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好票房慘 文藝片為何「曲高和寡」

2021-01-17 騰訊網

[摘要]這是商業片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嚴肅電影最壞的時代。

《闖入者》導演王小帥發公開信求觀眾「挺我」

據樂觀估計,今年電影年度總票房有望達到42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的296億元有大幅提升。如今的電影市場上,單片票房超10億元都不稀奇,銀幕總數也已經超過了3萬塊。然而,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國產中小成本影片尤其是嚴肅電影、文藝片,票房絕大多數仍然不盡如人意。

有人說,現在的國產電影就是風口上的豬,因為趕上了好時勢而大有作為,但文藝片並沒有跟著一起飛起來。

電影市場冷眼對待文藝情懷

《一個勺子》(圖源網絡)

近日,文藝片《一個勺子》終於公映,最後以約19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為自己歷經波折的命運畫上句號。

這是又一部令人慨嘆「口碑好,票房慘」的文藝片。去年,明星雲集的文藝大片《黃金時代》最終總票房僅5151萬元;《推拿》獲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等獎項,但國內票房只有約1290萬元;今年,《闖入者》《念念》《心迷宮》等文藝片總票房都是1000多萬元。票房低至不可思議的,是具有文藝元素的傳記片《啟功》,總票房只有約40萬元,差不多等於目前市場上啟功書畫作品一平方尺的價錢。

這些文藝片幾乎每一部上映後,都會走一遍口碑好、票房慘、罵院線、怨社會,最後不了了之的過場。

與文藝片不盡如人意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

《捉妖記》總票房24.38億,《港囧》16.2億;《夏洛特煩惱》14.39億,《煎餅俠》10.81億,連動畫片《大聖歸來》都取得了9.56億的票房。這些是今年取得票房佳績的電影。

10月30日起公映、至今尚留「星星之火」的文藝片大熱門、賈樟柯的《山河故人》被網友稱為「票房慘澹的年度最佳影片」,目前的總票房為約3000萬元。此次該片的宣傳營銷由業界翹楚自在傳媒進行,從多年前的劉傑執導的文藝片《青春派》開始,自在傳媒一直對國產文藝片有推介託舉之功。此次,《山河故人》的宣傳聲勢浩大,無論常規宣傳還是話題營銷,線上線下的互動活動以及全方位的跨界推廣,用該公司總裁朱瑋傑的話來說,都「堪稱近年來文藝片市場聲量之最」。賈樟柯也自稱這次「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了」。跟賈樟柯以往的大電影比,《山河故人》確實已經達到他執導影片的票房之最,業內人士甚至覺得在文藝片裡也不算低了。2006年他的《三峽好人》獲得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國內公映獲票房約300萬元;9年過後,電影票價基本沒漲,《山河故人》的票房增加了10倍。不過賈樟柯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表示,《山河故人》的總票房說明這部電影約有70萬觀眾,可他的理想是150萬。

電影票房研究專家劉嘉在《中國電影報》發表文章認為,從中國電影產業起步至今13年來,沒有讓更多中小影片享受到改革的紅利,沒有營造出與市場規模擴大相匹配的電影多元化。很多人對今年五一檔上映的《闖入者》導演王小帥發公開信求觀眾「挺我」的事件記憶猶新。他感嘆:「這是商業片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嚴肅電影最壞的時代。」

是什麼縛住了文藝片的翅膀

採訪中,大家提到的文藝片低票房原因有以下幾點:

缺乏有票房號召力的大明星,因為太貴,而文藝片投資一般較小;

沒找好檔期,同時上映的外國大片和國產大片太強,不得不淪為炮灰;

年輕主流觀眾被好萊塢電影餵大,看不了文藝味的悶片,欣賞層次還停留在感官愉悅上,只願意娛樂,不願意思考;中年以上的國人又忙於事業、家庭,沒有走進影院觀影的習慣;

有些是宣傳推廣不力,沒有玩路演、到國際電影節出頭露面甚至獲獎,再把影響力折射回國內這些套路,影片沒有找準目標人群;

有些院線急功近利,壓縮文藝片排片,或只排清早、半夜等無效場次;

有些出品人唯利是圖,造成現在中國電影只有驚悚片、喜劇片、科幻片、武打片這幾個類型賺錢,其他片子都淪為小眾電影。

《啟功》導演丁震分析該片票房失利原因時認為,這個電影其實缺乏商業元素。作為傳記片,必須寫真人真事,也不能編造什麼私密性的、反映深刻人性的情節,結果就是「現在電影讓家屬、國家、專家都滿意了,就是觀眾不太滿意,發行和宣傳都沒有真正跟市場掛鈎。」

