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不要糾結於香港元素」

2021-01-10 鳳凰網

作為香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香港仔》的600張電影票被一搶而空,監製陳國富,導演彭浩翔偕主演古天樂、梁詠琪、楊千嬅、 吳孟達、吳家麗、蔡潔、李汶桂等集體亮相。

■ 香港電影節昨開幕 合拍片仍是重要話題

香港電影人經過十餘年的合拍片磨合期,已經不再糾結於「堅守」還是「北上」之類的概念,香港元素和中國市場不應該成為限制港片發展的桎梏。

▲ 彭浩翔導演的《香港仔》昨天揭幕香港電影節

香港已被濃濃的電影氛圍籠罩。昨日第10屆香港影視娛樂博覽及18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下稱香港電影節)在香港開幕。香港展覽中心電影人聚集,影院裡座無虛席。為了推廣本地電影業,鼓勵更多的市民投入,香港戲院商會推出從即日起至4月13日全港戲院票價9折的優惠。

昨日兩部百分百港產片——彭浩翔執導的《香港仔》(內地名:《人間·小團圓》)和陳果執導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作為本屆電影節開幕片,閉幕電影則將選擇林超賢執導,吳彥祖、張家輝主演的《魔警》,宣告「純港片」的回歸。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籤署十餘年,合拍片經過探索磨合期,香港電影人也不再糾結該「堅守」還是「北上」。在香港金像獎主席、著名導演陳嘉上看來,合拍片最高也是最終訴求是優化資源,從而製作出佳片,不用糾結於香港元素。

本屆香港電影節以「世界匯聚香港」為主題,共收到2230部電影報名,其間將展映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共300部電影,其中88部屬於世界或亞洲首映。其中,「金棕櫚」大導演拉斯·馮·提尓執導的超尺度之作《女性癮者》將首次在亞洲露出其廬山真面目。今年還有數部揚威柏林電影節的亞洲電影,像《白日焰火》、《推拿》以及《東京小屋》等。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香港電影節將舉行姜文大師回顧展,《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等四部姜文的電影作品將齊登銀幕。這也是姜文電影世界回顧展的第一站。

「港片不要困在中國市場」

今年陳果、彭浩翔、麥浚龍都分別推出了港味重的影片。本屆香港電影節開幕片為彭浩翔的《香港仔》和陳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閉幕片是林超賢的《魔警》。幾乎沒有哪一屆如今年這般,開幕、閉幕片都出自香港導演之手。而除上述片子之外,其他香港製造頗夠「重口味」,不乏三級情色片和三級恐怖片。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節也將放映經典港片《殭屍先生》。對此,著名導演陳嘉上評價:「陳果是香港文化的代表,他不說髒話不舒服,在特首面前也要說髒話。我一直說香港電影平民化很重要,要看到香港電影的草根性。香港電影一直是在平民文化中生長的。我們有一群導演真的就是拍給普通觀眾看的。都是有自己的方法,沒有高低對錯。」

有一部分觀眾追求地道的港味,希望在大銀幕上看到充滿回憶的「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這些觀眾往往排斥為了過審改結局刪粗口的港片,另一部分觀眾則希望去地域化,不喜歡在電影中出現過多粵語區觀眾才懂得的俚語、笑點。從CEPA誕生到現在的十餘年間,香港電影人一直在探索著如何讓香港電影避免水土不服的問題。今年適逢寰亞電影成立20周年,昨日寰亞影視推出多部類型多元的年度大製作,包括:《單身男女2》、《分手100次》、《赤盜》、《愛的根源》、《啥酒神》、《衝上雲霄》電影版及寰亞首部3D動畫《小金剛紐約大冒險》等。

陳嘉上昨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合拍片越來越成熟,種類越來越多,以前大家都往某一個種類衝,比如一大堆古裝大片。現在是多種類,推出各種產品給觀眾選擇。」他指出香港電影人不能只固守根本,「我們不僅僅要守住自己的地盤,還要反攻。我常說,不要把自己困在中國市場裡面。我們談世界市場,面向世界,全世界的觀眾。」

