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之子:張紹

2021-02-13 歷史人物傳記

追諡飛曰桓侯。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張紹(?-?),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車騎將軍張飛次子。

劉禪在位時期,官拜侍中、尚書僕射,繼承西鄉侯爵位。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皇帝劉禪與張紹等蜀漢公卿入洛陽,曹魏冊封張紹為列侯。

當時的鄧艾都已經達到了四川了,蜀國難以支持。這是劉禪也沒辦法,只能派諸葛瞻去前線拼死抵抗了。但是戰況卻差強人意,諸葛瞻也無法力挽狂瀾。

劉禪也不傻,知道蜀國氣數將盡,只好找人去投降。但是派誰去就是個大問題。必須是個身份尊貴的人,要不然去了別人也不當回事。投降的重任就交給了張飛的兒子張紹。

為什麼選他呢,不是因為他和張飛一樣勇猛,而是因為他的身份特別。他和魏國的一票人都是親戚關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細細的看一下。

當年劉備被呂布趕走之後,他就跟了曹操,和曹操一起出掉了呂布。但是沒多久,劉備就反了曹操,還霸佔了曹操一座城池。不過那時的劉備遠遠不是曹操的對手,從曹操還沒怎麼打他,劉備就跑了,還扔下了張飛和關羽。

張飛雖然突圍了,但是也和劉備他們斷了音信,於是就找了個地方安營紮寨,等找到劉備再去投奔。有一回張飛出去打獵,就在河邊看到一個美女,三爺二話不說就把美女搶了回去,還和她成親了。

但是成親後三爺才發現一件事,他搶的可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夏侯淵的養女夏侯氏。張飛的老婆本是夏侯淵弟弟的女兒,但是他在很早的時候就死了。夏侯淵心疼侄女孤苦伶仃,就過繼為養女。但是被張飛搶了去,後來還生下了張紹。

在來說夏侯家曹家的關係。曹操的老爸本來是夏侯家的孩子,後來是被曹操他爺爺曹騰收養的。其實曹操和夏侯淵是堂兄弟。因此曹操還是張飛的姨夫。張紹和曹家也有關係。

不止如此。夏侯家還有個孩子叫夏侯尚,他算是張飛的大舅子。這個夏侯尚娶了曹操的女兒,生下了個閨女叫做夏侯徽,而她後來又嫁給了司馬師,也就是張紹和司馬家還有著關係。

總的來說憑著張紹的關係,派他去投降是最合適不過了。其實你如果細看三國的話就會發現,不只是張紹一人,在三國時曹家,劉家,孫家,諸葛家,張家,關家,司馬家基本都是親戚關係。一幫子親戚打來打去不知道有什麼意思。

網絡配圖

張紹,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蜀漢巴西太守、車騎將軍、司隸校尉、西鄉桓侯張飛次子,官至侍中、尚書僕射。張飛作為蜀漢名將,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卻未能善終。正是因為他顯赫的功績和悲慘的結局使他成為世人和學者們關注的重要三國人物,而張飛的後人及事跡也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但是關於張飛次子張紹降魏之事,陳壽的《三國志》(包括《裴松之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均沒有明確記載或提及,學者們也未曾著文論述,或許該問題早已有人發現,只是因為問題太小而不值得論述。

本文通過分析認為,張飛次子張紹於蜀漢滅亡後隨後主劉禪投降了曹魏。陳壽之所沒有明確記載張紹的事跡,是顧及張飛的聲譽,是為尊者諱這裡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張飛的妻室及子女狀況:張飛於建安五年(200年)娶妻夏侯氏[《三國志.卷九.魏書九.夏侯淵傳》(簡記為《魏書九.夏侯淵傳》)裴注引《魏略》],生有二女:長女為後主敬哀皇后,次女在敬哀皇后死後又被立為皇后。(《蜀書四.後主妃子傳》)張飛還有兩個兒子(是否也是夏侯氏所生待考):「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蜀書六.張飛傳》)這裡只記載了張飛之孫張遵戰死綿竹之事,對於張飛次子張紹在亡國之際的情況沒有說明。而同書《後主傳》中記載:蜀漢炎興元年(363年)冬,後主(劉禪)用光祿大夫譙周之策,遣侍中張紹、駙馬都尉鄧良等「齎璽綬奉箋詣(鄧)艾降」,魏鹹熙元年(264年)三月,「後主舉家東遷洛陽。丁亥,封安樂縣公」。

