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星光燦爛,站在小陽臺,遙見天邊的明星,近聞池塘的蛙聲,我想這一刻的世界是如此友善,周圍可見的、不可見的世界都充滿了一股詳和與溫柔。
此時,我想拋開所有的概念,心理學的、哲學的、傳統文化的、流行的、邊緣的,所有所有的定義我們統統都忘掉,回到人類的關係本質上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是本當就應是互相友愛、友善仁慈的呢?仁愛,理當是人類關係的核心,也是人類能夠源源不斷存續於地球上的至上真理。
雖然,現實世界並不一定是真理的呈現之地:許多電影導演熱衷呈現宮鬥、官鬥、各種爭鬥,甚至現實性題材也總是展現人與人之間的仇視和競爭,善與惡一直輪番上演,乃至老一輩的人一看電視就評論:這個人好善,這個人好壞……
且不說夫妻之間的相互計較和互相傾軋:都巴不得自己能高過他人,以滿足「自己更重要」的小我之心,就是兄弟姐妹之間,也充滿了彼此的不服和競爭,遑論家長裡短、各種複雜的婆媳乃至妯娌關係,雖然人間的確也有相愛的夫妻、也有相愛的兄弟姐妹、也有感情很好的婆媳關係,但卻都是少數現象,大多數人與人的關係之間,所體現出來的多數是爭鬥。
這是成年人的世界,那麼孩子們呢?令人感到心酸的是,學校也盛行競爭論,無休止的考試和排名傾軋了孩子們的自尊和生存空間,成績好的孩子被評為優秀,飽受讚譽,成績差的孩子則感受不到存在感和價值感,理應人人平等的人類世界處處充滿了彼此間的比較和不平等。
我們只能遺憾地說:人類為何要把世界變成這樣?變成這樣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當然,這也只是「部分的現實」,應該看到,這世界的確有充滿友愛的時候,尤其是大的災難來臨,人類的胸懷中會被激發出偉大的情感,大家會在關鍵的時候攜手並進,共同應對災難,無論是多年前的汶川地震,還是最近的疫情,人類都迸發出了廣泛的友愛之心,共同應對了這一場世界危機。
但在回歸生活之後的和平時期,友愛互助反而有些稀少,因而顯得無比珍貴了。
日常我並沒有意識到人類關係間的這種鬥爭性,於我而言,我周圍的人際關係大多數都平靜和緩,友人們易於溝通,家人們心也比較齊,兄弟姐妹間相互友愛,倒是在與先生間的日常相處中,我發現了人際鬥爭的蛛絲馬跡。
我愛人生於一個平凡的工薪階層之家,公公的家族是南昌近郊一個種姓較大的族群,家中共有三兄弟,他是老小,從小就居於大家族混居的環境中,由此攜帶了許多舊式家庭中一些習慣。
先生受家庭風氣影響,沒有意識到夫妻之間需要真誠平等的溝通,而是長期站在自己想當然的立場上,認為他所說的,我一定應該聽取,要是我平和向他表述我的看法,他就會大發雷霆。
從前我不甚了解他的情緒來源,一直以來和他相處不好。後來,我從他的情緒上看到了公公日常在家中的影子,簡單地認為這樣的情緒出於原生家庭問題,嘗試更多地去理解他。直到近年來,發現他的情緒從來沒有消解過,反而逐年增長,終於通過深入地體會而感受到,先生的情緒上承襲了家庭文化裡一貫帶來的競爭和比較。
先生是家中老小,由於舊式家庭的影響,雖然先生四姐弟是長姐為老大,但是家裡一直沿襲「長兄如父」的做法,先生成了四姐弟中最沉默寡言卻又最不敢發聲的一個。而公公長期在家中製造出了競爭的氛圍,導致姐弟四個的關係不那麼和諧:雖然姐弟間也有深厚感情,但更多是彼此間的不服和競爭。
先生承襲了家庭裡的這種氛圍,到結婚後與我的關係裡也不知不覺想把他在家庭中未能表達的部分表達出來,比如他渴望有人「聽他的話」,希望自己也能像兄長和父親一樣,在家中「一言九鼎」,又希望他所說的我全部都能同意,絲毫不能提反對意見——而這一切,都是表達內心常年的壓抑,也是父親的言傳身教在他身心中留下的強烈痕跡。
