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人有趣:在臺灣創辦不只是學生音樂節!

2021-02-08 腦洞大開職業學堂

年輕人想拿回在音樂領域的發聲權

 

16年臺灣的樂迷很明顯地感受到激烈的改朝換代動作,其中不乏以奇人的方式突圍於網絡視聽,聚集了一大票聽眾。


不僅是「勸世宗親會」的另類崛起,之後的「草東沒有派對」激發了更多人的共鳴,學生累到尿黃的歌曲——每一個都毫不迴避,也無意修飾地以歌詞表達內心赤裸裸的心聲。

 

這些動作都在快速發生,年輕人想拿回自己在音樂的發聲權,而且是全方位地找尋出口。



音樂不死,只是凋零

 

在這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既是學生,也是音樂創作人的黃榮毅,發起「臺大音樂節」,嘗試在校園實驗音樂產業還有哪些運作的可能。


他直呼,未來的音樂人將不再仰賴唱片公司,而是「自己寫的歌自己發行」!以音樂人為核心,號召設計、攝影、營銷等各界人才,籌備實體甚至是數字唱片。當然,往後的可能性不一定僅止於此,而這便是他籌辦社團,社員一起腦力激蕩的核心理念。


如果只發生在臺大的話,可能又會像普遍學生會辦的活動。

 

不讓「校園的音樂節」局限住內容物發展的想像,而是建立一個全然不同的校園音樂展演風景。若要達到此目的,勢必要放寬自己的眼界,就需要有一個所有人都可認同的理念呈現、跟外界對話。



學生的音樂節,自己辦得有聲有色,以這樣突梯的方式,才能破格。

 

「臺大音樂節」正因還沒有商業上的包袱,一如他們打的旗號:「趁我們還是學生」,無須顧忌唱片圈內資源的派系山頭,累積了不少好評,目前也還未有太多爭議性與弊端出現;無論講座、音樂市集與自己規劃的唱片行,都可以感受到其規劃周全,並不像是生手所做。

 

在音樂節林立的現在,他們的確創造出一個可行的經營型態。歌曲終究是庶民文化,而最珍貴的也正在於此。

 


「溝通」平凡存在於每個你我之間,串連起來卻足以推動一個世代前行

 

大學就讀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黃榮毅,求學期間始終對音樂的世界充滿想像與好奇,試圖將音樂與主修專業結合。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細細調整自身與音樂產業的光圈焦距。

 

2017年更獲聘臺北市文化局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講師,持續與「更年輕」一輩溝通,在互動中教學相長,也在第一線關注公部門在影視音人才產學接軌上的政策與實踐。



4月6日晚上,「這個年輕人有趣」系列第三期,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臺灣年輕音樂屆非常活躍的音樂製作/配樂人、2016年臺灣大學音樂節總召黃榮毅來為我們分享「社群時代新一輩音樂人的未來」。


作為非音樂系的學生,他是如何摸索進入音樂產業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辦成目前最成功影響力最大的學生音樂節,和在這些不斷的實踐中他又是怎麼看臺灣音樂產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黃榮毅 Eazie Huang

臺灣大學

新銳音樂製作/配樂人

2016臺灣大學音樂節總召、主持人

臺北市影視音試驗機構講師(TMS)

 

社群時代新一輩音樂人的未來

作為非音樂本科系的學生,如何摸索進入音樂產業

如何創辦具有高參與度,與產業深度結合的青年音樂節

如何理解臺灣音樂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時間:4月6日(周四)晚上20:30-22:00

 

▶ 分享形式:在線語音+圖文分享

 

▶ 報名方式:掃碼關注腦洞大開職業學堂(naodong10),後臺回復「來一首」,獲取報名資格和入群連結。

▶ 報名費用:任意打賞主持人/分享嘉賓

 

如果你對臺灣的廣告創意產業感興趣

那就不要錯過

腦洞×EP+廣告創意線上課程!


由臺灣文化部顧問、奧美總監周文海老師

親自授課


4月13日-4月30日

18天線上課程

頒發臺灣權威機構課程證書~



(戳圖片查看課程詳情)


