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臺北舉行追思會,悼念知名愛國臺胞陳明忠

2020-12-24 海峽導報

「無悔的鬥士:陳明忠先生追思會」28日在臺北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我再講兩點。第一,我生錯了時代,但沒有做錯事,就這一點來講,我沒有遺憾。第二,我大概在有生之年還看不到兩岸統一,這是小小的遺憾。不過,沒有關係,大趨勢是擋不住的,我已經知道,統一不成問題。」陳明忠先生在回憶錄中的這句話,在今天的追思會上被反覆的提起,「無悔的鬥士」,是今天追思會上的主題,也是對其一生的定評。

陳明忠先生生前是臺灣島內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也是臺灣最早一批追求社會主義道路的先驅。他因病於2019年1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歲。2月28日是陳明忠先生逝世百日,追思會適逢「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與知名導演侯孝賢,以及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席張安樂等多位島內統派人士均到場悼念。

馬英九出席追思會

青年時期意識覺醒 我的祖國在大陸

1929年1月,陳明忠出生於臺灣高雄,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度過的。受當時「皇民化」教育的他,一度誤認為自己是日本人。但在學生時代,陳明忠飽受日籍師生的歧視與欺凌,這讓他的中國意識逐漸覺醒。在陳老先生的回憶紀錄片中,他曾提到,「有一次我同一個日本人打架打贏了,結果下課後十幾個人圍毆我一個。我問他們,為什麼要打我?同學說,因為臺灣人不可以打贏日本人。」正是在那一天起,陳明忠意識到,自己並不是所謂的「受天皇疼愛的子民」,他的祖國在對岸。

1945年臺灣脫離日本殖民之後,對當時國民黨腐敗統治大失所望的陳明忠,開始積極地參與島內的學生運動。1947年,臺灣爆發「二二八」起義,他參加臺灣共產黨人所領導的民主聯軍「二七部隊」在埔裡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並戰至最後一刻才離開戰場。

在生前接受採訪時,曾有記者問他,是不是因為「228事件」而改變了他所追求的理想。他卻回答道,在殖民時代,自己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對日本人低聲下氣的「三腳仔」(指日據時期為日軍效力的臺灣人)。然而,當他看到自家的佃農對自己也是一樣點頭哈腰時,他突然意識到,日本人對自己的霸凌,似乎也是同樣出現在自家的佃農身上。從那時他就明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平等社會,只能靠社會主義。

追求理想放下仇恨 力促連戰破冰之旅

追思會現場

「228事件」後,臺灣島內開始了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時期。陳明忠曾兩次被捕入獄,受盡嚴刑拷打,前後服刑長達21年,甚至曾瀕臨死刑的危機。1987年,在時任蔣經國秘書的馬英九等人的幫助下,陳明忠才獲準「保外就醫」成功出獄。出獄後,雖然身體情況不佳,但他依然沒有忘記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理想。2005年2月,在馬英九等人的邀請下,陳明忠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表演講。演講結束後,陳明忠將一把象徵兩岸和解的「和解之鑰」交給連戰,期許他能擔起結束國共內戰的責任。2個月後,連戰首次訪問大陸,成就了永遠銘記史冊的「破冰之旅」。

馬英九在追思會上回憶道,「當時陳明忠先生在會上強調,『228事件』不是『臺獨』運動,而是當年國共內戰所遺留下的時代悲劇。他主張兩岸必須和平和解,這樣的悲劇才不會再次重演。他的演講深受國民黨內高層的認同,於是才有了兩個月後連戰主席的登陸之旅,也為後來的兩岸關係破冰,以及和解和平合作奠定了基礎。」

張安樂在追思會上表示,陳明忠先生一生最讓人欽佩的,除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外,更重要是他能放下仇恨的精神。「明忠先生一生飽受的苦難,有大部分是深受國民黨所害。可是為了國家民族的統一,他能毅然決然的放下仇恨,選擇在2005年到國民黨的中央黨部拜訪連戰,這點讓我很欽佩。」

