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撕扇的意義

2021-02-19 枯齋漫讀

 

晴雯撕扇和補裘,是晴雯一生中的兩大事業,也最為喜歡晴雯者所樂道,甚至曹雪芹本人,也頗欣賞——這從回目的命名上,比如三十一回回目前半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五十二回回目後半是「勇晴雯病補孔雀裘」,即可看出。這前者是破壞性的,後者是建設性的,在曹雪芹,或者眾多讀者看來,前者彰顯個性尊嚴,後者彰顯女紅價值,是前後補充的。但我于晴雯撕扇一事,實不能無腹誹。

 

關于晴雯撕扇,1940年代之末,王崑崙先生即認為是晴雯沒有奴性的體現,是二人靈魂的共鳴,事實果如此耶?

 

晴雯撕扇,是因為晴雯給寶玉換衣服,不小心把寶玉的扇子碰掉地上,摔折了扇子骨,寶玉就說晴雯粗心,顧前不顧後。於是,關於摔壞東西、關於聚和散,關于晴雯與襲人的潛在矛盾,就越說越多,越說越僵,結果晴雯、襲人與寶玉都覺得委屈,都氣得哭,一直到黛玉來了,晴雯不再回嘴出去了,這事才告一段落。

 

故事的下半場就是,寶玉從薛蟠處喝酒回來,誤認院中乘涼的榻上躺著的是襲人,一番交流,兩人都心平氣和了,說說笑笑,又說一起洗澡,又說吃水果等。這接下來,寶玉就帶出了他的宏論:「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著玩也可使得,只是不可生氣時拿它出氣。就如杯盤,原是盛東西的,你若喜歡聽那一聲響,就故意砸了,也可以使得;只別生氣時拿它出氣——這就是愛物了。」晴雯一聽,說好吧,我就喜歡撕扇子,你把扇子拿來我撕。寶玉聞言就把扇子遞給晴雯,晴雯撕完,寶玉又搶了麝月的扇子,給晴雯撕。晴雯共撕扇子兩把。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要考查的是,(一)晴雯失手摔壞了扇子,寶玉僅僅是感慨一句,並非批評指責,晴雯何以發那麼大火,說了那麼多一通氣話?(二)下半場裡,晴雯怎麼就睡在寶玉的涼榻上,不生寶玉的氣了?(三)寶玉讓晴雯撕扇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先說第一個問題,晴雯發火。

 

晴雯發火,不是因為寶玉不能數說她批評她,而是寶玉先說她是「蠢材」,然後又說「將來怎麼樣?明兒你自己當家立業,難道也是這樣顧前不顧後的?」對一個自恃聰明的女孩子,一個非常在意你感受的女孩子,她一個小小失誤,你說她是「蠢材」,她第一反應,大概率不會覺得你這是玩笑話,而是覺得你在嫌棄她。

 

這還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寶玉後面的話「明兒你自己當家立業」——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寶玉在潛意識裡,沒有想過,要留下晴雯和自己一輩子在一起的;意味著在不幾年之後,晴雯就要捲鋪蓋走人了,而這一點,晴雯想都沒有想過。這一點在庚辰本七十七回「晴雯之死」裡,晴雯說得最清楚:「不料痴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一直認為自己會和寶玉在一起,也一直認為寶玉會喜歡和自己在一起,但不成想,寶玉並無此意,這對晴雯來說,不啻晴天霹靂,晴雯整個的人都要陷落了,都要變得虛無了。晴雯是多情的,而今這多情,人家不稀罕,晴雯這是遭到了巨大的一擊。我們看明白了這一點,才能體會到晴雯的回嘴「二爺近來氣大得很,行動就給臉子瞧」等等,不是賭氣,不是嬌氣,而是暴風驟雨猝然來臨前最無望的抵擋,而是對方一劍刺來,自己無可抵擋的本能反應,譬如一舉手,而手上胸上心上都是鮮血淋漓。

 

這個故事咱們再往回說一點。給寶玉換衣服,本是襲人的職責,晴雯是沒這個份兒的,但襲人被寶玉誤揣一腳,在養傷,晴雯就主動地為寶玉換衣服——晴雯並沒有讓麝月、碧痕換,那是因為,能近距離為寶玉做事,是地位的象徵,也是被認可程度的象徵。沒想到晴雯興衝衝做一件事,沒完全做好,寶玉即使什麼話都不說,晴雯也可能自責。偏偏襲人聽見這邊吵,就過來說,我一會不到,就得生事——襲人這是說,自己是寶玉面前,最少不了的人。晴雯聽襲人這麼說,就不服:「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伏侍爺的,我們原沒有伏侍過。」千不該,萬不該,襲人不該說下面這句話:「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那晴雯聽襲人把她自己與寶玉,稱為「我們」,更添醋意:「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哪裡就稱起『我們』來了!那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也不過和我似的,哪裡就稱得起『我們』了!」