陳嘉上談及這幾年北上的經驗,「我的體驗比較多。關於怎麼在這個市場做起來,我越來越沒有壓迫感。以前很(壓迫感)強,寫劇本很難。我替韓國人寫《蹴鞠》,覺得好爽。我和劉偉強導演說:我好久沒有這麼自由了。在內地,這種自由是越來越大的。有很多事情可以溝通,慢慢來,不可能一步就過。」 對於香港導演仍舊不放棄堅持港味的做法,陳嘉上反而認為,這不是所謂「堅持」,是能力問題。「我們是什麼樣的口味,就會拍出什麼樣的東西。他們是香港人,就拍自己熟悉的香港題材,但也有很多導演有能力拍出其他東西。我看到葉偉民拍出《人在囧途》時,我覺得他把握到內地人的口味了,內地人就拍成內地電影。我說這是進步,不能說是不堅持。」

香港面臨明星斷層

曾經「四大天王」、TVB「五虎將」讓內地觀眾魂牽夢繞,而如今微博上人們熱議的不是「來自星星的教授」就是「長腿歐巴」。曾經叱吒風雲的香港電影如今面臨明星斷層的情況。在今年香港電影節的影視展上,已經成為香港中生代演員代表人物的古天樂成了最忙的人,《Z風暴》、《竊聽風雲3》、《香港仔》、《單身男女2》、《衝上雲霄》5部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可謂「古仔天天見」。此外,吳彥祖也貢獻出《單身男女2》、《竊聽風雲3》和《魔警》三部電影。而內地電影去年掀起的演而優則導潮流也迅速在香港得到回應。黎明昨日宣布,他今年將監製3D動畫片《小金剛紐約大冒險》,還將自導自演愛情商戰電影《啥酒神》,由張涵予主演,並邀請了內地著名第五代導演黃建新擔任監製,為他的導演處女作保駕護航。

