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想拿回在音樂領域的發聲權
16年臺灣的樂迷很明顯地感受到激烈的改朝換代動作,其中不乏以奇人的方式突圍於網絡視聽,聚集了一大票聽眾。
不僅是「勸世宗親會」的另類崛起,之後的「草東沒有派對」激發了更多人的共鳴,學生累到尿黃的歌曲——每一個都毫不迴避,也無意修飾地以歌詞表達內心赤裸裸的心聲。
這些動作都在快速發生,年輕人想拿回自己在音樂的發聲權,而且是全方位地找尋出口。
▌音樂不死,只是凋零
在這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既是學生,也是音樂創作人的黃榮毅,發起「臺大音樂節」,嘗試在校園實驗音樂產業還有哪些運作的可能。
他直呼,未來的音樂人將不再仰賴唱片公司,而是「自己寫的歌自己發行」!以音樂人為核心,號召設計、攝影、營銷等各界人才,籌備實體甚至是數字唱片。當然,往後的可能性不一定僅止於此,而這便是他籌辦社團,社員一起腦力激蕩的核心理念。
▌「如果只發生在臺大的話,可能又會像普遍學生會辦的活動。」
不讓「校園的音樂節」局限住內容物發展的想像,而是建立一個全然不同的校園音樂展演風景。若要達到此目的,勢必要放寬自己的眼界,就需要有一個所有人都可認同的理念呈現、跟外界對話。
學生的音樂節,自己辦得有聲有色,以這樣突梯的方式,才能破格。
「臺大音樂節」正因還沒有商業上的包袱,一如他們打的旗號:「趁我們還是學生」,無須顧忌唱片圈內資源的派系山頭,累積了不少好評,目前也還未有太多爭議性與弊端出現;無論講座、音樂市集與自己規劃的唱片行,都可以感受到其規劃周全,並不像是生手所做。
在音樂節林立的現在,他們的確創造出一個可行的經營型態。歌曲終究是庶民文化,而最珍貴的也正在於此。
▌「溝通」平凡存在於每個你我之間,串連起來卻足以推動一個世代前行
大學就讀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黃榮毅,求學期間始終對音樂的世界充滿想像與好奇,試圖將音樂與主修專業結合。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細細調整自身與音樂產業的光圈焦距。
2017年更獲聘臺北市文化局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講師,持續與「更年輕」一輩溝通,在互動中教學相長,也在第一線關注公部門在影視音人才產學接軌上的政策與實踐。
而4月6日晚上,「這個年輕人有趣」系列第三期,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臺灣年輕音樂屆非常活躍的音樂製作/配樂人、2016年臺灣大學音樂節總召黃榮毅來為我們分享「社群時代新一輩音樂人的未來」。
作為非音樂系的學生,他是如何摸索進入音樂產業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辦成目前最成功影響力最大的學生音樂節,和在這些不斷的實踐中他又是怎麼看臺灣音樂產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黃榮毅 Eazie Huang
臺灣大學
新銳音樂製作/配樂人
2016臺灣大學音樂節總召、主持人
臺北市影視音試驗機構講師(TMS)
社群時代新一輩音樂人的未來
作為非音樂本科系的學生,如何摸索進入音樂產業
如何創辦具有高參與度,與產業深度結合的青年音樂節
如何理解臺灣音樂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時間:4月6日(周四)晚上20:30-22:00
▶ 分享形式:在線語音+圖文分享
▶ 報名方式:掃碼關注腦洞大開職業學堂(naodong10),後臺回復「來一首」,獲取報名資格和入群連結。
▶ 報名費用:任意打賞主持人/分享嘉賓
如果你對臺灣的廣告創意產業感興趣
那就不要錯過
腦洞×EP+廣告創意線上課程!
由臺灣文化部顧問、奧美總監周文海老師
親自授課
4月13日-4月30日
18天線上課程
頒發臺灣權威機構課程證書~
▼
(戳圖片查看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