 

晴雯和襲人的爭執,就在於誰能和寶玉更親近,誰能得寶玉更多的親愛,誰最後極可能和寶玉一輩子在一起。晴雯對襲人的敵意,至少是提防,也就在這裡。後面寶玉說,我知道了,我這就回太太,打發你出去。晴雯就越發傷心,含淚說到:「我為什麼出去?要嫌我,變著法兒打發我去,也不能夠的!」「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這差不多就是說,我活著是你的丫頭,我死了也是怡紅院的鬼。換個私密的場合,這或許可以看作一種戀人情感的表白;但在很多人面前,尤其是襲人面前,這句話,就不是表白,而是一種服軟,一種變相的哀求哭告。這就不是如王崑崙先生所謂反奴性的問題,而是如魯迅先生所言,是要「做穩奴隸」的問題。能不能做穩奴隸,能做第幾等的奴隸,晴雯與襲人之所爭,總的來看,不過如此。

 

一句話,晴雯之發火,發越來越大的火,就是她一下子意識到了自己竟有做不穩寶玉奴隸的可能,這太突然,她都失態了。這與個性有關,但與尊嚴實無關係。

 

第二個問題是,晴雯何以睡在寶玉榻上。

 

寶玉外面吃酒回來,略有幾分酒意,把涼榻上睡著的晴雯當作了襲人。寶玉為什麼會認為是襲人,而不是其他丫頭呢?那顯然是因為,通常可能睡在他榻上的,是襲人,而不是其他丫頭,包括晴雯,都不能。這一點,晴雯很明白:「我這身子也不配坐在這裡。」寶玉就說,你知道不配這裡,那你還睡在這?晴雯答,你不來使得,你來了,那就使不得了——這就是晴雯心中牢固的主奴意識,這不是氣話,也不是撒嬌,這是晴雯對二人現實身份的清醒認識。

 

晴雯比寶玉年長,所以寶玉對外人,有時稱之為「晴雯姐姐」。這前面的哭鬧攆人啥的,必得了結啊。這了結,還得由「晴雯姐姐」主動,因為寶玉慪起氣來,是更不講道理的一個,何況,他又是主子爺。我們有理由推測,晴雯睡在寶玉榻上,就是在等待寶玉,等待寶玉回來,等待與寶玉搭訕,和解。前面的一頓鬧騰,不平息,晴雯做什麼都沒勁兒,這也是為什麼襲人、麝月都洗了澡,而晴雯不洗的原因,她沒興致,還在懊惱著,擔心著。二人之間的矛盾,到寶玉邀請晴雯洗澡,而告結束。一切風輕雲淡了。

 

這第三個問題,撕扇子,可以看作整個事件的升華。

 

曹公對這件事,也充分重視,以之作了回目的名字,這說明曹公對晴雯撕扇子,是持讚賞態度的。今人對此持讚許的,也不在少數。比如,王崑崙先生就說「這並不是什麼美貌奴才因恃寵而撒嬌,多情公子為玩賞而縱容,而是這丫鬟這公子恰恰在這樣一個矛盾爆發中才深刻地表現出他們靈魂的共鳴」。(見王崑崙《紅樓夢人物論·晴雯之死》,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蔣勳先生也認為,晴雯撕扇是《紅樓夢》裡一個驚心動魄的片段,是美在與道德的較量中佔了上風,是寶玉和晴雯做了「本我」想做的事情,說這個故事,是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才能讀懂云云。(見《蔣勳說紅樓夢》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我覺得王、蔣二先生對此的解讀,未免失於理想化。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這句話,應該是使用了兩個典故。一是傳說中周幽王與褒姒的故事,說是周幽王為討愛妃褒姒一笑,不惜千金,讓臣下設法取樂,結果臣下想出了「烽火戲諸侯」之法。「撕扇子」這一具體行為,則是受到歷史上夏桀與妺喜故事的影響,那故事說,夏桀寵愛其妃妺喜,妺喜喜歡聽「裂繒之聲」,夏桀就為妺喜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

 

