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娛小仙女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引言:
這是一部適合在假日午後,捧一杯熱咖啡,窩在舒適的沙發裡靜靜欣賞的好電影。本片豆瓣評分7.9,由美國優秀女導演南希·邁耶斯執導,15年上映。作為典型的Chick flick電影,把俗套的題材拍得不落窠臼,很見影人功力。
這部影片對現實生活有過度美化的傾向,仿佛把整個世界都塗成柔光粉,那些心酸痛楚、陰暗面都一筆帶過,溫柔到幾近夢幻。回顧導演以往的作品,《天生一對》《戀愛假期》,都是一脈相承。但我必須強調,電影依然是好看的。
作為一部輕喜劇,演員陣容也很豪華,奧斯卡影帝羅伯特·德尼羅挑大梁飾演本片男主角——本,70歲高齡的公司實習生和美國甜心安妮·海瑟薇搭檔,展開了一段老年「職場再出發」的故事。
德尼羅不愧是被美國電影學會授予終身成就獎的老戲骨,雲淡風輕又入木三分的演技,已經和角色完全融為一體,察覺不到任何表演痕跡。相比之下,一張俏臉完美無瑕的海瑟薇,演技就有點刻意了,時不時會出現略微尷尬的場景。
或許是《時尚女魔頭》裡被霸氣梅姨狠虐的菜鳥安妮,忽然搖身一變成了創業BOSS,我還有點不適應吧!
今天我並不想從常規的電影評論角度來剖析這部電影,其一,導演拍了自己擅長的題材,電影化敘事幾近完美,無可挑剔;其二,本片溫暖實用的內核,已經完全跨越了形式主義的層次。
我根本無法說服自己捨本逐末,來研究導演、編劇、攝影、剪輯。畢竟男主角這個全程都在閃閃發光的人物,才是電影中最美好的存在。
那麼我們今天就從觀察力、學習力、職場情商三方面來解讀這個高齡完美紳士,相信我,這會是初入職場的你最完美的「菜鳥進階寶典」。
一、細緻入微的觀察力
電影中70歲的本,退休之前的身份是很符合他完美形象的副總裁。而身處高位多年的職場精英,必然是不乏過人之處。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細緻入微的觀察力。
觀察力(observation ability)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
觀察力的敏銳程度決定了從一個人身上得到的信息的多寡,也就是說,只有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儘可能多地將一個初次見面的人的信息更好地把握住。
剛剛來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地址是本工作了40年的公司舊址),本坦然地接受了女BOSS的質疑和敷衍,默默觀察,等待時機。有幾個細節設定讓人印象深刻。
1) 某天早上,本特意提前到公司,默默清理了雜物堆積的辦公室死角。他肯定已經注意到老闆朱爾斯對這個「髒亂差」形象不滿,但創業公司的年輕人每天忙到飛起,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拖延。
本作為高齡實習生,剛來公司,老闆並未安排任務,但卻能主動出擊,幫老闆分憂解難。敏銳的觀察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員工,誰不喜歡呢?
2) 本準備下班回家,在公司大樓望向窗外,無意間看到朱爾斯的司機偷偷喝酒,於是掐準時機果斷提前來到司機面前,禮貌又霸氣地解決了一場「酒駕」隱患。既照拂了同事面子,又顧及了老闆情緒。觀察力、決斷力還有隨機應變的技能滿點,完美!
3) 成功獲得老闆信任之後,用自己過人的商業敏感度和職業素養,為公司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並且具有施行的信心。一個實習生能通過簡單數據,看出公司在廣告投放上的不合理之處,這樣的觀察力也離不開本40年的商界生涯經驗。
重回職場的本,和初入職場的菜鳥很相似,他需要在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網際網路公司打開局面。難度並不比年輕人低,甚至因為年齡和體力的局限性,反而更具挑戰。
但是,本用自己的觀察力尋找到職場切入點,默默做了對的事情,成功獲得上司的青睞。這一情節,對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有啟發呢?
