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就完了,用世界上最好的騎行臺Tacx NEO滿足你在家騎行的願望

2020-12-23 小黑文集散地

下雨天就不騎車了嗎?

嗯,不騎。

颳大風就不騎車了嗎?

嗯,不騎。

今天天熱就不騎車了嗎?

嗯,不騎。

回憶一下,這種類似的藉口用過幾個?事實證明,只要足夠不要臉,總有一款藉口能讓你待家裡不出去逃避訓練。

除非你有一個牛逼的能在家裡模擬各種騎行路況的設備,比如TACX NEO,你能買到的違反廣告法的騎行臺,唯一真·直驅傳動,能模擬各種路面的騎行臺

當你真的遇到那些不適合出門騎車的時候,甚至如這個慘澹的冬季一樣蝸居家中不僅愛好者們只能蝸居家裡騎臺子,被取消了比賽的Pro們也只能一起團聚虛擬騎行社區,一時間,騎行臺洛陽紙貴。

許多人第一次認識到了一款優秀而穩定的騎行臺是每一個騎行者的最佳伴侶。

目前市面上的騎行臺大概可以分成三種。

首先是滾筒騎行臺,把前後車輪各自架在兩個大圓柱上騎,結構簡單輕巧方便攜帶。騎行的動作姿勢最接近真實路面騎行,但阻尼無法精確調整。

使用滾筒騎行臺時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則容易發射出去。一般用於動作訓練或者賽前熱身。

還有傳統的固定式騎行臺,固定式騎行臺採用自行車後輪兩側直接與騎行臺固定,自行車架在騎行臺上,以滾軸模擬路面和後輪接觸,再以電磁或者液阻來控制滾軸的阻尼模擬路面讓騎行臺工作。

固定式騎行臺能大體模擬所需的阻尼,但因為滾軸和車輪之間打滑等問題,除少量如Computrainer等高端騎行臺很難做到精準控制所需訓練功率,我曾經那個Elite Real Tour騎行臺能模擬一個大概的功率趨勢,甚至無法精準到10位數,也就能圖個樂練練有氧。

Elite RealTour,能模擬實景,有一定功率功能的固定式騎行臺

而從Wahoo開始興起了一種直驅式騎行臺,這種騎行臺用飛輪直接驅動取代了滾軸,將自行車後輪拆下後用騎行臺上的飛輪代替後輪。不僅解決了輪胎打滑的問題,還解決了固定式騎行臺噪聲巨大的問題,再配合模擬慣性的大飛輪和功率計、晶片等設備能精準的控制所需的訓練瓦數,是如今最先進的騎行臺。

需要明確的是智能騎行臺並不全是直驅騎行臺,少數高端固定騎行臺如Computrainer也是智能騎行臺。只是相比固定騎行臺,直驅騎行臺能更容易做到精確控制功率變化以供騎行者訓練,於是在直驅騎行臺到來後,智能騎行臺迅速普及。

既然涉及到功率,那成本就低不了。直驅騎行臺早期都是萬元級,龍頭老大當屬Wahoo,靠著直驅騎行臺在兩輪圈玩的風生水起,不僅搞出了一套以Wahoo Kickr為核心,輔以坡度模擬器和風量模擬的一套完善訓練系統,甚至連配套的地墊和訓練桌都搞的有聲有色,還忙裡偷閒的弄了一套碼錶,從佳明那偷了不少份額。

Wahoo全家桶,坡度模擬,風阻模擬全活了

還有一個就是我的Tacx NEO,在固定騎行臺時代,我前後買過5臺騎行臺,Tacx用滾軸壓車輪結構的使用體驗是不如Elite那種用車輪壓滾軸的結構好的,而到了直驅騎行臺時代,Tacx憑藉一款NEO橫掃千軍,一舉奪回了市場,NEO的強大可見一斑。如今已經進化到第二代,增加了踏板分析等更加強大的功能。

環法同款,品質保障

我是一個對器材相當挑剔的人,但如果要我選出三件最滿意的騎行相關的物品的話,NEO能位列其一。其他兩個我選Madone 9和Fenix 3。TacxNEO何德何能擔此桂冠?來杯宮廷玉液酒,你聽我給你吹。

