎,就從康王說起吧:  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孤竹國境內的鳳山,有位姓康的王。人們俗稱他叫「康王爺」。那麼,康王是我國哪朝哪代的王呢?又是什麼時候在鳳山地域「封」的王?……  為弄清此,我接連幾天查找史書、典籍。
  •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開展16場科普圖書漂流活動
    近期,「2020年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圖書漂流講座」在全國範圍內16所學校順利舉辦。活動共招募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6位科普志願者講師,通過舉辦科普講座、捐贈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相關科普圖書等形式,為同學們介紹關於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知識,截至12月24日,共計一千餘名學生參與到本次漂圖書活動中來。
  • 龍華區攜手鳳山脫貧致富
    自2016年對口幫扶鳳山縣以來,龍華區堅持將鳳山縣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先後向鳳山縣派出3名扶貧幹部,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人才支援、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方面出實招、求實效,為鳳山脫貧攻堅持續注入龍華智慧、匯聚龍華力量、展現龍華擔當,走出一條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龍華道路。
  • 宣恩藝術《鳳山連廂》在港獲金獎
    恩施日報訊(見習記者羅程 通訊員鄧國君 李卉欣)7月15日,在第一屆中華體育舞蹈(香港)國際藝術節舞藝專場比賽中,宣恩縣李家河鎮滾龍連廂藝術表演隊表演的節目《鳳山連廂》獲得金獎。《鳳山連廂》源於宣恩縣「一縣一品」文化品牌滾龍連廂發源地李家河鎮鳳山村,是省級非遺傳承人、恩施州民間藝術大師侯安星親自編導的民族民間文藝精品節目,先後多次榮獲省、州、縣獎項。
  • 泉州民間信仰之四:廣澤尊王——孝順牧童化作閩南遊子保護神
    升天前為出生於今安溪境內的牧童郭洪福,十六歲時在南安詩山鎮鳳山上坐化成神,因民間傳說廣澤尊王是「白目佛益境外」。據史志記載,廣澤尊王成仙登神後,神通廣大,有求必應,行仁賜福,興神助戰,功勳卓著。自宋至清,獲歷朝皇帝六次敕封祭典。所以歷代出外打拼的閩南人都視廣澤尊王為保護神,香火遍及華僑聚集地。】
  •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校園行 ——走進合肥工業大學
    2019年12月9日,由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園區管理局主辦,腳爬客承辦的「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校園行」活動來到安徽合肥工業大學。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鳳山園區科普負責人羅雅賓、辦公室工作人員周福慶、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沈越峰老師、腳爬客科普導師彭陳川以及100餘名學生參加了講座。
  • 廣西樂業 鳳山地質公園將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6月24日,聯合國科教文專家stephane legal(利格爾.史蒂芬)在廣西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實地考察反饋會上激動地作考察反饋發言。為期5天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地質公園專家組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實地考察活動於當天上午在廣西百色樂業縣地質博物館落下帷幕。
  • 飛閱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 這是4月19日拍攝的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風光(無人機照片)。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西西北部,公園內地質遺蹟包括天坑群、天窗群、鐘乳石等,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美學觀賞價值。新華社記者 周華 曹禕銘 攝影報導↑ 這是4月19日拍攝的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內的天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這是4月19日拍攝的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內的天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這是4月19日拍攝的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內的大石圍天坑(無人機照片)。
  • 樂業-鳳山——億萬年的絕美遺蹟
    來源:地球雜誌如果說桂林山水秀甲天下,龍脊梯田撼人心魄,興安靈渠巧奪天工,那麼,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則是世人通向喀斯特巖溶地貌的一扇窗戶。它匯集了巖溶奇景的極致,各種峰林、峰叢、溶洞、天窗、天生橋、落水洞、天坑,以及各種珍稀動植物等如一幅長軸畫卷,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