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德英樂中小學名師工作坊——「金荷華語文工作坊」開班儀式暨首次培訓在萬科雙語學校舉辦。工作坊結合上海市第四期「雙名工程」的「高峰計劃」「公關計劃」「種子計劃」的相關要求,旨在加強德英樂教育教師梯隊建設,培養師德高尚、品格優良,具備語文學科理論知識、善於探索語文學科教學的德英樂優秀骨幹教師。
在為期三年的工作坊期間,德英樂的語文教師們將深入學習語文學科理論知識、探索語文學科教學的科學與藝術,共同學習中外母語課程的發展趨勢,研究如何在語文課程中滲透「5C5R」素養的發展與提升,並且協同制定優化德英樂語文教育校本課程;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語文教育教學之路,在區、市產生積極的影響。
德英樂教育總經理許青川女士,德英樂教育總督學劉國華校長,工作坊領頭人金荷華教授以及工作坊學員一齊到會。同時,德英樂教育還邀請了閔行區小學語文教研員、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楊獻榮老師為工作坊學員傳授寶貴經驗。
△四位嘉賓共同宣布「金荷華語文工作坊」正式成立
從左至右:金荷華教授、楊獻榮老師、許青川總經理、劉國華校長
「金荷華語文工作坊」是德英樂進一步提升學科教師專業能力重要舉措,代表了德英樂教育加強語文教師梯隊建設,深入學習語文學科理論知識,探索語文學科教學的科學與藝術的決心和投入。
01
教聽說讀寫,育文化自覺
誕生於德英樂教育理念與
目標基礎上的方案
金荷華教授對工作坊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全體成員對於以後的發展目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工作坊的方案是建立在德英樂的教育理念與目標之上的,」 金教授表示,「開拓國際視野,激發無限潛能,培養立身世界的中華英才」是我們的前提和立足點。」
工作坊的目標同樣也非常清晰,金教授將其概括為:研究課堂教學,培養骨幹教師,打造一支隊伍,構建一門課程。短短二十來個字,卻高度濃縮了德英樂語文學科建設和探索的不懈追求和赤誠之心。
金教授認為,一堂優質的語文課,應該具備四個意識:課程意識、角色意識、問題意識、效率意識,而「效率意識」則聚焦為「精、氣、神」。工作坊的成立,也代表著在名師金教授的帶領下,德英樂全體語文教師的教學「精、氣、神」也必將更上一層樓。
△語文學科導師金荷華教授
立足於中華文化根基,放眼世界
「教聽說讀寫,育文化自覺」是「金荷華語文工作坊」的聚焦點。金教授表示,她是受到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充滿激情的教育學思想者葉瀾先生的啟發。作為中國新基礎教育研究的領軍人物,葉瀾教授提出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的觀點實在是醍醐灌頂,頗有啟發意義。而基礎教育是有共性的,聚焦到語文這一門學科時,金荷華教授就在內化吸收的基礎上,提出了指引工作坊成員的教育之道。
工作坊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續的影響力,離開不了「源頭活水」,也就是從科研視角對國內外語文課程改革發展趨勢的了解與研究。
經過深入研究,金教授認為目前語文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視。為此,金教授還提到了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旁徵博引地為工作坊成員們解釋了尊重和發揚民族文化,學習借鑑外來優秀文化的重要性和境界意義。
在當代,文化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維度。從宏觀來看, 「文化自信」 是新時代課題。在德英樂,金教授工作坊的成立,則是順應時代,從每一節語文課堂入手,讓我們的孩子們立足於中華文化根基,放眼世界。
△金荷華教授為德英樂語文教師們培訓
發言最後,金教授還熱情澎湃地為大家吟誦了一首小詩《聞德英樂頻傳捷報有感》,贏得了滿場喝彩。
0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們看得到更廣闊的藍天
閔行萬科雙語學校初中部的語文老師郭麗作為工作坊成員代表發言,向德英樂教育的領導們,向親愛的金教授表示了最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為我們開闢了名師工作坊這片藍天,讓我們可以在這裡更好的起飛和成長。」
和眾多的老師們一樣,郭老師對於語文教育事業懷有極大的熱情,成為「名師」是他們的心之所向和畢生夢想。她相信,工作坊的全體成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將竭力的做好以下三點。
仰望星空,找準自己的方向
成員們都非常感謝德英樂教育建立了這樣一個培養新機制,而在開始工作之前,大家必須要樹立明確目標,找準自己未來的方向,不斷去提升自己的特長,優化自身的能力。
