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全球30萬億美元遊資無處安放,需要大力警惕炒作泡沫風險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趙建(西澤研究院院長)

最近一段時間,各類周期性資產大漲,尤其是有色和某些糧食大宗,上漲幅度非常瘋狂,給生產型企業帶來較大的困擾。人民幣升值雖然相對平穩,但半年來升值幅度太大,給外貿企業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這些資產價格上漲的背後,基本面的供需因素影響是一方面,但從現在的波動形態來看,最主要的推手是遊資的炒作。

圖1. 鐵礦石的上漲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疫情以來,全球貨幣大放水將達到30萬億美元(美銀美林估計)。中國2020年社融增加也近40萬億元,遠遠超出2009年的「四萬億」,完全可以用貨幣大洪水來形容。

圖2. 主要發達經濟體資產負債表瘋狂擴張

在疫情在中國外的其他國家還沒有得到控制、實體經濟還沒有恢復的情況下,這些資金已經異變為金融資本、投機資本,在金融市場上賺取投機利得,而不是像產業資本那樣投資實體經濟。隨著未來疫情防控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經濟復甦難以保證,新的放水預期也日益濃厚。當前遊資最怕的事情變為:在新的一輪貨幣大放水來臨之時,手頭沒有對衝的有效資產。「優質資產荒」導致過去被巴菲特稱為騙局的比特幣,也成為華爾街機構投資者爭搶的對象。

圖3.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另類資產瘋狂上漲

對於逐利的國際國內遊資來說,當前可能是歷史上超買、炒作人民幣資產的最好時機:

1,中國是全球大疫情肆虐下唯一疫情可控的淨土。類似病毒大洪水下的諾亞方舟。

圖4. 以中國為主的儒家文明圈在疫情防控中表現較好

2,全球主要經濟體長時間無法正常生產經營,只能靠印鈔機維繫住需求和金融市場,供給側的大部分緊缺物資只能依靠中國製造。(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外貿企業的海外家居、紡織及其它日常用品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半年後)。

圖5. 疫情期間家電產品出口激增

3,中國是今年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第4季度中國零售市場規模反超美國。

圖6. 中國零售市場第一次反超美國

4,疫情更加凸顯中國完整產業鏈和雄厚基礎設施的優勢。最近一段時間,蘋果印度代工廠發生大規模騷亂,說明了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中國製造那樣的「製造業文化」。

5,全球央行已經失去節制,只有中國央行還相對保持著定力。主要經濟體央行資產負債表擴表近一倍,國債收益率平均水平已經接近為零,負利率債券已經創記錄的達到18萬億美元。而中國的十年國債收益率竟然還長期維持在3%以上。

當然,今年中國寬鬆程度也不低,但主要依靠的是商業銀行系統(國有銀行,窗口指導的體制優勢),依靠信用派生貨幣。

圖7. 除了中國,主要發達經濟體都在大肆擴表

圖8. 中美國債利差又創最近幾年歷史新高

6,中國正在推進更大範圍的金融開放,雖然還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因素制約,但是金融開放和金融市場化的步伐沒有變。

7,資本市場切實推動註冊制改革,整個會計、法律、信息披露等規則正在加快與國際接軌,為外資進入中國提供了更好的配套便利。

8,川普下臺,拜登勝選,雖然當前關鍵時段拜登仍然對華發出鷹派言論,但是大部分人認為拜登上臺對中美關係是利好的。雖然中美關係回不到了從前,但是民主党進步主義的國際競爭規則會更加透明,更加富有確定性。

等等諸如此類。然而對追求利潤的遊資來說,現在超買中國資產的動力很簡單:套利,賺錢。 

圖9. 2020年8月至今,人民幣的升值幅度達6.1%

簡單來說,如果從美國信用市場以近乎零利率的成本借得一筆資金,轉手購買中國的國債,無風險利差高達3%。如果購買時機合適,加上人民幣升值的收益,總收益率可以達到10%+!

10%的近乎無風險收益!在當前全球低利率、資產荒的背景下,這樣的收益多麼誘人。如果再加一點槓桿和風險,那麼收益更加可觀。要知道,今年中國偏股型的公募基金收益率中位數超過40%。

圖10. 疫情期間和美國大選後外資繼續增持A股

有人說外資進來購買我們的金融資產,為我們的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為一些缺錢的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並形成資本帳戶的順差不是更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從資本類帳戶進入的外資,分為兩種,一種是投資實體經濟的產業資本,即我們通常說的FDI,它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以及更廣闊的海外市場,給當地政府帶來了就業和稅收;另一種,則是完全以短期利潤為目的的遊資,來也匆匆,吹起巨大的泡沫;去也匆匆,留下一地雞毛。這個教訓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前,全球遊資正在利用貨幣水位差從人民幣資產上瘋狂套利。當然,這些國際投機資本並非沒有成本,最主要的成本是中國外匯管制成本,即使賺得盆滿缽滿,但短期內也很可能難以變現流出。