網絡配圖

「於是尚書令樊建、殿中督張通、侍中張紹亦封侯」。(《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參見《蜀書三.後主傳》)這裡雖未明言張紹與張飛的關係,但可以推斷他就是張飛的兒子。我的根據如下:第一、《蜀書.張飛傳》中記載張紹官侍中、尚書僕射,與同書《後主傳》、《華陽國志.劉後主志》等書記載的侍中張紹是相符合的;第二、張紹是後主劉禪的妻兄(弟),也可以說是國舅。史載「後主敬哀皇后,車騎將軍張飛長女」,「後主張皇后,前後敬哀之妹也」,「鹹熙元年,隨後主遷於洛陽」。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這種關係又使得張紹具有出使請降的有利條件。正是由於張紹和蜀漢皇族以及曹魏夏侯氏的特殊關係,劉禪才將其列為向曹魏請降的最佳人選之一;第四、從與張紹一同奉敕請降的駙馬都尉鄧良的身世也可以證明陳壽的回護筆法。據《蜀書.鄧芝傳》載:「(鄧)芝子良,襲爵,景耀中為尚書左選郎,晉朝廣漢太守」,這裡陳壽也沒有指出鄧良曾官駙馬都尉,給人的感覺似乎這個鄧良與《蜀書.後主傳》所載的鄧良是兩個人。其實陳壽此舉的目的同樣也是為尊者諱,因為鄧良之父鄧芝是蜀漢後期的著名將領,同張飛一樣亦官車騎將軍,封陽武亭侯綜上,我認為蜀漢炎興元年(263年)奉命向魏將鄧艾請降的侍中張紹就是張飛的次子,蜀後主劉禪的妻兄(弟)。