晚年不忘初衷 著書立傳盼統一

鬱慕明出席追思會

晚年,陳明忠先生仍不忘自己青少年時期追求階級解放的樸素願望,撰寫和口述《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無悔》等著作。他在繼承臺灣人民反帝愛國主義傳統的基礎上,批判「臺獨」,開島內思想風氣之先,豐富發展了臺灣對祖國統一的理論和社會進步的主張。他的這些思想觀點,啟迪並鼓舞著大批臺灣有識之士,走上了追求統一與進步的道路。2019年11月21日,陳明忠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1歲。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當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原顧問、夏潮聯合會原會長陳明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謹致沉痛的悼念。她說,陳明忠先生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是臺灣人民反殖民、反壓迫的光輝典範,臺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代表。他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事業。他的愛國情懷值得兩岸同胞永遠銘記。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洪偉晟 文/圖

相關焦點

  • 知名愛國臺胞陳明忠先生追思會在臺北舉行
    中新社臺北2月28日電 「無悔的鬥士:陳明忠先生追思會」28日在臺北舉行。臺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革命家、理論家、社會運動家陳明忠先生,因病於2019年1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歲。2月28日是陳明忠先生逝世百日,適逢「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出席追思會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表示,陳明忠先生是「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期的雙重受害者,即使長期遭遇磨難,也絲毫未損其對自己理念的堅持。他是大時代的勇者,是滄桑歷史的見證者。
  • 陳明忠回憶錄首次在大陸出版 講述「二二八事件」真相
    4月15日上午,臺灣知名社會運動家陳明忠的回憶錄《無悔》在北京臺灣會館發布。(中國臺灣網 李丹 攝)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北京訊 (記者 李丹)4月15日上午,臺灣著名社會運動家陳明忠的回憶錄《無悔》在北京臺灣會館發布。
  • 臺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陳明忠:我不是藍不是綠,是紅的
    你是民族的光榮,你為愛國而犧牲。冬天有悽涼的風,卻是春天的搖籃。安息吧!死難的同志,別再為祖國擔憂。你流的血照亮著路,我們繼續向前走。一曲唱畢,眾人散開,這位因坐「老虎凳」刑而腿部受傷的老人坐在輪椅上,面對著一牆已故戰友們的名字,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4月16日,北京,陳明忠先生坐著輪椅在西山附近的無名烈士紀念廣場前緬懷逝去的故人。
  • 陳明忠,一個鐵骨錚錚的臺灣人
    他是「二二八」暴動的參與者,早期中共地下黨員,臺灣白色恐怖年代最後一個被判死刑的政治犯……          在第三次駐臺記者任期告一段落之際,特別是在「二二八」這個特殊的日子,我覺得有必要,也有責任把他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 謝雪紅與二二八起義
    謝雪紅先後拜訪了在港的何香凝、蔡廷鍇、李濟深、彭澤民等愛國民主人士,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和贊同。經過幾次討論之後,由楊克煌執筆用中、英文起草了《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章程》。謝雪紅指出,臺灣人民在二二八鬥爭中提出的「民主自治」口號,就是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定名的依據。
  • 宇宙大王伴靈堂 晚上舉行追思會
    譚淑瑩今日在紅磡世界殯儀館世界堂為父親設靈,翌日舉行大殮儀式後,靈柩隨即移送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家屬中午已到場為喪禮打點,下午2時已有多位喇嘛為誦經作準備,下午2時45分有誦經儀式、晚上7時舉行追思會。
  • 何鴻燊喪禮不收帛金 家屬前往悼念神情哀傷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香港商報網報導,5月26日,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在香港逝世,享年98歲。7月8日至10日,其家人將一連三日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喪禮。今日為私人悼念儀式,明日開放公眾悼念,10日辭靈出殯,擇吉安葬,稍後於澳門舉行追思會。
