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們條形碼報導了昆明祥雲街在進行汙水管改造時,發現了疑似明清風格的青石板路。新聞播出後,市民向《都市條形碼》欄目反映:在翠湖周邊還能見到類似的青石板路。
按照市民的指引,記者順著翠湖周邊的府甬道、黃公東街、利昆巷、節孝巷、大梅園巷走了一圈。在黃公東街中段,記者發現了一段老青石板路,從現場的公示牌我們得知,這條路名為登華街青石板路,形成於清初,屬於五華區的文物保護單位。周邊居民說,現在周邊這樣保存完好的老青石板路已經不多了。
市民:「我覺得應該保留,因為過去的一個東西也是歷史,把它留下來大家才能認識,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昆明只有這一條了,還是儘量保留比較好,大家可以傳承下去。」
採訪中不少市民也表示,和現在整潔、寬敞的現代化人行道相比,這樣的老石板路,確實少了一些觀賞性和功能性,甚至雨後行走在上面,還容易打滑。所以,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人來說,這樣的路更多的是一種回憶。
市民:「這個路只能說是過去的路了,要說是很好走倒也不好說,但是它也是過去的一個記憶留著有它的好處。」
記者在翠湖周邊轉了一圈,除了"登華街青石板路外",華山西路的"明永曆帝殉國處碑"的周邊,也保留了一段用老青石版鋪成的地面。怎麼樣,看到這裡,觀眾朋友們是否也還記得,自己曾經走過的,熟悉的老青石板路?如果現在它還在的話,請手機前的你告訴我們。
記者:段昊廷 鄭雪飛
編輯:七坨腦殼
【來源:都市條形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