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倒春寒倒了一場大雪來,真的是很冷啊。天冷就想要吃熱騰騰的餃子或者麵條,那可真是一件溫暖的事情。朋友早上說今天要去試吃一家餃子店,還比較特別。特別?北京比較特別的餃子店可能就是喜鼎海膽水餃了吧?
朋友驚:就是那家!作為四川人,其實餃子對於我來說並沒有北方人那麼的具有格外的意義。記得papi醬說:北方人,春分?吃餃子啊,冬至?吃餃子啊,過年?吃餃子啊,聖誕?吃餃子啊!當然是個笑話。
知道餃子意義的人可能都知道「交子」,辭舊迎新,告別過去。第一次吃海膽水餃就是和前任在大連拔草的,真是蠻特別的體驗。這次去喜鼎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告別儀式吧。
店還比較難找,左拐右拐,其實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讓我滿懷期待,好東西不會那麼容易找到。
去的比較早,店裡還沒有客人,店裡的氛圍很靜謐。木質的餐桌,略顯昏暗的燈光,稍顯寬鬆的布置,給人安全感。酒吧範兒的前臺,讓人有種穿越到酒廊的錯覺。服務員的服飾也很有民國學生服飾的風格,簡約厚重卻不失活力,配上鄧麗君的歌曲,真有說不出的和諧。
朋友四個人,我們點了招牌:海膽水餃、全蝦水餃、牛肉芝士水餃、角瓜雞蛋,以及鮑汁鳳爪、貴妃貝拌牛展、時令鮮蔬。
我吃過最特別的水餃是在承德吃到的鹿血水餃,極為特別的口感,帶有絲絲腥氣,卻極具厚重感,配上老豆腐的清新,搭配的異常巧妙。
不一會兒,水餃們悉數登場。個頭小小的,古靈精怪,迫不及待的想要入口。
海膽水餃,一定要趁熱吃,一旦涼了就有一股莫名的腥味。外表淡黃色,用筷子夾開,熱氣和鮮味四處彌散,海膽肉金黃動人,蠢蠢欲動的鮮味呼之欲出。一口咬下去,口腔瞬間充滿鮮美的汁水,舌尖接觸到飽滿的海膽肉,靈魂也為之一震,鮮美極了。
無論是什麼食材,在中國人的手裡都能變幻出無盡的色彩。樸素的麵皮,配上味覺華麗的海鮮,這種平衡本身就是一種古樸的辯證觀。咀嚼兩三下,這種鮮味四處彌散,久久不散,就像詭秘的精靈在口中歡愉的跳躍。幾口下肚,就感覺在這寒冷的天氣裡感覺有了溫暖的懷抱,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
晶瑩剔透的全蝦水餃,都是用一顆顆飽滿的全蝦仁兒手工製作。一口下去,竟能吃出一絲彈牙的爽脆來,覺得一驚!扒拉扒拉兩三口入胃,再來一個!以前總會將蝦餃和全蝦水餃搞混,其實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麵皮和大小的不同。蝦餃主要用澄面和澱粉按比例製作,而北方水餃主要用小麥粉。當然口感也是千差萬別的了。同一類食物總會在不同的地域以不同的姿態呈現,多彩繽紛。
如果說海膽水餃是水餃裡面的小家碧玉,那這盤角瓜雞蛋水餃算是大家閨秀了,充滿了家的味道。趁熱咬一口,角瓜的清甜脆爽配上雞蛋濃鬱的口感,真是搭配的相當舒服了。全蝦喝海膽水餃直接入口就很完美,而角瓜雞蛋還是要配上醋和辣椒油了。咬一個小角,浸入到醋碟裡,醋、辣椒油與餃子親密結合,一口下去,醋的酸爽,辣椒油的辛辣簡直是絕配,不由得多吃幾個。
最後上來的是牛肉芝士水餃,算是創新的水餃菜品了,滿懷期待。下去一口牛肉緊緻,汁水飽滿,裡面夾雜著些許洋蔥碎和芝士,口味獨特,朋友說,我們像是點了一盤披薩水餃,大笑不止。當然這盤水餃我是不太愛吃的,創新
很好,可是如果失去水餃本質的平衡,那就是失策了。
鳳爪也叫鳳足,本是屬於川菜和粵菜中的一道名品,比如川菜的泡椒鳳爪、粵菜中的紫金醬鳳爪、白雲鳳爪等。大連鮑魚配上鳳爪這道菜也算是一道改良菜了。大廚早上開始熬製鳳爪,需要2-3小時漫長時間,同時製作鮑汁。鮑魚熬製濃汁配以廚師秘制的醬料澆在鳳爪上,令人食慾大開。鳳爪經過長時間的熬製,軟爛爽滑,入口即化,鮑魚汁的厚重感和鳳爪肉特有的跳躍感讓人欣喜不已,還是值得推薦的一道菜。
牛展是牛腿上帶著筋腱的肉,一般拿來滷製或者涼拌,北極貝一般生吃。這道貴妃貝拌牛展是一個創新菜,但是北極貝清爽的口感完全被香菜,花生碎和醋強烈的刺激所淹沒,北極貝的處理也不盡如人意,口感發澀,沒有脆爽的口感。涼菜裡加了較多的糖使得整個菜品偏甜,整個口感搭配有些生澀,牛展的口感還算不錯,算是這道菜唯一的亮點了。
店家向我們推薦了一道新菜:時蔬煲。高湯(雞湯)中加入莧菜、白菜、木耳、海米、粉絲等食材製作而成,看似樸素卻包含了豐富的味覺層次。第一口高湯,莧菜的清新口感直擊味蕾,接下來的海米的鮮味撲面而來。入口白菜和粉絲,清爽無比。整個菜品非常好的凸顯了東北菜厚重的特質。對於愛好清淡的南方人來說,雞湯與海米的搭配使得這道菜可能稍顯油膩。
和朋友吃著美食,聊著天一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最初來這家店懷念的感覺也慢慢消散。天下無不散筵席,既然過去了,就讓它隨風飄走吧。即使生活虐你千百遍可我們還是要笑著面對啊,因為上輩子,還有上上輩子我們是積了多少福才幻化成人啊!
| 攝影 | 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