網絡配圖

魏鹹熙元年(264年)張紹又隨同後主、後主張皇后遷到魏都洛陽,並被封為列侯,以後事跡不明那麼,陳壽為什麼不在《張飛傳》或《後主傳》中明確記載張紹的事跡或身世呢?而且後來為《三國志》做注的裴松之也沒有指出這一問題。我認為陳壽在張飛傳中不明言張紹降曹並不是他的疏忽,而是意有所屬,別有用心,其目的是為尊者諱。因為陳壽原是蜀國人,曾官「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華陽國志.卷一一.後賢志》,參見《晉書.卷八十二.陳壽傳》)而張飛是蜀漢名將,卻為部下所害,張飛之孫張遵(張紹之侄)在與魏軍作戰時戰死。張飛一家可謂滿門忠烈,而張紹的投降在崇尚名節的古人看來是對先人人格的玷汙,是有損祖先名譽的,鑑於此,陳壽採用了回護手法,將張紹的事跡分別記載在《三國志》的《張飛傳》和《後主傳》等不同篇目中,這樣做既顧及了尊者的顏面又基本做到了如實記載,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三國名將張飛有兩個兒子,襲爵的為什麼是次子張紹而不是嫡長子張苞?
    ,那麼繼承張飛爵位的為何偏偏是其次子張紹?次子張紹,繼承張飛爵位,官至侍中、尚書僕射。古人20歲行加冠禮,所謂弱冠之年指的就是20歲,早夭的意思就是還未成年也就是還沒到20歲就去世了,所以張苞死的時候肯定還不滿20歲。
  • 探究蜀漢滅亡最後時光,張飛之子是最大叛徒
    在這一年,蜀、魏雙方爭奪漢中的一場局部戰役——定軍山爭奪戰中,蜀漢老將黃忠斬殺魏將夏侯淵,奪得漢中之戰的關鍵勝利,為蜀漢成功奪取漢中立下奇功。曹軍主將夏侯淵被斬殺,使得曹軍一路潰散,連夏侯淵的屍首也扔在了戰場上。得知此事的夏侯氏(張飛妻子)央求張飛厚葬夏侯淵,張飛從之。夏侯氏雖然是夏侯淵的侄女,但夏侯氏早年喪父,一直是夏侯淵將其撫養成人,因此張飛厚葬夏侯淵實屬良善之舉,不但無過還非常令人欽佩。
  • 張飛的兒子是草包?
    你可能聽到最多的就是,張飛的兒子張苞,就一草包,其實張飛還有另外一個兒子,名叫張紹,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此人。小說裡,張飛號稱萬人敵,曾經與呂布、許褚、張郃、馬超等人激戰過。在小說裡,張飛不僅武藝高強,有時還弄些小伎倆,比如赤壁之戰前夕,張飛曾用樹枝子綁在馬尾上,來回走動,驚擾曹軍,而後對著曹兵大吼三聲,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 關羽、張飛、趙雲各娶了幾個老婆?
    關羽、張飛、趙雲都有後代,所以這三人肯定都有老婆。雖然他們到底娶了幾個,老婆姓甚名誰,陳壽並沒有寫。
  • 為何五虎大將的兒子中,只有張飛的兒子最受器重?帶你揭曉真相
    五虎大將之首關羽的長孑關平與關羽一同戰死,留下次子關興,關興雖有才智
  • 蜀國滅亡後,為什麼關羽後人全家被殺,張飛後人被封為列侯
    張飛的後人能夠得以保全,是因為張飛當時只剩下一女張氏和一子張紹,這一女張氏是劉禪的皇后。劉禪投降了,到洛陽後獲得善待,張氏當然也就跟著劉禪獲得善待了。一子張紹是張飛的次子。在蜀國的時候,張紹是侍中、尚書僕射。跟隨劉禪投降了,在魏國被封為列侯。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張飛後人的結局,似乎是偶然的事情。不過說起來,張飛和關羽的後代有不同的結局,又是必然的。
  • 三國名將之子誰家最出色?只有這兩人堪稱虎父無犬子,其他都一般
    陸遜之子陸遜之子陸抗,這個堪稱虎父無犬子的典型:陸遜是東吳四大都督之一,襲取荊州攻勞僅在呂蒙之下,夷陵之戰大敗劉備,石亭之戰擊敗曹休,四大都督中論戰功也就只有周瑜可與之匹敵。張飛之子張飛的情況和關羽有點類似,也是有兩個兒子張苞和張紹,演義裡關興和張苞一般都是並肩作戰,正史裡兩人都很可惜死得比較早,值得一說的是張飛次子張紹,鄧艾兵臨城下劉禪投降,出城遞交降表的除了譙周,鄧良之外還有一人就是張紹
  • 蜀漢滅亡時為何張飛子孫被善待,關羽後人被殺害,其實關羽有後人
    先來理一理張飛和關羽後人的情況:張飛有2個兒子和2個女兒,分別是:長子張苞,次子張紹,長女敬哀皇后,次女張皇后。長子張苞英年早逝,估計是20多歲時就去世了吧,張苞留下了一個兒子叫張遵,張遵在公元263年隨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參與抵禦鄧艾的綿竹之戰時戰死沙場。
  • 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各娶了幾個老婆?