首先,從數據上來說,NEO精確度高達1%,放功率計裡也是頂尖的,僅次於Elite家Drivo變態級的0.5%精確度。最大支持模擬25%的坡度,略高於Drivo的24%和Wahoo Kickr的20%,除了武嶺應該沒地方不能模擬了,反正都蹬不動,倒是無所謂。最大功率2200W,本弱雞最大功率還不到這一半,過了過了。

紙面硬實力是實打實的第一梯隊,也就Elite Drivo和Wahoo Kickr能與之媲美。而且這個數據更多是為了照顧世巡隊裡的Pro們,對於愛好者,性能是遠遠過剩的。

其次,從嚴格意義上來說,Tacx NEO是唯一一個真正的直驅騎行臺,他不同於Wahoo他們需要用皮帶連接飛輪和馬達,NEO的核心就是一個大型發電馬達,在使用時是把自行車架在一個大馬達上的,這樣少了皮帶這個容易損耗的零部件,不僅減小了噪聲,故障率也大大降低。還不用解決皮帶傳輸時的功率損耗問題了,需要多少功率就給多少功率,沒有傳輸損耗,去特麼的算法。

也正是基於這個核心構造,NEO對其他騎行臺都是降維打擊。首先從聲音上來說,之前那個Elite固定式騎行臺在擼臺子時MacBook的聲音要全開,還時不時的會召來樓下鄰居的抗議。而換NEO後,看片的聲音開一半就夠了,也再也沒被鄰居找過麻煩。

事實上,在用NEO進行兩百多瓦的非衝刺常規訓練時,最大的聲音是鏈噪聲,有時候我在陽臺騎臺子,屋裡的人竟然沒發現,其安靜程度可想而知。

註:圖中為最新的NEO 2T

NEO不僅在使用時聲音小,最重要的是省事。它是唯一款不需要校準的騎行臺,因為與其他訓練臺相比,它沒有內置傳動裝置。無需維護,也無需消旋調整。

消旋?那是什麼?

是那個需要先連手機,然後照著APP提示以不同功率騎行重複多次還經常失敗,理論上溫度大幅變化了都需要再來一次的人肉校準工作嗎?

對不起,NEO不需要。

無需消旋就大大降低了功率不準的隱患,畢竟大部分功率騎行臺數據不準都是因為忘記消旋甚至不知道消旋這個事。

由於結構使然,理論上來說,NEO的功率是絕對準確的,要多少功率就輸出多少功率,沒有皮帶傳動的損耗也沒有傳動比換算。對了,皮帶鬆動也是其他直驅騎行臺常見的故障原因。最牛逼的是有些騎行臺在長時間運行後皮帶溫度升高,會有熱脹冷縮的現象導致皮帶被拉長從而導致功率不準。

國產騎行臺騎行臺曾得名「歡樂臺」的一大原因就是出廠時皮帶鬆緊不一,導致功率不準,而用戶又根據貼吧教程自己調節鬆緊,然而又沒有合適的設備,全憑手感,於是一時間在線騎行社區裡好多千瓦大腿。

穩定性對於一款騎行臺是至高無上的重要,你想一下,大冬天的,你好不容易戰勝惰性下定決心換好騎行服,有些老師甚至還得先跪會兒牙盤以取得領導同意,然後來到寒冷的陽臺,萬事俱備準備開擼,然後你發現你的騎行臺騎著騎著出問題了,皮帶鬆了、忘消旋了、數據飄忽飄忽的了,你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再以售後服務好著稱也阻止不了想罵娘的衝動。

以上場景改編於真實案例。

此外也得益於NEO理論上的絕對準確,它還無意間成為了檢驗車上功率計準確與否的標準。一般來說,功率計都是需要定期校準的,只是一般人懶得搞。懶人如我通常是在騎臺子時碼錶連Quarq功率計,手機連訓練軟體,然後在穩定騎行時觀察w對比兩者數據。

通常情況下,Quarq的數據會比NEO的要高上幾瓦,但基本趨勢是一致的,數據差應該是由於監測點不同造成的,只要沒太大的波動都可以認為是是準確的。本想展示一下兩者幾乎重合的完美曲線,奈何最近牆太高我死活打不開analyze.dcrainmaker無法在一個表上重合兩個數據,大家隨便看個訓練曲線意會一下就行了。有科研精神的可以去看bikeradar、dcrainmaker的專業評測。

