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芳,很抱歉以這種方式提起你……

2021-02-08 環球網


寫在最前:其實這篇文章早在幾天前就已完成,但因為10月10日是梅姐的生日,所以不想在她的重要日子裡有絲毫不敬,更不想被人認為是蹭熱點。所以直到今天,才將這篇文章推出。

關於對香港的印象,相信許多人記憶中最為深刻的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眾多港星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和一部部經典的港劇。在此,不得不提到一位在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歌壇巨星,這個人就是梅豔芳。

梅豔芳是八九十年代香港音樂極盛時期標誌性人物,是當時名副其實歌壇一姐。她的一生雖短,但收穫無數,一首金曲《女人花》傳唱至今依舊經典。

然而在2019年的夏與秋,很多人再次提起她的名字,卻是因為她生前最愛的入門弟子——何韻詩。

1963年10月10日,梅豔芳出生於香港旺角,父親早逝,母親舞女,靠遊走賣藝養家,家中兩兄一姐,她排行最小。

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嬉戲玩耍、到處亂跑,這些看似普通的童年生活都沒她的份。為了貼補家用,梅豔芳從4歲半便與姐姐一起跑場賣藝。

瘦弱的小梅豔芳手舉一份歌單,在酒樓裡挨個給客人斟茶倒水,「先生、小姐,要點歌嗎?」

梅豔芳日後的一曲《歌之女》唱的就是自己的童年生活:「舊戲院永都不滿座,她照演以歌止肚餓,舊戲衫遠觀不錯,從近觀穿破多……」 

(《歌之女》1995 年 8 月)

1977 年 5 月 10 日,何韻詩在香港出生,小學就讀於香港一流名校拔萃女小學,父母都是香港名校教師,家境優裕,經常參加節目錄製和文藝表演。11 歲時,她隨家人移民加拿大蒙特婁,並取得加拿大國籍。

(何韻詩幼年圖片)  

1968年,梅豔芳的母親用500塊錢租下一家破舊的酒樓,開設了錦霞家庭歌舞團,全家以此維持生計,家境窘困。自小學一年級起,梅豔芳就與姐姐梅愛芳白天上學,晚上遊走於歌舞廳和酒樓賣唱。 

然而好景不長,1976 年,一場大火把歌舞團燒得乾乾淨淨。為幫母親還債,13 歲的梅豔芳剛念到初中一年級被迫輟學,一家人再次淪落為四處賣藝的境地。 

1982 年,年僅 19 歲的梅豔芳在第一屆 TVB 新秀歌唱大賽中憑藉低沉並富有磁性的嗓音,最終以一曲充滿韌性和活力《風的季節》奪得大賽冠軍,成功進軍香港樂壇,成為當時樂壇上的一枝獨秀。

 

1996 年,19 歲的何韻詩參加香港第十五屆 TVB 新秀歌唱大賽,憑藉與梅豔芳近似的聲線,唱著梅豔芳的《女人心》成功奪冠。當時為她頒獎的評審也是梅豔芳。 

梅豔芳平日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試唱錄音。何韻詩抓住機會主動為梅製作示範錄音,也正是因此成功引起了梅豔芳的關注。1999 年,36 歲的梅豔芳與 22 歲的何韻詩正式結為師徒,何韻詩因此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指導,事業也立刻出現轉機。 

同年 5 月,梅豔芳在自己第 19 張粵語專輯《Larger Than Life》特意與何韻詩合唱了一首《女人煩》,為何韻詩帶來了極高的曝光度和更多的工作機會。

九七回歸前的香港黑幫橫行,很多藝人都有過被威脅的經歷,梅豔芳也沒能躲過。 

(向華強和妻子陳嵐)

1992年,29歲的梅豔芳已是香港正紅的超級巨星。一日與她朋友在九龍塘Take One卡拉OK聚會,正在隔壁房間娛樂的一位黑幫大佬擲下百萬支票要求梅獻唱一曲。梅不肯就範,黑幫大佬羞怒之下當場扇了梅一耳光。

