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華藝術宮「大師與大師」展出的《安息日的瑪格麗特》是一件曾在1912年法國沙龍畫展展出的作品,它的靈感來源於偉大德國作家歌德的神話《浮士德》中一個章節:地獄之火中的身影,是蒼白得像個鬼魂的瑪格麗特,她直直地立在浮士德面前,雙臂間抱著死嬰。
帕斯卡·達仰-布弗萊 《安息日的瑪格麗特》 1910-1911年 布面油畫 165.5x125.3釐米
油畫的作者帕斯卡·達仰-布弗萊是徐悲鴻在法國的導師,他將《浮士德》原作中令人不安的氛圍呈現在凝固的瞬間,這種極佳的描繪讓人過目不忘。就在展廳中這件展品的不遠處,達仰-布弗萊的另一件油畫《奧菲利婭》同樣是一件來源於文學的作品。
帕斯卡·達仰-布弗萊 《奧菲利婭》 1910年 布面油畫 73x56釐米
《奧菲利婭》的主題源於莎士比亞的著名作品《哈姆雷特》:被哈姆雷特離棄的奧菲利婭失去理智而自盡。但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有心的參觀者會發現,無論是瑪格麗特或奧菲利婭,她們的面孔在達仰-布弗萊的筆下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帕斯卡·達仰-布弗萊創作的另一件油畫《奧菲利婭》
帕斯卡·達仰-布弗萊 《奧菲利婭》 1900年前後 板上油畫 25.5x18釐米。「奧菲利婭」是達仰-布弗萊偏愛的主題。
達仰-布弗萊在創作「瑪格麗特」和「奧菲利婭」時都使用了同一位模特入畫,這正是畫中人物長相相似的原因——蘇珊娜·戴爾維,這位達仰-布弗萊的女模特還有另一個身份,演員,並且是一位在當時赫赫有名的女演員!
蘇珊娜·戴爾維(1892-1986)
蘇珊娜主演過眾多電影,錄製過唱片。至於為什麼會為畫家擔任模特,有一種說法認為,她那白皙的皮膚和紅棕色的頭髮是畫家尤為賞識的,因為這是一種北歐的、帶有浪漫色彩的容顏,甚至可以與古典和希臘之美抗衡。
1930年,蘇珊娜主演了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影片《如果皇帝知道》。
有趣的是,據稱蘇珊娜還是法國畫家保羅·埃米爾·查瓦斯的知名畫作,《九月的清晨》中那位小女孩的模特原型。但誰知道呢,畢竟還有其他數位女性也聲稱自己是那幅作品中的模特,《九月的清晨》目前收藏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保羅·埃米爾·查瓦斯 《九月的清晨》 1912年 布面油畫 163.8x216.5釐米
言歸正傳。無論是《安息日的瑪格麗特》還是《奧菲利婭》,都顯示出帕斯卡·達仰-布弗萊在繪畫方面極佳的技法與造詣。他對浪漫主義與文學作品的興趣,讓他的作品呈現出獨特的魅力。
展覽訊息
大師與大師——徐悲鴻與法國學院大家作品聯展
展覽時間:2014年11月16日—2015年4月19日
展覽地點:中華藝術宮0米層20、21展廳及中廳
展覽票價:20元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我們的信息到朋友圈或分享給指定好友
微信號:ChinaArtMuseum
您還可以搜索微信公眾帳號「中華藝術宮」,或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馬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