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美國人約翰馬吉拍下的南京大屠殺真實錄像首次曝光!

2021-02-13 莆田攝影

視頻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

南京大屠殺慘案已經過去了70多年,對於這段歷史,我們不能忘卻。而在全世界,也有無數的有識之士用良知記錄歷史、整理相關的史料,為後世提供了不容辯駁的證據。

1991年8月,南京大屠殺發生54年後,美國人大衛•馬吉從家中地下室裡存放的父親遺物中,找到了父親約翰馬吉在大屠殺期間在南京拍攝的膠片拷貝和使用的那臺16mm攝影機。(此文來自知名公眾號:ZXJIELU)77年前,就是這臺攝影機,拍下了這部叫《南京暴行紀實》的默片,它也成為南京大屠殺證據搜集史上一個裡程碑。

馬吉•默片: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影像

這組默片拍攝於1937年12月的南京,它是南京大屠殺期間,留下的唯一動態影像資料,也是全世界最早、最多的有關這段歷史的圖影血證,成為揭露日軍暴行的鐵證。 它的拍攝者是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

侵華日軍侵入南京之前,已在南京生活26年的馬吉,拒絕了本國使館勸他撤離的建議,選擇留在南京。11月22日,約翰•馬吉與20多位留在南京的外國人,一起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會規劃出安全區,收納南京的難民。

12月13日,南京淪陷。侵華日軍開始在南京肆無忌憚地殺人、縱火、強姦。沒過多久,日軍的暴行,就蔓延到了佔南京主城區八分之一大的安全區。 為了掩蓋屠殺的真相,日軍在入城後實行信息封鎖。12月16日,南京所有的5名外國記者被迫離開南京。

留在南京的馬吉見證了這個屠城裡發生的慘劇。在給妻子的信中,他寫道:「過去一個星期的恐怖是我從未經歷過的,我做夢也沒想到過日本兵是如此野蠻,這是屠殺,強姦的一周我想人類歷史上已有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過如此殘暴的事了」「真叫人難受,但我認為,應該把事實記錄下來,讓大家了解真相。」

想要記錄所見所聞的馬吉,手頭上正好有一部16毫米攝影機。

南京下關浦口鐵路輪渡橋:57000名中國人罹難

1937年12月,約翰•馬吉拍攝下了為數不多的南京淪陷前的畫面。經過持續三個月的轟炸,此時的南京城已是一片廢墟,到處冒著濃煙,連居民區也未能倖免。此時,中國守軍正在撤出南京,日軍將主要空襲目標放在了交通樞紐上。

南京下關的浦口鐵路輪渡橋,這座建成於1933年9月的輪渡橋為鋼架結構,在轟炸中並沒有被毀壞。這裡也成為了逃離南京的主要出口之一。從12日深夜到13日,敗退下來的萬餘名傷兵、軍人家屬和難民蜂擁至此,試圖渡江逃離南京,卻被日軍合圍在下關沿江的狹長地帶。日本兵從城裡、山旁追出,長江江面上還有日本艦艇,三面合圍將他們團團圍住。在約翰馬吉的鏡頭之外,這些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人竟然遭到了日軍艦炮、手榴彈,無情地屠殺,一息尚存者被驅趕進江心活活淹死。在未來的六周裡,這一片狹長的長江江灘上,超過57000名中國人在此罹難。這也是南京大屠殺中死難者最多的地點之一。

「抓戰俘」:七千多人按照五百人一組被殺 28案19萬中國人遇害

逃出城的人們慘遭厄運,留在城內的散兵和難民,也沒能躲開日軍的殺戮。

南京城陷後,很多放下武器的軍人和難民湧入安全區避難,日本兵隨後也到了。

1937年12月16日,馬吉發現,窗外正有一隊日本士兵在抓捕中國青壯男丁。他躲在窗子邊,記錄下窗外發生的一幕。

畫面中,中國男人排成了隊列,日本士兵正在周圍來回走動,不斷有中國人被拉入已經排成的隊列中。這些都是被懷疑為當過兵的人,他們的命運馬上就會發生變化。

一個婦女跪在地上向日本兵求情,懇求他們放了她的丈夫或是兒子,但是,她的努力並沒有成功,日本兵並沒有理她。她的親人最終被押走了,那一刻,她和她的親人,從此生死兩別。

原日本侵華士兵,歲男太田回憶:「在城裡,我們把所有人都抓起來,然後檢查他們的手和腳。如果誰的手腳磨起繭子,一定是當兵的,就殺了他。」

侵華日軍歲男太田:「有些中國人無處藏身,他們就被拉出去殺害了」「我們把每個可疑的人,都帶到河岸去,那裡有很多大倉庫,我們把這些人都塞進去,當倉庫裝滿的時候,我們就把它鎖上,裡面的人就窒息而死。」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國遇難同胞30萬人以上,其中戰俘超過了9萬人。根據1956年南京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認定,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28案,死在其中的中國人,超過19萬人。

