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從「髒亂差」變「潔淨美」,群眾從「等靠要」到「爭幹闖」

2020-12-23 雲南網

中路鄉是迪慶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貧困程度最深的鄉鎮之一,蕨菜山是中路鄉的「貧中之貧」。自維西縣紀委監委定點幫扶蕨菜山以來,幹部們真抓實幹、用心用情,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把精準幫扶的溫度扎紮實實地印在蕨菜山群眾心坎上,把真幫實扶的答卷寫在蕨菜山的每個角落。如今的蕨菜山傈僳族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維西紀委監委服務隊與群眾一起勞動

小積分撬動新生活,鄉村換新顏

「我們家環境衛生搞得好,積分就上去了,兌現到的獎勵就多。今後我還要加倍努力,參加美麗村莊建設,把家庭衛士、個人衛生搞得更好,爭當最美家庭。」12月7日,蕨菜山村傈僳族婦女子文英高興地說。

今年5月上旬,維西縣紀委幹部在遍訪過程中發現積分超市物資短缺的問題,採取「幹部職工捐一點,單位拿一點」的辦法,為積分超市補充4000多元的物資。積分換到了更多的物資,像子文英這樣的當地群眾自然非常高興。

維西紀委監委幹部為群眾添置家具

維西縣紀委監委注重工作方法,將61幹部職工分成8個服務隊,每個服務隊掛鈎幫扶一個村民小組,主要任務是落實精準扶貧「兩不愁三保障」政策和創建「四美」任務。服務隊入戶遍訪、召開群眾會、宣傳教育群眾,落實「四美」創建要求。

蕨菜山村「四美」積分超市

「四美積分超市」小積分發揮了大作用,激發了深度貧困村維西縣中路鄉蕨菜山村群眾改變精神面貌和貧窮落後面貌的積極性。「我們社過去酗酒的人多,因酒因懶致貧的人多。現在,我們村沒有酗酒的人,大家不甘落後,家家戶戶都摘掉了貧困帽子。這一變化歸功於黨的好政策,歸功於四美積分超市。」義克底社社長餘紹光把縣紀委監委的點滴幫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縣紀委監委幹部幫助我們制定村規民約,評分辦法,組建考核組,抓好制度落實,我們村從『髒亂差』走向『潔淨美』,群眾從『等靠要』到『爭幹闖』。」

如今走在蕨菜山乾淨整潔的同組道路上,曾到過此地的人們能感受到蕨菜山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迎面走來的村民著裝整潔,精神面貌也不同往日。

出行、住房、飲水、用電,件件關心

另一件讓傈僳族婦女子文英高興的事是今年蕨菜山大坪子自然村的出山公路通車了。

大坪子只有9戶人家,是蕨菜山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自然村,維西縣紀委監委定點幫扶以來,維西縣紀委監委幹部與當地幹群齊心協力,修通了出山的公路,結束了當地人背馬託的歷史。「現在去縣城比以前方便了。」大坪子村民子文英激動地說。

手把手教群眾整理家庭內務

維西縣紀委監委關注關心蕨菜山的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公路,還在飲水安全、危房改造等方面精準到戶。當紀委監委遍訪組發現住房仍有4戶不達標、有12戶依然飲水困難時,積極協調多方資源,最終讓10多戶人家讓他們住上了安心房,喝上了放心水,及時解決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維西縣紀委監委幹部對當地的幫扶踏踏實實的幫到了村民的心坎上。2019年5月發生的一件小事,至今蕨菜山很多村民都記得。

當時,維西縣紀委監委服務小分隊在遍訪中發現因輸電設備故障,導致蕨菜山別咱組12戶群眾電視機等電器損壞。經過調查發現,事故原因的由輸電設備故障造成的。這件事情看似小事,卻是事關群眾能不能用上安全電的大事。

群眾事無小事,紀委監委幹部及時與電力公司聯繫,共商解決問題辦法。供電部門迅速給予12個電視機等電器受損的農戶賠償。這件小事情同時也引起供電公司的高度重視,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對全縣農村輸電線路進行了一次大排查,消除了安全隱患,保障群眾用上安全電。

維西紀委監委幹部跟群眾一起勞動

教育扶貧,精準幫貧扶困一戶不落

「他們幫我圓了大學夢。我要讀好書,將來回報家鄉。」提起縣紀委監委幹部,傈僳族大學生蜂文才感激涕零。近3年來,維西縣紀委監委幹部帶頭為蕨菜山教育捐款3萬餘元,蜂文才正是他們資助的當地孤兒之一。

捐資助學,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

維西縣紀委監委十分關心教育扶貧,助力當地控輟保學。今年5月初,蕨菜山一名在二中讀書的初中生失聯,縣紀委監委服務隊分三個組展開尋找失聯學生行動。經過24小時不間斷尋找終於找到了這位少年,並將其送回學校。如今,蕨菜山村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蕨菜山村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鞏固率達100%,大專以上大學生有21名。