以上兩個歷史故事,不管真實性如何,也都是「罪惡」的故事,即它們呈現的是一種「惡」,而不是「善」,更不是「美」或者對「美」的欣賞。在褒姒、妺喜,那是一種變態的嗜好;在周幽王與夏桀,那是權位至上者的豪縱與惡趣。

 

晴雯當然不是褒姒、妺喜,而寶玉也不是周幽王與夏桀,但是,以撕扇子取樂,終是糟蹋扇子,糟蹋物力,甚至就是暴殄天物。寶玉所說,不要拿一個物件生氣,不要遷怒於一個物件,你要撕要摔,儘管隨意。如果說,人不要為物所役,物終將為人服務,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把一把扇子、一個杯盤的價值,轉換成拿來撕著聽摔著聽,這種做法就是一種價值扭曲,扇子杯盤有知,也不會服氣的。何況晴雯並沒有遷怒於扇子,她只是不小心摔壞了扇子罷了。寶玉說那一番話,純粹是欺負晴雯沒有文化,無法在大道理上反駁他。

 

如果說,撕扇子是蔣勳所謂人們內心自我意識的體現,那這種意識就太可怕了,這不是美的,這只能是毀滅一種事物的惡念,是生而為人者必須克制的。這個做法,王夫人賈母不會同意,襲人麝月不會同意,黛玉也不會同意的。

 

在我看來,晴雯撕扇子的意義,僅在于晴雯藉此知道,有時候,寶玉很願意給她面子;很多時候,寶玉還是在乎她、憐惜她、包容她的,她還是可以繼續在寶玉身邊,做她的第二大丫鬟,甚至繼續做她今後的姨娘夢的。

 

小兒女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本不足一論;但正因為矛盾雙方,地位不平等,那說笑打鬧,哭和笑,往往就不再是單純的說笑打鬧、哭和笑了。言歸於好,是讓人欣慰,也讓人心酸的。

(庚子讀《紅》之五)

相關連結:

黛玉的眼睛描寫是敗筆嗎?

嫁給賈璉,卿意若何?