日軍殺人就像「野外獵殺兔子」

在日軍抓戰俘的名義下,成批的青壯年被抓走,被屠殺。以至於至今,還有人把處理戰俘,看做戰時行為來搪塞大屠殺的史實。但是,日軍濫殺無辜的證據,在馬吉拍下的鏡頭中,比比皆是。

馬吉在信中說:「就像在野外獵殺兔子一樣,許多百姓在街上被日本兵隨意殺掉。從城南到下關,整個城市到處是屍體。」「我曾去過沿江馬路,並看到在沿江馬路上有大量的死屍——大概有三四百具。」

孩子:慘遭日本兵虐待

更讓人痛心疾首的是,在醫院的重症傷員中,還夾雜著很多慘遭日本兵虐待的孩子。

一名13歲的男孩,在被送進醫院時,渾身都是血。他在南京東邊一百多公裡的常州,被日本兵抓走,已經為日本部隊幹了3個星期的活。因為想回家,他被日本兵用一根鋼管打得遍體鱗傷,然後還被刺刀戳中了頭部。

「一名7歲的男孩身體僵硬,已經死了。三天前,腹部被刺中五刀的他被送進鼓樓醫院搶救。但是傷勢太重,已經沒法救了。」

「日本兵闖進來時,這個11歲的女孩和她的父母正一起躲在國際難民營裡的防空洞旁邊。日本兵刺死了她的父親,射殺了她的母親,再往小女孩手肘上猛刺了一刀,女孩就此終生殘疾。」

「這位母親懷裡的孩子,已經奄奄一息了。他的臀部,被日本兵嚴重燙傷了。」

刀傷,槍傷,燒傷,甚至是精神失常,受害的傷人被送來;男人、婦女和老幼,很多被送進鼓樓醫院的傷者,最終都沒能被救活。

「假如我能在那裡逗留更長時間, 那麼, 這部電影的內容必定還要豐富得多。」馬吉回國後,將這些畫面播映,他告訴不知真相的聽眾們,他只是記錄了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很小一部分。「還必須考慮到這個情況,就是在成千上萬受傷的人中,只有極少數可以被送進醫院或是為我們所知。在鄉下,在小城鎮裡,也有成千上萬的人被殺,我們外國人卻無法看到這些暴行,也無法了解到這方面的詳細情況,只是到後來才偶爾傳來一些這方面真實可信的報告。」

被死亡威脅「安全區」

約翰•馬吉的攝像機記錄下了南京國際安全區的畫面。安全區是部分留在南京的歐美僑民為保護平民免遭戰火而成立,共設立25個難民所。

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田伯烈這樣寫道,「成千成萬的難民,為死亡所威脅,為黑暗所包圍,他們的一線曙光,只是希望能夠到達一個外國人管理的安全區域。」

難民們在國際救援會建立的一個露天營地裡,接受援助。

隨著屠殺的蔓延,有著第三國中立身份的國際安全區也開始不再安全。日軍坦克不時從安全區外經過,(此文來自知名公眾號:ZXJIELU)還以搜查軍人為由,不時從安全區裡拉走大量的男人集體屠殺,有時多達5000多人,被屠殺的人中大多都是無辜的平民。

儘管死亡的陰影揮之不去,但正如馬吉牧師所說:「如果我們不在這時建立安全區,並且為保護民眾而忙碌,悲劇將更為惡化。」

安全區在日軍對南京城長達數月的屠殺中,為大約25萬中國平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安全區外,是另一番景象。

影片被偷帶出南京成為暴行鐵證

1938年1月23日,以為一切消息都被封鎖的日本當局並不知道,約翰•馬吉拍攝下的膠片畫面,已經被國際委員會總幹事喬治•費奇,縫在駝毛大衣的襯裡中,偷偷帶到了上海。

在上海,費奇與英國記者田伯烈一起到上海柯達公司,對這些資料片進行了緊張的編輯製作,並加上英文說明。影片被命名為《南京暴行紀實》,先後在日本、德國等地放映。這份長達400英尺、分為8卷的膠片,放映時間達105 分鐘,是留存至今的,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是全世界最早、最多的有關這段歷史的圖影血證,成為揭露日軍暴行的鐵證。

8年後的1946年,約翰•馬吉帶著這部影片,在日本東京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為日軍南京大屠殺作證。

1953年,約翰•馬吉在匹茲堡去世。1991年8月,約翰•馬吉的兒子大衛•馬吉從家中地下室裡存放的父親遺物中,找到了約翰•馬吉當年拍攝的膠片拷貝和使用的那臺16mm攝影機,這成為南京大屠殺證據搜集史上一個裡程碑。2002年10月2日,大衛•馬吉將攝影機捐贈給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表達對約翰•馬吉的紀念,2000年8月2日,南京市將原為他傳教教堂所在的第十二中學圖書館,命名為約翰•馬吉圖書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李家微店!

