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慧敏 北京報導
知名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原總經理金永授消失了11個月之後,再度回到公眾視野是被「送檢」的消息。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消息,近日,金永授、東方金誠江蘇分公司原總經理崔潤海被「雙開」,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作為國有信用評級機構高管,金永授和崔潤海憑藉手握的金融資源和職務便利,損公肥私搞利益輸送,肆意妄為收受財物,涉案金額巨大。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匿名消息源獲悉,金永授在2020年春節前被江蘇省監察委帶走,彼時金永授正在南京出差。事發緣由或涉及江蘇省內平臺公司以及多家企業評級過程中存在非正常費用的收取情況。
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巨額賄賂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顯示,經查,崔潤海利用擔任大公國際營銷副總裁、市場開發部市場總監,東方金誠江蘇分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便利,為多家企業信用評級提供幫助,為數家證券公司介紹發債業務,收受巨額賄賂。
金永授利用擔任大公國際評審委員會主任、副總裁、總裁,東方金誠總經理的職務便利,為多家企業信用評級提供幫助,為相關銀行介紹工程項目,收受項目介紹人、受評企業賄賂。截至目前,除東方金誠4名人員外,東方金誠系列腐敗案還涉及多名其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
此前有媒體披露,金永授在東方金誠內部,話語權比較大,特別是他擅長的評級領域,而評級虛高的泡沫也曾飽受市場詬病。
此前,監管部門披露的信息亦可見端倪。中國證券業協會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5月聯合發布的業務通報稱:「今年一季度,交易商協會針對東方金誠高管人員變動、個別受評企業違約等事項出具業務提示函。」
同時,北京證監局也對東方金誠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理由是東方金誠個別項目開展評級作業時,未嚴格履行行業規範、業務規則和公司制度,調整評級標準未充分披露,分析結論存在矛盾等。
或涉江蘇平臺評級
多個信源透露的信息顯示,「金永授事件」或事發江蘇,人也是在江蘇南京被帶走。
「2020年1月,金永授在江蘇出差期間,被江蘇省監察委員會帶走。」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能夠了解到的信息是,可能因在地方平臺公司信用評級業務過程中,存在非正常費用收取情況。
「具體是被舉報還是地方審計發現有違規問題,不是很清楚。涉及到的標的規模,如果是地方平臺的話,估計不會太小。」另一匿名人士表示,金永授當時正在南京出差。
金永授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時間是2019年12月底。
彼時,在由東方金誠主辦的「2020年信用風險展望發布暨策略研討會」上,金永授作為主辦方代表致辭表示,債券市場違約常態化以來,監管層、投資人對信用評級服務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東方金誠以「踐行中國評級夢」為己任,及時響應市場對信用風險管理的最新需求,提高評級服務標準,積極促進評級資源整合,主動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根據公開信息梳理履歷發現,此前金永授有在大公國際長達15年的任職經歷。2001年5月進入大公國際,歷任部門總經理、評級總監、評審委員會主任、副總裁、執行長等職務。
中國證券業協會要求披露的公司基本信息顯示,金永授2015年9月起任職東方金誠黨委委員、董事兼總經理,2020年5月6日,在上述信息披露當中,金永授的名字已經消失,同時,東方金誠的總經理一職空缺。接近東方金誠的人士表示,實際上,在今年3月份,金永授已經被免去了東方金誠總經理的職務。
同時受到調查的還有崔潤海。
而據相關信息源透露,崔潤海此前也供職於大公國際,「大公事件」後轉赴東方金誠,業內稱其「投奔了金永授」。
天眼查顯示,東方金誠江蘇分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崔潤海自2018年7月9日變更為負責人,此前負責人為潘超。2020年4月8日,東方金誠江蘇分公司在4月8日負責人再次變更,由崔潤海變為潘超。
近年作風激進
東方金誠成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北京,控股股東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顯示,東方金誠是中國主要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原中國保監會、中國證監會、交易商協會等債券市場全部監管部門和自律機構的認可,可為境內外發行人在中國債券市場發行的所有債券品類開展評級,為境內外投資人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服務。
《中國經營報》5月9日發表的深度調查《「透析」信用評級》一文中,對於東方金誠的經營風格已有詳盡披露。
關於各評級機構在擴大業務規模時,對於存量客戶的爭奪激烈,客戶在評級公司之間的流動一般通過「高評級挖角」的方式,即通過提高評級級別的方式,把客戶從別家評級公司挖過來。
對債券市場經過篩選的131個發行主體進行分析,以評級公司間客戶的流動用「流入」和「守成」兩個維度來看,東方金誠流入32家、守成4家、淨流入28家,在各家公司的角力當中,東方金誠為大贏家。
「從流入比例來看,收穫最大的當屬東方金誠,流入比例為其總業務量的3.08%;中誠信國際雖然流入的絕對數高於東方金誠,但其佔總業務量的比例僅為0.71%。」專業人士表示,統計評級列表發現,東方金誠AAA債券達15隻。經統計,大公國際和中誠信國際的AA+客戶流失到東方金誠的最多。
(編輯:夏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