此外,內地電影的跨界風也迅速被香港電影模仿,電視劇《衝上雲霄》、話劇《華麗上班族》如今都被搬上了電影銀幕。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後港片時代
    但港片曾經的輝煌和普及,培育了大量的港片粉。這其中有的怒其不爭,隨著老一代藝人的老去,這部分粉絲也開始倒戈相向,在各種場合貶損港片,認為港片已經窮途末路,早該消亡。另外一部分人,仍然執著於對港片的熱愛,雖不得不承認每況愈下的現實,卻仍以維護居多。
  • 《香港製造》一夢已十年 作者北大對話港片迷
    作者與港片迷觀看香港電影集錦。這是北京大學電影協會主辦的「香港製造:一夢十年——港片迷對話港片迷」活動現場,剛剛臺下凝視的臉中,也有本場活動的嘉賓:著名影評人魏君子、獨立影評人宋子文、博納影業策劃總監榮超。但他們此行卻不是以這些頭銜的名義,而是作為曾經親歷過港片黃金年代的港片迷,來和新一代的港片迷們做近距離的對談,順便為他們以及朋友合著的新書——港片和錄像廳憶舊集《香港製造:一夢十年》稍作宣傳。
  • 《龍虎山張天師》像極了港片,但卻是香港的爛片,不值得一看
    其二劇情過於糾結,瘋狂試探那條無形的底線卻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大家一聽到《龍虎山張天師》這個片名,就能想到這部影片應該跟妖魔鬼怪有關係。影片中的確有這方面的元素,但總是遮遮掩掩的,最終給出一些不那麼怪力亂神的解釋。這就像盜墓題材的小說改編成影視劇之後,居然出現「上交國家」這種極其和諧的臺詞一樣,讓人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 劃時代的《無間道》原本是純正的港片,為什麼續集就開始加入大陸元素
    《無間道》【劃時代的《無間道》原本是純正的港片,為什麼續集就開始加入大陸元素】香港電影曾經無比輝煌,但90年代後期就開通急速的衰落,新千年到來的時候,加上剛剛經歷一場金融風暴,對電影業也是直接的打擊。因為票房成績優異,寰亞電影馬上拍了一部前傳《無間道II》,講述兩大臥底陳永仁和劉建明年輕時的故事。
  • 年度最佳港片,劉德華拿影帝穩了
    《拆彈專家2》整部電影特效和場面升級,劇情懸念迭起、反轉叢生,節奏緊湊環環相扣,又融入了雙雄對決、臥底和失憶等港片元素,人物形象立體飽滿,劉德華、劉青雲,謝君豪、倪妮等人的演繹代入感十足,場景炸裂,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緊張感和壓迫感,令人看得熱血沸騰,全程毫無尿點。很多看過電影的觀眾都稱讚《拆彈專家2》是《無間道》後最好的港片。
  • 港片又淪落了一年,2018香港票房前十無一部港片!
    位居第4至第10的分別是《黑豹》、《碟中諜6:全面瓦解》、《蟻人2:黃蜂女現身》、《海王》、《死侍2》、《與神同行》和《與神同行2:因與緣》,唯獨不見港片的蹤影,曾經輝煌的港片終究又淪落了一年。《紅海行動》在中國內地年度票房中位居榜首,在香港卻只排到華語片香港票房第十的位置,這可是香港導演林超賢的作品,著實令人意外。
  • 《拆彈專家2》為何被譽為《無間道》後最好港片?從四大看點解析
    融入港片元素再創新,探尋人性新高度  在過往的香港電影中,雙雄模式、失憶和臥底等元素一直都是港片中的經典元素。  《賭神》中,導演王晶利用周潤發的失憶作為劇情張力和人物內心變化的核心要素,以失憶元素設置故事情節的懸念反轉。
  • 古天樂忽略香港電影?香港導演鄭保瑞:他拍合拍片賺錢投資港片
    對於這些聲音,香港資深導演鄭保瑞看不下去了,參加節目時直批那些根本不懂行,因為現在純港片絕大部分都是虧本,很少有投資人願意出錢,只有那些真正愛香港電影的才會投資,而古天樂正是其中一位,「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論,香港電影5年前就該停了。」而古天樂明知投資投資香港電影虧本,卻還是義無反顧的持續注資。
  • 港片元素爆棚,卻只拍出兇殘,浪費了原型與5個情婦的愛欲糾葛
    《除暴》應該是今年大銀幕上較為稀缺的警匪片,而且出自「銀河映像」團隊,帶著濃濃的港片元素,且取材於內地真實故事,有著「寫實」的野心,算是繼《毒戰》之後,港片「北上」之後,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的又一次成功「合體」。
  • 【東南亞觀察】離開電影院的第120天,一起來品品香港電影中的東南亞元素
    這些香港銀幕上的東南亞元素,往往有著深刻的人文關照和現實隱喻,「阿飛」、「菲傭」等經典符號不僅折射出香港本土文化中的身份構建和認同困境,而且反映了香港與東南亞之間的文化聯繫與政經互動。「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香港電影應該在美學意義和社會思考層面更好地運用東南亞元素,發揮好港片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文化交流的中介和橋梁作用。
