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把女兒養成齊明月那樣優秀的「乖乖女」後,我後悔了

2021-12-09 女兒派

好的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引導者,而不是他們人生的掌控者。

能為自己人生做主的孩子,才能收穫真正精彩的一生。

——鹿媽 

《以家人之名》熱播,齊明月這個優秀的乖乖女,真讓人心疼。

齊明月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她長得漂亮、性格又好,不僅學習成績好,還特別乖巧懂事。這樣的孩子,本該是自信而陽光的,可她卻總是低著頭,身體也習慣性地弓著,好像犯了什麼錯似的。 明明自己很優秀,周身散發著光芒,她卻說:「我真的什麼也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懂拒絕,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有主見的孩子,才能遵從自己的內心,也才敢自己做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個沒有獨立思考,不能把主動權攥在自己手中的人,又如何能自信地走自己的路呢?

沒主見的乖孩子,最憋屈

生活中的齊明月是個優秀的綿羊,謹小慎微,唯唯諾諾。請大家吃冰淇淋,她猶豫不決,不知道選什麼口味,最後還是聽服務員的,選了香草口味。請同學吃飯,她拿著菜單翻來翻去不知道點什麼,只得回頭問媽媽。上學路上,有人撞到她,手中的藥撒了,糾纏著讓她賠。明知自己沒錯,她卻不敢反駁,一直道歉,幸虧有子秋幫忙。因為關心子秋,無意中把子秋親爸來找他的事告訴了凌霄和尖尖,一直想瞞著大家的子秋知道後,嫌她多事,朝她大吼。可看到子秋生氣,她就覺得自己錯了,連連鞠躬說對不起。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然而一味聽話、沒主見的乖孩子,總覺得自己不行,看不到自己的價值。他們心中充滿恐懼和逃避,依賴心理強,怕承擔責任。漸漸地變得處處討好,缺乏獨立判斷,人云亦云。女兒從小就特別乖,在學校是聽老師話的好學生,在家是聽父母話的好孩子。小到吃穿,大到學習,父母都為她安排得妥妥的,她也都順從地接受。沒有媽媽幫她安排,甚至穿什麼衣服這樣的小事,她都會手足無措。

她成了同學的小跟班,遇到什麼事都猶猶豫豫,誰都可以左右她的想法。

女兒越來越無助和受挫,甚至一直引以為傲的學習也不斷下滑。她只想傾其所能為女兒掃除一切成長障礙,卻發現,一個從沒做過選擇的孩子,突然要自己面對生活時,又怎麼會不束手無策呢?一個從小聽話,沒有主見的孩子,不可能長到某一年齡,像啟動了某一個開關似的,突然就蹦出了自己的主見。那些從小被剝奪了選擇機會,活在父母喜好裡的孩子,終將失去選擇意識,甚至失去自我,活在別人思想的套子裡。

孩子有問題,因在父母

買衣服時,明月選白色,媽媽說白色不耐髒,明月選黑色,媽媽說年輕人要穿鮮亮的。明月選媽媽推薦的粉色,媽媽竟一臉嫌棄:「跟你爸一模一樣,一點主見都沒有。」

請同學吃飯,媽媽當著同學的面,責怪她不會點菜,然後一把拽過她手裡的菜單,自己安排去了。媽媽的教育理念是:在物質上不能虧欠孩子,但在教育上絕不能溺愛孩子。她嫌明月是「千年老二」,要求她必須考第一,補習班給她排的滿滿的。甚至交友都橫加幹涉,只允許她和成績好的同學交朋友。知道尖尖成績差,命令女兒遠離她,可當聽說尖尖哥哥學習特別好時,她又主動邀請他們吃飯。她向大家宣布明月將來要當律師,可明月壓根就沒想過要學法律。媽媽習慣性地給明月做決定,簡單粗暴地對她指手畫腳。明月則像個木偶一樣,機械地聽從父母的指令,看父母的臉色,執行父母的命令。父母都怕孩子走彎路,走錯路,他們習慣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孩子,用自己的經驗教訓給孩子指明「捷徑」,希望安排好孩子的一生。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曾說:「代孩子做他該做的事就是企圖替代孩子成長。」