一般來說,功率設備不太推薦國產品牌,並不是說他們的算法一定落後於國際一線,但在經驗上,特別是測試數據量級上還是差太遠,畢竟早了那麼多年還有贊助車隊的實戰測試。我們支持祖國並不代表要拿血汗錢去當小白鼠,大家都是掙的辛苦錢,選擇一個環法車隊同款的國際一線品牌是更理性的選擇。

吹完核心,該開箱了。NEO的構造非常簡單,一個人字形的騎行臺本體,沒除了飛輪也沒有外露的部件。箱子也很簡潔,一個主機,一個墊前輪的,一個快拆,基本說明書,沒了。等等,為啥還有墊前輪的,你們做主機的時候放低一點不就行了嗎?直驅騎行臺還墊前輪的也沒誰了吧?

裝上飛輪,開用。因為我的是一代,如果是碟剎公路的話需要換一個配件,在此不表。

然後就是整個NEO使用過程中最麻煩的步驟了——打開摺疊的NEO。為了儲存方便,NEO是可摺疊的,而NEO本體非常沉,重達21.5公斤,而且沒有提手,你很難同時打開兩個摺疊的支撐腿。

你需要先放倒NEO,打開一邊,卡住兩個卡扣,再翻轉過去打開另一邊,簡單的文字無法描述這個過程有多累人,但你相信我,沒有什麼比打開一個摺疊NEO更麻煩的了。

如果有,那就是將NEO摺疊起來,那個過程儼然斯巴達重物挑戰。

好消息是,一般情況下我們不需要經常摺疊他,壞消息是,為了這個摺疊設計,NEO是無法調節與各個接地面的接觸情況的,如果你不幸遇到一塊沒那麼平整的地面,那麼NEO只能當蹺蹺板玩了。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掩蓋這個毛病,NEO官方是宣稱騎行臺能有左右幾度的偏擺,騎起來更接近真實騎車時的左右晃動。很小的接地面積加上左右晃動的設計,NEO在激烈起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移位,雖然不會給人騎行臺不穩要摔的感覺,但是容易位移,在大力衝刺的時候不如Wahoo穩定,以我千瓦出頭的最大功率衝刺Wahoo是紋絲不動,NEO反而會有些許不穩的感覺。這個bug在配上騎行地毯後好了不少。

官方偏擺示意圖,意會一下

搞定最難的部分,接下來就是享受,不,訓練模式了。

在使用前,需要先將NEO與一個控制器連接,可以是碼錶,也可以是手機平板或者電腦,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只能連接一個設備。年少無知的我曾經連上了碼錶後又用平板控制騎行臺,導致騎行臺功率飄忽不定忽高忽低,還以為慘遭翻車。後來發現是兩個設備都在給NEO下達命令,導致功率不知道聽誰的飄忽不定。

同其他智能騎行臺一樣,NEO可以連接世界上所有的騎行軟體,而最能發揮NEO功能的無疑是Zwift。NEO騎行臺本體下方有個LED燈,會隨著你的發力從藍變紫變紅變換顏色,你越大力,紅色越強勢,頗有你在指導兩股勢力PK的感覺。這樣你在參加Zwift團戰時不需要看數據,埋頭蹬車也知道大概的難度。

就這?不給力啊。我想你會這麼說。

當然不是,還有最厲害的。

Zwift是除Tacx以外唯一一個支持NEO所有特殊功能的騎行軟體:下坡驅動和路況模擬

官方圖,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那個大圓盤轉的飛快,棘輪咔咔響就跟真的下坡

沒錯,NEO支持下坡驅動,普通騎行臺在下坡路段只是沒有阻力,但你依然需要蹬車,否則就停在原地了,NEO不是。

NEO可以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飛輪,模擬下坡狀態,在Zwift以及部分實景騎行軟體中非常實用,在Zwift團戰中可以小小的偷個懶。只是這個功能必須插電源。

什麼?意思是NEO可以不插電?當然,我沒說嗎?