相關焦點

  • 藉助跨界、直播、互動 2018上海夏季音樂節讓年輕人愛上古典音樂
    在這裡,古典音樂不再「高冷」,而是以輕鬆有趣的面貌吸引年輕人的靠近。面對觀眾席裡的諸多年輕面孔,首次來滬的美國大提琴演奏家阿莉莎·韋勒斯坦也連稱「羨慕」。西方古典音樂觀眾群正面臨「老齡化」的問題,上海的年輕觀眾讓人看到古典音樂未來的希望。
  • 85歲藍調教父連演65天,17歲少年創辦了有15個舞臺的音樂節……|搶耳博覽2019回顧
    但當你聽到以下兩個故事,可能會和我一樣,對自己所謂的夢想和努力感到汗顏:第一個故事——想有演出機會卻苦於家鄉沒有音樂節的17歲少年,召集同學們一起在公園辦了個音樂祭。十年後,這個音樂祭成了整個亞洲地區最贊的獨立音樂盛會:最多一次舞臺多達15個,藝人多達260組。
  • 星光大道海峽兩岸山蛙音樂節 用音樂影響年輕人
    萬眾矚目的山蛙音樂節又來啦!2014年聖誕節我們約不約?!山蛙音樂節兩岸文化藝術周火熱開啟!!讓你感受海峽兩岸的音樂魅力!山蛙音樂節成立於2011年,影響力從最開始的杭州地區慢慢擴散到杭嘉湖,現已覆蓋整個浙江的大部分高校,得到的部分著名音樂人的關注,例如唐朝樂隊,莫西子詩,洛兵老師等。受眾從最開始的學生為主,現在大規模擴散到更多的社會白領,企業高管等曾經有音樂夢想的年輕人。
  • 臺灣樂團「攻佔」大陸一二線城市音樂節?
    傻子與白痴的第一張demo《你終究不愛這世界》,一開始上傳在張培仁的街聲網站,在他回憶中,最初只是一個簡單粗糙的小樣。如果說著原來在臺灣做獨立音樂的時候,他們只是那些父母零用錢做音樂的學生,那麼現在來到大陸後,他們已經明白了整個音樂產業鏈的上中下遊。就像有時候他們也會拍攝平面雜誌,趕通告一樣,積極的融入到大陸的娛樂工業體系,正是他們目前正在努力適應的事情。
  • 摩登天空的野心不只是草莓音樂節
    現在摩登天空美國公司還是以辦音樂節為主,定位稍微有些調整,改為留學生群體。可能再過六七年,還是會調到之前的初衷。人員配置上基本是12-13人裡面有2個中國員工。運用在中國辦音樂節的經驗,在美國辦音樂節之前就會給相關音樂人發唱片、上線專輯,建立品牌和自己的粉絲,之後再和海外的樂隊一起巡演。英國就不一樣了。英國是唱片業的鼻祖,那樣的環境能挖掘出優質的藝術家。
  • 他88年就組樂隊,一手創辦草莓音樂節,也是曾軼可、張曼玉的伯樂
    如果用一個詞來評價沈黎暉,這位一手打造出了摩登天空與草莓音樂節的男人,那我想「不合時宜」是最適合的沈黎暉,一個對於平時不太關注小眾獨立音樂的人來說比較陌生的名字,更多人對他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當初在《快樂女聲》,那個力排眾議支持曾軼可的評委,又或者是頗有爭議籤下了國際影后張曼玉。
  • 不點開會後悔的音樂節合集
    今天ALEN我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學生時代覺得最遺憾的事太多太多了!2019武漢草莓音樂節不再是一場單純的音樂晚會更是愛音樂的你與朋友間交流的聚會一個能令你開心大笑的轟趴更有不分國界、不分時代被廣譽為全球最精彩的電子音樂節
  • 天巡推薦 | 全球夏季音樂節,臺灣、日本、西班牙、英國、美國機票信息!
    出境旅行最能夠體驗當地民俗風情的方式就是參加當地的節日了,而這個夏天最讓全球年輕人狂歡的事情就是熱鬧非凡的音樂節,「無搖滾、不夏天
  • 春浪音樂節:臺灣,春天裡的第一場音樂節!
    每年的四月起至十月,各大音樂節一波波襲來,時尚時尚最時尚,炫酷炫酷最炫酷的你準備好了麼?Anyway,當國內的音樂節準備襲來之時,作為音樂節控的小咩已從寶島給大夥帶來了臺灣音樂節的重頭戲啊:春浪音樂節現場播報以及行程攻略。
  • 我音樂,我存在|我想辦一個最有人情味的音樂節
    臺灣地區的「爛泥發芽」音樂節,希望自己能成為最有人情味的音樂節。
  • 過去20年,中國的音樂節市場發生了什麼?
    中國的「伍德斯託克」1969年夏天,兩位年輕人忽悠另外兩位年輕人投資了一個音樂節項目,項目虧得一塌糊塗,被忽悠的兩位年輕人打了十幾年工才把欠的債還清,但項目卻在文化層面獲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功,便是伍德斯託克音樂節。