那些童年被父母壓制的想法,最後會變成內心的創傷,甚至影響其一生。

《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一書中,作者講了這樣一件事:
泰勒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代表,他不到30歲就成了著名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是哈佛和史丹福大學法學院的畢業生。從小父母對他十分嚴格,但凡他自作主張一件事,媽媽都會責備她。父母都是律師,十二三歲時,他們要求泰勒必須讀研究生,而且必須是法學院。讀大學時,媽媽每天打幾通電話,還總是去看他,不僅影響他的學術選擇,甚至影響他的人際交往。幫他租公寓、談房租、做裝飾,更有甚者,媽媽依舊每天給他打電話。媽媽的過分幹涉令他忍無可忍,他終於崩潰了,患上了抑鬱症。他不再和媽媽說話,接受了兩年的心裡治療,才逐漸走出了陰影。父母以愛之名的幹涉剝奪了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使孩子活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曾提到: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但做父母的經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做選擇,總是忍不住替孩子作選擇。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最好的路是他自己參與選擇的路,而不是那條別人告訴他該走的路。
孩子只有在自己思考,嘗試和探索之後,才能真正擁有獨立的自我認知。而那些敢於遵從內心,勇敢做自己的孩子,背後都有父母的奮力託舉。

愛和自由,給孩子插上獨立的翅膀

是給他們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在《以家人之名》中,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都是悽苦的。正是李爸的善良和豁達護他們快樂成長,給了他們一個溫暖的家和相互關愛的「家人」。生活上,李爸對他們無微不至地照顧,即使再忙,吃飯從未讓他們將就過。聽到凌霄的父母整天吵架,他心疼凌霄,把凌霄領回家,給他做好吃的。看到麵館的客人總拿子秋的身世開玩笑,好脾氣的他會跟客人紅臉。子秋親爸來找他,他看得到他的痛苦,給他支持和安慰。尖尖學習不好,他從來苛求,而是尊重她的興趣,支持她做自己喜歡的木雕。在這樣一個尊重,有愛的環境裡,孩子們才成長為有獨立思考,有擔當的孩子。儘管恨媽媽,但媽媽出車禍後,凌霄毅然選擇去新加坡上大學,照顧媽媽和妹妹。儘管萬般不舍,但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子秋決定跟親爸去國外留學。別人都說李爸白養了他們,李爸雖有萬般不舍,卻懂得尊重孩子,讓他們走自己的路。子秋和凌霄敢於做選擇,敢於承擔的底氣都是李爸給的。「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顆種子的成長,需要陽光、水等營養一樣,既需要物質營養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無條件接納、被重視、被肯定讚美和認同。」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忍,忍住挑刺和否定,忍住替孩子做決定,把自由和選擇權還給孩子。
給孩子捧場,給孩子試錯的機會,給孩子不完美的權利,尊重、信任、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敢於自己選擇,敢於擔當的孩子,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要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必須現在就鼓勵她不盲從父母。」孩子終將遠離父母,給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給他們翅膀,給他們敢於承擔的勇氣,就是給他們鎧甲。
假以時日,當他們成長為懂得欣賞自己,敢於做自己的人,他們才會閃閃發光。

*本文系女兒派原創。我家有女兒,有女萬事足。百萬父母關注的育兒平臺。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育兒先育己,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女兒派

