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的「相模雄獅」北條氏康合縱連橫引領東國的外交聯盟

2020-12-23 騰訊網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日本戰國時期,群雄並起名將輩出,在關東東國除了"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和"越後之龍"上杉謙信還有一位與這兩者齊名的大名,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有著"相模雄獅"、"戰國第一民政家"之稱的北條氏康。歷史上的北條氏康是能夠和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相互角力的大名,然而其知名度卻遠不如這二人,但是實際上北條家是在北條氏康的領導下才奠定了在關東的霸權地位,今天就讓月半叔來帶大家領略北條氏康的風採吧。

常言道出名要趁早,北條氏康可謂深諳其精髓,公元1524年北條氏康之父北條氏綱攻取武藏江戶城,扇谷上杉朝興隨即聯合山內上杉憲房與甲斐的武田信虎,以武藏為主戰場組成了聯軍一同對抗北條的攻勢。在1530年年僅15歲的北條氏康在小澤原之戰中一舉擊敗了與他對陣的上杉朝興軍,而這便是北條氏康的初陣也是皆由此開啟了他的戎馬一生。

在之後的幾年中北條氏康繼任家主,面對北條家四面受敵的外交環境,年輕的氏康不僅沒有一絲的畏懼反而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在國內重整經濟以為後戰。1545年,北條氏康正在與今川軍對峙,後方卻傳來壞消息"關東管領上杉憲政聯合了足利晴氏與上杉朝定正在向武藏河越城進發",而上杉憲政為了此次進攻募集了大量軍隊與聯軍一起足有8萬之眾,可以說北條家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然而在這腹背受敵的關鍵時刻,北條氏康卻展現了與生俱來的外交才能,北條氏康先是派人聯繫了武田信玄作為中間人,隨即通過武田信玄向今川義元發出求和信號,今川義元也很快妥協轉而協助北條氏康馳援河越城。有了今川家的馳援後聯軍久攻不下,只能轉而圍困城池而威逼守軍投降,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守軍沒有崩潰,圍城的聯軍卻日益鬆懈甚至允許了商人的來往足見其懈怠程度之重。

就在這時,北條氏康帶著八千援軍到達了戰場,雖然北條這邊軍力不足聯軍的十分之一,但是卻軍容肅整、軍心可用,於是當天夜晚北條氏康與守城的綱成開展了協同襲擊,將聯軍一舉擊潰,聯軍的將領上杉朝定也戰死在亂軍之中。自此扇谷上杉走向衰亡而北條家則佔領了武藏全境,不止如此,北條氏康還在太原雪齋的調停下與武田家、今川家組成了著名的"甲相駿三國同盟",由此北條家穩固了基礎坐穩了"關東霸主"的位子。

北條氏康在歷史中雖然不及"三傑"出名,但他的形象同樣在諸多的遊戲作品中得以展現,如在《信長的野望》、《太閤立志傳》等作品中都有對北條氏康的形象做出的刻畫,而在SLG遊戲《九州劫》中同樣對北條氏康的形象有著獨到的描繪。

在《九州劫》的北條氏康,身穿一襲紫衣、右臂上穿戴著鎏金的臂鎧,再配上面頰上皎潔的目光,從側面印證了他的智略之高,氏康的獨有技能"德政令"同樣取典自他在河越夜戰後穩定武藏國的一系列法令,代表了他的內政與治理水平。

在《九州劫》的世界中北條氏康可以與上杉謙信組成"龍虎獅"組合,可以讓我軍在對戰的前三個回合有機率多攻擊一次以提升傷害效率,而再搭配上前田慶次的"傾奇無雙"技能後即可進一步提升陣容的傷害,總的來說是一套擁有高額物理爆發與防禦能力的陣容。除此之外,北條氏康還可以分解出來"雁行之陣"與"一葉障目",對於期望組成"菜刀隊"陣容的小夥伴而言,"一葉障目"不僅可以讓將領在攻擊後立刻進行第二次進攻,還能有機率給敵軍施加負面BUFF,是"菜刀隊"裝備技能的不二之選。