腳踏實地,無愧於心
教師們不僅要仰望星空,更需要做的是腳踏實地。作為一線老師,認真準備每一節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熱情接待每一位家長。同時,老師們還要秉著樂於奉獻的原則,不斷地開拓工作思路,創新工作理念。
博採眾長,精進不休
老師們更要去以虛懷若谷的胸懷去取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德英樂的老師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的身邊都有這樣一群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的同事們。
「金荷華語文工作坊」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將深深影響德英樂的每一位語文教師,願在未來的教育旅途中各位老師可以與德英樂攜手共進,共同成長。
03
回顧過去,放眼未來
德英樂竭力為教師打造最佳平臺
德英樂教育總經理許青川女士在開班儀式上發表講話,在講話中,許青川總經理回顧了過去幾年德英樂的快速成長,讚嘆現場「藏龍臥虎」,表示被老一代教育人的滿腔熱忱和殷切情懷深深打動。
「德英樂」雖然是一個年輕的品牌,但是作為世界五百強萬科集團旗下的教育板塊,德英樂的目光和雄心永遠投向遠方。成立以來,德英樂始終步履不停,目前教職工人數已經達到了千人,並且還在繼續強勢成長中。
「我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成為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最棒的教育品牌。」
許青川女士同時表示,大多數的民辦學校可能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關注教師的培養和成長,而完善教師的培養和成長機制是德英樂的承諾和責任。「我們會為你們打造一個最棒的平臺,傾聽大家的聲音,更多地關注各位老師未來的發展,儘可能地用我們的資源去為大家助力。」
以優秀學科帶頭人為核心開設工作坊是德英樂為教師們竭力打造的最佳平臺之一。不僅是「金荷華語文工作坊」,接下來,德英樂還將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備,圍繞其他學科成立名師工作坊,打造「名師帶領,攜手成長」的聯動效應。
04
「提領法」——問題導向的教學法
引領孩子走進詩歌王國
特邀嘉賓楊獻榮老師也為大家分享了自己幾十年教學經驗的沉澱,這也是「金荷華語文工作坊」的首場培訓——《古詩文教學新策略》。
古詩文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古詩文的教學頗受重視,因為這是國家培養國民意識形態的重要一環。因此,與過去使用的各個版本的教材相比,目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古詩文所佔的比例增大了。
傳統的古詩文教學方法效率不高,孩子們也提不起學習興趣,這是語文教師,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難題。對此,楊老師肩負這語文教研員的使命和責任,對古詩文教學進行了深度探索。
在活動現場,楊老師以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一詩為例,絲絲入扣,盤剝深挖,為成員們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如何引導孩子們高效學習,愉快地走進詩歌王國。
在古人寫的詩詞中,一定有一個詞或是一個句子在全文中起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抓準這個關鍵詞或關鍵句展開設計一系列有內在聯繫的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根據詩歌背景和內容思考,理解詞句的含義和思想感情,這就是楊老師總結的「提領法」的含義。
「提領法」的妙處不僅是能讓學生高效地理解和感悟一首詩,更能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們一種根據關鍵線索思考探究的思維模式,真正在古詩文的學習和理解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培訓過後,金荷華教授對於楊老師的分享進行了精彩點評,高度讚賞楊老師這種由表及裡、絲絲入扣的詩歌教學方式。在場的工作坊成員們也都聽得聚精會神,連連點頭。
活動最後,現場的老師們就語文教學和自我提升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金荷華語文工作坊」開班儀式暨首次培訓活動在歡聲笑語和盈盈收穫中圓滿結束。接下來,工作坊的培訓研討活動將按期舉行,助力德英樂師資力量茁壯成長。
文字編輯:Vicky
排版:Echo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