每晚八點陪你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把齊明月養成別人羨慕的「乖乖女」後,她的媽媽後悔了
    《以家人之名》熱播,齊明月這個優秀的乖乖女,真讓人心疼。齊明月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她長得漂亮、性格又好,不僅學習成績好,還特別乖巧懂事。這樣的孩子,本該是自信而陽光的,可她卻總是低著頭,身體也習慣性地弓著,好像犯了什麼錯似的。明明自己很優秀,周身散發著光芒,她卻說:「我真的什麼也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錯。」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乖乖女」人設崩了!原來是個撒謊精?
    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已經臨近結局了,劇中的所有誤會、真相、感情線都漸漸浮出水面,而齊明月壓抑已久的真實性格也終於爆發出來了。在高中的時候,齊明月的出場就奠定了她未來許多年「乖乖女」
  • 家人之名:齊明月表面是乖乖女,私底下卻嗜愛喝酒,都是親媽的錯
    齊明月在《以家人之名》中,是別人心中的學霸,也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女。齊明月和唐燦、尖尖一起上學的時候,就是班中的佼佼者,每次考試排名都很靠前。尤其是齊明月的媽媽,以齊明月為傲。那時候尖尖學習不太好,齊明月媽媽還勸說明月,不要跟尖尖玩兒,容易拉下自己的學習成績。
  • 《以家人之名》乖乖女變說謊精?齊明月與媽媽吵架:我最擅長撒謊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是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主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 ,講述了兩個爸爸帶著沒有血緣的三兄妹,組成了一個家庭以後,發生的有關親情和愛情的故事。 在這部劇中,由於子秋和凌霄從小被拋棄,我們大部分的焦點在賀梅和陳婷兩個媽媽身上。
  • 《以家人之名》:乖乖女齊明月表面文靜,內心渴望叛逆
    《以家人之名》裡的一個片段,大夥聚在尖尖她們的出租屋裡吃火鍋,看到尖尖喝酒,兩位哥哥表示,肯定是唐燦教她的。尖尖說,「你們都以為,唐燦是一個精通吃喝玩樂的人;其實,愛喝酒愛唱歌的人,是月亮。」凌霄當即表示,「看走眼了。」
  • 《以家人之名》優秀的齊明月,毀在了親媽手中
    本期話題【《以家人之名》優秀的齊明月,毀在了親媽手中!】隨著近日播放非常火爆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的劇情發展,觀眾被李尖尖和兩個哥哥凌霄與賀子秋彼此溫暖治癒的情誼感動時,也為齊明月的遭遇感到心疼。有觀眾就好奇了,為何心疼齊明月?從小到大就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為何會讓人心疼呢?
  • 《以家人之名》「不自信」的齊明月:她謹小慎微的性格,源於父母
    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的節奏變快了一些。可是,齊明月的媽媽幾乎沒有對女兒滿意過。齊明月的媽媽是一個典型的堅持成績最重要論的中國式家長,十分看重女兒的成績。齊明月的媽媽不讓女兒與成績倒數的李尖尖玩,讓女兒多與成績優異的學生在一起。一聽說女兒要請王雅婕吃飯,立馬就掏出三百塊錢支持女兒。一聽說李尖尖的哥哥是全年級第一,就立即改變對李尖尖的態度,主動邀請他們三個兄妹吃飯。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最後和誰在一起了?齊明月開始喜歡子秋後來...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最後和誰在一起了?《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最後和誰在一起?其實大家都覺得,如果賀子秋真的和齊明月在一起的話也不錯,希望開朗活潑的齊明月能治癒賀子秋內心的傷。但看起來結果並不是這樣的。齊明月畢業以後就當上了新聞記者,她從小在嚴厲媽媽的掌控下長大,是老師眼裡成績優秀的好學生、長輩眼裡舉止得體的大家閨秀,只有跟同齡人在一起的時候才能自在些,但還是會被討好型人格佔據上風。害怕做選擇,也擔心被指責。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尖化」後,不愛小哥不搶凌霄看了真男友酸了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尖化」後,不愛小哥不搶凌霄,看了真男友酸了 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如今正在熱播中,故事發展的很迅速,轉眼間三兄妹都已經步入中學大哥小哥都即將高考了,在上學的時候李尖尖有哥哥們的陪伴,同時也還認識了兩位關係比較好的死黨。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們如何走出別人的陰影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最後完結又是happy ending,連「大反派」陳婷都成功被洗白。就像齊明月,為了能做記者,不上政法大學,在高考的時候她少填了一張答題卡。長期的壓抑讓她無法正常做出選擇,最後認為只有這一條路。齊明月:我太差了,不配被人喜歡!媽媽的否定讓齊明月從小就有點唯唯諾諾,吃飯不會自己點菜,不會自己做決定,甚至學會了表面乖乖女背後「叛逆少女」。