戰國歷史上的北條氏康以智略和出色的外交能力而聞名,然而卻因國內天災導致的饑荒而隱退故而聲名不顯,然而在《九州劫》的世界中北條氏康將效命於各位主公,那麼你能否充分發揮氏康的外交能力以建立良好的外交環境,進而佇立於《九州劫》的世界之中呢?快來,新服"金革之聲"中謀取天下吧。

看歷史滄桑,品九州軼事,點點關注,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關東大大名:承前啟後的北條氏綱與「關東管領」北條家
    栴嶽承芳繼承家督之後立即還俗,取名為今川義元,由於北條家在先前支援自己敵人的緣故,今川義元統治前期的今川家與北條家的關係急劇惡化,成為敵人,北條氏綱也趁今川家局勢不穩之際出兵奪取了駿河國東部的河東地區。
  • 日本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10位大名
    戰國時代僅次於幕末年代,而位居第二位。那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又有哪些大名可堪稱日本戰國時代的翹楚呢?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武田信玄從甲斐一國到攻佔信濃、圖略遠江三河地區。其在三方原合戰中大敗德川織田聯軍,據說德川家康在此戰役中敗得極為狼狽,曾被驚嚇得大小便失禁。武田信玄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被稱為「甲斐之虎」。也有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兵法家」之譽。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TOP、8 北條早雲北條早雲原名伊勢長氏,早年並不出名,只是在公卿身邊工作;其實相對其他梟雄而言,北條早雲根本不值一提,不說弱小,但也不強,但他卻是「戰國大名」的先驅,也就是說,他是日本戰國的開啟者;經過了二十餘年的奮鬥,不斷的運用自身優秀智謀來對抗勢力龐大的兩上杉的早雲,終於取下了伊豆與相模兩國
  • 臣服織田家:天正年間北條家外交風向的轉變
    元龜元年(1570年)八月,北條氏康染上重病,這讓他開始著手準備安排自己的後事。次年四月,上杉謙信聽聞北條家想要破盟,去信北條氏康,但是北條氏康卻矢口否認。九月,武田信玄再次侵入北條家的領地,據說已經是重病纏身的北條氏康給兒子留下遺言,希望北條氏政在自己死後與上杉謙信破盟,重新與武田家締結盟約(暫無一次史料證實此遺言,但是根據當時的局勢,氏康會有此意也不奇怪)。十月三日,北條氏康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而後北條氏政立即與上杉家破盟,再度與武田家結盟。
  • 豐臣秀吉是如何滅掉關東豪族北條氏家族的?
    北條氏政北條氏政兒子北條氏直是德川家康的女婿,在德川家康的努力勸說下,北條氏政讓弟弟北條氏規前往覲見豐臣秀吉。北條氏規到達京都後,請求豐臣秀吉幫忙裁定沼田領地問題。當初德川家康和北條氏政合議時,將沼田領地讓給了北條氏,但豐臣秀吉的家臣真田昌幸以沼田城對岸有其先代祖宗的墳墓為理由,強烈反對,雙方一直爭執不下。豐臣秀吉思考後決定,沼田領土三分之二歸北條氏家族,而有真田昌幸祖先墳墓的名胡桃城歸真田氏家族所有。雙方都沒有異議。北條氏直任命北條氏政之弟北條氏邦的家臣豬俁邦憲為沼田城城主,駐守沼田地區。
  • 日本戰國氏族,靠旗,家紋介紹
    但看到秀吉滅亡北條家的實際行動後,主動參加小田原之戰,得以保全領土(72萬石).但後來依舊遭到秀吉責怪,進行國替並且石高降到58萬石。在關原之戰中加入東軍,加增到62萬石,並且在幕府中佔據很高地位。但其後代早死無子者甚多,真正的伊達家後嗣在幕末之前就已經消失,藩主多被養子繼承。北條氏 Hojo
  • 《櫻花與刀》戰國第一個傳奇人物
    伊勢貞親(室町幕府政所所司,北條早雲同族)小鹿範滿(今川家族同族,爭嗣的重點人物)今川氏親(駿河今川家族第7代家督,北條早雲的外甥)大森藤賴(扇谷上杉家臣,小田原城主)足利政氏(第2代古河將軍)北條早雲北條早雲是戰國中前期著名的戰國大名,也是延續了5代、稱霸關東近100年的小田原北條家族創始人。
  • 日本武士興亡史:稱霸一方的戰國大名