然而隨著中國進一步的對外金融開放、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國際遊資今年洶湧湧入,而且可能會繼續湧入。同時,也會通過地下錢莊和虛假貿易等暗渡陳倉。最近人民幣強勢大升值,實際上也是從匯率上在反映這一傾向(人民幣當前也是國內外遊資炒作的重要標的)。

當然,外資和熱錢進入中國投機套利的現象,並沒有違反市場規則(除了地下錢莊的遊資),因為市場本身就是通過套利消滅超額收益而形成均衡的。資本的本性也是套利。

但是,對於金融監管部門,當然也有自己的公共目標,那就是維護金融穩定。因此,就需要對當前的國際遊資趨向密切關注,在強化合規監管的同時,還是要在市場上消除人為的無風險套利機會(比如中美利差,人民幣持續升值)。更為重要的是,要不忘深化改革的初心,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能更多的吸引真正來投資實體經濟的FDI,而不是那些只會興風作浪的遊資!

相關焦點

  • 全球30萬億美元遊資無處安放,需要大力警惕炒作泡沫風險
    來源:周密金融版權:作者 趙建 來源 西澤研究院 ID:wendao-thinkers最近一段時間,各類周期性資產大漲,尤其是有色和某些糧食大宗,上漲幅度非常瘋狂,給生產型企業帶來較大的困擾。人民幣升值雖然相對平穩,但半年來升值幅度太大,給外貿企業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 豫能控股:遊資炒作再封漲停 九天八板風險加劇
    (原標題:豫能控股:遊資炒作再封漲停 九天八板風險加劇)12月24日,豫能控股(001896)再度開盤即封漲停,自12月14日首個漲停起,豫能控股股價短短9個交易日,已斬獲8個漲停板,累計漲幅達128%,市值翻了一倍,成為近期兩市漲幅最高的龍頭股。
  • 全球股市的市值突破100萬億美元,中、美、日分別佔了多少?
    根據某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上周五,全球股市的市值達到100.187萬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了17%,創下歷史新高。而根據預測,今年全球的GDP下降4.4%左右,或降至8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全球股市的市值已經達到全球GDP的1.2倍。
  • 警惕!1820萬億巨債壓頂!全球面臨最大的風險和挑戰!
    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全球各大央行進入負利率,如果你還不明白現在為什麼全球都「內卷」,大家賺錢都越來越難,你一定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1開宗明義,從2021年到2022年,壓在全球上方的,不僅僅是後疫情下經濟如何恢復,更大的風險和挑戰是全球的債務危機。
  • 全球12萬億美元財政「急救包」如何對症下藥?
    短期內,危機捲土重來的風險仍然存在,但遙望未來,仍可見一層樂觀的底色。2020年,全球經濟因新冠疫情受到巨大衝擊,陷入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深度衰退。各國為提振經濟,陸續推出了非常規的貨幣寬鬆政策和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
  • 鐵礦石突破「千元」關口 市場預警資本炒作風險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韋夏怡)黑色系期貨近期持續走強,其中鐵礦石價格飆漲引起全市場警惕。12月11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漲幅超7%,突破1000元/噸關口。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大連商品交易所連續採取措施,試圖遏制鐵礦石炒作。對於明年市場,機構樂觀表示,全球鐵礦石供應短缺態勢仍將持續。
  • 馨月說財經:財赤爆表令美元的國際地位加快下滑
    這也令美國國債規模目前突破了27.1萬億美元水平。 美國當前依然處在疫情困擾之中,而隨著秋冬季的來臨,預計美國四季度的疫情還將持續,而上一輪的援助資金已即將枯竭,因此美國後期還需要繼續推出QE,新一輪援助法案的規模預計在2萬億美元左右,因此2021財年美國的聯邦預算赤字依然將居高不下。
  • 「無處安放」的郵輪!2000萬桶原油,30艘油輪在美國加州海上漂蕩
    4月22日,有外媒報導稱,約30艘油輪載著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岸漂浮,無處安放(Nowhere to Unload)。截自彭博社相關報導美國加州30多艘油輪海上漂泊無處去據彭博社報導,4月21日,30多艘油輪停在長灘至舊金山灣水域,油輪上載有超過2000萬桶原油,約等於全球一日耗油量的20%。
  • 周末好歌 無處安放
    作為知名音樂人小柯的學生,30歲的白若溪被譽為「氧氣女孩兒」,在舞臺上一曲安靜演繹的《無處安放》不僅打動了評委和原作者汪峰,也打動了看直播的讀者君。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周末,讀者君將這首白若溪版本的《無處安放》,分享給每一個此時此刻正「無處安放」的你,希望每一個無處安放的心都能在不久的某一天找尋到那個共鳴的永棲之所。
  • 比特幣 到底是不是一場新世紀的 「鬱金香泡沫」呢?
    據統計,目前全球範圍內市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加密虛擬貨幣有近30款,市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加密貨幣超過1200款。 與此同時,也有分析認為,比特幣並非真正的「避險資產」,更多是弱美元。由下圖可見,黃金與比特幣在弱美元市場走勢截然相反,在風險偏好上升和弱美元時期,比特幣才壓過黃金一頭。