我體會到先生在家庭中其實是沒有感受到多少溫暖的,長期的習得,使得他無法順利嶄現內心自然而然的健康情感,他把一切天然的好的部分壓抑下來了,只把家庭中習得的部分呈現出來。
僅僅只是這麼輕輕的一句話,先生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身在外地工作的他回來得極少,以往偶一回來,稍遇不順心就喜歡大叫:早知道不回來了!還不如一個人呆著好!現在他似乎有意控制自己這麼說話,因為他開始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夫妻關係中,不應當只是體現權威,而應是友愛互助,這樣整體家庭利益才能最大化地得到保障。我也嘗試在他發怒的時候,不與他對抗,而以實際行動告訴他,人與人之間不需要彼此爭鬥,只需要彼此關懷——甚至,在雙方擁有不同見解的時候,也能如此。
我想,我先生的事例一定不是孤立的。
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說的就是從個體中能夠瞥見整體。以先生這一個個體現象,當能揣度出,時下家庭中的互相競爭、互不服氣的風氣應當不少。而這也從側面中說明,當下國人大多數還處在孩童或者少年階段——從心理現象上來說,鬥爭是人在青少年階段最喜歡做的事。
而人與人之間關係本質中的友善與仁愛,是成熟的生命個體能做到的事。
只有當一個人真正地成熟了,他才會從狹小的自我天地中走出來,而不會僅以顯示自我、主張自我為行為特性,一個成熟的生命會開始關注外在的廣闊世界,會渴望做些能讓世界發生積極轉變的富有影響力的事。
因此我想,那朝代迭換的血腥歷史中,那宮闈中殘酷的宮鬥戲,林林總總人類相互鬥爭的戲幕,體現的多是人類的小我之爭,以及善惡過分對立下的分裂二元世界,這也許還是說明人類尚在少年期,整體未達成心智的成熟,自然鬥爭心較重、善惡觀念尤其分明——當人想去鬥爭的時候,總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據說2020是新時代的開端,意味著人類整體世界會邁向一個新的升級。我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人類的心智在逐漸的成熟之中,是否人們會漸漸消磨了內心中的鬥爭性,從少年期走向成年,讓成熟的心智帶來友善的互愛互助,逐步走向人類世界的和諧統一。如果是,那一定是人類世界變成天堂的前奏,值得生身為人的我們好好謳歌這個新時代的來臨。
記得有一部電影,說著一群人經過漂流,來到一個無人島上,並且由於航行得太遠,再也不可能回到他們曾經出發的地方。在無人島上,人們學著過起了土著的生活。
起初,人群充滿爭端,很快,便有幾個人死於爭鬥與流血,但一場場打鬥過去之後,人們沉默了,他們開始明白,想在這個天然野生的小島存活下來,必須得靠每個人的長處,大家必須攜手合作,團結一心,才能共同在這個島上生存下來。
這是生存與死亡教給人類的課題,固然每個人都有個性、有觀點、都渴望當大人物,不希望被別人統領,但最終人與人必須在環境中學習合作,即使當了首領的人,也得學會照顧群體的利益,而不是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他還需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幫助每個人尋找到合適的受尊重的位置,讓整個團隊能發揮出最佳力量,每一個人都能活得更好。
我想,團結友愛是這世界最樸實最有效的話語,能把不同種族、不同人群團結到一起。時代到了,人類應當友愛攜手,共謀發展:這也是整體世界危機、疫情之後,能夠帶給人類的最好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