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碑!宜陽龍王村第一書記郝西旺駐村三年,幹了好事一大堆……

2021-01-11 西部文明播報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

對於洛陽市宜陽縣香鹿山鎮龍王村的脫貧戶李建卓來說,能靠雙手掙錢,哪怕一個月只有幾百元,他便感覺很幸福,因為「花掙來的錢,比花救濟金有氣勢!」

從房子上摔下來,李建卓雙腿殘疾已有17年,也曾萬念俱灰,不過現在一切正在好起來。談話間,李建卓手裡的小刀飛快,像削鉛筆一樣,把遊泳鏡塑料零件上的毛邊毛刺刮平。

「郝書記的鼓勵給了我希望。」李建卓最感激的人就是駐村第一書記郝西旺。他引進了泳鏡加工扶貧車間,鼓勵李建卓居家「上班」、自食其力。考慮到李建卓出行不便,村裡隔三岔五便派人上門送料、 取貨。從那時起,不論寒暑,不論風雨,李建卓在輪椅上耕耘著新的生活。

「從政策託底戶到脫貧光榮戶,李建卓的幸福不僅是經濟上的獨立,更有來自精神上的滿足。」作為市委宣傳部派駐的扶貧幹部,郝西旺堅持把扶貧扶志貫穿駐村工作的全過程,他說:「精神的力量,最能鼓舞人。」

2017年年底,郝西旺「走馬上任」時,脫貧攻堅正是最吃勁的時候。他打出的「當頭炮」就是「提士氣」。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脫貧的成色如何,關鍵看黨組織的戰鬥力。

經過晝訪夜談、大走訪之後,郝西旺在龍王村全面推開「兩分兩選三公開」工作法,對每名黨員按特長分類、按住所分片,由黨員自主選擇聯繫服務的群眾、服務的崗位,並公開黨員信息、服務承諾和監督電話,真正把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出來。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當過兵、扛過槍,郝西旺有著縝密的作戰思路:以強黨建吹響「集結號」、打起精神頭,緊接著向產業結構單一、農村環境髒亂等一個個「山頭」發起總攻。

脫貧,最緊要的是有一份穩穩的收入。龍王村耕地不少,可都是望天收。儘管鄉親們來自農業的收入佔比不高,但土地依然是命根子,依然要下大力氣「土裡掘金」。

走了許多地方,問了許多行家,郝西旺鎖定了花椒產業,「美好的生活有滋有味,花椒就是豐富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種味。」如今,龍王村花椒種植面積已達到1100多畝。不僅如此,在郝西旺努力下,村裡還相繼建起了畜牧養殖場、光伏發電廠、泳鏡扶貧車間等,讓無法外出打工的鄉親們在家門口也能有一份收入。

家底厚實了,「面子」上也來了一場從「髒亂差」到「潔淨美」的美麗變革。和鄉親們細數村裡的新變化:通了硬化路,出門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文化廣場建起來,廣場舞扭散了麻將攤;鄉村少年宮讓孩子們的節假日也有了好去處……「郝書記是個『好書記』,辦的都是大好事。」大伙兒讚不絕口。

「我們的群眾最樸實、也最真誠,為大家辦一點事,大家都會永遠記得你。」回望駐村經歷,郝西旺感慨萬千。他說,和鄉親們為了一個夢想,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苦在一起,打心底裡舒坦。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迎來新年,看著鄉親們熱氣騰騰、蒸蒸日上的日子,郝西旺躊躇滿志地說,龍王村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洛報融媒記者 白雲飛 文/圖