芳情自遣的妙玉

汙泥裡的賈環

相關焦點

  • 晴雯撕扇
    作為丫頭,出身低微,當然「身為下賤」,但是她養著長長的指甲,整天沒事就慢條斯理用鳳仙花的汁液把蔥管一樣的長指甲染紅。一個丫頭諸事不管,整天調理自己的指甲,換作今天,一個菲傭整天在客廳蹺腳塗指甲油,這樣的畫面,大概許多人也還是不容易接受吧。
  • 從「晴雯撕扇」到「袁立撕臉」
    不知為什麼,袁立這事情讓我想起《紅樓夢》第三十一回的「晴雯撕扇」,事情大致經過是:端午佳節間,寶玉因金釧兒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給寶玉換衣時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訓斥了她幾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還擊了一通,不僅把寶玉「氣得渾身亂顫」,而且連來勸架的襲人也落了個灰頭土臉。最後,寶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襲人一幹丫鬟跪下求情才罷。而寶玉赴宴回來,仍和晴雯有說有笑。聽說晴雯喜歡聽撕扇子的聲音,就任憑她將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盡了。最後晴雯將寶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 晴雯撕扇是自己在作死嗎?看隱藏在扇子後的秘密
    然而在《紅樓夢》中,卻用大量篇幅寫了晴雯撕扇,賈赦為了奪得石呆子的古扇不惜讓賈雨村誣陷石呆子入獄,賈政在中秋天涼時卻賞給賈寶玉兩柄從海南帶回來的扇子,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含義呢?(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中,賈寶玉為了安慰早上因為跌壞扇骨挨了自己罵的晴雯,對晴雯說道,比如那扇子原來是扇的,你要撕著玩也可以使的,只是不可以生氣時拿它出氣。於是晴雯就撕了賈寶玉和麝月的扇子。
  • 【第31回】「晴雯撕扇」的背後隱藏了什麼
    上面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的判詞。晴雯因自己的性格(主要是因為對自己身份認知不明確)或明或暗得罪了很多人,在抄檢大觀園的時候被針對。後來,王夫人帶了李嬤嬤進大觀園清人。晴雯懨懨弱息,被人從炕上拉了下來。蓬頭垢面的晴雯被兩個女人架起來攆出賈府。後來,賈寶玉偷偷出去看望晴雯。
  • 兩版「晴雯撕扇」:安雯設計了幾種不同撕法,楊冪說怎麼撕不重要
    王導說:「晴雯撕扇,我印象特別深,演得太絕了,又撒嬌,又任性,又逗賈寶玉生氣,和別的丫環不一樣,撕得簡直絕了。我覺得很難再找到一個演員,比她還合適。」拍「晴雯撕扇」這場戲之前,王扶林找到安雯,對她說,回去好好琢磨琢磨這場戲怎麼表演,這幾把扇子不能給我撕重了,要撕出不一樣的感覺。
  • 「晴雯撕扇讓我們心動何處」研討紀實
    說明:晉諾工作室舉行了《晴雯撕扇讓我們心動何處——重讀《紅樓夢
  • 揭秘紅樓:晴雯撕扇勝寶玉VS興文烏骨雞——十二金釵都姓禽之二
    興文山地烏骨雞——諧音——行雯扇地無骨急(1)雯:晴雯。(2)行:行為,指服侍。(3)扇地:扇子墜地。(4)無骨:骨子摔斷。晴雯這個大丫鬟被寶玉嬌縱慣了,如今被他一頓訓斥,立刻就覺得受不了。晴雯冷笑反駁,指責寶玉是在外邊受了氣,回來找她們出氣的。前兒剛踢傷了襲人,今兒又來找她的麻煩。
  • 小戲骨這次拍砸了,從「晴雯撕扇」就能看出87版《紅樓夢》
    首先,從影片的片名來看,以「桃花詩社」為名,那麼香菱做主角是毫無問題的,不過它跟晴雯就是八竿子打不著了。與此同時,主創野心也太大,在短短的75分鐘內,不僅想講好香菱、晴雯,更是講了賈府由盛轉衰的過程。我們就拿晴雯的高光戲份,「晴雯撕扇」來說吧。87版安雯飾演的晴雯一開始對寶玉的生氣極盡小女兒的嬌嗔,對於寶玉的拉扯半掙脫,留有餘地。她在拿到寶玉的扇子時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再撕,考慮到他們的主僕之別,撕扇子的時候頭隨著扇子搖擺,眼睛骨溜溜地轉,顯得可愛純真。
  • 紅樓夢:迎春穿花,湘雲醉臥,晴雯撕扇,細說大觀園裡的花樣年華
    三、晴雯撕扇——紛紛開且落歷來,這精彩的橋段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與病補雀裘不同,那是她生命中最恣肆的時刻。如果說晴雯的生命就像一團熾烈的火焰,那麼那一刻一定是她燃燒得最酣暢淋漓的瞬間——也是永恆。那天原本是她與寶玉鬧了彆扭,她有錯在先,性子「越發嬌慣」,事後寶玉卻還是要來安撫她。
  • 晴雯撕扇就來自這段故事,《紅樓夢》p5 |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含恥辱情烈死金釧
    寶玉同薛蟠吃酒回來,見晴雯還躺在榻上生氣,叫她去洗了手拿果子來吃,晴雯笑說自己跌了扇子,要是再把盤子也打了,指不定二爺會發多大火呢。寶玉笑道,物本就是為人所用的,扇子本是用來扇風的,若是想撕著玩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可拿來出氣就是了。晴雯笑說自己就愛撕扇子,說著便拿過來撕成了兩半,寶玉只是在旁嗤笑。
  • 晴雯:這豪門假醜惡,我自有真善美
    一、出身低微但不妄自菲薄晴雯是賈寶玉房裡的四個大丫環之一,原本是賴大家買了她,後賈母見了喜歡便把她賜給了賈寶玉,可同是奴才,但是她卻與其他人有著明顯的不同——她身上沒有奴性,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喪失掉自己本來天真爛漫的性情。在晴雯撕扇那一情節中,日間先是晴雯跌壞了寶玉的扇子,寶玉道:「蠢才!蠢才!明日你自己當家立事,難道也是這麼瞻前不顧後的?」