NEO核心本質上就是一個大電機,由電生磁對電機形成助力,而當你騎行帶動飛輪時又一併帶動電機裡的線圈切割磁感線了,磁生電完成。騎行產生的電力足夠維繫除了下坡驅動以外的所有功能運行。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Zwift團戰重度玩家,完全可以不插電直接用。不僅在家時不用為了靠近插座而窩在一個角落訓練,外出比賽時也完全可以帶上用於賽前熱身,滾筒騎行臺可以放閒魚了。

同其他智能騎行臺一樣,NEO的騎行模式分為ERG模式和模擬模式。前者簡單的說就是不管你用多大力,多少踏頻,騎行臺都會幫助你保持在恆定的設定功率上。踏頻低的話就要多用點勁踩,踏頻高了腳下也就輕了。不需要通過換擋來調整騎行強度,一般訓練都用這個模式。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黃色的功率曲線完美的貼近藍色邊框

模擬模式就是和戶外騎行一樣,遇到什麼地形就給你模擬多大的力,在Zwift和onelap的這種虛擬社區團騎一般用這個模式。遇到陡坡需要換擋保持踏頻,一般圖個樂的時候用這種模式比較多。

騎行感受上NEO和其他騎行臺最大的區別是在騎行時沒有在某個點發力突然增大或者變小的感覺,其平順的感受更接近在普通路面騎行,在模擬騎行時能更加真實和舒適。

NEO是由電磁力模擬的慣性輪,最大可以模擬等效125公斤的慣性輪。這是迄今為止業界最大的慣性輪,遠強於實體慣性輪,作為參考,Wahoo Kickr的慣性輪僅有7.25公斤。

既然說到真實,那不得不提一下NEO的路況模擬,還是得益於獨一無二的真直驅,NEO能模擬多達10種的真實路況。在NEO上能體驗到在鵝卵石路面的顛簸、小礫石的細微震動下、木板上帶點滑動的軟震動、冰雪路面上的溼滑等多種振動感。

再配合大飛輪下的路感和極高的坡度模擬,能實現非常逼真的騎行體驗。對於騎騎行臺這麼枯燥的運動來說,這個功能不要太實用,能增加不少的樂趣。

沒有概念的可以回想一下你第一玩PS時手柄震動給你帶來的震撼感,或者拿出你的手機,感受一下調時間時給你的震動回饋,不是嗡嗡嗡的那種。

目前路面模擬在Tacx Film和Zwift可用,主要是Zwift,多種路面模擬能讓Zwift不再只是一個虛擬社區。

看到這的都是真騎行者,建議直接去下單吧,買就完了。

騎行臺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不僅能避免天氣、時間、空間的影響,而且非常高效。世界上沒有完全平整且坡度不變的道路,只有騎行臺可以精準的控制功率輸出區間,精準的閾值和時長。配合科學的訓練計劃,極其高效,騎行臺上士別三日當被拉爆。而NEO作為世界上最好的騎行臺,不是沒有缺點,奈何優點太突出以至於可以完全無視缺點,除了NEO 2T沒有任何一款騎行臺能挑戰NEO。

騎遊黨有了NEO,在家裡就能感受最接近真實騎行路感,無懼颳風下雨大太陽,隨時可以在家享受騎行的樂趣,天知道在這個操蛋的2020開局NEO幫助我打發了多少時光。起床就能來一發,飯後約上三五好友開個團,美哉。

嚴肅訓練黨更應該有個NEO,一個準確且穩定的騎行臺是長期訓練的保障,一個功率不準還常出故障的騎行臺談何訓練。一個靠譜功率計差不多的價格就能擁有一個不僅功率最準確,還附贈娛樂功能的騎行臺,想想就覺得賺了。