「精準幫扶就是要做到不落一戶,戶戶都用心」。維西縣紀委監委服務隊這樣要求隊員。近3年來,服務隊不僅想方設法,協調各方資源幫助蕨菜山,還為當地捐獻愛心款64000多元,不僅為當地貧困群眾送去了米、油、茶等生物物資,還為特別困難的家庭購買了電視機、太陽能、火爐等功能設備,並為貧困戶送去了藥品、衣物等生活物資。

蕨菜山,不再是曾經那個出行難、用電難、物資少的傈僳族山寨。「如今的生活改變了,傈僳兒女多歡暢……」幫扶情深,鄉村歡歌,12月初,蕨菜山群眾正在排練迎接2020年「闊時節」文藝節目,歡樂的「瓦器器」樂曲迴蕩在廣袤的天空,幸福的笑容綻放在傈僳族兒女臉上。

雲南網記者 秦黛玥 通訊員 楊洪程

相關焦點

  • 「美麗」變資源 「潔淨」成名片 - 河北日報-03版:要聞-2020年12月...
    好多人不止一次說:到興隆縣霧靈山鎮塔前村看看就知道了。 近日,記者踏著今冬第一場雪,來到了塔前村。古樸大方的牌樓、片紙難尋的街巷、家家整潔的院落……一個普通山村,卻是如此乾乾淨淨。 由「髒亂差」到「潔淨美」,塔前村蝶變的密碼,都在全村上下17年如一日的「聚力、立規、養習、夯基」中。
  • 從「髒亂差」 到「亮淨美」
    從「髒亂差」,到「亮淨美」,鴻興菜場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過去菜場汙水橫流,亂堆亂放,雜亂無章,顧客寥寥無幾,商戶經營慘澹。隨著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菜場的改造提升工程被列為優先實施的民生項目。野徐鎮組織人力物力,對菜場進行重新規劃,加裝防護網,重新布置照明,購物環境大大改善,贏得周邊群眾點讚。
  • 《變形計》最幸運山村女孩,被認作乾女兒,一到假期就變作白富美
    ,沒參加節目之前,他們每天也活得快樂且充實,然而參加節目之後,她們只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變的一無是處。1、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參加節目的孩子,是來自雲南貧困山村裡的李勒優。爺爺靠著撿一些破爛,打一些零工把李勒優養大
  •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紮根38載,窮山村變「金窩窩」
    紮根38載,窮山村變「金窩窩」——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歐愛國 通訊員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徽12月22日一大早,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歐愛國從1982年起,先後擔任村會計、村黨支部書記,帶領鄉親們修路、引電、引水、引產業,硬是將「花錢靠借、吃米靠賒」的貧困山村,變成了「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的幸福家園。兩廣村因四面群山環繞,地勢如「鍋」,村裡各個地方曾經旱的旱、澇的澇。加上「山路窄得山羊都不願意走」,村民種的東西運不出。全村373戶1348人中,有貧困戶47戶169人,曾被列為省級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
    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由於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沒有支柱產業,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十分困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從「水淹窮村」到「水美新村」 南部縣純陽山村的蝶變「密碼」
    圖片純陽山村民居。7月的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荷葉搖曳、湖水漣漣,精緻的村舍和美麗庭院,勾勒出一幅美不勝收的畫面。讓人無法想像,這裡曾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純陽山村蝶變的秘訣何在?新一輪精準扶貧以來,該村運用市場法則,創新工作機制,變資源為資本,狠抓脫貧產業,完善基礎設施,走出一條變劣勢為優勢的成功之路。2016年退出貧困村序列,2017年實現戶戶脫貧。「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 東莞51個「潔淨指數」黑榜區域,將分批推動「摘帽脫黑」
    10月12日,東莞10月份市級「潔淨城市活動日」在樟木頭鎮百果洞社區舉行。曾連續多月在全市「潔淨東莞指數測評」中排名靠後的樟木頭鎮,下決心整治痛點、難點,「髒亂差」現象在今年得到有效改善。東莞市城管委辦透露,對於仍未摘帽脫黑的51個「潔淨東莞指數測評」黑榜區域,將會持續跟進督促,分批推動它們逐個「摘帽脫黑」。
  • 文井鎮印盒山村:多個產業助脫貧 群眾奔康勁頭足
    印盒山村位於文井鎮東南部,距文井場鎮6.5公裡,屬省定貧困村。自脫貧攻堅以來,文井鎮黨委政府和印盒山村村兩委以及幫扶部門聚焦貧困戶脫貧增收,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造硬實力。產業要發展,道路是基礎。以前的印盒山村是典型的窮山溝,「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是當地群眾出行的真實寫照,落後的交通條件制約了該村的發展。
  • 撕掉「髒亂差」標籤 實現華麗大變身
    初夏時節,走進道墟街道長漊村,一條寬闊潔淨的進村大道從村口延伸,沿著村道前行,村莊愈發潔淨秀美,依山傍水,碧水潺潺,白牆黛瓦,綠意深深,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可在三四年前,長漊村還是另外一幅景象。「原來村裡基礎設施較差,道路狹窄,汙水橫流,柴草亂放,是典型的『髒亂差』。」
