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正義大將軍抬棺血戰,因反對內戰宣布起義,蔣介石立即槍決

2020-12-19 騰訊網

黃樵松一位具有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的抗日英雄,抗日戰爭中他親臨前線為抗戰立下赫赫大功,如此一位抗日名將卻因為反對蔣介石內戰最終被蔣介石處於死刑。

黃樵松雖然出生在河南的一個貧苦家庭,但是他的父親卻深知文化對一個人的重用,於是靠著扛長工供黃樵松上學,從小的生活環境也讓黃樵松懂得了生活的艱辛,他的學習非常優秀。1922年河南發生嚴重旱災,百姓苦不堪言見到國家積貧積弱黃樵松毅然中斷了學習報名參軍,立志要幫助國家走出亂世。

在參軍時他因為各自低被拒絕,他氣得在樹下大哭,考官見後被他的精神感動破格將他錄取。之後黃樵松經過了兩年的軍事訓練,這兩年中黃樵松堅持鍛鍊,完成了一個學子到軍人的完美脫變。兩年後他成為了馮玉祥警衛連連長,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與馮玉祥一起北上參加了抗日,出發之前他以懷著赴死的決心,向家人寫下了訣別信:「此次揮師北上,將與日倭決一死戰!他不死,我便亡,最後關頭便是今日」北上之後他 參加了保衛娘子關、臺兒莊的戰役。更是在之後保衛南陽的戰役中立下大功,當時近7萬日軍開赴南陽,此時只有黃樵松的143師一個師駐守南陽,為表決心他為自己準備了一口棺材決心與日軍拼死一戰。在與數倍的日軍血戰七天後黃樵松終於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他帶領著他的部隊最終突出重圍。此戰之後沒多久日本便投降了。他也因功升任為國民黨整編第三十軍中將軍長。

然而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蔣介石很快發動內戰,此時黃樵松因反對內戰便決定在太原計劃起義歸順八路軍,卻不想計劃敗露黃樵松被鋪,最終被蔣介石槍決時年47歲。

