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商業片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嚴肅電影最壞的時代。
《闖入者》導演王小帥發公開信求觀眾「挺我」
據樂觀估計,今年電影年度總票房有望達到42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的296億元有大幅提升。如今的電影市場上,單片票房超10億元都不稀奇,銀幕總數也已經超過了3萬塊。然而,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國產中小成本影片尤其是嚴肅電影、文藝片,票房絕大多數仍然不盡如人意。
有人說,現在的國產電影就是風口上的豬,因為趕上了好時勢而大有作為,但文藝片並沒有跟著一起飛起來。
電影市場冷眼對待文藝情懷
《一個勺子》(圖源網絡)
近日,文藝片《一個勺子》終於公映,最後以約19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為自己歷經波折的命運畫上句號。
這是又一部令人慨嘆「口碑好,票房慘」的文藝片。去年,明星雲集的文藝大片《黃金時代》最終總票房僅5151萬元;《推拿》獲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等獎項,但國內票房只有約1290萬元;今年,《闖入者》《念念》《心迷宮》等文藝片總票房都是1000多萬元。票房低至不可思議的,是具有文藝元素的傳記片《啟功》,總票房只有約40萬元,差不多等於目前市場上啟功書畫作品一平方尺的價錢。
這些文藝片幾乎每一部上映後,都會走一遍口碑好、票房慘、罵院線、怨社會,最後不了了之的過場。
與文藝片不盡如人意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
《捉妖記》總票房24.38億,《港囧》16.2億;《夏洛特煩惱》14.39億,《煎餅俠》10.81億,連動畫片《大聖歸來》都取得了9.56億的票房。這些是今年取得票房佳績的電影。
10月30日起公映、至今尚留「星星之火」的文藝片大熱門、賈樟柯的《山河故人》被網友稱為「票房慘澹的年度最佳影片」,目前的總票房為約3000萬元。此次該片的宣傳營銷由業界翹楚自在傳媒進行,從多年前的劉傑執導的文藝片《青春派》開始,自在傳媒一直對國產文藝片有推介託舉之功。此次,《山河故人》的宣傳聲勢浩大,無論常規宣傳還是話題營銷,線上線下的互動活動以及全方位的跨界推廣,用該公司總裁朱瑋傑的話來說,都「堪稱近年來文藝片市場聲量之最」。賈樟柯也自稱這次「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了」。跟賈樟柯以往的大電影比,《山河故人》確實已經達到他執導影片的票房之最,業內人士甚至覺得在文藝片裡也不算低了。2006年他的《三峽好人》獲得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國內公映獲票房約300萬元;9年過後,電影票價基本沒漲,《山河故人》的票房增加了10倍。不過賈樟柯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表示,《山河故人》的總票房說明這部電影約有70萬觀眾,可他的理想是150萬。
電影票房研究專家劉嘉在《中國電影報》發表文章認為,從中國電影產業起步至今13年來,沒有讓更多中小影片享受到改革的紅利,沒有營造出與市場規模擴大相匹配的電影多元化。很多人對今年五一檔上映的《闖入者》導演王小帥發公開信求觀眾「挺我」的事件記憶猶新。他感嘆:「這是商業片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嚴肅電影最壞的時代。」
是什麼縛住了文藝片的翅膀
採訪中,大家提到的文藝片低票房原因有以下幾點:
缺乏有票房號召力的大明星,因為太貴,而文藝片投資一般較小;
沒找好檔期,同時上映的外國大片和國產大片太強,不得不淪為炮灰;
年輕主流觀眾被好萊塢電影餵大,看不了文藝味的悶片,欣賞層次還停留在感官愉悅上,只願意娛樂,不願意思考;中年以上的國人又忙於事業、家庭,沒有走進影院觀影的習慣;
有些是宣傳推廣不力,沒有玩路演、到國際電影節出頭露面甚至獲獎,再把影響力折射回國內這些套路,影片沒有找準目標人群;
有些院線急功近利,壓縮文藝片排片,或只排清早、半夜等無效場次;
有些出品人唯利是圖,造成現在中國電影只有驚悚片、喜劇片、科幻片、武打片這幾個類型賺錢,其他片子都淪為小眾電影。
《啟功》導演丁震分析該片票房失利原因時認為,這個電影其實缺乏商業元素。作為傳記片,必須寫真人真事,也不能編造什麼私密性的、反映深刻人性的情節,結果就是「現在電影讓家屬、國家、專家都滿意了,就是觀眾不太滿意,發行和宣傳都沒有真正跟市場掛鈎。」
「《一個勺子》確實當不了風口上的豬。」影評人韓浩月說,原因首先在於它是當下商業電影中最不受歡迎的農村題材,其次缺乏網絡段子拼接、流行詞、新新人類生活方式、大場面等娛樂元素,最重要的是它揭示深刻人性的嚴肅主題,會讓當下主體觀眾覺得沉重。
朱瑋傑認為,《山河故人》之類電影的題材和表現形式決定了它不可能跟爆笑喜劇片一樣瘋賣。冷靜客觀地看,文藝片這些年在市場反應等方面已經比過去好了很多。現在電影院多了,銀幕多了,想看文藝片的觀眾已經比過去有幸了。以前影院根本不給排,現在好歹也給排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藝片在任何國家也都不是大眾消費。
想拍文藝片的人請繼續修煉
事實證明,大規模路演造勢、海內外獲獎的光環、主人公是有深遠影響力的名人,這些因素似乎都無法讓文藝片的票房在現階段有大的改觀。
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認為,積極培養文藝片觀眾以及培育影迷的多元消費是迫切而重要的。賈樟柯說,文藝片觀眾「是需要喚醒的,是有過程的」。讓他欣慰的是,在這次《山河故人》巡迴宣傳的過程中,他已經感覺到一些青年觀眾的「覺醒」,比如在一些「零排片」的三四線城鎮,會有年輕人集體去影院請求放映這部影片。
丁震說:「我相信觀眾的欣賞習慣慢慢會有所改變。市場上確實需要有人拍些商業大片來對抗好萊塢的入侵,但是有情懷、有社會擔當的文藝片導演也要一直堅持去做該做的,其實就是修煉,時間久了,自然能找到一條既實現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又能娛樂大眾的路。」他認為,剛拍了《老炮兒》的管虎做到了這一點。
韓浩月則稱讚《烈日灼心》的套路。獲得超過3億元票房的《烈日灼心》以犯罪、懸疑、警匪元素,包裹了文藝片的內核,而且有亮點,有賣點。他說:「文藝片應該進行適當的包裝。好作品應有好票房,這是所有人的一致期待。」(文/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