  • 有勇無謀俏晴雯
    (二)晴雯撕扇晴雯聽了,笑道:「既這麼說,你就拿了扇子來我撕。我最喜歡撕的。」寶玉聽了,便笑著遞與他。晴雯果然接過來,嗤的一聲,撕了兩半。接著嗤嗤又聽幾聲。寶玉在旁笑著說:「響的好,再撕響些!」正說著,只見麝月走過來,笑道:「少作些孽罷。」寶玉趕上來,一把將他手裡的扇子也奪了遞與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幾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這是怎麼說,拿我的東西開心兒?」寶玉笑道:「打開扇子匣子你揀去,什麼好東西!」麝月道:「既這麼說,就把匣子搬了出來,讓他盡力的撕,豈不好?」寶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這孽。他也沒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
  • 【人文】晴雯撕扇子,撕出了賈府男人隱秘的「婚前」真相
    晴雯很少受寶玉重話,當下冷笑反擊,且越吵越烈,連趕來相勸的襲人都被她一頓含沙射影地嘲諷。當晚,寶玉向晴雯求和,拿著一把又一把扇子讓晴雯撕,晴雯方才破涕為笑。這一段描寫,讓晴雯的剛烈形象躍然紙上,但也收穫了紅迷們全然不同的解讀。有說她天真爛漫、勇於反抗,也有說她任性妄為、不知深淺。那麼,曹雪芹用濃墨重彩描摹的「晴雯撕扇」這一情節,文字背後傳遞的是什麼意思?
  • 「天真派」再拍《紅樓夢》香菱晴雯成主角
    香菱(鄧琳漾飾)晴雯(陳舒宜飾)「撕扇」一幕表演得絲絲入扣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2016年,湖南衛視「小戲骨」系列推出了《白蛇傳》等多部作品,小演員的「神演技」引發熱議而潘禮平團隊卻迎難而上拍了兩次:2017年的連續劇《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大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1分;時隔三年,《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更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沒有拿觀眾熟悉的「寶、黛、釵」做主線,而是以兩個小人物——香菱和晴雯展開故事,以底層人物的命運展示封建大家族的興衰。
  • 林溪|叛逆晴雯——不諳奴才之道的奴才
    晴雯在眾丫鬟中有著出眾的美麗,對晴雯的樣貌的描寫是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之前。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進讒言:"別的都還罷了。太太不知道,頭一個寶玉屋裡的晴雯,那丫頭仗著他生的模樣兒比人標緻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他就立起兩個騷眼睛罵人……妖妖嬈嬈,大不成個體統」。
  • 黛玉與晴雯有一個末世美人才有的壞毛病,賈寶玉卻慣著她們,還給出這樣的說法!
    《紅樓夢》原著中,林黛玉與晴雯也有類似的毛病,賈寶玉不但慣著她們,還給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紅樓夢》原著中,史湘雲給賈寶玉做了扇套子,不知怎麼又惹惱了林姑娘,鉸了兩段。  林黛玉鉸扇套子,與晴雯撕扇子,堪稱《紅樓夢》一絕,頗有妹喜聽裂繒之聲的味道。
  • 《紅樓夢》裡兩件不祥之物,都與林黛玉有關,卻被晴雯一一領受
    閒言少敘,本文要講兩件「不詳」事物,主要針對林黛玉,卻都由晴雯領受。晴為黛影,等同林黛玉的遭遇。曹雪芹故意藉此弱化林黛玉的經歷,以求「於無聲處起驚雷」的最終悲劇效果。林黛玉看似沒有什麼波瀾的一生,怎麼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其實這些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最終都歸總到林黛玉的身上。本文要說的兩樣不祥之物是「扇子」和「風箏」。
  • 晴雯:美麗有才華卻結局慘澹,她給所有女孩的啟示是什麼?
    這也是晴雯被很多人喜歡的最重要原因:真性情。 這一點我也是同意的。 但是從個人喜好角度讀書或者寫評論,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今天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是: 為什麼美麗有才華,又真性情的晴雯,卻結局慘澹?晴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孩?
  • 晴雯不完美,襲人才是正面人物?《紅樓夢》用典厲害了……
    當然,說到襲人,就不得不提晴雯。紅學界有「晴為黛影,襲為釵副」的說法,就像黛玉、寶釵「雙峰並峙」,她們也常被拿來比較。對比襲人的柔順,晴雯大概是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有人欣賞晴雯的耿直,敢於嘲諷襲人的攀附;也有人愛她潔身自好,拒絕寶玉「共浴」的要求。抄檢大觀園之時,敢把自己的箱子當眾倒個底朝天,毫不屈服。
  • 《紅樓夢》中,用簪子扎墜兒的晴雯並非刻薄之人
    墜兒偷拿了平兒的蝦須鐲,遭到晴雯的體罰,打的是墜兒,晴雯並非惡毒,扛的是責任和擔當。晴雯教訓墜兒二、 晴雯教育墜兒,只是就事論事其一:晴雯拿錐子扎墜兒一方面是他犯了錯,一方面是恨鐵不成鋼,就是她發現了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