  • 【SU活動】漆彩音樂趴——帶你了解世界各地的音樂節 墾丁音樂節
    浙江大學學生會總有你想要的~墾丁音樂節Kenting Spring Wave Music FestivalOrigin:參考1970年代美國Woodstock演唱之精神,提供創作音樂團體或個人發揮的舞臺並帶動年輕族群愛、和平、自由等精神。
  • 這位臺灣社會學大佬為什麼不讓學生來念研究所?
    但這堂課不只對學生而言不容易,對陳東升亦然,「老師開這堂課,是把自己推入火坑了,」吳漢中說。不像許多學界大老忙著搶經費,以握有權力、分配資源為樂,陳東升跳入的火坑,一方面自己要研發新課程,還要把自己身邊的資源、人脈分給學生。例如,找慕哲社會企業創投提供十萬臺幣的「試做基金」。邱嘉緣、張佩綺是陳東升這門課的第一屆學生。
  • 國內最有名的十大音樂節,猜猜草莓音樂節排第幾
    依託百度糯米的強大資源,創新性的「音樂+美食+互動體驗」在音樂節中獨樹一幟。在百度糯米音樂盛典上不僅有各國明星大咖的獻唱表演,還為音樂盛典的每一站,每一座城市都設計上演不一樣的玩法,本質上是彰顯「吃喝玩樂」生活方式的宣揚,一站式的綜合體驗,讓年輕人感受青春、釋放激情,更快樂的享受音樂的樂趣 。
  • 四月臺灣春浪音樂節,竇靖童初試啼聲,我心在蕩
    沒錯,今年的春浪音樂節因恆春機場不開放,加上屏東縣政府的環境維護費調漲,今年一改傳統移師臺北舉行。「墾丁春浪音樂節」是從2006年開始舉辦的,堪稱是帶動全臺戶外音樂會的「始祖」,發展至今更成為臺灣吸引觀光客的一大賣點,每年約可締造20萬的參加人次。
  • 2016墾丁音樂節,你去嗎?
    2016春浪音樂節不在墾丁,而在臺北但墾丁依然有很多音樂節活動我會詳細介紹~----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墾丁音樂節、春浪音樂節、春吶音樂節等等?到底應該叫什麼,指的是什麼?我來幫助大家理理,有說的不對,歡迎大家指出,我及時修改☺
  • 臺灣音樂人馬世芳:孕育好作品的土壤不是選秀,也不是音樂節
    【對話】孕育好作品的土壤應該不是選秀,也不是音樂節澎湃新聞:音樂市場細分之下,商業味十足、粗製濫造的流行曲充斥市場,不少人感到高品質的流行音樂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多了,你有這種感覺嗎?馬世芳:這個世代還是有不少好東西,只是也許埋得深一點,要多花功夫挖出來。
  • 臺灣即將舉辦交友音樂節,邊聽音樂邊「愛愛」......我沒聽錯吧?!
    👇臺灣即將舉辦交友音樂節,邊聽音樂邊「愛愛」.我沒聽錯吧?!(臺灣愛愛搖滾帳篷音樂節官方宣傳片)[愛愛搖滾帳篷音樂節]是一個以交友與帳篷為主題的音樂節,由臺灣獨立音樂品牌老字號角頭音樂2008年創辦。二手玫瑰 二手玫瑰算是第二次正式在臺灣參加音樂節形式的演出,自去年這世界音樂節的現場好評之後,在臺灣掀起了一股東北熱浪,數多臺妹轉為迷妹,盡情揮灑花樣年華。
  • 以愛點燃,2020雲上「草莓音樂節」,是這個仲夏我們共同的感動
    「草莓音樂節」,這五個字對於喜歡音樂的夥伴們來說肯定是熟悉不已。自2009年摩登天空開始創辦草莓音樂節以來,一眨眼,這個充滿歡樂與激情、滿滿正能量的聚眾狂歡的活動已經陪伴了百萬粉絲樂迷們整整11個年頭。而在2020年的今年仲夏,草莓音樂節依舊隨風而至、強勢襲來,不負眾望,以愛點燃,在直播間裡肆意揮灑我們這個仲夏共同的火熱。
  • 獨家對話張四十三:臺灣音樂不只是「小清新」
    ,今年草莓的臺灣舞臺是第一次也是最大型的一次臺灣樂隊來內地的交流演出,在演出後臺,本次帶團前來演出的臺灣著名音樂推手、臺灣最大音樂節海洋音樂祭的創始人張四十三接受了網易娛樂專訪。 網易娛樂5月3日報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樂團被大陸樂迷熟悉並喜愛,今年草莓的臺灣舞臺是第一次也是最大型的一次臺灣樂隊來內地的交流演出,在演出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