啥也別說了,買就完了。

相關焦點

  • 真正的中高端騎行臺——70年老廠GARMIN FLUX 2騎行臺測評.
    18就⼀直有tacx公司的被佳明收購的消息,直到今年我才在佳明的分享會上看到了這三臺騎⾏臺。neo 2t flux 2和flux S。
  • 【邁金三代上市】一脈相承,匠心精製,最好的騎行臺只為熱愛騎行的你!
    T300在GRAVAT旗艦系列經典一脈相承和成熟穩定的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採用基於全球10w的用戶驗證的全新功率算法,擁有獨到設計的車架保護系統和更加精準的功率精度,以全新的酷炫外表,只為給熱愛騎行的你,帶來最好的騎行體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此次邁金新品——第三代旗艦系列智能騎行臺T300的獨具匠心之處。
  • 騎行小白的第一次崩潰,從選擇騎行臺開始
    在這個疫情呈張牙舞爪之勢企圖復甦之際,一向剛得住的戶外騎行愛好者們也悄悄停止了野外探索之路,自覺在家蹬起了自行車來!與戶外騎行相比,室內騎行環境更加舒適,騎行時也會更專注,還能提升運動效率,擔心運動環境枯燥無聊的小夥伴,可以使用運動APP,感受更寬闊的視野效果。
  • 對於騎行臺你了解嗎?
    很多新手入門的小夥伴經常聽大佬們說擼臺子,但是不太了解擼臺子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好處,今天這篇文章就帶大家直觀地了解騎行臺,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可以對騎行臺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騎行臺的分類,騎行臺按照結構可以分為滾筒式和固定式兩類。
  • 行貨開售,Garmin NEO 2T、FLUX 2和FLUX S智能騎行臺如何選?
    優秀的智能騎行臺至少需要具備以下特質:實時反饋當你使用智能騎行臺騎行在虛擬賽道,開始爬坡阻力會增加,踩踏要更用力就像在戶外騎行一樣。通過實時的視頻配合騎行臺的調節,你可以在數字世界裡騎行。使用Zwift時,如果在大集團中騎行阻力會減少,這種感覺很真實。
  • 天冷了,你需要一個騎行臺了
    即使有最好的冬季騎行服保暖,室內室外巨大的溫差很多時候還是讓人不想出門騎車,跟別說有時還有雨雪,亦或是霧霾。
  • 冬季騎行:室內訓練6款騎行臺推薦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又或者為了豐富訓練手段,購置騎行臺在室內訓練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從入門到專業,以下6款騎行臺可以作為你的選擇參考。 滾筒騎行臺對於部分新手來說略微有些難度,初次使用建議靠邊扶牆進行適應騎行。同時滾筒式騎行臺相對於固定式騎行臺來說更加接近正常的騎行體驗,你需要在踩踏的同時控制好平衡。
  • Garmin佳明騎行臺,帶你領略室內運動風採
    近年來,科學的訓練方式已成為自行車運動訓練輔助上的關鍵一環,而騎行臺就是科學化訓練的其中一個重要裝備。Garmin佳明騎行臺在這方面有著更為傑出的表現。Garmin佳明騎行臺除了能提供精準的數據監測之外,還能在任何不適宜戶外運動的天氣裡發揮重要作用,當外在的騎乘環境或時間不允許騎乘時,它也能成為你戶外訓練的絕佳替代方式,讓你的訓練更有效率。
  • 4個回答告訴你為什麼我總「吹」騎行臺!
    不知道這個周末你是否繼續宅在家中?但是顯然室內運動健身的熱潮因為這次疫情已經到來!據不可靠消息()來源,近期時間某寶的運動單車和騎行臺銷量暴增!如果你還在擔心騎行臺貴或者有很多疑問嗎,那麼下面這4個回答或許會幫助你建立起室內騎行的信心!
  • 騎行 | 逆時針 . 環臺
    獨立的單車道,細膩的路面,清晰的路標,裝備齊全的鐵馬驛站,更有大眾對騎行的認同與支持。於是,無論你是什麼級別的騎手,騎著什麼樣的坐騎,騎行在臺灣都是十分愉悅的一件事。臺197的上坡是全程十幾公裡12%的坡,若不是對山頂一個禪寺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我是爬了兩公裡的時候就想掉頭了。那時的臺197正在修路,所以沒有車,安靜的很,偶爾見到山中的原住民,都是淺淺笑著點點頭,不會像臺南大叔們那樣熱情的伸出大拇指或用臺語為我加油。原住民的感情似乎更為羞澀內斂,卻有如山裡的空氣般令人神清氣爽。
  • 「經驗分享」騎行臺的使用和選擇