    關羽、張飛和趙雲都是蜀漢的功臣,趙雲在長坂坡之戰中奮不顧身的救幼主劉禪,從這一點來說,趙雲的功績就已經是很大了。要知道在當時劉備僅僅劉禪這一個親生兒子,劉封在當時來說地位穩固,但他只是劉備的義子。這一點與劉禪無法相比。
  • 蜀漢亡,為何關羽慘遭滅族,張飛家族吃香喝辣?媳婦的出身很重要
    果不其然,在關羽和張飛先後去世後,劉備也在白帝城中憤然離世,留下沒有頂梁柱和重要支柱的帝國「空架子」,唯有諸葛亮一人在苦苦支撐。景耀六年(263年),姜維收到魏軍將對漢中下手的消息,欲要建議劉禪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之地,以防發生意外。然而,奸佞黃皓偏信鬼神,勸阻劉禪沒必要神經緊張,認為不會有兵事發生。不久,魏軍以突襲的方式攻入漢中,劉禪再調兵遣將時已為時已晚。
  • 三國裡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各娶了幾個老婆?
    關羽、張飛和趙雲都是蜀漢的功臣,趙雲在長坂坡之戰中奮不顧身的救幼主劉禪,從這一點來說,趙雲的功績就已經是很大了。要知道在當時劉備僅僅劉禪這一個親生兒子,劉封在當時來說地位穩固,但他只是劉備的義子。這一點與劉禪無法相比。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這裡指代的是「異姓兄弟」,就如《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他們在桃園行結義之禮,此生就兄弟相依了。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 關羽生平義薄雲天,為何最終滿門被屠,而張飛全家卻無人敢動?
    關羽和張飛在三國中,如說起當世名將,那必有關羽、張飛二人一席。
  • 蜀國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張飛後人被封侯,關羽後人卻最慘!
    劉禪亡國被封了個安樂公,天天「樂不思蜀」,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又是什麼下場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關羽的後代,關羽有兩子一女(傳聞裡還有個三子關索,但是無歷史相關記載,應為虛構人物),長子關平當年一直跟在關羽身邊,樊城一戰之後,隨著吳國反水偷襲荊州,關二爺敗走麥城,關平也跟著被俘慘遭殺害,關平正史無子女記載。
  • 三國哪幾位的名將之子,稱得上是虎父無犬子,唯有此二人
    第二位同樣是東吳的帥才陸遜陸遜一個在東吳危急存亡之時,拯救東吳的一位帥才。他的能力在三國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具體的就不多說。陸遜的兒子可比周瑜要出名的多,他的兒子名叫陸抗,是東吳後期頂梁柱的存在。可以說東吳的後期完全是靠著這一位才抵抗住魏國的進攻,陸抗的能力之強可以說完全不比他的父親陸遜差,至於是否更強,就不得而知,因為沒有可比性。
  • 劉禪為何娶張飛兩個女兒為後,卻不娶關羽之女,學者:這才是重點
    而劉禪所娶的這對姐妹花,正是猛將張飛的女兒。在此便令人提出一個疑問:劉備和關羽、張飛三人關係非同尋常,親如兄弟。根據史載,劉備和關羽更是有抵足而眠的記載,後來劉備入川,又讓關羽鎮守當時最為重要的地方荊州,可見劉備和關羽的關係似乎比和張飛更近一點,但是在給兒子選皇后的時候,為何卻絲毫不考慮關羽之女呢?原因可以分為四種?一、關羽犯下大錯。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
    張飛,雖然勇猛無敵,武力值高居前三,但他的斬殺記錄卻寥寥無幾,斬殺猛將記錄更是極為難看的零,是張飛沒本事殺人嗎?  不是!是張飛不願殺人而已!  攻打西川之時,張飛在巴郡遭到了嚴顏的頑強抵抗,損兵折將不少,後來嚴顏龜縮不出,想通過打消耗戰,來拖死張飛。
  • 諸葛亮兒子、張飛兒子、關羽兒子、劉備兒子,簡直天壤之別!
    張苞三、張飛的兒子——張苞,張苞很好的繼承了父親張飛的諸多優點,武藝高超作戰勇猛可以說是蜀國的未來之星,無奈天都不旺蜀漢諸葛亮三出祁山時,張苞殺得郭淮、孫禮棄馬而逃追趕之際張苞連人帶馬一起摔下山澗,結果頭破血流魂歸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