次日,這位大佬遭到持刀人伏擊,受傷住進醫院,隔日在醫院內遭槍擊斃命。一系列事件險些引發黑幫之間火拼,梅豔芳也為此成為黑幫團夥復仇的目標,跑到泰國避難,被迫退出娛樂圈三年,演藝事業從此走入低谷。

2004年初,27歲的何韻詩沒有了師父的提攜,便開始為事業尋找新的出路。她曾以「梅豔芳徒弟」為名到內地巡遊演出話劇、開辦個人演唱會。然而,反覆消費師父名聲的策略並不能長久,加之思想偏頗、張揚不羈的性格,藝人形象始終難獲內地大眾的認可。

此後的10年時間裡,何韻詩除了獲得2006年度「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之外,始終未能實現重大突破,人氣衰落、星途暗淡之下開始嘗試向政治運動領域跨界發展……

1994年,31歲的梅豔芳走出事業低谷復出歌壇,舉行了「感激歌迷演唱會」並推出個人專輯《是這樣的》。復出後的她更加注重音樂和舞臺表演的質量,也較以前低調許多,謝絕一切不必要的應酬,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慈善和栽培新人。

2014年,37歲的何韻詩以藝人身份主動迎合港獨分子在非法「佔中」的文宣需求,參與製作「港獨」歌曲《撐起雨傘》,鼓動學生罷課示威,刻意到警方清場區域滯留,與黎智英、李柱銘、毛孟靜等「港獨」大佬站到一起,炒作味道濃烈。

由於張揚的「港獨」表現,何韻詩在內地的口碑急轉直下,昔日歌迷和愛國網民紛紛譴責抵制,想要在內地「輕鬆撈金」的打算徹底涼涼,借支持「港獨」出名的預期也未能實現。

時隔一年,何韻詩便在發文炮轟音樂節目《我是歌手》時貶低內地群眾藝術素養,聲稱:「群眾的文化修養,包括對藝術的品味需要教育、培養、由500位不知哪來的觀眾投票定生死,以業餘的角度來衡量歌手表現的好壞,這樣的標準是單一的。」 

2003年9月,39歲的梅豔芳對外宣布證實身患癌症。10月,她在健康狀況惡化的情況下,仍堅持抱病在紅館舉行演唱會回報歌迷,以驚人的毅力舉行了8場「金典金曲演唱會」。她在演唱會上穿上婚紗,於生命的最後關頭完成了「嫁給舞臺」的心願。

演唱會結束後,梅豔芳仍堅持工作,在朋友和醫生的極力勸導下才辭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十面埋伏》。

2016年,39歲的何韻詩開始給自己貼上「被中國打壓」、「人權自由」、「為公義」等人權標籤,還給自己加了不少戲。

1月,她在社交媒體上聲稱要效仿某地產大佬,對內地進行「全面撤資」,消息一出便引起的網民的廣泛關注。經網友查證,何韻詩不過是自行關掉了月銷量只有2雙襪子的網店,「全面撤資」其實就是註冊店面的1000元保證金,在當時被稱為「襪子精」事件。

有網友調侃稱:何韻詩想用1000塊錢制裁馬雲?

5月10日是何韻詩的生日。那天,她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自己拜見「藏獨」達賴時的照片,圖片中她握著達賴剝過人皮的手,居然表示「瞬間被馴服」。

6月,她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自己得到了一筆來自知名美妝品牌LANCOME蘭蔻的商演生意。消息一出,愛國網友紛紛表示將自覺抵制蘭蔻旗下所有品牌的產品。蘭蔻官方聞訊後立即表明立場,澄清何韻詩並非品牌代言人,同時直接取消掉了這場促銷音樂會。

7月,沒有資金來源的何韻詩為辦個人演唱會,向香港中小企業和個人尋求贊助,被香港媒體爆出連殯儀館、成人用品商店等敏感行業的贊助,何韻詩也以「人終需一死,而每個人亦有性需要」為由,全部欣然接受。與此同時,門票價格卻按商演標準照常收取。