↓↓↓

相關焦點

  • 史料 77年前美國人拍下的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
    1991年8月,南京大屠殺發生54年後,美國人大衛•馬吉從家中地下室裡存放的父親遺物中,找到了父親約翰馬吉在大屠殺期間在南京拍攝的膠片拷貝和使用的那臺16mm攝影機。77年前,就是這臺攝影機,拍下了這部叫《南京暴行紀實》的默片,它也成為南京大屠殺證據搜集史上一個裡程碑。
  • 【真相】78年前美國人拍下的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
    1991年8月,南京大屠殺發生54年後,美國人大衛•馬吉從家中地下室裡存放的父親遺物中,找到了父親約翰•馬吉於大屠殺期間在南京拍攝的膠片拷貝和使用的那臺16mm攝影機。78年前,就是這臺攝影機,拍下了這部叫《南京暴行紀實》的默片,它也成為南京大屠殺證據搜集史上一個裡程碑。
  • 美國人約翰•馬吉拍下的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
    1991年8月,南京大屠殺發生54年後,美國人大衛•馬吉從家中地下室裡存放的父親遺物中,找到了父親約翰•馬吉在大屠殺期間在南京拍攝的膠片拷貝和使用的那臺16mm攝影機。77年前,就是這臺攝影機,拍下了這部叫《南京暴行紀實》的默片,它也成為南京大屠殺證據搜集史上一個裡程碑。
  • 血證 南京大屠殺慘烈視頻曝光:地獄在人間
    連日來,國家檔案局網站陸續發布了眾多珍貴的影像資料,再現1937年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由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所拍攝的南京大屠殺實景電影,就是其中的一份重要史料。約翰•馬吉  約翰•馬吉(1884-1956),1884年生於美國匹茲堡,1912-1940年在中國南京新教聖公會教堂任牧師。1937年11月起,馬吉牧師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
  • 血證:揭秘36年前中國首次關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全面普查詳情
    南京的寒冬已至。在居所的茶几上,原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現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楊新華拿出這本血紅色封面的《血證》。有些泛黃的書旁邊,是他36年前在南京雨花臺區進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目睹者、受害者普查時的一本工作筆記。
  • 一位日本女孩曝光隱藏十幾年的秘密,講述真實南京大屠殺,震驚國人
    一直以來,南京大屠殺在日本國內都有不同的說法,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日本的右翼分子更是極力的否認,甚至修改歷史課本,特意迴避事實,如果日本連南京大屠殺都不承認了,是不是美國也可以否認在廣島投射的兩枚原子彈呢?而日本又特別善於給全民洗腦,真實的南京大屠殺隨著越來越多的實證,任你日本怎麼用嘴狡辯都無濟於事,帶領大家了解一位日本女孩的真實經歷的南京大屠殺。
  • 最能代表南京大屠殺的照片,看過的人都忘不了
    公眾號次條文章是筆者5年前為《解放軍報》撰寫的文章「你不知道的北方版『南京大屠殺』」,被《晚報文萃》和人民網、新浪、網易、天涯、愛問共享等多家媒體轉載,大家有興趣可以繼續看。南京大屠殺過去77年了,當年的倖存者越來越少。2012年8月3日,一個特殊的倖存者離開人世。他叫趙斌,出生17天就遭遇南京大屠殺,是年齡最小的大屠殺倖存者。日軍把殺人當作遊戲取樂,毫無罪惡感。日本隨軍記者大色吉川回憶:「日本兵站著大笑,並看著被活燒的中國人在大火中掙扎叫喊。」《朝日新聞》報導:「每個人都覺得很有趣,這就像殺貓和狗一樣。」
  • 《金陵十三釵》---真實的南京大屠殺?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裡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裡的女學生、14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放下個人的生與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
  • 向西方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的鬥士——張純如
    但在張純如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出版之前,很多西方人甚至不知道這件事的存在。2004年11月9日,一聲槍響,年僅36歲的張純如在車內飲彈自盡。《紐約時報》稱她是「60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用英文向全世界詳盡地揭露日本當年的獸性」。
  • 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1882年11月23日】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Seal\未發布\文章\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0.png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
  • 她讓全世界記住了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卻逼著她自殺
