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被稱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負離子對癌症真的有效果嗎?

2020-12-27 騰訊網

每次一聊到癌症這個話題,氣氛就異常沉重,仿佛有隻無形的大手遮蓋在眾人頭頂。癌症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不必多說大家也知道,大多數人被檢查出癌症後都會感嘆命運不公,因為在老百姓心中,得了癌症,就是判了死刑。

因此,癌症被稱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就連明星也沒有躲過這致命的一劫。

午馬因肺癌病逝 

香港演員午馬因肺癌病逝,享年71歲。據悉,午馬太太稱:「十個月前肺癌擴散,近幾個月以較佳精神狀態享受人生,瀟灑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這段路。」

梅豔芳因罹患子宮頸癌去世

負離子為癌症患者帶去福音

早在2003年8月21日,梅豔芳身患重病的消息就開始傳出。從得知自己身患絕症的那一刻起,梅豔芳就始終勇敢面對,2003年10月10日,在自己40歲生日那天,梅豔芳依舊對戰勝病魔充滿信心。醫生曾經這樣安慰梅豔芳,說她有超能量,醫生鼓勵梅豔芳說她有意志力、有毅力,醫生還勸誡梅豔芳面對風風雨雨,要一起攜手抗癌,戰勝困難。

明星的離世帶給人們的是無限的痛惜和追念,人類在頭號強敵癌症的面前,真的這麼束手無策嗎?那麼,傳統治療癌症的手段有哪些?癌症患者的生還機率有多大?

解讀傳統癌症治療手段的利弊

傳統治療癌症不外乎三種治療方法:放療、化療、以及手術。這些手段比較普及,為大眾所熟知,應用廣泛;但是這讓癌症患者在忍受痛苦的治療過程中還要承受高昂的醫療費用,且只能延緩病情,病情反反覆覆,最後往往是錢花光了,人也沒了。那麼,有沒有一種治療方法能為患者減輕痛苦,並且可以長期用無毒副作用的方法呢?

負離子為癌症患者帶去福音 

負離子是一種來自空氣中的自然因子,在森林、瀑布旁、海邊的負離子濃度最高。在醫療界,負氧離子還被醫生親切地稱之為「空氣的維生素」、「長壽素。

負離子為癌症患者帶去福音

眾多醫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明:人體細胞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自由基0RS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不飽和電子物質),進入人體後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奪去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就會形成畸變的分子;該畸變分子由於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鄰近分子的電子,又使鄰近分子也發生畸變而致癌。這樣,惡性循環就會形成大量畸變的蛋白分子,這些畸變的蛋白分子繁殖複製時,基因突變,形成大量癌細胞,最後出現癌症。

人體得到負氧離子後,由於負氧離子帶負電荷,有多餘的電子,可提供細胞缺失的電子,從而阻斷惡性循環,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第四軍醫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發表的研究文章中闡述:在日本與中國正式臨床採用負氧離子治療癌症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追捧,一般患者在接受這種慢性的特殊物理治療後,均無惡化傾向,多半均有好轉,尚在繼續治療,已經解救了一批傳統醫療放棄的晚期癌症患者。——文獻報告名稱《負氧離子與癌症防治》。

負氧離子治療癌症臨床案例:負離子對癌症真的有效果嗎?這個案例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

西安醫科大學、陝西省腫瘤醫院,對負氧離子對癌效果做了實驗。其中選取晚期惡性腫瘤患者56例、肺癌30例、食管癌8例、惡性淋巴瘤10例,乳腺癌8例,隨機分層抽樣,實驗(吸入空氣負離子加化療)30例,對照組(單純化療)26例。半年後,結果顯示:吸入空氣負離子的實驗組改善總體療效率為93.33%,吸入空氣負離子的實驗組總體療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得出結論,負氧離子對宮頸癌等癌症的幫助有顯著效果。——文獻《空氣負離子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療效觀察》

