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老師談管理:一群「聰明」人需要一個「傻瓜」來領導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果您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關注我們,我們會出更好的內容。

本文章已在阿里情報站發布

馬雲退休不退休?在9月10日教師節這天,馬雲自己宣布了: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

談及自己未來的發展,馬雲表示,他還有很多美好的夢想,除了繼續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為合伙人組織機製做努力和貢獻外,他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

很多人知道馬雲當過老師,更多人知道他從教壇離開後的阿里故事,但鮮有人將這兩者聯結起來。市場上關於馬雲和阿里成功之道的分析早已不勝枚舉,但在馬雲心中,答案卻簡單得多,他說過,他其實一直在用當老師的方法當CEO……對馬雲來說,教師一直是他最為看重的身份。他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這一輩子不會拿掉的烙印,就是當老師」,「能夠成為老師是我最大的榮幸」,「最大的遺憾就是只當了6年老師」。

「用教師的方法去當CEO」

今年5月13日,杭州師範大學舉辦110周年校慶慶祝大會。馬雲以杭州師範大學校友的身份出席慶祝大會,並且做了15分鐘的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我經常說,我從來沒學過如何當CEO,我是用教師的方法去當CEO。」

「在我看來,CEO就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教育官,所以我把杭師大所學的當老師的所有的經歷,把自己當老師的經驗帶到了創業中。因為老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職業,也是最偉大的職業。」

「做老師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讓你的學生比你更強、比你更好。希望能夠比自己做的一切都要更好。沒有哪個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破產,沒有一個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出事。我們都希望學生做的比自己好,CEO如果不能像老師一樣用成就他人的思想來做,我覺得不是去幫助員工成功,不是去幫助客戶成功,不是去幫助合作夥伴成功,我相信這家公司就很難成功。」

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老師出身,馬雲也曾反覆講起教師經歷對他和阿里巴巴的塑造和影響。這種影響在如今的阿里巴巴充滿了映照,無論員工還是去過的人,都覺得那裡像一所大學。比如,在阿里巴巴,同事之間互稱「同學」,員工稱馬云為「馬老師」,管理上也有「班委制」。馬雲認為,老師身上具有的理想主義,讓阿里巴巴變成一家不一樣的公司。

「能夠成為老師是我最大的榮幸」

對馬雲來說,教師一直是他最看重的身份。;

; ; 馬雲最新名片(電子版)。阿里巴巴公關部門提供

1984年,嚴重偏科的馬雲經歷了三次高考,終於進入杭州師範學院(杭州師範大學前身)成為一名師範生。1988年大學畢業後,馬雲按照學校分配,前往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報到。他搬進了學校安排的教工宿舍,和一位教線性代數的老師合住,床上蚊帳遮起來的一小塊地方是他的私人空間,每月的工資是91元。

初為人師,馬雲並沒有給人帶來太高的期望值,直到他張嘴說話,學生們才感到被一種強烈的反差擊中。「尤其是講英語,那個音量、底氣,和我們從外表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太不可思議。」李戈說。

在講課風格上,馬雲也特立獨行。當時多數老師講課的方式還是照本宣科,但馬雲講起課來卻天馬行空。除了課本上的知識,他還會在課上講國外的文化、風俗,講他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理解。

阿里十八位創始人之一蔣芳曾是馬雲的學生,據她回憶,印象中的馬雲就像一團火,每次走進教室很快就把教室「點得熱乎乎的」,有時講到興起,還會一屁股坐到講臺上,「特高興地跟我們扯」,「不知不覺很快就打下課鈴了」。

現在網上流傳著一段馬雲當時講課的視頻,馬雲在臺上講課,臺下學生們一片歡笑。這是馬雲課堂上的常態。

1990年代初的大學校園信息閉塞、娛樂方式單一,收音機、報紙和圖書館是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有限渠道。在那樣一個資訊饑渴的環境裡,馬雲的英語課更像是為學生們推開了一扇窗——不止步於紙上的知識,還有他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和理解。

蔣芳回憶,課堂上從馬雲那裡聽到的異國文化和各種新鮮事,讓她感到未來充滿了可能性,充滿了希望。「當時的我們對世界還有巨大的不了解,他講這些內容很契合我們的需要。他能讓你去想像一種打開了的自由的生活。」

馬雲十大管理金句

1關於領導方式:

一群「聰明」人需要一個「傻瓜」來領導,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如果你擁有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人,成功將更容易。

2關於女性擔任高管的重要性:

女性懂得是什麼讓她們比男性更好,那也是上帝給她們最好的武器,那就是柔。她們懂得包容。

3關于堅持不懈的重要性: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是後天很美好。

4關于堅定不移:

只要不放棄,你就還有機會。放棄是最大的失敗。

5關於管理上的孰重孰輕:

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6關於對手讓你分神:

做企業不是盯著競爭對手,而是盯著客戶。

7關於技術的作用:

