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前表呂布,後表馬超」,西涼悍將,馬超馬孟起,在三國演義中可謂是武藝直追呂布的武將。
但是三國演義與正史還是有不少區別,那麼三國演義中的「西涼錦馬超」和正史上的馬超,有多大的差距呢?
三國演義中的馬超
三國演義中的馬超走的是趙雲那種路線,白馬銀槍,英姿颯爽,但是又比趙雲多了一份邪性和痞氣。
三國演義裡馬超的戰績非常恐怖,潼關戰曹操時,馬超為給馬騰報仇,怒氣衝天,8回打跑于禁;20回合輕鬆擊敗張郃(趙雲打張郃用了30回合);一百回合戰平張飛;二百回合之內與許褚不分勝負,此後再戰時,許褚心浮氣躁。
三國演義中的馬超武藝的確可以追趕呂布,但是馬超也有下限,他被武藝二流都排不上的曹洪攔住了,五十回合也沒拿下曹洪。
馬超還打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氣的曹操大喊:馬兒不死,吾死無葬身之地。要不是許褚右手持劍,左手持馬鞍護著曹操,馬超早就殺死了曹操了。可是,正史中的馬超有這麼驍勇嗎?
正史中的馬超
首先問一句,有幾人相信馬超能打的魏武帝曹操割須棄袍?整個三國中,能讓曹操如此狼狽的,只有周瑜。什麼割須棄袍,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根本不存在的。
馬超潼關戰曹操時,第一階段,馬超夜襲曹營,被伏兵擊敗,倉皇而逃。馬超這時慫了,想割地求和,但曹操不同意,就要消滅馬超。曹操用賈詡的計謀,離間了馬超、韓遂,然後派出王牌騎兵虎豹騎,打的馬超潰不成軍。也許大家不願意相信,但歷史就是如此。
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曹公不許。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三國志
馬超是一名猛將,這不可否認。但馬超的戰鬥風格是狂野的、莽撞的,他不以統兵、智謀見長。馬超獲勝的戰鬥幾乎都是曠野上的正面對決,而且越是突然的遭遇戰他越能打得兇猛。相反,陣地戰,相持戰則打得毫無章法。若論智謀玩心眼,一百個馬超也比不上曹操。
公元214年,馬超39歲,他率領自己的西涼鐵騎投奔劉備,嚇得劉璋直接投降。劉備入主西川後,馬超被拜為平西將軍。
馬超歸降劉備後,被劉備和諸葛亮用來震懾羌人。不再讓他統兵徵戰,而一代西涼悍將錦馬超,就此埋沒在歷史長河中。
馬超懷著全家人的血海深仇,最後鬱鬱而終,時年47歲。他臨死前給劉備寫了一封信,甚是悽涼。
二年卒,時年四十七。臨沒上疏曰:「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馬超傳》
馬超的父親、兄弟、兒子,一門二百餘口,都喪命於曹操之手,最後身邊只有一個堂弟,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