負離子為癌症患者帶去福音

人工負離子生成技術被攻破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科技也可以生成負離子,但是由於負離子生成技術高低不一,會生成大、中、小三種粒徑的負離子。大、中粒徑負離子無法像小粒徑負離子一樣,穿透人體,對人體起到保健作用,且自然界存在的是小粒徑負離子。根據新華社、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的報導,採用了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的負氧離子生成機,可以生成高濃度、等同於大自然的小粒徑負離子,在室內營造負離子浴環境,對癌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因為癌症,風華正茂的她們不得不失去了尚好的年華,負離子的出現,讓癌症患者在死亡面前不再顯得那麼無能為力,負離子輔助改善癌症,逐漸成為控癌新趨勢。

相關焦點

  • 癌症-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我們真的可以通過【保健品】來預防和治療嗎?
    李詠的離世毫無疑問再次留給世人一個警醒:沒有了健康,就真的什麼都沒了。而癌症,這個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再次扮演了死神的角色。癌症如果發現的早,治癒率還是很高的。
  • 那些被癌症奪走生命的明星太多,健康真的不能等!
    那些被癌症奪走生命的明星還記得《情深深雨濛濛》中飾演方瑜的女星李鈺嗎? 重疾年輕化是我們的無奈  衛生部一項數據表明,人一生罹患重疾的機率高達72.18%,超過1/3的人會得癌症、10個健康男性中3個會在65歲前得重疾、10個健康女性中2個會在65歲前得重疾。
  • 李詠英年50命喪癌症!看新加坡如何全民對抗頭號奪命殺手~
    萬事通說癌症是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
  • 逆天病毒M1專殺癌細胞 人類攻克癌症還要多久
    頭條前瞻的衝鋒耗認為,如果這個發現真的能夠廣泛應用到癌症治療上的話,那麼拿諾貝爾獎將是早晚的事。癌症,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從癌症被發現的那一天開始,癌症就被認為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400萬人,死亡率超過50%。
  • 未來,人類能夠戰勝癌症嗎?回顧人類136年抗癌史
    作為當今人類的第一大殺手,癌症從被發現至今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人類對癌症也從最初的茫然無知、恐懼到如今的不斷挑戰突破,尤其是在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在對抗癌症的路上一系列裡程碑式的進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下人類的抗癌史。
  • 體內有癌,咽喉或先知!若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痛,或是癌症信號
    人類的歷史也可以說是對抗疾病的奮鬥史,我們不斷研究科技,提高醫療水平,研發出更多藥物,為的就是能夠起到更好的保護健康、延長生命的效果,但疾病也處在不斷進化的過程,所處的年代、社會環境不同,需要面對的疾病威脅也有所不同,過去,傳染病帶給人的風險較高,而現在呢,給人們生命健康帶來更大危險的
  • 癌症能治好嗎 澄清癌症的7大誤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方面較以前儼然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人們的健康狀況卻每況愈下,令人擔憂!近些年來,人們患癌的機率越來越高。關於癌症,人們的內心是恐懼牴觸的,但是人們也很想一探究竟!那麼,關於癌症的各種猜疑,正確與否,不要被傳言毀了自己。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一看!
  • 全球960萬人因癌症而死!得了癌症,如何才能活?答案直觀告訴你
    有專家預言稱,到了本世紀末之後,癌症將成為全球疾病的頭號殺手,也是阻礙人類預期壽命的「攔路石」!不但如此,報告還明確指出,全球新增和死亡癌症病例,有超過1/2都來自於亞洲國家,而這其中,我國就是癌症病發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存在。之所以會如此,除了與我國人口基數大有關外,人口老齡化、平均壽命增長、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都是致癌因素!
  • 43歲歌手趙英俊因患癌症去世!我們真的拿癌症沒辦法嗎?
    對我們人來說,每次基因突變,就是一場賭局,只要賭的時間足夠長,總有輸的一天。俗話說得好,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沒打算活著回去。癌症能根治嗎?如果把癌細胞殺的一個不剩叫根治,那就別想了,即便正常人每天都會產生癌細胞。
  • 健康不能等!90後女星從確診癌症到離世僅2個月!