    繼守護大名之後登臺的上級武士,是大約200個大大小小的新興軍事家族——戰國大名。「所謂戰國大名,原來不過是守護大名的家臣,不過是小領主,乘國內兵亂之機發展為新的實力者最著名的戰國大名有北條早雲、毛利元就、齋藤道三、上杉謙信、武田信玄、淺井長政、朝倉義景、織田信雄、松永彈正、武田勝賴、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豐臣秀吉、黑田如水、德川家康、島津義久、伊達政宗、石田三成等數十人。
  • 日本戰國時期,清州同盟為何能夠改變戰國格局?
    日本戰國中前期,特別是這個時代,前三雄(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就要謝幕,後三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則即將登上歷史舞臺。公元1560年5月,在日本戰國時期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桶狹間合戰」以後,有著「東海道霸主」之稱的足利氏名門今川義元身死。緊接著蟄伏多年的德川家康,終於掙脫了牢籠,而德川家康會有何作為。不僅今川織田翹首以盼,整個天下都將拭目以待。
  • 小田原城被圍:北條家與上杉家、武田家之間的艱難戰鬥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北條氏康與武田信玄結盟,次年武田信玄將女兒嫁給了北條氏康之子北條氏政。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北條氏康將女兒嫁給今川義元之子今川氏親,兩家也締結了盟約。永祿三年(1560年)九月,由於今川義元在桶狹間戰死的緣故,越後的上杉謙信擁立原關東管領(註:北條家與上杉家均不認可對方的關東管領身份)上杉憲政南下關東。
  • 日本戰國武將列傳:「東海道第一武士」今川義元
    在當時的今川家中,最有希望繼承家督的人,分別為今川氏輝的弟弟「花藏殿」玄廣惠探以及「善德寺殿」栴嶽承芳。其中,栴嶽承芳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東海道第一武士」今川義元。今川義元是戰國大名今川氏親之子,出生於永正十六年(1519年),幼名為芳菊丸。
  • 日本戰國科普 l 第五章 守護大名與戰國大名
    所謂守護大名,指的是從幕府將軍那裡拜領守護職,用守護職的權威對一國或者數國進行支配。守護體制在鎌倉時代就已經形成了,但那時守護的法理依據,是基於鎌倉幕府對全國的軍事性統治。守護所擁有的權力,僅僅是維護地方治安與統領國內地頭武士。
  • 謎一樣的日本-7戰國時代
    當時的織豐二人,身處中原,向東向西都有道理——1、如果選擇先向東,畢竟關東德川氏和後北條氏的實力不弱,是和自己匹敵的對手,在重壓之下,必將聯合自保,戰爭將是漫長而持久的,難保不被西部的毛利氏和長宗我部氏抄了後路,形成被東西夾擊的局面。2、如果選擇先向西,毛利氏的中國地方和長宗我部氏的四國地方(如圖),平原面積狹小,實力偏弱,可以很快被幹倒。
  • 日本戰國:歷史傳統美德之「君臣豐樂」
    出賣家康、殺害松平廣忠在松平清康死後,三河領內迅速遭到織田信秀的入侵。而清康之子廣忠被迫東逃尋求今川氏幫助。1548年,為回應今川氏的援助,松平廣忠被迫送出其子德川家康(幼時名為竹千代)作為人質。然而事情卻向不可預料的方向轉變。
  • 【科普】日本戰國5大名將
    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出家後法號德榮軒信玄,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日本名人專題介紹(三十八) 德川家康
    《武德編年集成》稱今川家的家臣中,岡部家兒子(岡部正綱)與同年齡的家康成為了朋友。後來岡部正綱成為了家康的家臣,在甲州壓製作戰中發揮了外交手腕。[7] 另外,家康的駿府人質時期中,北條氏規也成為駿府中的人質。因此,有從這個時候兩人有交情的說法,在《大日本史料》等資料上登載著該說。另外,《駿國雜誌》(19世紀前期的駿河國地誌,阿部正信著)也傳達著家康、氏規住房相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