  • 《以家人之名》:家有女兒,一定要讓她和李尖尖一樣:不好惹
    近期播出的《以家人之名》可謂大家的追劇首選,雖然已經大結局但是熱度依舊未減,甚至有網友猜測拍攝第二部的可能性很大,很多人被劇中的暖爸李海潮圈粉,也羨慕李尖尖有這樣一個爸爸,還有兩個帥氣的哥哥,李尖尖人設確實很討喜,也「不好惹」。
  • 《以家人之名》:那個一直被否定的齊明月,終於學會了反抗
    文 | 時光漫漫車馬遠導語:《以家人之名對女兒,她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認為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統統就灌輸給了女兒;對丈夫,你自己連襪子在哪都找不到,你還不聽我的。齊明月明明每次成績都沒有跌出過班級前五名,已經是非常優秀的一名學生,但是金玉香依然不滿意。只要齊明月沒有考到第一名,在金玉香眼裡,就是不好。
  • 《以家人之名》,如果可以選女兒,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
    最近熱搜被《以家人之名》刷了屏,沒時間追劇的我,靠偶爾刷微博仿佛追完了全劇。愛情線咱們就不聊了,聊點關於孩子的事,我突然有一個想法:如果可以選女兒,《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齊明月和李尖尖是高中同學兼閨蜜。
  • 《以家人之名》|如果可以選女兒,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
    最近熱搜被《以家人之名》刷了屏,沒時間追劇的我,靠偶爾刷微博仿佛追完了全劇。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表裡不一,喜歡的兩個人,都用錯方式
    文|阿莎普《以家人之名》劇照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有一個人從頭到尾都扮演著乖乖女的形象齊明月媽媽就不同了,齊明月喜不喜歡不重要,只要她認為有前途,就是為女兒好。齊明月上高中的時候,要買什麼樣的衣服,都是媽媽選擇的,她只有照做。考第二名,媽媽不滿意,卻一直給她施加壓力,導致齊明月特別羨慕李尖尖。自從和李尖尖成為朋友以後,齊明月漸漸和凌霄賀子秋也成為了朋友,看到帥氣打籃球的賀子秋,她很符合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內心,對賀子秋有了愛慕之心。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為什麼故意「填錯」高考的答題?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除了主角李尖尖,凌霄和子秋以外還有一個「尖子生」就是李尖尖的閨蜜齊明月。既然是優秀的尖子生為什麼會在本地上大學考了一個新聞系呢?當初齊明月的媽媽可是信誓旦旦的保證她的女兒要考北京律師系的。
  • 《以家人之名》:面對成年後父母離婚,齊明月的做法令人嘆服
    之前為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衝了芒果臺的VIP,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我順便又追了部劇:《以家人之名》。 搞得我一度都差點棄劇。不過我向來喜歡有始有終,如果不是第一集都看不下去,一般看起了頭,就都會看完整。 還好後面的劇情還有可圈可點之處,讓我沒白白追了這部劇。 令我驚喜的一段是齊明月和母親攤牌,引發一場離婚的戲。
  • 《以家人之名》的齊明月,居然還是《白鹿原》的她,模樣大變化
    最近熱火的家庭倫理劇《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的扮演者孫銥,被許多細心的網友發現在《白鹿原》中有著精彩的表現,而且在裡面的造型中也是非常的百變。再就是現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這個人物,作為一個學校中的乖乖女,作為一個家庭中的乖乖女明月就是一個不敢違抗別人的一個角色
  • 《以家人之名》中最渣的不是趙華光,而是齊明月的爸爸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最近已經接近尾聲,齊明月的父親要和母親離婚,因為齊明月的母親之前要給齊明月買房子(後來面對女兒情感的爆發和齊父提出離婚房子已退)。齊父要離婚,齊母自作主張買房子只是一個引子罷了。實際上整部劇中齊父是比趙華光還要讓人唏噓的父親。
  • 追了25集《以家人之名》,我還是後悔了
    最近頻頻掛熱搜的劇也就是《以家人之名》了。追到26集,開始後悔自己的不死心了。凌霄和賀子秋回國前的劇情,都是值得追的,而且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才在豆瓣上保持8.6分的成績,到如今的7.5,並且還會繼續掉的趨勢,也足以說明這後面的劇情,實在是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