相關焦點

  • 1949年,國民黨將領吳奇偉和平起義,主動留在大陸的結局怎麼樣?
    粵系將領的傑出代表有薛嶽、張發奎、餘漢謀等,不過這些人都沒有留在大陸,他們有的逃到香港,有的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當然也有的粵系將領深明大義,他們反對內戰,為和平主動起義,並留在大陸建設新中國,吳奇偉是起義將領的典型代表。
  • 當年扒開花園口大堤的元兇,起義之後又叛亂,最終被就地槍決
    蘭封會戰之中,國民黨的15萬大軍,不但沒能吃掉土肥原第十四師團的2萬人,反而被土肥原打得無路可逃,於是,蔣介石便命令蔣在珍扒開了黃河的花園口大堤。而蔣在珍這位製造了黃泛區的元兇,最終在起義之後又叛亂,於1952年9月14日被就地槍決。
  • 雙槍老太婆一生抗日救國,解放後為何被槍決?
    人們常說影視劇都是虛構的,但事實上,在抗日過程中,真的有這麼一位「雙槍老太婆」存在。她是滿族人,因丈夫姓趙,故全名趙洪文國。趙洪文國被稱為「雙槍老太婆」的原因是她在參加抗日救國運動時已經年過五十,儼然一副老太婆的模樣,再加上她腰別雙槍的形象,「雙槍老太婆」這個外號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
  • 因為殺了我黨領導人,這個國軍兵團司令不肯起義,晚年追悔莫及
    與此同時,我黨也派專人當面勸他起義。但宋希濂因為早年犯下的一件大罪行,他擔心起義後會遭到懲處,毅然拒絕了。這是一件什麼大罪行呢?《特赦1959》在瀕臨大結局的時候,宋希濂抱著「豁出去」的決心,寫成書面材料向管理人員反映了。原來,他在1935年6月18日上午親自下令槍決了曾是我黨最高領導人的瞿秋白。
  • 中華民族的恥辱,那些在抗戰中被槍決的國軍高級將領
    在中國人民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中,有那麼一些高級將領,因為抗戰不力等原因被執行軍法遭到槍決。 他們的死,既是對他們犯罪的懲罰,也是對抗日民眾的交代,屬於罪有應得。 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頒布《中華民國戰時軍律》及實施條例,規定了會被處以極刑的罪名。
  • 說服盧漢將軍起義,楊維駿多年前就為雲南乃至中國做出過巨大貢獻
    楊靖華說,世人在開公車反映問題後才知道楊維駿,其實他在很多年前就為雲南乃至中國做出過巨大貢獻,「是他說服盧漢將軍起義的,當時我們的遊擊隊的力量根本到不了昆明。」盧漢一生有兩大功績:抗日和起義。決心下定後,他立即委派邱秉常(原盧漢下屬師長)到宣威縣任縣長,開始與中共滇東北地委聯繫,並建立了宣威縣臨時政府,即兩面政權。邱秉常與宣威地區地下黨負責人耿介取得聯繫後,前後兩次到昆明盧漢公館匯報起義事宜。
  • 這位國軍軍長是抗日名將,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任副國級職務
    其中有一人曾是國軍軍長,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因為反對內戰逃到延安,解放後成為了副國級的幹部。此人的名字叫張衝。張衝,1901年1月25日出生,彝族人,雲南省瀘西縣永寧鄉小布坎(現彌勒縣)人,幼年的張衝讀過私塾,後入鄉和縣城小學讀書,1918年他赴昆明讀書。後來,他組織農民反抗貪官汙吏,不久加入滇軍。
  • 範紹增在抗戰時與日軍血戰,後辭官歸隱,內戰爆發後起義
    他在二野入川之時宣布起義,起義後,曾多次口述自己過去的經歷,有回憶與杜月笙關係的、有介紹自己在四川袍哥和軍閥混戰情況的。 何應欽 抗日戰爭爆發後,全國掀起來一股抗日浪潮,範紹增主動請纓抗日,蔣介石委任他為88軍軍長。然後他的這個軍長的頭銜有名無實,是個空銜。
  • 解放戰爭中第一個起義的將領,來自哪裡?結局又如何?
    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又爆發了,然而在幾場戰役打下來,蔣介石只重視自己的黃埔系部隊,而其他的地方派系,常常當做炮灰使用,這樣一來,搞的地方將領對蔣介石十分不滿,於是,就出現投誠起義的局面,像解放戰爭中,從國軍內部起義的將領還真不少,如:程潛,陳明仁,董其武,盧漢,曾澤生,潘朔端等人。
  • 臥底將軍、紅色間諜,49年通電起義,最終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位將軍,他作為臥底將軍、紅色間諜,為我黨我軍提供了大量的敵人情報,1949年他通電起義,可以說是現實版的餘則成。他是誰?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面對教官的打壓,郭汝槐等留學生想盡辦法學習軍事技術,面對九一八事變爆發,郭汝槐和眾多留學生上街抗議,日本當局派人出來宣布:「你們可以退學,但退了就不能再入學了。」郭汝瑰等眾多學生齊聲高喊:「亡國奴才再回來!」退學回來,郭汝槐經過一番周折考進了陸軍大學成為第十期學生。因成績優異、見解獨到,受到校方的器重。
  • 淮南籍的陳方安生,爺爺方振武不服蔣介石誓死抗日,命運如何?