    那些被癌症奪走生命的明星還記得《情深深雨濛濛》中飾演方瑜的女星李鈺嗎?和徐婷一樣,她也因罹患淋巴癌,於2009年3月14日醫治無效去逝。 重疾年輕化是我們的無奈  衛生部一項數據表明,人一生罹患重疾的機率高達72.18%,超過1/3的人會得癌症、10個健康男性中3個會在65歲前得重疾、10個健康女性中2個會在65歲前得重疾。
  • 實不相瞞:有2種被稱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希望你別沾上邊
    眾所周知,癌症是一類對人體健康危害程度較高的疾病,在癌症入侵身體之後健康會受影響,因此發現癌症來襲的信號,應該馬上採取治療措施,通過對症處理的方式可以將癌症帶來的風險降低。另外,有部分類型的疾病十分頑固,難以治療,被稱為不死的癌症,需要了解疾病類型,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否則在這些不死癌症出現之後身體健康也會受影響。那麼,哪些疾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呢?哪些疾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呢?
  • 2020年中國最新癌症數據評估:肺癌仍是「最強殺手」
    當癌症降臨的時候,每個人都猝不及防。對他們而言,生存與死亡的問題,確實有些殘忍。但越來越多的癌症正在侵襲,面對洶湧癌情,我們能做些什麼?從中國拓展到世界,癌症正在逐漸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2015年,惡性腫瘤位居中國城鄉居民死亡原因首位,遠超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
  • 癌症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這一觀點是基於真實的統計數據,它讓我震驚,因為我一直以為汙染和飲食才是造成癌症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介紹了兒童癌症。根據書中的統計數據,除了意外死亡癌症是兒童的最大殺手。可能是因為兒童是世界的未來,因此作者把兒童癌症放在了前面。
  • 2018全球癌症年報出爐!
    在我國,每65個人當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每年有超過400萬人被確診癌症!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每分鐘就有超過5人死於癌症!肺癌是「男性頭號殺手」,乳腺癌則是「女性頭號殺手」男性中,肺癌發病率(14.5%)和死亡率(22%)最高。
  • 得了癌症有多可怕?人類還需要多久才能攻克癌症呢?
    癌症可怕嗎?癌症到底是否能夠從根本上被攻克?對於癌症,或許我們應該更多的應該了解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攻克和治癒。堅持合理均衡的健康飲食,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適度的加強體育運動,戒菸限酒,戒除焦慮,保持良好的心態,快樂的生活,提高身體的免疫系統防禦力,減少身體出現癌變「錯誤」的可能性,定期進行體檢,儘量做到能夠早發性,早治療,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才是面對癌症這個問題,更正確的選擇。
  • 健康人群有必要進行普遍性的癌症篩查嗎?
    作者:遊蘇寧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於醫療上的高精尖設備與日俱增,科技進步為呵護人類的健康功不可沒。然而,不可迴避的現實是,診斷技術增強的直接後果也導致腫瘤發病率的急劇飆升,隨之而來的就是早期手術幹預日益增加。
  • 反思:中國癌症年報出來了
    癌症現已成為中國高發疾病之一。正如《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所強調的,癌症患者承受著沉重的疾病負擔,存在著巨大的未滿足需求。在中國,每10分鐘就有55人死於癌症;全球約有50%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病例來自中國。另外,診斷時間過晚也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負擔。
  • 食物和癌症的關係,預防癌症的營養素有哪些?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人類很早就開始尋找癌症和食物之間的關係,大約公元前400年,「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記載過,用飲食來治療癌症。 因為食物除了可以用來填飽肚子以外,還有一些營養和化學作用,有些食物可以導致癌症,而有些食物也可以用來預防癌症。
  • 即便有一天人類真的能夠攻克癌症,最終也還是逃不過自然選擇
    無論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即便癌症現在每年讓幾百上千萬人承受巨大的痛苦,即便病魔會使親情,友情,愛情面臨各種摧殘,但我們也不得不意識到,無論是災難還是疾病,都是大自然給地球生命的一種選擇,就像給予萬物生命一樣不可能消失。
  • 王麗麗教授光解水產生氫氣用於癌症治療研究成果發表
    王麗麗教授光解水產生氫氣用於癌症治療研究成果發表 時間:2020-05-21 來源: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