  •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3周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近代史上巨大的歷史傷痛,無論如何療傷止痛,都不容易完全抒解。他再次向「二二八」、戒嚴時期不當叛亂及匪諜審判案件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與慰問。
  • 林獻堂:一個臺灣士紳的「二二八」
    故臺胞切勿輕舉妄動,而供無謂之犧牲,最好仿效愛爾蘭人對付英本國之手段,厚結日本中央政界之顯要,以牽制臺灣總督府之政治,使其不敢過分壓迫臺人。」隨後,林獻堂逐步採取「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之方式,通過和平請願和結社、辦報等方式,為臺灣同胞向殖民當局爭取民主和自由之權利。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回歸祖國。
  • 臺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的無悔人生 陳明忠回憶錄
    2005年2月27日國民黨邀請「二二八」時間當事人陳明忠(中間者)於「二二八」紀念會現身說法。 1995年,臺灣導演侯孝賢拍攝影片《好男好女》,著名女藝人伊能靜出演白色恐怖時期的犧牲者、共產黨人鍾浩東的夫人蔣碧玉。蔣碧玉父親的角色,侯孝賢特意邀請鍾浩東曾經的獄友陳明忠先生扮演。陳明忠,臺灣「二二八」事件親歷者,前後兩次入獄共二十一年,臺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統派的旗幟性人物之一。
  • 被臺灣青年遺忘的愛國志士,大陸人還記得嗎?
    8月15日,陳明忠新書《無悔》在上海書城舉行新書發布會。這是2016年8月15日上午的10點半。這一瞬間的孤單他一定不陌生。生命中一大段時間都在國民黨的監獄裡等待著,就像《百年孤獨》裡的奧雷裡亞諾上校,一生都在等待暗殺者的到來。先是被關進日軍監獄,恰逢光復,但1950年因參加「二二八起義」反對國民黨被捕,關押十年。
  • 臺灣「二二八」風雲的臺前幕後
    在本町、臺北車站、臺北公園、榮町、永樂町、太平町、萬華等地,均有不少外省人無端挨打。當天外省人被打死者至少有十五人,有些被木棍打成癱瘓。   至此,228事件全面爆發  各派的應對策略  經由行政長官陳儀同意,臺北與臺灣各縣市的各級民意代表及社會名流紛紛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並在臺灣各地成立分會
  • 平反二二八事件:國民黨的贖罪
    「二二八事件」:造就悲情臺灣國民黨在臺灣的「第一件大錯誤」是發生在1947年2月28日的「二二八事件」。這樁「原罪」,在解嚴前是不能提及的禁忌。當年2月27日,臺北一位名林江邁的婦女在兜售香菸時與國民政府專賣局武裝緝私人員產生衝突,緝私人員的槍託打傷了婦女,引發周圍民眾憤怒和圍觀。
  • 臺灣二二八公園插滿五星紅旗 「獨派」氣急敗壞
    (臺媒圖)隨著一年一度的「二二八」即將來臨,島內「獨派」勢力假借這一臺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歷史事件,挑撥省籍矛盾、製造族群對立的可恥鬧劇又將開演。尤其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發生70周年,在如今島內政治氛圍下,分裂勢力若藉機「大操大辦」,竭力炒作折騰一番,想必不足為奇。然而,令「獨派」意外的是,臺北的二二八和平公園22日下午竟被插滿五星紅旗。
  • 臺灣二二八公園插滿五星紅旗 "獨派"氣急敗壞
    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22日下午被插滿五星紅旗。(臺媒圖)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國臺灣網2月22日訊 隨著一年一度的「二二八」即將來臨,島內「獨派」勢力假借這一臺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歷史事件,挑撥省籍矛盾、製造族群對立的可恥鬧劇又將開演。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
    新華社臺北2月28日電(記者李慧穎)「大量的史實都證明,『二二八事件』不是民進黨所宣稱的『臺獨的源頭』。」在28日舉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上,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說。連日來,臺灣社會舉辦多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各界人士呼籲,勿借「二二八」事件操弄「臺獨」、挑動對立。
  • 「二二八」——不能遺忘的歷史真相
    今天是臺灣「二二八「紀念日,馬英九上午出席「『二二八』事件69周年紀念儀式」時表示:歷史的真相不能遺忘,面對受難家屬應該設身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