    陳方安生的親爺爺,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抗日英雄方振武將軍。 沒錯,陳方安生可是名門之後啊! 那麼,陳方安生為什么姓陳,不姓方呢? 其實,嫁給後來的香港輔警總監陳棣榮之前,她就叫方安生,按照香港習慣,女性出嫁後要在姓名前冠以夫姓,所以她就成了陳方安生。
  • 他曾手握精銳「天下第一師」,蘭封之戰卻被蔣介石槍決,所犯何事
    世人都知道抗戰中有一個韓復渠是被槍決的,那是因為他是個軍閥,是當年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敢和蔣介石頂嘴,結果當然因為丟了山東而被執行槍決,據說還不是正式刑場執行。還有一位抗日名將卻是蔣介石的黃埔一期生,門生弟子,也因為抗戰不力而被執行槍決,這個人的名字現在絕大多數人不知道了,他就是龍慕韓。
  • 他是公認抗日猛將,還是一個書法家,因內戰不力被蔣介石罵是蝗蟲
    在國民黨的將領中,有一人是公認的抗日猛將,並且還是一個書法家,因為在內戰中不力被蔣介石罵是「蝗蟲」,此人的名字叫闕漢騫,出生於1902年,字撥雲,湖南寧遠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闕漢騫在八年抗戰中歷經十多戰,屢建奇功,是公認的「抗日猛將」。戰後,闕漢騫獲三等雲麾勳章、勝利勳章,榮升國軍第54軍軍長。闕漢騫還擅長書法,對書法藝術有獨到見解,造詣頗深,其書法自成一體,他的行、草、楷、隸四體千字文,被譽為拔雲體,深得行家稱道。
  • 淮南籍的陳方安生,爺爺方振武不服從蔣介石,誓死抗日,命運如何
    陳方安生的親爺爺,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抗日英雄方振武將軍。沒錯,陳方安生可是名門之後啊!那麼,陳方安生為什么姓陳,不姓方呢?其實,嫁給後來的香港輔警總監陳棣榮之前,她就叫方安生,按照香港習慣,女性出嫁後要在姓名前冠以夫姓,所以她就成了陳方安生。
  • 講武堂| 「隱形將軍」韓練成
    他們是一批特殊的「臥底將軍」,秘密與我黨保持著聯繫,以各種身份為掩護,長期在敵人內部潛伏。他們將敵人的核心情報送回我黨,有的甚至在關鍵時刻冒著生命危險率部起義,對對手進行反戈一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本周起,《講武堂》將推出四集系列節目《臥底將軍》,揭秘我黨潛伏在敵營的幾位將軍。
  • 抗日英雄部隊和日軍並肩作戰,這荒唐的一幕,歷史上卻真實發生了
    沒錯,正是血戰臺兒莊的27師,當時的師長正是黃樵松。這是老西北軍所剩不多的血脈之一,抗戰時期非常能打的一個軍,也可稱著名雜牌。 在晉軍眼裡30軍是客軍,是蔣介石親臨太原後,下令從嫡系胡宗南部調來的。30軍裝備了不少卡賓槍、斯登式等美式槍械,所以也被現代人看做中央軍嫡系。
  • 抗戰時期,國軍大派系中具有獨立性質的軍隊有哪幾支,首領又是誰
    「裁軍」的天平被打翻後,各路「諸侯」都對於蔣介石保留自己、刻意削減其他人的做法大為不滿,隨後,雙方接連爆發了蔣唐戰爭、蔣馮戰爭、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多場新軍閥內戰。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內部放棄了內鬥,宣布一致對外,而有些心懷大義的軍閥們也在此刻將自己的部隊拉到了抗日前線,英勇奮戰、直至消耗殆盡。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當年在抗戰時期,具有獨立性質的大派系軍隊都有哪幾支,他們的領頭人都分別是誰。
  • 抗日英雄吉鴻昌,沒有死在抗日的戰場上,39歲卻被槍決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因為歷史人物吉鴻昌與其妻子積極抗日,最終卻並沒有死在抗日戰爭當中反而成為安內的犧牲品。所以妻子自告奮勇地冒著生命危險一個人護送,有此次事件,也讓吉鴻昌對於妻子大加讚揚,覺得能夠認識這樣的妻子非常幸運。
  • 國民黨傳奇將軍李朝鼐
    李朝鼐20歲時因偷家中錢財用於賭博,被李澤錘一頓毒打。李朝鼐負氣出走,借了些大洋,跑到當時在長沙讀高中的李朝靖處(李朝靖字奇光,一渡水鎮向陽村人,後為國民黨團長,抗日戰爭中犧牲,被國民黨當局追封少將)。       李朝鼐走投無路,便與李朝靖講:「此逢國家亂世,軍閥混戰,今廣州黃埔軍校廣招學員,不如棄筆從軍,報效國家。」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土匪」將軍
    18歲那年,馬佔山被地主誣陷偷馬,一氣之下到哈拉巴喇山落草為寇,因身手好又講義氣,沒過多久就成了這夥土匪的頭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佔山為王了。1905,馬佔山帶著隊伍接受清政府收編,後來又投靠在張作霖的把兄弟吳大舌頭(吳俊升)麾下,深受吳大舌頭賞識,一路升到了旅長。1930年,東北易幟,馬佔山被提拔為黑河警備司令,統轄沿江十幾個縣的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