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這三種看似不乖的行為,其實是智商高表現!

2021-01-11 豆媽學習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長大之後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那麼到底他們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這還要等二十多年後才知道。然而也不一定要等這麼長的時間,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小朋友平常的一些性格特徵就可以看得出來成年後是否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北大的教授曾經說過,小朋友有這三種表現,說明智商是很高的,二十年後是可以獲得成功。

第一喜歡搞惡作劇

這個行為在很多家長眼裡是不好的行為,但是不知道的是,這樣的行為是可以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擁有這樣的舉動,長大之後所擁有的成就可能是要比那些循規蹈矩的孩子要好很多。因為想要做出一個惡作劇,並不是十分的容易,而且需要通過設計才可以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對智力進行鍛鍊。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小朋友有這樣的表現,不要盲目地否定他們,甚至是指責打罵,這樣會阻礙智力的發展。對於這個現象,家長要有耐心,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什麼事情是底線,不能做可能會傷害別人。這樣當他們長大之後,就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第二喜歡發號施令

大部分家長認為,發號施令是一種過於出風頭的表現,這樣的說去確實是正確的,但也不是全部對的。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那些發號施令的孩子,當長大之後很有可能成為優秀的領導。年紀小的時候,就能讓與自己年紀相當的人聽自己的話,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孩子是一個有主見,在領導與組織能力上有不錯表現的人。

所以當小朋友有這樣的行為,家長不能一味地讓他們平凡,告誡小朋友不要太出風頭。這些都是在無形中鍛鍊他們的能力,為之後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是愛爭辯的行為

當小朋友做錯一件事情,家長教育他們的時候,通常他們的表現有兩種。一種類型的小朋友是很乖的聽著父母的話,甚至連已經哭了也不會反駁一句話。而第二種類型的就是喜歡爭辯,當家長說他們某方面做得不對的時候,就會開口反駁。很多的家長在面對這個情況的時候,都認為他們是不服氣。心裡是更加的生氣,對他們的責罵也是會更多。

其實父母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小朋友聽到家長指責自己的時候,心裡是很委屈傷心的。當聽到你說的一些話不對的時候,是會爭辯。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是不服氣的表現,反而是一種有主見,敢於爭取自己利益的舉動。這個時候的家長,主要冷靜一點聽他們說的話,就會聽懂到底說了什麼。才會明白,這些話並不是反對自己,而且告知真實情況,或者想法。擁有這樣行為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做一件事情是會比較容易獲得成功。

看了上面的內容,你們心裡十分的驚訝,沒有想到,原來這些行為是孩子有出息的表現。其實對於上面所提到的三點,很多家長都認為是不好的行為,會及時地糾正他們。然而沒有想到,這些正是有智商的一種體現。現在回頭看看, 自己是多少錯誤的行為,阻礙了小朋友智商的發育。

雖然說智商大部分是靠基因決定的,但是後天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點,想要小朋友擁有比較好的智商,自然是少不了對智商的開發,家長在方面一定要多多重視。特別是在他們零到六歲的這段時間,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大腦快速發育的黃金時期。家長可以買一些智力開發的書籍,或者是買一些玩具。這樣對他們智力的發育是有很大的幫助,長大之後可以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