「我們是中國人,不要內部亂亂的,要集聚起來,為什麼要看外國人的臉色?中國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們香港應該在背後支持」。

梅豔芳生前愛國愛港,為人善良,曾是昔日香港娛樂圈一姐、樂壇女王,不但演藝事業發展出色,還用實際行動努力回報社會。她希望所有的中國人凝聚成一股力量,不願再看外國人臉色。

今年6月27日,42歲的何韻詩前往挪威參加《奧斯陸自由論壇》,在演講時公開表示「我們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英國人,我們是香港人。」

今年9月,42歲的何韻詩與「港獨」分子黃之鋒、羅冠聰等人前往《推特》公司華盛頓分部與全球公共政策部主管Colin Crowell(科林·考威爾)會面,(此部門擁有強制關閉推特帳號等超級權限)。會面結束後,何韻詩發推文表示:「與科林先生會面,感謝你和你的團隊出色的工作,讓民眾的聲音被聽到,以免真相被玷汙」。

(2019年8月,《推特》官方突然封禁大量譴責「反修例」暴力的中文帳號,9月份永久封禁了4301個中文用戶帳號,官方理由是這些帳號內容在「破壞香港示威的合法性」。)

今年8月16日,何韻詩又出現在主題為「英美港盟、主權在民」的「港獨」集會上,表示將會到美國、澳洲和英國倫敦等地,把香港問題帶到世界各地,被網民斥責「唯恐天下不亂」。

10月23日,美國人權基金會將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第3屆「奧斯陸自由論壇」,已邀請何韻詩出席並發表演講……

何韻詩,在「港獨」的不歸路上已越行越遠……

除了精彩的演唱和出色的演技,梅豔芳還是一位溫暖人間的女子。她發起組建了紅十字會PAG義工隊,長期參與紅十字會的慈善活動,一生慈善捐款超過1000萬港幣,並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會》,至今還在支持慈善事業。

2003年5月,39歲的梅豔芳在明知身患癌症的情況下毅然號召香港演藝界舉辦「1:99」抗擊非典演唱會,號召全香港歌手一起演出,鼓舞民眾齊心抗擊非典,為非典病患者籌得2000餘萬元善款。

今年7月,42歲的何韻詩與他人共同成立了「612人道支援基金」,募集援助資金8000餘萬港幣,承諾將用於為勇武暴徒提供人道主義救援。

然而實際成效並不樂觀,大量勇武暴徒抱怨基金支出不合理、不透明,受理手續繁瑣,到手的援助更是寥寥無幾。

據何韻詩公開的資金使用明細顯示,大部分開銷並非用於人道救援,而是僱傭客服、購置或租用各類器材。其中,僅單日租用音響設備的花費就達20餘萬元,明顯超出市場平均價格。這份帳單也只是手工製作的電子表格,並非正規流水帳單,其真實性大受勇武暴徒質疑。「612人道支援基金」手中的8000餘萬港幣也因此在勇武暴徒內被諷刺為「中世紀黑暗時代發行的贖罪券」,難以兌現。

梅豔芳生前在香港樂壇以提攜新人而著稱,她把草蜢從伴舞演員發掘成90年代初香港最紅的動感演唱組合,許志安、梁漢文、陳曉春等人多次表示梅豔芳對他們的演藝事業發展給予很大幫助。

梅豔芳在自己最後一次演唱會上曾向臺下的歌迷介紹陳奕迅說:這是我小弟,你們多照顧他。

2004年9月24日,《梅豔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在香港奧海城舉行「千人盆菜宴慈善晚宴」,何韻詩以工作為由拒絕出席。基金會主席無奈地表示,之前用過不同途徑聯繫過,說有工作在身。不過,何韻詩直至36歲推出自己的翻唱專輯《Recollections》時,仍把與梅豔芳的合影作為專輯宣傳封面。 