「《一個勺子》確實當不了風口上的豬。」影評人韓浩月說,原因首先在於它是當下商業電影中最不受歡迎的農村題材,其次缺乏網絡段子拼接、流行詞、新新人類生活方式、大場面等娛樂元素,最重要的是它揭示深刻人性的嚴肅主題,會讓當下主體觀眾覺得沉重。

朱瑋傑認為,《山河故人》之類電影的題材和表現形式決定了它不可能跟爆笑喜劇片一樣瘋賣。冷靜客觀地看,文藝片這些年在市場反應等方面已經比過去好了很多。現在電影院多了,銀幕多了,想看文藝片的觀眾已經比過去有幸了。以前影院根本不給排,現在好歹也給排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藝片在任何國家也都不是大眾消費。

想拍文藝片的人請繼續修煉

事實證明,大規模路演造勢、海內外獲獎的光環、主人公是有深遠影響力的名人,這些因素似乎都無法讓文藝片的票房在現階段有大的改觀。

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認為,積極培養文藝片觀眾以及培育影迷的多元消費是迫切而重要的。賈樟柯說,文藝片觀眾「是需要喚醒的,是有過程的」。讓他欣慰的是,在這次《山河故人》巡迴宣傳的過程中,他已經感覺到一些青年觀眾的「覺醒」,比如在一些「零排片」的三四線城鎮,會有年輕人集體去影院請求放映這部影片。

丁震說:「我相信觀眾的欣賞習慣慢慢會有所改變。市場上確實需要有人拍些商業大片來對抗好萊塢的入侵,但是有情懷、有社會擔當的文藝片導演也要一直堅持去做該做的,其實就是修煉,時間久了,自然能找到一條既實現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又能娛樂大眾的路。」他認為,剛拍了《老炮兒》的管虎做到了這一點。

韓浩月則稱讚《烈日灼心》的套路。獲得超過3億元票房的《烈日灼心》以犯罪、懸疑、警匪元素,包裹了文藝片的內核,而且有亮點,有賣點。他說:「文藝片應該進行適當的包裝。好作品應有好票房,這是所有人的一致期待。」(文/苗春)