改變世界的不是技術,而是技術背後的夢想。

8關於僱用合適的人:

我們從不缺錢。我們缺少的是有夢想、而且能誓死追求這些夢想的人。

9關於年輕人的前景:

年輕人若是對未來有敬畏之心,對今天有爭氣之力,對過去有感恩之情,他們就有機會。

10關於公益策略:

要做好公益,應該用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而不是商業的心態,公益的手法去做事。

THE END

溫馨提醒

鄭重聲明:本文絕非小編編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喜歡記得點擊「在看」支持一下喲,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阿里的用人之道:馬雲像一個龐大班級的班主任
    馬雲的管理思想與他的老師經歷密切相關:「我是從做中學老師中學到如何做領導者的。老師永遠希望自己的學生比自己更優秀。我們公司聰明的人太多了,這幫聰明的人本來是沒有辦法一起工作的,但是我在,他們就可以一起工作。」教師本質、武俠興趣、太極等元素不僅構成了獨特的馬雲,也逐漸融入到阿里巴巴的企業管理中。阿里如何篩選正確的人?
  • 領導的嘴,決定一個團隊的興衰!
    團,由「口」和「才」組成;隊,由「耳」和「人」組成。由此看來,團隊就是一個有口才的領導在上面講話,一群人在下面聽著。所以,領導者嘴巴裡吐出的每一個字都會對團隊產生影響。鬼谷子說:「口乃心之門戶。」一個領導有沒有水平,肚子裡有沒有貨,聽他說話就知道了。
  • 張志誠:太聰明的人往往是最失敗的!
    此後,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只留下了一段對人生的批註——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哲學家死之前終於明白,聰明的狐狸為什麼常常落不到好下場了,因為他們經常「聰明反被聰明誤」。
  • 酒桌上,領導:「你的酒量好不好」,傻瓜:「好」,聰明人這樣答
    特別是有些工作,是需要在酒桌上才能談攏的,像是這種情況就無法避免,要是不喝酒基本意味著訂單黃了,這種「看著到手的鴨子飛了」的感覺著實讓人不好受。不過,在酒桌上有不少地方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則就很容易影響到現在的氣氛。特別是與領導一起參加酒局的時候,當領導問你:「你的酒量好不好」,傻瓜才直接回」好「,聰明人會這樣答。
  • 馬雲、賈伯斯、巴菲特的時間管理技巧,把握時間,自律的人才自由
    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所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所利用好的時間卻是不一樣的。相同的時間裡,有的人能完成六件事情,有的人甚至連一件事情都完成不了。造成人和人之間的時間差異的原因就是我們每個人對時間的管理是不同的。
  • 馬雲談選人標準:一要聰明、二要永不放棄
    新京報訊(記者 顧志娟)1月23日,在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即達沃斯論壇)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與世界經濟論壇成員、全球青年企業家等進行了一次對話。對於團隊組建,馬雲表示,他選人的標準主要有兩點,一是要聰明,二是要永不放棄。
  • 馬雲老師,請管管你的員工!不要退休的那麼安穩
    文|小蝸牛、民企集團首席人事官【工作題記】最近確實是阿里巴巴的多事之秋,馬雲老師看來退休的並不那麼安穩。作為已經退休的創始人,按道理來說與這個事情並沒有特別的關係,但是鑑於馬雲老師的地位和知名度,大家自然會將這個事情與馬雲老師聯繫在一起。據馬雲說,阿里巴巴是一家願景驅動的企業,簡單的來說就是用文化與價值觀驅動的企業。不管這種文化與價值觀是什麼樣的底色,肯定是要求品德正能量。
  • 馬雲,你2600億元哪來的???
    但說真的,就算曾經有這樣一個機會擺在面前,99%的人也無法從那時的馬雲身上,看到飛黃騰達的信號。 01 馬雲的父親是一家戲劇協會的負責人,母親則是蘇州彈唱演員,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在如此文藝氣氛濃厚的家庭中長大,馬雲應當懂事乖巧,成為一個文藝工作者。
  • 領導叫你喝酒!傻瓜才會「先幹為敬」,聰明人這樣做
    領導叫你喝酒!傻瓜才會「先幹為敬」,聰明人這樣做在職場上,飯局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往往談生意都是需要喝酒的。喝酒不但能維繫大家的感情,還能促進生意的進行。所以經常會遇到那種領導叫你給合作夥伴敬酒的場面,然而那些初入社會初入職場的小白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先幹為敬」以表對領導的尊重。可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能引起領導的讚賞,領導心裡肯定還會覺得你不懂事。小蔣作為一個新人,因為工作問題被領導帶到了和合作夥伴的飯局上。他知曉飯局上喝酒是必不可很少的,但是他作為一個新人,剛步入社會酒量也不夠好。