「高音聽起來怪怪的」、「這歌讓她唱的,簡直了!」這是何韻詩為致敬已逝恩師梅豔芳,登臺獻唱後聽眾給出的評價。

2013年,電影金馬獎主辦方為紀念梅豔芳逝世十周年,邀請何韻詩在頒獎典禮中以徒弟身份獻唱,何韻詩表示為此特意排練了三周時間,但整場音準時高時低,當唱到歌曲《一樣的月光》時,高音全部用「虛氣音法」(聲門漏氣)強行帶過。

今年7月9日,何韻詩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言,要求將中國除名;

8月12日,何韻詩在香港國際機場對數千名示威者製造暴力混亂的行徑視而不見,煽動示威者要「慢慢撤離,養精蓄銳,日後升級應對警方」;

9月26日,何韻詩在社交平臺暗示示威者封堵伊莉莎白體育館出口,圍堵在此與市民展開社區對話的香港特首;

近日,何韻詩又盯上了11月24日香港區議會選舉,蠱惑民眾支持「港獨」勢力,進一步擴大「港獨」勢力的社會影響力。

寫到最後,我想向梅姐說聲抱歉,以這種方式提起你。在我們心中,你永遠是那個穿著潔白婚紗,將自己一生嫁給舞臺的動人模樣。

至於何韻詩……

我們只希望,她別再提起你的名字……


來源:有理兒有面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

相關焦點

  • 整容成「梅豔芳」,撈金月入幾十萬,塗磊:你在竊取梅豔芳的成功
    提起梅豔芳,她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回憶。她曾經的成就和貢獻,令許多人都至今難以忘懷。她是香港演藝協會的第一任女會長。她的仗義在香港的演藝圈是人盡皆知的。「梅豔芳是個很『男人』的女人,非常夠義氣」,這是張學友曾經對她的評價。
  • 「身退」功未成——梅豔芳信託踩的雷,你避開了嗎?
    「身退」功未成——梅豔芳信託踩的雷,你避開了嗎?2015年,覃美金攜四位孫輩受益人向香港高院提起訴訟,又一次敗訴。 覃美金衝擊信託的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但由於覃美金的挑戰,梅豔芳信託也因此承擔了損失,訴訟期間花費了大量費用,讓信託財產不斷減少。
  • 強吻梅豔芳的這個男人成了梅豔芳一生摯愛
    說:「梅小姐,你太吸引我了,我可以吻你嗎?」還沒等梅豔芳回答,對方就吻了上去。這個男人成了梅豔芳一生摯愛,在生命的最後盡頭,她決定見他最後一面,五個月後梅豔芳病逝。2003年身患癌症的梅豔芳,在香港紅館舉行人生的最後一場演唱會。她穿著潔白的婚紗,邁著沉重的步伐,艱難地走向舞臺。
  • 整容十幾次變「梅豔芳」,瘋狂撈金月入十萬,劉德華見她大哭
    提起香港的女神,大家會脫口而出黎姿、林青霞、李嘉欣,這些是香港女神的典型代表。然而有一位女星,雖然長相併不是那麼漂亮,卻憑藉自己的魅力,讓人念念不忘。,一提起梅豔芳耳邊仿佛又響起她的歌聲,聲音低沉、帶著淡淡的憂傷。
  • 最愛梅豔芳的男人,演技精湛卻輸給了生活,堅持為梅豔芳掃墓至死
    你應該會明白我的愛,雖然我從未向你坦白,多年以來默默對你深切的關懷,為什麼你還不能明白。提起梅豔芳,想必很多朋友並不陌生,她是至今唯一一位同時獲封歌后及影后殊榮的香港藝人,被稱為「香港的女兒」。梅豔芳的長相併不像她的名字那樣「豔」、「芳」,看起來不是很出眾和亮眼,但是她的美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美,這種美不是說外在的看起來有多麼漂亮的那種,而是由內在散發出去的自身的韻味。
  • 最愛梅豔芳的男人,演技精湛卻輸給了生活,堅持為梅豔芳掃墓至死
    你應該會明白我的愛,雖然我從未向你坦白,多年以來默默對你深切的關懷,為什麼你還不能明白。提起梅豔芳,想必很多朋友並不陌生,她是至今唯一一位同時獲封歌后及影后殊榮的香港藝人,被稱為「香港的女兒」。「豔」、「芳」,看起來不是很出眾和亮眼,但是她的美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美,這種美不是說外在的看起來有多麼漂亮的那種,而是由內在散發出去的自身的韻味。