這裡豆媽就推薦給各位家長這套《學前兒童智力訓練遊戲繪本》。裡面有各種鍛鍊孩子邏輯思維,以及記憶力、專注力和觀察力的益智小遊戲。

更有17個遊戲訓練主題,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遊戲益智的快樂。像是找東西,走迷宮,尋找路線等小遊戲,簡單有趣,孩子也不會感到厭煩。家長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解密探索,培養孩子智力的同時,還可以拉近親子關係。原價89.9元現價只需59.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叛逆期。對於那些看似逆反的行為,父母不要簡單地歸結為「壞習慣」,也不要動輒責罵。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並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這三個「怪癖」,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胡亂指教
    有的家長,總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喜歡給孩子隨便的發號施令,認為孩子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笨。但其實有一些孩子的行為在家長眼裡可能是怪癖,但這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如果胡亂指教,就會害了他們。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暗示智商高,尤其是第一種!
    孩子的智商到底如何,我們其實也拿不準。但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往往智商高於同齡人,一起來看看吧!這個時候不去打斷他的思路,讓他慢慢拼合。兒童時期的專注力是彌足珍貴的。這種思維的專注,是一種智商高的表現。這對智商的發育非常重要,家長們記得用心保護好。記憶力高智商的孩子普遍都有著較強的記憶力。
  • 寶寶的三種異常,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無需著急糾正
    這讓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是不是發育有什麼問題,或者是孩子的智商有問題,然而事實卻是,有些所謂異常的舉動,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家長無需著急去糾正。 可是浩浩的爺爺對於孫子的情況卻並不反感,反而會和浩浩父母說,不要著急,其實浩浩的這種行為,反而是聰明的一個表現。
  • 哈佛表明:孩子有這12個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多數被父母埋沒了
    智商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聰明的關鍵。話雖如此智商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想要知道一個人的智商高低,只能到專業的地方做智商測試,但是這樣未免有些麻煩,所以很多人並不願這樣做。那麼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解孩子的智商高低嗎?答案是有的,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多觀察小朋友,如果他們有這些表現中的其中幾個,智商一定不會太低。
  • 北大教授:比不愛讀書更可怕的是,一個孩子不貪玩
    北大教授給新生的演講社會學家、北大教授鄭也夫,月初給北大社會學系的新生做了一場演講,著重討論了興趣對人學習的影響。興趣容易讓大家聯想到各種興趣班,但實際上興趣班和孩子自己真正的興趣,可能還是有差別的。看到這有點想笑,覺得鄭教授挺有意思,但是面對多數孩子的興趣都被激烈的考試競爭摧毀,又有點笑不起來。鄭教授演講的題目就是——《興趣的摧毀與發現》,從他自身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優秀如北大學子,興趣也基本上都被摧毀了。
  • 小孩常常有這三種行為,說明情商可能不高,父母可不要大意
    在情商的問題上,許多父母暫時都沒有意識到,因為他們會覺得,智商更重要一點。一直認為,只要孩子智商夠高夠聰明,那麼將來自然有很多機會。但這些父母卻忘了,與智商相比,他們的真實情商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遠,甚至決定著孩子未來的命運。
  • 厲害:清華北大學生平均智商130!你信嗎?
    清華大學記得清華某大學教授,曾經對清華500個學生家庭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其核心的原因非家庭背景也不是智商超群,這些學生的平均智商均在130左右。在眾多清華北大的優秀學子眼裡,他們自認自己的智商並不是很高。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孩子出生以後就會想著帶孩子去早教班,去培訓機構,為的就是提高孩子的智商,恐怕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多數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孩子聰不聰明不確定,反正"不聽話"淘氣已是屢見鮮不。朋友表示自己已經被家裡的調皮小子氣死了,原以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能夠輕鬆一些。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雙商」會比平常人高!