  • 馬雲:我不希望一個人大公無私,一個沒私的人不太可能有公
    年紀大的人容易記性不好,吳鷹又把我的年齡往上漲了,但是退休的事是真的。我想了9年,計劃了6年,實施了3年。我跟自己講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工作的,我們是來享受人生的,我們是來做人不是做事。假如你的管理不能具有這樣的實質,開放、分享、透明的、承擔責任這樣的思想,你的企業一定走不久。我希望大家記住有夢想很可貴,但是堅持夢想更可貴,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正確方法更為可貴,一個優秀企業是管理出來的,優秀員工是管理出來的,優秀的商業模式也是管理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
  • 領導討厭你的3種跡象,傻瓜還被蒙在鼓裡,聰明人早已經跳槽
    領導討厭你的3種跡象,傻瓜還被蒙在鼓裡,聰明人早已經跳槽在職場,與領導相處是一門學問,你能不能升職加薪,就看領導的意思。如果你和領導關係好,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可要是關係不到位,難免會遭到打壓,甚至是排擠。
  • 改編:一個傻瓜的感人故事神鬼傳奇版
    於是傻瓜決定玩神鬼傳奇、傻瓜選擇職業於是練了戰士、因為傻瓜知道戰士不容易掛、還有著倆個字很吸引人、傻瓜進入了遊戲也都是傻傻的亂撞。傻瓜覺得、MM是傻瓜很少去注意的職業、因為傻瓜認為遊戲就是給自己散心的、隨著自己的心意就好、不會強求自己一定要什麼什麼的、幾天後傻瓜45級了。還是每天混任務。他經常在亞特藍地斯發呆。
  • 看看馬雲怎麼成功的!老師:馬雲的成功和英語有關嗎
    今年來,關於高考是否取消英語或者降低英語成績比重的討論越來越多,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自己強大了,我們沒必要去全民學習英語了;也有人說這是盲目的自信,是」閉關鎖國「。到底英語重不重要呢?我們來看看馬雲怎麼說。
  • 馬雲的擺渡人
    作者 | 良叔來源 | 良大師大概所有的男人都有一個武俠夢吧?尤其是姓馬的男人,馬保國老師如此,馬雲老師也如此。 26年前,馬雲還在做翻譯社。這一點和馬老師倒是有點區別,馬老師雖然早已宣布退出江湖,可還時不時刷一下存在感,出現在公眾面前,懟懟這個,撩撩那個,在江湖中這向來是犯忌諱的。不過,馬雲和風清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當擺渡人,只不過風清揚只渡了一個令狐衝,頂多算小乘,馬老師那可是大乘。
  • 被領導提拔後,聰明老練的人能做到這3點,來取得領導的信賴
    無論是我們日常交朋友、還是領導提拔下屬,最讓人傷感、憤怒的是交錯了人、看錯了人,特別是那些虛情假意、過河拆橋、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人,更是讓人憤恨。據統計絕大多數企業的失敗是因為領導決策錯誤和用人不當而導致的失敗,所以在職場上領導在選拔人、使用人上都是非常小心謹慎的。能得到領導提拔重用的人,毫無疑問是領導比較信任的人。
  • 如果你不是聰明絕頂,那就做一個不計較得失的「傻瓜」
    二是如果一個道理或者方法擺在我眼前,不能讓我快速地發生變化,這就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也不會採納,所以我依舊繼續尋找。直到找到最佳答案,我一直都覺得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現在想想,那是聰明過度的表現,就是人們常常所說的小聰明。耍小聰明的人怎麼可能具備大智慧呢?那麼,究竟怎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大智慧的人呢?
  • 洪金寶談馬雲拍戲:馬雲有錢但我不認識他,我來是看李連杰的面子
    洪金寶談馬雲拍戲:馬雲有錢但我不認識他,我來是看李連杰的面子說起馬雲,大家肯定會想到阿里巴巴以及他開設的淘寶,現在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行業的領軍者,洪金寶表示,自己根本就不認識馬雲,來參加這部作品,和馬雲的財富也沒有任何的關係,雖然馬雲非常有錢,但是又不會分給自己
  • 為什麼一群最聰明的人,卻搞砸了一支團隊?
    先跟大家說一個關於雞的故事。 有一所大學的生物進化專家做了一個實驗: 他把雞分成了兩群:一群是生產力普通的雞,一群是生產力超強的雞 。 經過幾代繁衍進化後,發生了什麼改變?
  • 傻瓜的狀態
    不知道是哪位大佬說過,「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的聰明是真正明智的,要始終保持傻瓜的狀態。」傻瓜的狀態是什麼狀態呢?
  • 原來米蘭一群吊兒,需要一個扛把子來領導
    關鍵時刻,米蘭這些吊著的孩子需要一個扛把子,所以伊布拉希莫維奇脫穎而出,幾乎後場的每一個高球都被伊布拉希莫維奇爭奪,迫使對手繼續壓迫米蘭。進攻中,伊布跑到對手半場接球門球和高球作為支點發動進攻,攻防轉換時,他還跑到中路組織大個子傳球打快攻。老實說,這一次顯然比前幾次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