相關焦點

  • 《相愛相親》豆瓣評分8.6票房800萬,文藝片叫好不叫座,好口碑如何置換高票房?
    相比起該片上映前入圍金馬獎7項提名、被選為釜山電影節閉幕影片、東京Filmex影展開幕影片,和幾輪電影點映發酵出的好口碑,目前《相愛相親》的票房成績是有些黯淡的。公眾期待著它能打破文藝片叫好不叫座的藩籬,以口碑與品質增加票房置換力,最終收割電影市場,但現實裡它仍在文藝片的票房魔咒裡掙扎。貓眼預測《相愛相親》總票房1144.8萬,而同天上映的漫威大片《雷神3:諸神黃昏》目前票房3.97億,預測總票房6.7億,雖然將文藝片與好萊塢商業大片從票房層面進行對比有些偏頗,但不難看出現在的市場取向依舊還是大片為王。
  • 《地球最後的夜晚》衝破了文藝片的桎梏,卻走向了口碑斷崖
    《地球最後的夜晚》在2019年還未到來之前是萬眾期待,預售破1.59億,創造「文藝片票房新紀錄」。放任的理由可能是為了尋求更高的票房,也可能是讓大家看到一部確實還不錯的文藝片,讓小眾的出口變得更大。「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票房口碑都兼得的少之又少,在其中能把握住輕重的更是需要深厚功力。
  • 上映4天票房未過億!這一次,張藝謀也扛不起票房了
    截止目前《一秒鐘》的評分排名第一(上映的知名大片中是如此,小眾文藝片這裡沒有計算)。按照當前國產電影市場高質量、高口碑的電影能取得好票房來看。那麼,大導演張藝謀為何也扛不起票房了呢?《少年的你》票房15億。《無名之輩》票房也有近10億。當然,票房不太好的文藝片也有不少。比如《地球最後的夜晚》《南方車站的聚會》等等。
  • 《刺客聶隱娘》票房僅5500萬,文藝片「票房魔咒」怎麼破?
    因為此前《小時代》系列作品雖然為公司帶來了不菲的票房回報,但是也被冠以「低俗」、「拜金」、「小鎮青年最愛」的辭藻和印象。而侯孝賢的《聶隱娘》帶來則是另一截然不同的口碑。最慘文藝片票房只有《聶隱娘》的六十分之一其實《聶隱娘》並不是最慘的,《數娛夢工廠》整理了一下近些年的文藝片作品,讓大家宏觀的感受一下文藝片的集體遭遇。首先是2014年的兩部海外獲獎作品: 《白日焰火》: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影片。 《警察日記》:東京國際影展獲得影帝大獎。
  • 文藝片難逃「票房毒藥」魔咒:《刺客聶隱娘》黯淡離場
    本報記者 張漢澍 上海報導  儘管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持續呈現井噴態勢,但文藝片的表現依然很不樂觀。就在近期,《碟中諜5》與《小黃人》等商業大片相繼上映,同檔期的唯一一部文藝片《刺客聶隱娘》卻已經悄然離場。
  • 4天票房僅收5088萬,章宇宋佳盡力了,文藝片很難賣出高票房
    榜單最牛的當屬《我和我的家鄉》,上映第六周還能取得亞軍好成績,後勁走勢堅強無比;黃渤監製,章宇宋佳新片《風平浪靜》首周票房拿到季軍。萬,文藝片很難賣出高票房又現平庸之流文藝片!第一,均屬於文藝片範疇,有軟科幻文藝片,有愛情文藝片,還有犯罪文藝片;第二,口碑都比較平庸,豆瓣評分中規中矩,處在6分至8分之間,口碑還呈現了兩極化;第三,主創相當強大,黃渤名聲在外,響噹噹的票房號召力大咖,與吳京、沈騰、張譯齊名;馮小剛是中國第五代著名導演,與張藝謀、陳凱歌等人齊名;胡歌也是響噹噹的人氣大咖;《風平浪靜》的監製也是黃渤。
  • 2019年44部文藝片:票房差距上千倍
    藝術電影市場不如預期好,但仍然是值得鼓勵的一年一年一次。去年賀歲檔,a《地球最後的夜晚》憑藉其出色的短視頻營銷創造了「地球最後一吻」的超級熱門話題,並獲得了2.82億的票房,又是著名文藝片的賀歲檔採用了「主創+網紅直播」現場銷售模式,票房成績正向2億邁進。兩部風格相近的文藝片組成「輪迴」。
  • 周末新片票房慘,湯姆·漢克斯郭富城萬梓良也不靈,《八佰》奪冠
    9月18日周五,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有4部新片上映,加上周四上映的3部,本周末共有7部新片,儘管有郭富城、萬梓良甚至湯姆·漢克斯的新作,但由於是文藝片,全部票房慘澹,當天大盤票房僅6548萬元,《八佰》依然高居榜首,影市進入國慶檔前的真空期。
  • 文藝片也有春天?這部電影上線不到十天票房破億,他值得一個影帝
    文藝片也有春天?這部電影上線不到十天票房破億哈嘍小夥伴們,周末剛剛過去,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踏進影院,對最近上線的電影做出一些票房貢獻呢?因為不得不說最近集體上線的好電影是非常多的,像郭敬明指導的《冷血狂宴》、《如果聲音不記得》、李現陳立農主演的《赤狐書生》。
  • 「一周票房」票房慘澹,小成本文藝片「魔咒」依然無法破解
    少年》,雖然都是口碑之作,但票房都只有幾百萬元,文藝片的「魔咒」依然無法破解。該片戰爭場面和動作設計可圈可點,但並沒有在中國觀眾中引起共鳴,上映三天票房只有885萬元。該片上映三天,票房僅為379萬元。《棒!少年》是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電影,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該片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7分,是真正的口碑之作。導演許慧晶表示,希望能給孩子們帶來真正的幫助,讓更多的人可以關照他們的成長。影片獲得了今年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影片上映三天,票房為284萬元。