作者/來源:洛陽晚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宜陽龍王村駐村第一書記郝西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而是新的起點
    中間為郝西旺幸福是什麼?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對於洛陽市宜陽縣香鹿山鎮龍王村的脫貧戶李建卓來說,能靠雙手掙錢,哪怕一個月只有幾百元,他便感覺很幸福,因為「花掙來的錢,比花救濟金有氣勢!」「郝書記的鼓勵給了我希望。」李建卓最感激的人就是駐村第一書記郝西旺。他引進了泳鏡加工扶貧車間,鼓勵李建卓居家「上班」、自食其力。考慮到李建卓出行不便,村裡隔三岔五便派人上門送料、取貨。從那時起,不論寒暑,不論風雨,李建卓在輪椅上耕耘著新的生活。「從政策託底戶到脫貧光榮戶,李建卓的幸福不僅是經濟上的獨立,更有來自精神上的滿足。」
  • 駐村第一書記張躍傑:與貧苦戶心貼心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2018年2月,偃師市郵儲銀行華夏支行長張躍傑到寺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的心中時刻裝著寺溝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以村為家,全力以赴為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彰顯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真、善、美」。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丨桐梓縣堯龍山鎮小水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瀅
    我叫王瀅,今年30歲,2018年3月我開始了駐村工作之路。接到通知之初,心中甚是驚訝,沒有任何農村工作經驗的我不知道到基層後能做什麼,帶著不安的心,我來到了桐梓縣堯龍山鎮。第一年我被派駐到桐梓縣堯龍山鎮劉家山村擔任駐村工作組長,我決定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走訪每家每戶,掌握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在走訪當中,我了解到村民鄧玉東突患癌症,便積極為其申請民政臨時救濟,解決其家中困難,還向自己的「娘家」單位桐梓縣委統戰部申請解決了困難群眾補助3000元。為了改變民風村貌,我帶頭投身公益勞動,清理溝渠、打掃馬路,從點滴做起,改變群眾思想。
  • 駐村第一書記|「繡花女」齊素靜的傳奇故事
    2015年10月,村裡來了駐村第一書記齊素靜,把以前多少批蹲隊、駐村幹部沒有幹成的事情都辦好了,鄉親們在她的帶領下脫貧致富了。我今年已是55歲,總覺得自己就像40多歲時那樣年輕、心情好,如今生活幸福了,黨的惠民政策好,又遇到齊書記這樣的好幹部,天天是唱著歌兒過日子!」
  • 豐都馬安村第一書記李蓁蓁的駐村故事!
    {"title":"豐都馬安村第一書記李蓁蓁的駐村故事!"2020-07-03/0a4249d5d90697e90118d1af4fa393c7.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2632315", "classid":"892"} 豐都馬安村第一書記李蓁蓁的駐村故事
  • 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的願望
    2020年6月,杭後交通村三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庭全將一面寫著「真幫扶 關懷備至 解民憂 情深似海」的錦旗送給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提起送錦旗的原因,李庭全動情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也感謝武書記、各位幫扶幹部,你們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多次上門看望慰問和幫扶救助,才使我們渡過了難關。今年我家的日子好過多了。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持久發展,讓村民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撲下身子,真幫扶、解民憂!」談起駐村幫扶工作,武永華堅定地說。
  • 桐柏駐村第一書記鄭本營:駐村幫扶辦實事 情系百姓暖人心
    在這裡,我特別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俺家的幫扶責任人鄭書記。」前不久,在桐柏縣城郊鄉舉辦的先進典型表彰大會上,脫貧戶劉義成手裡捧著紅彤彤的榮譽證書,心情異常激動地說。劉義成口中的鄭書記是桐柏縣幼兒園派駐城郊鄉西十裡村第一書記鄭本營。摸清底子 吃透村情西十裡村位於城郊鄉政府西8公裡,是城郊鄉的「西大門」。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黑堡鄉阻擊疫情,駐村第一書記在行動
    黑堡鄉阻擊疫情,駐村第一書記在行動 2020-02-14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時代先鋒,三門峽市紀委監委駐大村第一書記史少罡
    同時全省各級部門也勇於擔當、精準施策,為推進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派出了精銳部隊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他們恪盡職守、心繫百姓、紮根基層、苦幹實幹,戰鬥在扶貧一線,帶領群眾擺脫貧困,展現了各級部門幹部的鐵軍形象,不斷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持續深入。2017年5月史少罡同志響應組織號召,被選派到盧氏縣橫澗鄉大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9月兼任駐村工作隊隊長。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面對疫情嚴肅考驗和重大風險,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省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大戰場、大考場,作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來抓,萬眾一心、全力以赴,衝在一線、幹在實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駐村第一書記李偉:情系群眾守初心 謀求發展踐使命
    自去年4月駐村以來,李偉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聽民情解民意。當了解到村裡衛生室醫保沒有聯網,村民看病、拿藥、打針不能刷社保卡的情況,李偉第一時間協調區衛生、街道、醫院等部門,解決了村民一直期盼的難題,也成為當時街道上第一個聯網的村。
  • 職業中學駐村工作隊駐東韓村第一書記訪談
    饒陽電視臺記者來到了東韓村,現場了解一下職業中學駐村工作隊的駐村幫扶工作是如何開展的。職業中學駐東韓村工作隊李二彪告訴記者:東韓村地理位置偏僻,是典型的農業村,原貧困人口較多,在各級政府和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村基礎設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村內主街道、環村道路、進村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主街道兩側全部進行了綠化、亮化,為村民新建了文化活動中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並於2017年達到了脫貧標準,順利脫貧,2018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 ...而顧「大局」丨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巖上村駐村第一書記羅德勇
    我叫羅德勇,到樂平鎮巖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之前,我是區政協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多年來一直都從事辦公室工作,沒有站在一定高度去思考過整體工作部署、安排、運行等問題,也沒有獨當一面過。巖上村駐村第一書記羅德勇 (餘蘭 攝)一邊是我的小家,上有年過七旬的父母,下有剛出生才四個月的孩子。若我一去駐村,吃住在村,照顧父母、撫養小孩等家庭所有的重擔全部壓在妻子身上,她能扛得住嗎?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周口太康縣:駐村「第一書記」吳娜「巾幗不讓鬚眉」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駐村「第一書記」是脫貧一線重要的生力軍,對帶領貧困村脫貧致富起著關鍵作用。周口市太康縣公路局駐王集鄉方城行政村第一書記吳娜,雖然是名女同志,但她用心、用力、用情忘我工作,實現戰疫戰貧兩不誤,用行動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 蕉溪鎮茶園村第一書記李施建
    內容提要:  2017年初,我到蕉溪鎮茶園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 兩眼一摸黑,從一名政法幹警到駐村幹部,身份的轉變,促使我積極調整心態   2017年初,我到蕉溪鎮茶園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駐村書記和貧困戶的「蜜茶情」
    9月1日,記者實地採訪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派駐駐村第一書記蔡軍的扶貧故事時,知曉了他和已脫貧的村委劉成生的「蜜茶情」。「投入這麼大,誰能保證賺錢,我可是過夠苦日子了!」2017年底,新上任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蔡軍就遇到了燙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