  • 為什麼梅豔芳被稱為「香港的女兒?」
    提起梅豔芳的音樂成就,必然離不開香港第一場紅館個人演唱會的15場記錄,紅磡體育館1983年落成,而這一年梅豔芳還是樂壇新人,但三年後她便登上了紅館的萬人舞臺,一唱就是15場,創下了新人歌手首開個唱的紀錄,也是當年的紅館紀錄。1987年至1988年,可謂是梅豔芳演藝生涯的巔峰時期,唱片銷量好,人緣佳,形象百變,魅力十足。
  • 伊能靜談幸福說到梅豔芳,我們都應尊重別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如果先完成自我價值,那很慘,因為你的事業已經到頂,那就會像梅豔芳,因為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最後她都瘦成那樣,在臺上還要穿著白沙,人生不能倒過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不一樣,伊能靜現在是幸福的,但她用自己幸福的方式否定別人,顯然不妥。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先要完成愛(愛情),再去完成個人價值,人生不能倒過來。伊能靜的幸福只是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用在別人身上未必就合適。比爾蓋茨21歲創辦微軟,39歲才結婚。有天后之稱的劉若英也是42歲才結婚,我們都不能否定他們的幸福。
  • 他曾經和梅豔芳睡了三年,紅得周星馳不敢邀請他
    在上世紀的香港娛樂圈裡,有一群明星,原本發展得很好,但卻由於種種原因逐漸衰落,以至於現在提起他們,小觀眾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對於這樣的演員,我們感到非常抱歉,卻與此無關。林國斌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娛樂圈有名的男明星,在他的演藝生涯中,他遇到了很多人,其中一個肯定是周星馳。
  • 被伊能靜瞧不上的梅豔芳,是演藝圈的天花板
    最近被提起,是因為被伊能靜提到。,善良到連生命的最後時刻,都要舉辦演唱會回饋粉絲的梅豔芳,怎可遭受你伊能靜冷嘲熱諷?,梅豔芳還會一再確認「你是真的和我借過錢嗎?我真的借過錢給你嗎?」梅豔芳這種從武俠劇中走出的剛強女子,與伊能靜那種從瓊瑤劇中走出的多情女子本就沒有可比性,大家在各自的世界中獨自美麗或許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而伊能靜這樣一味抬高自己,跨服拉踩,怎能不被淪為笑柄?
  • 「百變」與寂寞:梅豔芳的舞臺人生(上)(2)
    《夕陽之歌》壓軸,梅豔芳穿上劉培基設計的白色婚紗,吟唱徐行,「斜陽無限,無奈只一息間燦爛……」舞臺上搭出階梯,她獨自提起婚紗往上走,到盡頭,轉身、揮手,華美又孤清。舞臺可以給她熱鬧榮耀,卻無法安撫她的內心孤寂。當她穿上那一襲婚紗,也只有在生命盡頭幽幽嘆息:「人生便是這樣,有些時候你預料的東西,你以為擁有的東西,偏偏沒有擁有。」
  • 整容成「梅豔芳」,劉德華見她失控,徐磊:你在竊取梅豔芳的成功
    而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看到模仿這種行為。明星,是大家最喜歡模仿的對象。就連明星與明星之間,也會出現模仿行為。比如說之前上了熱搜的謝娜,模仿劉敏濤的《紅色高跟鞋》。這種模仿收穫了不少觀眾的讚揚。與劉敏濤神似,卻又不失自己的風格,身穿紅色長裙,燙著大波浪,就連眼神,都和劉敏濤神似。
  • 伊能靜評價梅豔芳慘遭人設崩塌:你的教養,就藏在你的說話方式裡
    近日,伊能靜在訪談中評價梅豔芳「很慘」,引起了圈內圈外人士的強烈反應。「通常在完成愛之後,再去完成自我價值,你就再也丟不掉什麼東西。因為你的事業已經到頂,那就會像梅豔芳。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連她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她在舞臺上都要穿著白紗。人生不能倒過來。」