  • 瀏陽文家市:人美,村美,家更美
    多級聯動,環境整治齊參與「環境變好了,一方面是鎮村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周邊群眾共同努力。」在沙溪村微網格長陳益庭眼中,以前的砍嶺基礎設施差、衛生差,農戶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也弱。而今年以來,在鎮村統籌安排和微網格的宣傳帶動下,砍嶺的路和橋修好了,公共景觀美了,大家衛生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村民從收拾自家做起,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據了解,該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以來,主動探索政府引導、村組帶動、全民參與的整治模式,營造出了全域整治,你爭我比的濃厚氛圍,一個個農家院落積極開展「清路邊、治庭院」專項行動,從原來的「髒亂差」到如今的「潔淨美」,人居環境的「顏值」越來越高。
  • 宜陽龍王村第一書記郝西旺駐村三年,幹了好事一大堆……
    對於洛陽市宜陽縣香鹿山鎮龍王村的脫貧戶李建卓來說,能靠雙手掙錢,哪怕一個月只有幾百元,他便感覺很幸福,因為「花掙來的錢,比花救濟金有氣勢!」從房子上摔下來,李建卓雙腿殘疾已有17年,也曾萬念俱灰,不過現在一切正在好起來。談話間,李建卓手裡的小刀飛快,像削鉛筆一樣,把遊泳鏡塑料零件上的毛邊毛刺刮平。「郝書記的鼓勵給了我希望。」
  • 勇悍·17 | 約定未來要到切爾諾貝爾跟你闖闖 當然心跳冒汗
    竟覺得,踩過的積雪會散發電油味 對應 偏勾引了你歡心面目神秘卻不怕下個旅程同赴生與死 對應 未共你驚世駭俗難認命我願意手挽手闖進教堂哪裡要策劃場地 對應 我們的基因不必鑑證早一點擺脫密雲 早一天變大人終於可以換來權利挑選親人當然要與你結婚約定未來要到切爾諾貝爾跟你闖闖
  • 赫麗爾斯(HELIUS)潔顏蜜:溫和泡沫,潔淨毛孔,洗後不幹不緊繃
    赫麗爾斯(HELIUS)潔顏蜜:溫和泡沫,潔淨毛孔,洗後不幹不緊繃。雖然女生的皮膚油脂分泌沒有男生旺盛,但還是有不少大油皮的妹子,特別一到夏天,真的是油光滿面,恨不得一小時洗一次臉。我們在挑選洗面奶的時候,最好選擇清潔力和溫和度並存的潔面,洗臉之後不僅要乾淨不緊繃,還要看持續控油能力怎麼樣,在這一周的體驗期間,5小時的出油量大概是平常的30%左右吧,結果還是很讓人滿意的。
  • ...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潘伯超
    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由於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沒有支柱產業,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十分困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遷西劉文福: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領頭人
    遷西劉文福: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領頭人 2020-10-26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鄉村振興服務隊幹了啥,讓這個小山村迎來巨變?
    四項舉措讓文化「進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這個魂,就是文化。據悉,自服務隊入駐以來,已先後申請資金10萬元,對山底村村史館進行重新規劃和改造,在大山社區和大山河村繪製村規民約、社會主義文明等宣傳噴繪,讓文化「上牆」。
  • 夜市附近「髒亂差」?逛臺東垃圾沒地兒扔?官方回應了
    青島新聞網10月22日訊(記者 李倍)夜市附近衛生「髒亂差」?臺東商圈垃圾桶「撤走」垃圾沒地兒扔?餐廚垃圾運走後都去哪了?夜市附近衛生「髒亂差」 官方:開展三項措施還市民潔淨網友:商丘路28號海琴晚市的利群東門附近衛生「髒亂差」能否解決?魏盛國:經落實,商丘路28號周邊開設了夜市,開市時間為下午17:00至晚上24:00左右,閉市期間攤位常駐。
  • 夜市附近"髒亂差"?逛臺東垃圾沒地兒扔?官方回應了
    青島新聞網10月22日訊(記者 李倍)夜市附近衛生「髒亂差」?臺東商圈垃圾桶「撤走」垃圾沒地兒扔?餐廚垃圾運走後都去哪了?今天,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處長魏盛國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問政過程中不斷有市民就青島市環境衛生、垃圾分類處置等內容提出問題,並得到魏盛國處長的詳細解答。
  • 追蹤|小區旁髒亂差綠化帶變乾淨了 「感謝上遊新聞關注此事」
    {"title":"追蹤|小區旁髒亂差綠化帶變乾淨了 「感謝上遊新聞關注此事」", "url":"https://www.cqcb.com/puguangtai/zhuanti/2021-01-09/3552113.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
  • ...②丨武陵源區:共話群眾「煩心事」 「屋場會」上解心結
    田富村是武陵源區索溪峪鎮一個較遠的自然山村,地處偏僻,山陡路險,村民生活生產用水全靠山上的自然水源,但因是喀斯特地貌,遇到枯水期時,就容易發生用水緊張的情況。聽到袁博提出的問題,毛成學馬上回應:「我們已在隔壁文豐村的山上找到一處閒置水源,去看了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