    已經進入冬季,天氣寒冷,有的地方甚至下起了雪,這種現象是不利於外出騎行的,這種天氣的原因也導致了很多騎友變懶,一個冬天都不會碰車了,但是還是有很多騎友開始轉向了室內,用騎行臺進行騎行訓練,這種在室內騎行的騎行臺是雨雪天,寒冷天,霧霾天出門不宜騎行的最好夥伴。
  • 環臺騎行,被偷走的15天
    其他裝備則是拖鞋(有的青旅和民宿沒有)、相機(騎行幾乎沒用上,停下拍照就已經很浪費速度,再從包裡掏出相機更是麻煩,儘管我背了個包)、自拍杆(本是準備一個人騎行用)、充電寶(怕出現啥意外手機沒電)、備用手機(開定位記錄軌跡以及拍照)、主力機(看導航以及聯繫)以及背包。需要單獨說下的是小音箱,藍牙連手機放音樂,在爬坡的時候還是很帶勁的。
  • 佳明發布智能騎行訓練臺系列 售價5490元起
    Garmin今日宣布推出Garmin智能騎行訓練臺系列Garmin NEO 2T Smart、Garmin FLUX 2 Smart和Garmin FLUX S Smart三款智能騎行訓練臺,最大功率(40km / h)2200w
  • 騎行一時爽,一直騎行一直爽!
    養成騎行習慣後,幾天不騎就會產生罪惡感,開始渾身不舒服,整個人也會沒精神。這其實是騎行時體內的多巴胺在分泌。多巴胺還會讓你「上癮」:從開始騎行,到習慣騎行,再到有「騎癮」;期望自己騎的速度更快,騎的裡程更多;騎完十公裡,想去騎五十,騎完一百公路,再想挑戰三百公裡……在騎行成癮的過程中,騎行的人會興奮、想要更多的刺激,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你 「當時很想死,過後還想要」 。
  • 一個人的臺灣騎行之旅(上)
    你說她瘋也好,酷也罷總之,我很喜歡她也許她就是我心中那個想,又不敢的,小英雄吧!---有朋友說應該記錄下這次旅行 是吧 30歲之後記憶力真的明顯減退 歲數大了 或者 是喝酒喝的…因為有幾天的騎行(10.7-11) 就記錄個流水帳吧9月中 老闆問 你十一休假麼,我說不休 今年沒有出遊計劃 攢錢買車,老闆說 要不你十一之後休幾天吧(我有30天年假沒有休 有一半年底要過期了),我說 2天?3天?
  • 臺灣環島騎行
    從臺北到墾丁,全程500多公裡,總共騎行360多公裡,避開兩段山路險路。有人問為什麼跑去臺灣騎行,我說因為臺灣安全、空氣乾淨,補給住宿不用擔心,還有風景優美…下圖是我們走過的路線——東線太平洋海岸線。終於看到訂好的民宿"天方夜譚",老闆說他也曾經"年輕過—機車環臺"
  • 單車·騎行10本書
    作者謝正寬成立了臺灣第一所單車學校,現任KHS功學社單車董事長。他準備了豐富的課堂內容——正確的騎車姿勢、單車減肥、受傷應急措施、怎麼騎屁股不疼、帶小孩騎單車、選購合適的配件……那些曾困擾你的騎行煩惱,都能找到妙招化解。這本書適合不同生活狀態、各個年齡段的單車愛好者閱讀。
  • 經典騎行電影《轉山》,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騎行西藏!
    影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敘述了一個24歲的臺灣年輕人,為了幫助哥哥完成遺願,從麗江出發,獨自騎行穿越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落差起伏多次大於1000米「高原之路」。2011年,影片獲得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書豪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臺灣青年,無所事事,整天窩在家裡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 自行車一小時騎行臺訓練
    鐵人三項教練Joe Beer認為,腿部力量和抗乳酸能力的提升對於任何距離的比賽都很重要,針對這兩個方面,他提供了一份由OGE和HIT組成的1小時騎行臺訓練:這份訓練會讓你的雙腿產生一定的負荷。訓練的前一天,完成1小時30分鐘的Z1強度騎行或者1小時輕鬆跑。在進行這項訓練的當天不要再安排其他增加腿部疲勞的訓練。在訓練的第二天,用遊泳來恢復。
  • 寒冬將至,不願出門的你該如何利用騎行臺進行更有效的訓練?
    前提是自行車要穩固的安裝在騎行臺上,使用滾筒騎行臺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從騎行臺上摔落。如何開始室內騎行訓練?騎行臺將騎行臺和單車放在一個平整的空間,確保將自行車正確地安裝在騎行臺上,在地上放條舊毛巾或者鋪上舊報紙避免汗水滴落弄髒地板。也可以在下面鋪個薄的瑜伽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