  • 比特幣漲破23000美元關口 泡沫風險不容忽視
    國內各大媒體披露,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12月17日5時50分,比特幣向上突破21000美元並繼續上漲,最高價逼近22000美元,創下11年以來最高價格,24小時漲幅為13%,總價值超4000億美元,比特幣徹底從三年前的熊市中復甦。17:40左右,比特幣漲破23000美元關口,該消息也登上微博實時上升熱點榜。
  • 中國股市市值11萬億美元,估值是高是低?對於股民來說意味著什麼
    中國股市市值11萬億美元,估值是高是低?對於股民來說意味著什麼?1978年,可以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而當時中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正式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目前美國有三大股票證券交易所,分別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股票數量達到了7000多隻,股票總市值超過30萬億美元。而時至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總數超過1449家,總市值規模也是超過27.85萬億。至於深圳證券交易所,目前上市公司總數則超過2134家,總市值規模也是超過了17.08萬億。
  • 全球股市市值達到100萬億美元,A股市場貢獻多少?美A大比拼開始
    全球股市市值達到100萬億美元,A股市場貢獻多少?真正的較量開始了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美元大關。市場預期新冠疫苗將推動經濟復甦,各國大規模貨幣寬鬆措施和財政刺激政策也推動了股價上漲。目前全球股票總市值已超過全球GDP兩成,創歷史新高,但隨之而來的是對股市過熱的擔憂。
  • 新冠疫情引發「債務海嘯」 年底全球債務料達277萬億美元新高
    277萬億美元。  IIF在其報告中表示:「對於全球經濟未來如何在不對經濟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去槓桿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代表金融機構的IIF表示,今年全球債務總額已增加15萬億美元,預計在2020年將超過277萬億美元。該協會預計,到年底,債務總額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將達到365%,遠高於2019年底的320%。
  • 美國國會通過9000億美元紓困法案警惕金價下行風險
    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眾議院多數議員投票通過一項9000億美元的新冠援助法案以及1.4萬億美元的政府資金議案。北京時間12月22日中午有報導稱,參議院也通過了這兩項法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經濟學家認為,該援助法案規模不夠大,推出的時間太晚。
  • 美聯儲發出強音,或將萬億美元赤字風險轉嫁多國,越南或將成新玻璃...
    而這些市場數據也意味著美聯儲會被動加息,進而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和資產估值,在過去的34周內,美國已向市場印鈔放水投放達18萬億的基礎貨幣流動性和經濟刺激方案來彌補系統的脆弱性,此外,過去六個月間,美國聯邦債務總額激增5萬億美元,目前已高達27.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聯儲大幅度開啟美元印鈔機的同時,滋生了美國聯邦不斷爆表的債務赤字。
  • 美國9天放水7萬億,美國印出來的龐氏騙局戛然而止,中國人提前撤離
    事實上,BWC中文網百家號財經團隊已經在上周提到,不管美國經濟狀況或病毒如何變化,新冠病毒已經破壞了包括巨大的債務信用泡沫在內的美國金融市場中一切資產價格泡沫,並全面結束了牛市,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美聯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通過了2008年所使用的全部劇本,並採取了核彈式的量化寬鬆政策,開始無底線、不限量印刷一張張美元綠紙鈔票,並壓上了自己的全部賭注和彈藥。
  • 這些妖股集體閃崩,散戶接盤遊資撤退!風險警示不斷,誰...
    消息面上,近期漲幅較大的個股紛紛提示風險,彩虹股份自曝股東計劃減持9.26億元,中水漁業稱已經開展內幕信息知情人的自查工作,華資實業則表示自己經營困難。不過,盤面上看,仍然有不少資金熱衷於妖股炒作,華資實業跌停之後午後開板拉升,丹化科技一度完成「地天板」。A股炒作常有,但最終難免一地雞毛,狂歡過後,又不知誰會買單。
  • 中國人提前拋售,美國印出來的盛宴或戛然而止,16萬億正從美國撤離
    路透社在4月13日報導稱,美國第四大抵押貸款機構摩根大通將提高大多數新房貸款的借貸標準,因為該行為減輕源自新型冠狀病毒的破壞風險和債務違約浪潮,從4月14日開始,申請新抵押的客戶將需要至少700的信用評分,並且需要支付房屋價值20%的首付(美國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平均首付約為10%)。
  • 前雷曼兄弟分析師:比特幣不是泡沫 全球金融系統才是
    他的結論與多數人相反:比特幣就其自身發展軌跡而言,完全不同於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泡沫。如果非要說泡沫,泡沫其實是存在於全球債市之中,存在於以這債市泡沫為根基的,「殭屍」化了的全球金融系統當中,而比特幣的興起其實正體現了人們對這一殭屍系統的反抗:現在,主流媒體上每一篇比特幣相關的報導幾乎都是一樣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