  • 人物:港雅知音——梅豔芳
    2003年,梅豔芳被宮頸癌纏身,最終在2003年11月15日,穿著婚紗在香港紅館舉行了人生當中的最後一次演唱會,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音樂,嫁給了舞臺。當演唱《夕陽之歌》這首曲子快要結束的時候,梅豔芳提起裙角,向鋪滿紅色地毯的樓梯走時,轉身笑著對所有喜歡自己的歌迷說聲拜拜!那種知道自己要永遠的離開,卻還要堅持到舉行最後的演唱會的決心,值得我們每個人欽佩。
  • 《易燃易爆炸》作詞者去世,年僅22歲: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
    覺得這首歌的歌名應該叫做「你TM到底要我怎樣」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為數不多的尚夢迪的照片因為她只有22歲正是大展才華之時她卻悄然隕落,留給世人的,只有無盡的唏噓和惋惜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的:「我想,大概是因為上帝突然想要一位詩人了吧」音樂人尚夢迪,走好很抱歉以這種方式認識你請我迷人還請我豔情透滲似我盛放還似我缺氧乖張由我美麗還由我貪戀著迷
  • 梅豔芳:香港的女兒
    提起梅豔芳,朋友們你們想到的是什麼呢?是電影《川島芳子》中那個叛國的滿族皇室後裔川島芳子,還是《胭脂扣》中那個痴情女鬼如花,還是《新仙鶴神針》中一身白衣仙氣飄飄的白雲飛,還是《鍾無豔》中女扮男裝的齊宣王,然而不論是哪個角色,梅豔芳都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 被「拒絕」的梅豔芳的生活
    在夜總會唱歌會讓你感到疲倦和沙啞,但他有一個優勢:如果你真的很有才華和幸運,這是磨練你紮實的表演技巧的地方。20世紀代,唱片業開始發展,業界一直提到梅豔芳這個名字。作曲家黎小田經常聽說她。「一般知道一個歌手有酒廊的經歷,我們都不太考慮。
  • 《梅豔芳菲》| 獻給永遠的梅豔芳!
    「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花開花謝終是空緣份不停留像春風來又走女人如花花似夢」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50分,中國香港女星梅豔芳因患子宮頸癌引起的肺功能失調而逝世,這位「香港的女兒」把她的一生在40歲畫上句號,但在歌迷的心中,她,一直都在!為什麼大家都愛梅豔芳?這部電影告訴你!
  • 梅豔芳婚紗的意義,伊能靜永遠不懂
    且不說「事業成功就會得不到愛」這種觀點是對多少努力追求自我價值的女性的否定,伊能女士恐怕根本也不懂得梅豔芳婚紗背後的意義。梅豔芳最信任的好哥哥、陪伴她多年的造型師劉培基第一個反對,可梅豔芳的一句話讓他再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她說:「不能不做,不做的話,沒有機會再做了。」梅豔芳還請劉培基為她做一件舞臺上壓軸穿的衣服。「好啊,你想要穿什麼樣的衣服?」「我想要一件婚紗。」婚紗?
  • 洛洛對不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
    不僅是普通女孩會遭遇這種家庭不公的待遇,女演員女明星們也無法避免原生家庭的壓榨。早已過世的梅豔芳,她的母親現在還時不時在媒體面前哭訴,覺得女兒給她留的錢不夠用。張韶涵,自出道以來就為家庭還債。看起來樂觀開朗的毛曉彤,之前也經歷過被棄養她很久的父親上節目討要5000萬的經歷。不僅中國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倡導自由平等的美國也有類似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