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字經》之「為人子,方少時。親師長,習禮儀。」有感

2020-12-24 阿強的第二人格

原文第15、16句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長,習禮儀。」

—出自《三字經》、王應麟

原文解釋

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師友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作者見解

孩子小的時候容易被環境改變,所以就需要趁小多學些做人的道理和知識,對於未來都有幫助。親師友,分親師和親友。這裡又得說到古師和現在老師的區別。

古代老師通過讀書禮儀約束學生,講究尊師重道。愛戴尊敬老師,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道)學生需要遵守,其實有些規則也算是做人的一方面,小孩子知道什麼叫畏懼,長大了做壞事的時候就會所有顧慮。

現在老師嘛,恩,教教書就完了。所以,因為老師的區別。對老師的的正確觀念,家長需要給孩子建立:

1.聽老師的話。如果你覺得老師說的不對,不要對老師說,有疑問問爸媽。

2.尊敬老師,因為老師教我們知識。

3.和其他孩子有衝突。第一告訴老師,如果老師解決不了就告訴家長。

4.老師如果懲罰你,想想自己錯在哪?如果是自己錯了,看情況告訴我,如果他錯了告訴我,我就找他。

親友

親近朋友,學校裡和比人相處很鍛鍊孩子。這裡的話可以讓孩子交朋友,除了交朋友外有一個理由,讓孩子發現別人的優點缺點,鍛鍊孩子的交際能力和辨認能力。有時候學習上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問好朋友。

結尾語

今天的這章就寫到這裡,希望我的文章對你能產生一些幫助,謝謝。

相關焦點

  • 多親近師長學習禮儀孝敬父母,才為正道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三字經》中的內容。《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兒童讀物。學習《三字經》就了解了文學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為子女的我們,在青少年時期應該親近、尊重老師和正直的朋友,多學習有用的知識。以及,人和人之間交往時待人接物的禮節。
  • 《三字經》告訴我們孩子入學的第一要務以及首先學什麼最重要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句話普遍解讀為:作為子女在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從他們那裡學習禮節和儀式。但這樣解讀似乎並不合乎《三字經》的基調。原因在於:如果從頭開始讀《三字經》,你會發覺它的內容是作者給父母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論述教育方面的總結,所以如果把「為人子」解讀為身為父母的孩子,那麼這句話就是講給孩子的,這樣的轉折有些突然,而且跟後面兩個具體故事無法銜接,所以這句話不應該這樣解讀。這裡的「為」應讀四聲,是「表目的」的意思,所以「為人子」的意思應該是:為教好人家的孩子。是講給教育者的。
  • 英文版的《三字經》,美到你想哭!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唯美英文」每日推送 天津外國語大學趙彥春教授用時3年英文還原中國傳統經典神作《三字經》。翻譯講究音、形、義三方面完美神譯原作。網友稱為史上最美漢英翻譯。
  • 《三字經》
    04 歌詞《三字經》作詞:(宋)王應麟 辛曉娟作曲:賈軼男編曲:柒玖演唱:颱風少年團馬嘉祺(主唱)+文廟孩子(伴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張學禮+文廟孩子: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馬嘉祺
  • 《三字經》通篇解讀(新)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注意】這句話普遍解讀為:作為子女在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從他們那裡學習禮節和儀式。但這樣解讀似乎並不合乎《三字經》的基調。原因在於:如果從頭開始讀《三字經》,你會發覺它的內容是作者給父母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論述教育方面的總結,所以如果把「為人子」解讀為身為父母的孩子,那麼這句話就是講給孩子的,這樣的轉折有些突然,而且跟後面兩個具體故事無法銜接,所以這句話不應該這樣解讀。這裡的「為」應讀四聲,是「表目的」的意思,所以「為人子」的意思應該是:為教好人家的孩子。是講給教育者的。
  • 簫揚青青:延伸​——觀《于成龍》有感
  • 讀《三字經》之「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有感
    父子親,夫婦順。」—出自《三字經》、王應麟原文解釋「所謂三綱,就是君是臣綱;父是子綱,夫是婦綱,臣要復從君;子要服從父『』婦要服從夫「的意思。但是《三字經》本身定義是育兒經啊,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理解成,這倆句話是要我們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呢?第27句:「三綱者,君臣義。」就像25、26所理解意思。三綱說的要麼是父母子,要麼是你和我,以及你和我之間的聯繫。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早有古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意思就是,父母疼愛子女,就應該為他們做長遠的考慮001前一段時間回老家,我和小侄兒親密接觸了一周多。這個十歲男孩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和我也很親近。——蘇霍姆林斯基這時,小侄兒也來湊熱鬧,我就針對現在的情況對《三字經》中的一段做了如下分析:南宋著名教育家王應麟所著的《三字經》裡有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 《三字經》|孩子朗讀
    微信訂閱號「鄭老師的話」之群友之聲點擊音頻條收聽該條朗讀,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 真正的英文三字經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以三詞對譯三字的《三字經》英譯版本。趙彥春的《英韻三字經》,以獨特的「三詞格」來闡釋《三字經》這部中華經典中「三字」這一顯著特點,不僅在形式上做到完全吻合原著的特點,兼顧了原著的形式之美,在音節和押韻方面更是做到絲絲入扣,形神兼顧。《三字經》以三字之簡橫貫古今,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包容天地萬物之雜,匯聚華夏文化之粹。
  • 國學三字經起名:120個三字經裡的名字,個個雅致脫俗有寓意
    《三字經》作為國學啟蒙著作,對寶寶的人生有著不小的啟發,家長朋友不妨從《三字經》中為寶寶取名,如果不知道怎麼取,可以看看下文江南易林整理的120個出自《三字經》裡的寶寶名字。書知出處:彼無書,且知勉-三字經全文-三字經「書知」出自《三字經》,這句話說的是西漢時期的公孫弘,因為沒有書本,就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學習。
  • 幼兒園版「三字經」,培養幼兒常規、禮儀的好幫手!(幼師必看)
    今天為老師們帶來好記又好讀的「三字經版」常規兒歌,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幼兒園禮儀早入園,不遲到,見老師,要問好,小朋友,也問到,別父母,勿忘掉。離園時,互道別,先老師,後同學,見爸媽,問聲好,抱一抱,更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