二、從未消失的旺盛學習力
從本看到朱爾斯公司招聘廣告的那一刻起,觀眾就已經感受到這個小老頭身上的活力和開放心態,還有旺盛學習力。
果然,他的視頻簡歷完美地展現了這一點。簡短的幾分鐘,可謂情真意切,字字珠璣,建議求職菜鳥們踴躍參考。怪不得新公司人人都愛他,甚至審核官們看本的視頻簡歷都能哭。
1) 聽聽本在視頻簡歷說得這段話:「我想和人聯繫,我想有激情,我想被挑戰,我甚至想被人需要,搞懂科技產品可能需要點時間,我不得不打電話給我九歲的孫子只為搞懂什麼是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不過我會與時俱進,我渴望學習。我忠誠,值得信賴,善於處理危機。(這句話在後續情節中得到了完美體現,本沒有說大話)
2) 本主動融入新公司,開了FACEBOOK帳戶,並在老闆朱爾斯的幫助下完善個人資料,還互加了好友,這裡老爺子貢獻了一句經典臺詞:「做正確的事,你永遠不會錯「。70歲高齡,正式成為臉書一代的新成員,時髦得很!職場菜鳥,不懂就問,沒什麼丟人的。
維基百科上對於「lifelong learning」「終身學習」的解釋是「持續的,自願的,自我激勵的」 因個人或職業原因而追求知識。因此,它不僅可以增強社會包容性,積極的公民意識和個人發展,還可以提高自我可持續性,競爭力和就業能力。
那麼電影中70歲高齡的本堅持終身學習,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
1)知識半衰期作用下,我們的知識會過時。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的知識在不斷產生,知識傳播的方式和速度也不斷更新。就像媒體行業,已經從傳統的紙媒走向移動網際網路自媒體時代,如果固守著20年前的方式,已完全無法融入當今時代。
還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大腦的遺忘。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人類伴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忘掉自己的知識和經歷。不持續學習,你禁得住不斷的遺忘嗎?怪不得很多人都覺得,離開學校後,所有的知識都還給老師了。其實,你只不過敗給了時間。
2)華為總裁任正非曾在接受專訪的時候表示:「今天大家對人工智慧的恐懼,和當年對紡織機械的恐懼是一樣的,當年紡織機械出現的時候,大家把紡織機砸爛,這是一樣的道理。怎麼適應未來新技術社會?繼續教育是一個有利的途徑。但它會獎勵那些受過教育的人,而不是給所有人提供相同的薪水。這將促進社會的發展。」
任正非提到繼續教育,就是鼓勵我們堅持學習。即便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擁有學習力的人也不會被淘汰。
持續保持對新事物的渴望,充滿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堅持學習就是「學到老活到老」。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很多人都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以你為了學習所付出的努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你未來生活的樣子。
三、舒適宜人的職場情商
「情商」這個詞,近年來被炒得很熱,甚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職場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那麼情商到底是什麼呢?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從最簡單的層次下定義,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戈爾曼和其他研究者認為,這種智力是由五種特徵構成的: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情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企業管理學上。對於組織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領導力的重要構成部分。
本的高情商或許有天賦異稟的原因,但退休前實打實的副總裁生涯,領導力的提升肯定也促進了情商的進步。前職場大BOSS回過頭來做菜鳥,過人的情商就註定了他不會被埋沒。
1) 視頻簡歷裡透露的真誠,即使是陌生人都無法抗拒。
2) 和善宜人的性格,永遠保持溫暖的微笑,真「人見人愛」滿分同事。
3) 嚴格守時,從不遲到,永遠給人靠譜的印象。
4) 有活力、有幹勁兒,還體貼周到(開車門,買雞湯)。
5) 注重形象,堅持穿西裝上班,甚至周日也刮鬍子。
6) 辦公桌和公文包都很整潔,做事有條理,細節處體現嚴格自律。
7) 樂意幫助年輕的同事,讓他借宿自己家,暖男叔叔蓋章!
8) 平時不多話,相處有分寸,善意的謊言維護老闆面子,時刻保持紳士風度。
9) 默默觀察和思考,關鍵時刻能給出智慧且誠懇的建議。(老爺子幾句話能把安妮說哭了,也是最正確的建議)
請問,這樣的情商,還有什麼搞不定的職場BUG嗎?
本這個形象簡直完美無缺,就像是智慧的化身,在朱爾斯身邊,為她在迷茫中指明未來的方向。愛情和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那麼職場女強人的夢想和家庭怎麼權衡呢?如何艱難地保持平衡,這是全世界女性都在面對的考題。
只不過電影中這個話題沒有深入探討,最後的結局是朱爾斯遵從本心,選擇夢想。繼續做自己的忙碌女強人,而出軌的丈夫迷途知返,回歸家庭。略顯淺薄和烏託邦。殘酷的現實世界,職業女性的困境,依然嚴峻。
但是,高情商的職場人,永遠是一杯暖心的熱茶,任何時候都不會讓人失望。
結語:
真希望像這樣充滿人生智慧和溫暖情懷的電影,可以多一些。讓大家輕鬆觀影同時,學到切實可行的有效TIPS。
尼爾·唐納德·沃爾什在《與神對話》裡提到:「大多數人甚至到了三四十歲仍未具有撫育子女的本事——也不應該預期他們有。他們的成年期還不夠長,無法將深層的智慧傳授給他們的孩子。」
馬克吐溫也說過類似的話:「十九歲時,我覺得父親什麼都不懂。可是當我三十九歲時,老人家的智慧讓我很吃驚。」就如同電影海報的宣傳語「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經歷,永遠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電影中70歲的本,一位充滿智慧的慈祥長者,從網際網路公司被忽略的老年實習生,到女老闆的人生導師和真摯好友,所貢獻的不止是教科書般的演技,還有人見人愛的紳士寶典。職場菜鳥們,還等什麼呢?趕緊學起來,說不定,下一個職場錦鯉就是你嘍!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