  • 經典港片中的景點,跟著港片遊香港,快來一起看看吧!
    經典港片中的景點,跟著港片遊香港,快來一起看看吧!相信不少自小愛看港片的80、90後們,除了欣賞到港片中的義薄雲天與街頭熱血,不知不覺中,也跟著片中導演的鏡頭,看到不少關於香港的景色。的確,香港面積雖然不大,但在這片土地上,卻誕生了許多經典作品與耀眼明星。
  • 《十億探長》這部電影滿足了我對港片的所有幻想
    香港電影曾在上世紀後期創造了一個鼎盛時代香港電影市場一片繁華港片更是風靡整個亞洲地區伴隨著70、80、90後走過了一整段精神極其饑渴的青春現如今內地電影崛起一片大好光景大量外片的湧入觀眾的買單隨之而來的便是香港電影的跌落神壇作為一名資深港片迷忍不住想要唏噓一句港片是真的涼了嗎?
  • 三個男人一臺戲,這部講述兄弟情的港片讓人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希望
    熟悉香港電影的影迷肯定知道香港警匪片的一大特徵就是喜歡渲染兄弟情義,借用古典敘事技巧中的「同胞競爭」關係,互文香港武俠小說中的情義糾葛來製造戲劇衝突。在這方面的老手,除了拍出《英雄本色》的吳宇森,還要數香港一眾導演中的「晚輩」陳木勝。陳木勝,雖然是後起之秀,但可謂是香港導演界的天才,他是香港導演中難得的古典派、學院派。
  • 《鄒晶晶》現身香港國際影視展與她的港片迷分享香港電影節的魅力
    作為影迷,尤其是港片迷,得承認我們很貪心,總想看到更多的香港電影,那就沒有比送上門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更合胃口了,影視演員鄒晶晶現身香港國際影視展與她港片迷分享香港電影的魅力。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
  • 香港電影淪陷史: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徹底佔領
    如果說《侏羅紀》是港片沒落的序幕,那《鐵達尼號》就是徹底擊沉港片的高潮。到了這一年,港片跟好萊塢在前十榜單裡各佔5個席位,但前三都是西片。1998~2000年:3年間再也沒有任何電影(包括港片、西片)能闖進香港影史前十。
  • 香港電影淪陷史: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徹底佔領
    ,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攻佔的過程介紹一下吧。,那《鐵達尼號》就是徹底擊沉港片的高潮。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時期香港爆發經濟危機,另一方面也跟大船擊垮了港片的信心有關。2012年開始,香港影史票房前十裡,港片徹底消失。
  • 香港最後一部港片票房冠軍
    曾幾何時,香港電影「盡皆過火,儘是癲狂」。其他外部的電影很難搶佔香港電影的市場,即使有幸進入,也會被港片打的遍體鱗傷。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港片的疲態盡顯,尤其是1997年之後,香港電影在本土寡頭的地位被好萊塢威脅。雖然有《少林足球》、《無間道》系列等救市之作,但是港片沒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一節點,便是2004年。
  • 香港製造:我在港片中等你
    維多利亞港香港,香港電影,是從屬於一代人的夢。縱使是黃粱美夢,醒來後還是一廂情願,甘心沉浸在回憶中:近年來,香港電影早已不是一個隔絕內地的文化產物,同樣港產片的身份也在日漸模糊。但即便如此,也許是懷舊風潮的催化,亦或是情懷指引,許多人仍舊把香港電影奉為圭臬。說到香港電影,許多朋友喜歡將其與80年代聯繫起來。
  • 港片未死!盤點近20年6部經典港片,你看過幾部?
    因為在《無間道》後,香港電影依然生機勃勃,那些優秀又努力的香港電影不僅在題材上不再拘泥於黑社會和喜劇的束縛,開始橫向擴展香港電影的範圍。口說無憑,樂楓今天繼續帶來盤點近20年來經典的6部港片。是近幾年香港愛情中的佳作。
  • 盤點三部經典的香港犯罪片,曾經的港片原來這麼強
    《殺人者的記憶法》劇照可是不要忘記了當年的香港電影諸如《英雄本色》等經典影片可是引領了韓國電影發展的潮流。當今不少人在唱衰香港電影,說是港片已死!其實,港片近些年不乏佳作,只是由於不能在內地上映的原因導致很多觀眾忽視了它的存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近些年經典的幾部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