    網上有一個問題:「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1997年,一個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用震驚世界的一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 從小生活在美國的她,把南京大屠殺,深深地烙印在了年僅36歲的生命裡。 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直言:這是60年來首次,有人讓美國人知道這項罪惡暴行的存在。她做的是美國無數以英文寫作的男性作家,或歷史學者都沒做到的事。 《紐約時報》認為:這是60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用英文向全世界,詳盡地揭露日本當年的獸性。
  • 用舞蹈揭露最殘酷、最黑暗的南京大屠殺,真實還原親歷者"記憶深處".
    75年前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14年抗戰, 終於取得勝利。。佟睿睿編導分別用兩部舞劇《南京1937》和《記憶深處》再現了南京大屠殺事件。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帶大家一起回顧下這兩部極具感染力的作品。兩個相隔半世紀的人,卻因一場戰爭選擇了相同的方式結束自己。
  • 《四十九日祭》: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沉痛祭文
    這不是一個妓女與女學生的生命互換的故事,更不是一部娛樂化的抗日神劇,這是以張黎導演為首的一群有才華且敬業的電視藝術工作者,對日本軍國主義罪惡滔天獸行的有力揭露和清算,對77年前在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中國同胞的沉痛悼念。 南京大屠殺題材的影視作品以前拍過不少,既有《屠城血證》這樣的優秀作品,也有《南京!南京!》這樣令人憤懣的曖昧投機之作。
  • 【薦書】她讓世界知道南京大屠殺
    出版後在歐美引起強烈反響,曾連續5個月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張純如也因此書成為美國暢銷書作家。書中說,日本人對南京的洗劫是一次駭人聽聞的恐怖事件。大批處決戰俘,以及屠殺、姦淫數十萬平民,這一切違背了所有的戰爭規則。至今仍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是公開的活動,是有預謀的殘暴行為。國際人士親眼目睹了這次屠殺,但他們試圖阻止日本人的努力卻是徒勞的。
  • 《詩刊》 | 南京大屠殺80年祭:忘記就意味著背叛!
    這一切,讓她內心備受煎熬,開始反思,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完全不知道這段真實的歷史?她去圖書館以及與此相關的地方查閱資料,調查南京大屠殺,可讓人驚訝的是,美國有那麼多的中國主題圖書,卻沒有一本是寫南京大屠殺的專著,在西方,希特勒的種種罪行,人人都知,而日本人對中國的殘暴幾乎無人知曉。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長官鼓勵下,彼此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佔領南京時,誰先殺滿100人為勝者。他們從句容殺到湯山,向井敏明殺了89人,野田毅殺了78人,因皆未滿100,"競賽"繼續進行。12月10日中午,兩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軍刀已砍缺了口。野田毅殺了105人,向井敏明殺了106人。
  • 對張純如《南京大屠殺》的批評
    根據國民黨政府提供的埋屍記錄,其中大票的有世界紅十字會43121具,南京紅十字會收埋22371人,最大的一筆是慈善機構崇善堂,收埋人數達112266人,佔了30萬的1/3。問題來了,目前研究大屠殺最重要的資料主要是當年一些人的回憶錄,可這些人從來就沒提到過崇善堂這個組織,而且這個組織在南京大屠殺之前幾年就已經解散了,連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都說不知道。
  • 她是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第三十萬零一人
    但張純如的外祖父母都是南京人,他們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1937年南京淪陷後,張純如的外公外婆逃亡重慶,從而躲過一劫,最終輾轉到臺灣定居,直到1962年,張純如父母因為工作關係移民美國。雖然張純如出生在美國,也不曾經歷過戰爭,但張純如的父母給她講過很多中國人民抗戰的故事,其中就包括南京大屠殺,為了更多了解南京大屠殺一事,張純如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卻發現找不到任何與此相關的信息,於是她去問老師,但老師也表示一無所知,甚至在整個美國的歷史教材中都沒有南京大屠殺的描述。
  • 這位東臺籍大師真實還原了南京大屠殺的慘烈!
    這一組大型群雕真實記錄了大屠殺中南京人民「家破人亡」的慘烈,呈現了手無寸鐵平民的悲慘經歷,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更讓生活在當下的人們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我以無以言狀的悲愴追憶那血腥的風雨,我以顫抖的雙手撫摩那三十萬亡靈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這苦難民族的傷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覺醒!精神的崛起!!!」
  • 刪除南京大屠殺、蘇聯紅軍照片,美國社交媒體平臺究竟想幹什麼?
    美國社交媒體推特公司,刪除部分中文用戶在該平臺上所發布的南京大屠殺相關照片,引起了網友的強烈不滿。推特公司多次對歷史赤裸裸的雙標,到底是什麼給了推特公司勇氣。而刪除內容的背後,部分美國社交媒體公司又究竟在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