  • 文藝片也有春天?這部電影上線不到十天票房破億,他值得一個影帝《一秒鐘》
    因為不得不說最近集體上線的好電影是非常多的,像郭敬明指導的《冷血狂宴》、《如果聲音不記得》、李現陳立農主演的《赤狐書生》。  又或是張藝謀指導,張譯劉浩存主演的《一秒鐘》,這些電影的質量更是一個賽一個呀,所以就連小編身邊不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周末都連著看了兩部電影,可見最近上線的電影都相當吸引人呀!
  • 年度十佳幾乎全是文藝片,我要為商業大片叫叫屈
    年末慣例要進行一番盤點,和往常一樣,業界評選出來的各種年度十佳照舊是各種文藝片的天下。以豆瓣為例,今年取得高票房的商業大片只有《湄公河行動》能夠進入評分前十,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美人魚》也在7分以下。筆者看到的各類年度十佳電影榜單大多如此,基本被文藝片佔據。推崇文藝片,貶損商業片,一直是電影評論的某種風氣,筆者卻認為這種思路不好。
  • 商業片扛不起票房,文藝片幾乎沒拿過影帝?為何大家還如此愛張震
    電影本身口碑相當不錯,懸疑反轉一個接一個,內核也不錯。  男主角張震不但演技爆棚,而且為了戲豁出去了,瘦了24斤整個人都給瘦脫相了。    現在電影取得相當不錯的口碑,同時電影票房也相當不錯。  這對於一部懸疑片來講,可以說成績相當不錯了。  而男主角張震對於可謂是居功至偉。
  • 《水形物語》上映4天破7400萬,「奧斯卡」獎盃會為文藝片票房「加持」嗎?
    文藝片市場一直存在著「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小眾範圍裡掀起的口碑狂歡引起不了大眾票房市場的成功,但近幾年狂歡的範圍似乎有越來越大趨勢。《三塊廣告牌》在奧斯卡提名的加持下3月2日登陸全國藝聯專線,平均排片佔比0.9%左右,上座率一度維持在52%,豆瓣評分8.7分,高口碑與高上座率為該片贏得了市場增量,3月9日該片在全國藝聯體系內擴映,目前票房超過了5700萬,刷新了藝聯電影票房的多項紀錄。
  • 頂級文藝片女主角,跑去於正片子裡當配角了!
    國內頂級的文藝片女演員們,發展格局也是很迷了。比如譚卓,你未必熟悉這個名字,卻憑不少好口碑的文藝片入圍了國際獎項,屬於「戲好人不紅」系列,只是最近她畫風突變,忽然又出現在了於正的劇裡...這路線跑偏的有點遠啊,來,我們從頭說起。
  • 豆瓣4.8,劉德華新作「熱血合唱團」票房低迷,口碑飽受爭議
    但從票房與口碑來看,劉德華的新作「熱血合唱團」,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據悉「熱血合唱團」上映首日,票房甚至沒有過千萬!>從豆瓣的評分來看,4.8分的評分,對於「熱血合唱團」這樣的文藝片來說小編同時也在網上看到了很多吹捧「熱血合唱團」的文章,但是觀眾的眼睛是雪亮滴,從現有的數據來看,「熱血合唱團」算不上一部成功的文藝片。眾所周知,文藝片的票房一般不怎麼好,但是文藝片的口碑高啊!但是在「熱血合唱團」的豆瓣評分只有4.8分,或許在不久後,這個評分或許會回升!但是現在「熱血合唱團」的評分只有4.8分!
  • 為何美國恐怖片總能破票房、口碑紀錄,中國恐怖片卻成爛片代名詞
    可近年來再也沒有好的國產恐怖片可看了,最新院線上映的《古井兇靈》,19天只獲得區區503萬票房,片方分帳165萬,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口碑就更別提了,連個豆瓣評分都沒有。評論中都是聲討片方怎麼來洗錢的。更可悲的是,這已經是常態了。伴隨國內電影市場爆發,近年來院線上映的恐怖片並不在少數,而無一例外成為爛片的代名詞。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票房奪冠 《過春天》口碑不俗
    觀眾們迎來了一個文藝片的春天。當然,這個「春天」並不必然指的是電影的票房層面。你可能會說,往往N多部文藝電影的排片和票房加起來都打不過一個漫威女超級英雄,但其實類型的創新和口碑的勝利,不也同樣擲地有聲嗎?
  • 少年》之煩惱,票房與口碑為何不能兼得?
    從發展趨勢而言,隨著中國觀眾審美能力的提升,口碑與票房呈正比逐漸常態化。所以,才有《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叫好又叫座的爆款誕生。高分小眾類型片的春天,或許就在不遠處。比如《前任3》、《喜寶》以及剛剛突破3億票房的《如果聲音不記得》等。這些影片雖然票房大賣,但豆瓣評分卻是實慘。
  • 電影《寶貝兒》票房口碑低迷 鍋都由楊冪背嗎?
    這部電影由侯孝賢監製、劉傑導演,楊冪、郭京飛、李鴻其主演,主打文藝片風格。影片票房不好,不少評論都認為是楊冪的演技拖了後腿。但是,一部電影的成績,真的能由演員來決定嗎?  同時,影片的口碑也呈現出滑落的趨勢,豆瓣電影的評分從剛上映時的6.4跌至5.6,貓眼評分則是5.4。導演劉傑也曾一度在網上質疑網絡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