    因此格外看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盼望孩子的雙商能夠得到提高,超出同齡人,今後走向人生的巔峰。  王女士就是這樣一名寶媽,她因為自身經歷的原因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所以格外佩服那些學歷高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成績好,考入名牌大學,因此格外重視孩子的智商培育。
  • 孕期胎動能反映胎寶寶智力發育,寶寶有三種表現,長大後智商高
    小吳說她去產檢的時候,把這些現象告訴醫生之後,醫生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說明小吳的寶寶很聰明。原來,寶寶積極的與媽媽互動,或者跟隨著外界的變化而有所表示,是說明寶寶與媽媽能心靈感應,而且能對外界的事情有自己的理解,這都是智商很高的表現。其實,在媽媽孕期裡,如果寶寶有這三種表現的話,說不定長大後智商很高。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情商高的人比智商高的可怕多了
    具體比例是怎麼分配倒不那麼重要,但這個論點我一向贊成,情商絕對比智商重要。我對研究成功學沒有太大興趣,但是平時喜歡觀察人,智商高情商低的人見過不少,但真正高情商的人卻見得不多,而這種人一旦出現,絕對值得注目。到底什麼是情商?這個詞兒在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其實總在提。
  • 演員仝卓高考舞弊案被北大錢理群教授不幸言中
    百科中有個詞條叫「精緻利己主義者」,相傳這個詞語出自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之口,據說原話是這樣:「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
  • 北大教授:農民沒有什麼貢獻可言!高學歷究竟代不代表高素質?
    在我國,農民一直是不太受尊重的群體,因為他們只會面朝黃土背朝天,賣著自己的苦力氣,他們大多都沒有高學歷,更是有很多壓根沒有收到過教育,也因此導致了低素質,根據人民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在大城市裡農民工受歧視的程度遠遠高於其他低發達城市,因為低素質的原因會導致農民工在公共場合不會注意自己的形象,隨地吐痰,大聲喧譁的事例比比皆是,而且因為農民工沒有高學歷只能做一些較骯髒的工作
  • 在女人眼中,男人的這三種行為,其實挺「無趣」的
    在女人眼中,男人的這三種行為,其實挺「無趣」的01女人都是非常細心地,比起男人的甜言蜜語,他們其實是更在乎男人的行為的。要知道相比起軟弱的男人來說,成熟的男人是對女人更加有吸引力的,所以在面對女人,尤其是在我們追求女人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的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有的時候兩個人明明關係好好的,可是你錯誤的舉動可能會讓女人對你的印象分下降,而這對你們之間的發展也是非常沒有利的。
  • 女人有這三種行為,是真的愛你入骨了
    在感情裡面,有一種叫做潛意識的東西,這種東西是你的下意識行為,就好像你喜歡上一個人,就會下意識的和對方接近,是不受控制的。而感性的女人更是如此,當她對你有下意識的這三種行為,就說明已經愛你入骨了1.看到你就笑 離開你就悶悶不樂都說女人的情緒變幻莫測,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女人心思並不難猜,之所以讓男人覺得難猜,只是因為她們的心思細膩,心中有愛,所以做的動作讓男人無法捉摸。
  • 北大教授:優秀孩子背後的好爸爸,原來這才是「拼爹」
    只是在北大教授的演講中,大家對「拼爹」這個詞有了重新的認識。這位教授表示,其實這個社會很多優秀的孩子都在「拼爹」,而且是超過80%的孩子。這樣的演講讓很多人不敢相信,在大家看來,優秀的孩子難道不應該靠自己嗎?為何還要依賴父親呢?
  • 懷孕期間,孕媽經常遇到這幾種情況,是胎兒聰明,智商高的表現!
    確實每個寶寶的智商的高低有一些不同。在孕期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表現了。如果孕媽在孕媽經常遇到這幾種情況,那說明寶寶胎寶寶智商高,是聰明的表現,看看你家的胎寶貝有沒有?第一種情況:胎兒跟大人互動孕期四個月左右,孕媽會明顯地感受到有胎動的情況。
  • 北大教授孔慶東頻發不當言論,遭網友質疑:就這素質?
    ——方以智有這樣一位學者,雖然他師出名門,卻是出了名地敢於提出疑問,敢於批判現實,他就是北大教授孔慶東。這位教授別具一格,言語間透露著俠肝義膽的萬丈豪情,揮灑下是嬉笑怒罵的文章佳作。他自稱自己是「醉俠」,因為就職於北大,所以常被人戲稱為「北大醉俠」。那麼孔慶東的酒量究竟如何呢?就他自己所言,孔慶東其實酒量非常淺,雖然自稱「醉俠」,但壓根不怎麼能喝酒,而這麼稱呼自己,純粹是想追求一種境界。
  • 孩子2歲前有這3「特殊」行為,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畢竟寶寶的智商高可能就意味著以後學習成績好。所以,為了讓孩子從小贏在起跑線上,寶媽們做了非常多努力,如買各種營養品補腦、上胎教課,給孩子報輔導班等等。實際上,孩子的智力水平在娘胎就基本確定了。因此很多人擇偶時會挑選高顏值、高智商的伴侶,順道還能改變下基因。雖然遺傳基因在孩子智力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但後天努力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