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長大之後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那麼到底他們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這還要等二十多年後才知道。然而也不一定要等這麼長的時間,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小朋友平常的一些性格特徵就可以看得出來成年後是否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北大的教授曾經說過,小朋友有這三種表現,說明智商是很高的,二十年後是可以獲得成功。
第一喜歡搞惡作劇
這個行為在很多家長眼裡是不好的行為,但是不知道的是,這樣的行為是可以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擁有這樣的舉動,長大之後所擁有的成就可能是要比那些循規蹈矩的孩子要好很多。因為想要做出一個惡作劇,並不是十分的容易,而且需要通過設計才可以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對智力進行鍛鍊。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小朋友有這樣的表現,不要盲目地否定他們,甚至是指責打罵,這樣會阻礙智力的發展。對於這個現象,家長要有耐心,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什麼事情是底線,不能做可能會傷害別人。這樣當他們長大之後,就可以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第二喜歡發號施令
大部分家長認為,發號施令是一種過於出風頭的表現,這樣的說去確實是正確的,但也不是全部對的。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那些發號施令的孩子,當長大之後很有可能成為優秀的領導。年紀小的時候,就能讓與自己年紀相當的人聽自己的話,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孩子是一個有主見,在領導與組織能力上有不錯表現的人。
所以當小朋友有這樣的行為,家長不能一味地讓他們平凡,告誡小朋友不要太出風頭。這些都是在無形中鍛鍊他們的能力,為之後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是愛爭辯的行為
當小朋友做錯一件事情,家長教育他們的時候,通常他們的表現有兩種。一種類型的小朋友是很乖的聽著父母的話,甚至連已經哭了也不會反駁一句話。而第二種類型的就是喜歡爭辯,當家長說他們某方面做得不對的時候,就會開口反駁。很多的家長在面對這個情況的時候,都認為他們是不服氣。心裡是更加的生氣,對他們的責罵也是會更多。
其實父母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小朋友聽到家長指責自己的時候,心裡是很委屈傷心的。當聽到你說的一些話不對的時候,是會爭辯。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是不服氣的表現,反而是一種有主見,敢於爭取自己利益的舉動。這個時候的家長,主要冷靜一點聽他們說的話,就會聽懂到底說了什麼。才會明白,這些話並不是反對自己,而且告知真實情況,或者想法。擁有這樣行為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做一件事情是會比較容易獲得成功。
看了上面的內容,你們心裡十分的驚訝,沒有想到,原來這些行為是孩子有出息的表現。其實對於上面所提到的三點,很多家長都認為是不好的行為,會及時地糾正他們。然而沒有想到,這些正是有智商的一種體現。現在回頭看看, 自己是多少錯誤的行為,阻礙了小朋友智商的發育。
雖然說智商大部分是靠基因決定的,但是後天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點,想要小朋友擁有比較好的智商,自然是少不了對智商的開發,家長在方面一定要多多重視。特別是在他們零到六歲的這段時間,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大腦快速發育的黃金時期。家長可以買一些智力開發的書籍,或者是買一些玩具。這樣對他們智力的發育是有很大的幫助,長大之後可以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
這裡豆媽就推薦給各位家長這套《學前兒童智力訓練遊戲繪本》。裡面有各種鍛鍊孩子邏輯思維,以及記憶力、專注力和觀察力的益智小遊戲。
更有17個遊戲訓練主題,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遊戲益智的快樂。像是找東西,走迷宮,尋找路線等小遊戲,簡單有趣,孩子也不會感到厭煩。家長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解密探索,培養孩子智力的同時,還可以拉近親子關係。原價89.9元現價只需59.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叛逆期。對於那些看似逆反的行為,父母不要簡單地歸結為「壞習慣」,也不要動輒責罵。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並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